第161节

作品:开封府美食探案录 作者:少地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其实真要说起来,眼下的局面距离人证物证差了十万八千里,宋推官有此举动,也是放手一搏。

    若诈成了,真相大白。

    若失败,经过重重考验的刘善很可能要被无罪释放。

    所幸,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胜利的天平朝正义倾斜。

    又一次惊堂木炸响后,身心皆已是强弩之末的刘善崩溃,脊梁骨像春日的积雪一样迅速垮塌,瞬间瘫软在地。

    倒下去的时候,他身上的镣铐相互碰撞,连带金属特有的冷意不断刺激着,他终于招了。

    “我招,我招,是我杀的,是我杀的,让我睡吧,求求了,让我睡一觉吧……我什么都招……”

    他甚至没有仔细看那块包袱皮,只是听到周独眼三个字,就倒了。

    宋推官不敢掉以轻心,立刻让他交代作案过程,又签字画押。

    看着墨迹未干的供词,宋推官先让人送去给涂爻过目,自己则趁热打铁,带人押送刘善出城指认埋尸之地。

    他不敢赌,万一真让刘善睡饱了喝足了,胆量养回来,回头不认账了怎么办?

    刘善这会儿都走不了了,宋推官就让人弄了辆车拉着,出门时碰见马冰也要出去。

    “招了?!”一看这个阵仗,马冰就惊喜道。

    前后折腾了小一个月,整个衙门上下都累得够呛。

    关键是心累。

    案子一天不破,胸口的石头一天去不了,谁都没心思敞开了说笑。

    宋推官缓缓吐了口气,努力抑制着喜意谨慎道:“差不离吧。对了,子质呢?”

    宋推官虽性格火爆,但涉及到办案的事情素来严谨。

    这会儿能说出“差不离”三个字,估计就是十拿九稳了。

    马冰道:“我也没瞧见,听说高老六那边的小黄来了趟,我担心义诊摊子那边有什么事,正打算过去瞧瞧。您有什么吩咐?”

    宋推官摆摆手,“没事儿,就是顺口问一句。”

    见惯了这俩小年轻同出同进,冷不丁只看见一个,还有些不习惯。

    话说这小侯爷到底行不行啊?

    既然看中了姑娘那就赶紧拿下啊,磨磨唧唧不像个男子汉……可别沾染权贵子弟的那些坏习气,只是吊人家姑娘胃口吧?

    宋推官胡思乱想间,刘善已经被丢上车,他向马冰颔首示意,也翻身上马,领人往城外奔去。

    出了城,刘善一路指引众人又往西走了将近二十里,径直上山,一直来到一处山坳的水洼边,这才死气沉沉道:“就在那里面了。”

    宋推官等人暗骂,好狗贼,倒是会选地方!

    这山里九曲十八弯的,野兽都不爱来,谁会发现?

    况且那水洼也不是什么正经水洼,竟是个沼泽似的泥潭,臭烘烘黑黢黢一汪泥浆,人根本下不去。

    宋推官狠狠瞪了刘善一眼,命众衙役取下带来的铁锨铁镐等物,顺着挖出去几条沟,把里面流动的泥浆引出来。

    虽已入秋,但白天好日头一照,还是挺暖和的。

    而一旦暖和,经过发酵的味儿就大。

    那泥潭实在臭得很,众人挖了一会儿便觉辣眼睛,涕泪横流。

    如此停停歇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弄出来许多肥大的鲶鱼,一群人想着昨儿饭桌上的烧鱼块,少不得轮流去吐了一回。

    都知道这种鱼越脏了越长,可听说是一回事,亲眼见它们活跃在埋尸之地又是一回事。

    当场就有个衙役吐着酸水发誓,“他娘的,以后都不吃鲶鱼了!”

    折腾了小半天,才有个衙役碰到硬硬的东西。

    “大人,挖着了!”

    宋推官早用两块布团堵住鼻孔,闻言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定睛一看,那被挖去大半的泥潭中央果然露出几角硬物,往上泼一点清水冲刷后,隐约能瞧见里面白色的骨茬。

    埋了大半年,又过了一个夏天,尸体早就烂了。

    宋推官忙命人结好绳索,又掰断树枝,又戳又推又拉,总算弄上来一具已经看不清全貌的腐尸。

    说是尸,其实很不准确,因为那高度腐败的尸体已经差不多被鲶鱼们啃光了……

    短暂的死寂后,许多衙役又去吐了第二波,就连身经百战的宋推官都觉得喉头发痒,胃里一阵翻滚。

    这混账!

    他忍不住狠狠揪住刘善的衣领,“你真是该死!”

    刘善跟死了似的,满面木然。

    宋推官啐了他一口,将人狠狠摔在地上,“去那边打水,稍微冲洗一下,包裹好带回去。”

    众人才要松口气,却听刘善忽然幽幽来了句,“再挖挖吧,下面还有。”

    直到星子漫天,宋推官一行人才臭气熏天地回来。

    那诡异的臭味来源于他们身后的牛车,而去时坐车的刘善被拉下来步行,脚步踉跄。

    但谁都没同情他,偶尔走得慢了,随便哪个衙役就会上去一脚,“快些!”

    宋推官带人挖出了两具尸体。

    第一具自然就是失踪已久的高发,而另一具的年份明显更为久远,所有皮肉内脏都已腐烂、被啃光,骨架散乱,最后是他带人彻底清干净了泥坑中的污泥,跳下去一点点捞起来的。

    去过的衙役们都跟死了一次似的。

    毕竟就算身经百战,这种刺激的场面也是不多见的。

    见了尸体后,刘善就彻底放弃抵抗,很配合地讲述了两具尸体的由来。

    他当初确实和高发约定好讹诈二喜,可谁知拿了银子之后,刘善就发现高发叫不醒了!

    本是装死,这会儿竟真死了?

    宋推官不太信,“不是你杀的,为什么不报案?”

    刘善有些吃力地掀了掀眼皮子,“报了案,那十五两银子我还留得住?”

    众人一怔,竟想不出反驳的话。

    不光是刘春兰夫妇给的那十五两银子封口费,高发身上还带着买卖得来的十二两多,另外没卖完的各色杂货也能值个十几两……

    林林总总算下来,都快够刘善忙活一整年了!

    如果报案,他一个大子儿都剩不下,还有可能因为讹诈入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时刘善的呼吸都粗重了。

    他当时就想,反正刘春兰夫妇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主动吐露与高发有关的事情的,而这客栈每天来往人那么多,只要自己小心些……

    客栈人手不够,伙计们每晚都会轮流休息,又逢年前后,刘善就让大家轮流回家过年,值夜的人就更少了。

    当天晚上,只有一个小伙计在大堂打盹儿,刘善就偷偷把高发的尸体搬了出来,在大铁锅旁边飞快地挖了个坑。

    那里火堆常年不断,即便是寒冬腊月也温暖极了,地面十分松软。

    刘善很快就挖出一个容纳一人的坑,见四下无人,就将高发放了下去。

    然而万万没想到,才几铲子土下去,那高发哼哼两声,竟慢慢睁了眼!

    两人一个躺在坑里,身子被埋了半截;

    另一个站在坑边,擎着铁锨努力挖土……

    四目相对,刘善的心脏砰砰狂跳起来。

    高发捂着头呻吟几声,慢慢回过神来,一看刘善的架势,直接急了,挣扎着就要坐起来,“你!”

    刘善说:“当时我就一个念头,决不能让他喊出声来。”

    到了那个时候,他的身体比脑子动得快,还没回过神来,自己就已经跳下去,骑在高发身上,死死掐住了他的脖子。

    高发本就有伤在身,又被丢在地上冻了许久,哪里是刘善的对手?

    挣扎一番后,彻底没了气息。

    做完这一切后,刘善反而诡异地冷静下来。

    他快速而沉静地将人埋好,甚至还有心思踩平地面,这才回屋去。

    “等会儿,”宋推官打断他的话,“尸体分明是从山里找到的。”

    刘善嗯了声,眼神空洞,只有语气中能隐约听到一点遗憾,“本来就想埋在那里算完的,可惜了……”

    奈何几天之后,靠近炉火的尸体开始发臭,伙计们碍于刘善的淫威不敢抱怨什么,却有食客质疑刘善弄了腐坏的肉煮了卖。

    为了不影响生意,刘善只好又找了个时间,将尸体转移到山里。

    说到这里,张仵作和马冰过来说验尸结果。

    “第一具尸骨的特征跟高发对得上,咽喉部骨折,是被掐死的。第二具尸骨拼接费了点功夫,没了皮肉,不好判断外伤,但右侧上数第三第四根肋骨相对的一侧均有薄且细的伤痕,死因应当是利器刺穿脾脏。”

    高发的验尸结果佐证了刘善的供词,本案到此就能结了。

    倒是另一具尸体的身份还需确认。

    已经交代了一条人命,剩下的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刘善低头看着手上的镣铐,“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了,还不安分,竟想讹我的银子!”

    马冰十分好奇,“他怎么讹你?”

    难不成就因为人家讹了你,你就举一反三,再去讹诈别人?

    好学也不是这么用的。

    刘善冷哼一声,似乎直到现在仍对此事耿耿于怀,“那老不死的说我卖的是臭肉!不赔钱,就要去衙门告发我!”

    马冰追问:“那他说的是实话吗?”

    之前就有客栈的伙计交代过了,刘善此人抠门到了没良心的地步,没少用病死的牲口肉以次充好。

    所以人家那老头儿还真未必是讹诈。

    刘善的牙关都咬紧了,只是恨声道:“谁也别想从我手里拿走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