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作品:炮灰不想死(快穿) 作者:缓归矣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向来超然物外的无为道长此刻却面露细微的神往之色,面向皇帝而跪:“娘娘得天人眷顾,实乃我大周之幸。”

    第79章 怒放的黑莲花15 玉莲居士

    皇帝带着满腔的狐疑去了姜归居住的问心院, 就见姜归以十分标准的姿势睡在床上,面容安详宁静。皇帝看了看,一身青色道袍, 乌发只用木簪,不过月余, 眼前的人和记忆里的人有了极大的变化,一时又说不上来。

    “神游太虚?”皇帝一脸你在逗我的嘲讽表情看无为道长。

    无为道长从容不迫:“陛下近前看, 娘娘呼吸心跳脉搏皆无,这是元神出窍之兆。”

    见他如此笃定,皇帝不由心里打鼓,主要有鬼疮的前车之鉴, 皇帝如今对神神鬼鬼这些东西颇为忌惮, 当下大步上前, 伸出手指搁在姜归鼻下,果然没有呼吸, 皇帝心头一跳,没有立马收起手指, 而是一直放在那感受呼吸。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 皇帝脸色越来越凝重, 忍不住摸了摸姜归的脸, 温热的, 应该是活的。皇帝不信邪低头听心跳,片刻后,苍白着脸抬起头来,又去探姜归的呼吸,自然依旧没有呼吸。

    皇帝两眼发直,直勾勾盯着无为道长。

    “陛下莫急, 片刻后娘娘便会醒来?”

    “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皇帝声音极为紧绷,显然三观再一次遭受重创。

    无为道长:“之前有过一次。”

    “那为何朕不知!”皇帝高声。

    无为道长:“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芙嫔娘娘惶恐不安,便央求贫道保密,想等天赐之物问世之后,再禀明陛下。”

    “天赐之物?”皇帝呼吸有一瞬间的急促。

    无为道长便把纺机和织布机说了出来,这两样神物他本来想据为己有,但是思来想去忍痛割爱,有舍才有得。

    “目前已有雏形,再过月余便能大功造成,届时女子纺纱织布事半功倍,大周百姓人人皆有衣蔽体,陛下功过尧舜,万古谁能同。”

    皇帝高兴,但是更在乎有没有延年益寿的仙丹妙药,最好能治愈他的难言之隐。

    无为道长就叹气:“仙人抚顶乃造化,娘娘也有心无力。”意思就是人家给什么我们哪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皇帝不免失望,又拉着无为道长问了所谓的天人,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盏茶的时间。躺在床上的姜归浓密的睫毛颤了颤,幽幽睁开眼。

    一直负责检查心跳呼吸脉搏是否真全无的宫人立刻道:“陛下,芙嫔娘娘回神了。”不是醒了,而是回神,可见这宫人已经信了神游太虚,莫非如此,难以解释‘死而复生’的异象。

    龟息术可以解释,要还是姜一诺时,坚持一天不在话下,现在的话,半个小时就是极限,拿来唬人足够了。

    睁开眼之后,姜归直挺挺坐起来,仿若并未发现屋内还有其他人,笔直走向铺了笔墨纸砚的桌子,拿起笔就画,下笔如有神,毫不停顿。

    皇帝虽然已经被无为道长提醒过,可亲眼目睹这诡异的画面,还是忍不住惊愕瞪大眼,一会儿看看两眼无神却奋笔疾书的姜归,一会儿看看她笔下逐渐成型的图纸,神情极为复杂。

    一直到姜归眼底恢复神采,皇帝才敢出声:“爱妃?”

    姜归茫然地眨了眨眼,惊讶:“陛下?”

    “爱妃,你这是?”皇帝的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小心翼翼。

    姜归勃然变色,露出微微的慌乱无措。

    这时候无为道长就来助攻了:“娘娘,贫道已经全部告知陛下。”

    皇帝连忙点头,一脸的兴奋向往:“爱妃又见到天人了?”看那样子,三分怀疑七分信。并非皇帝好糊弄,这个皇帝其实颇为多疑,从鬼疮上的反复试探就能看出。也正是因为鬼疮这个前车之鉴在,令皇帝相信了七分,多疑之人往往自负,多方调查试探都查不到人为的痕迹,于是皇帝信了鬼疮一说,也就更容易相信天人一说。

    这么顺利,无为道长功不可没,这老道士一会来事二会揣摩圣心,堪称神队友,不枉姜归让利与他合作。

    姜归点头,说了自己的经历,又一一介绍了天人的赏赐,油印印刷技术、熟料造纸术以及天然漂白法。其间无为道长恰到好处的敲边鼓。

    听罢,皇帝又多了一份信任,这样的技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若非天人所赐难以解释。

    “不曾想爱妃有此机缘。”皇帝喟叹。

    姜归就说是托了青莲观和无为道长的福,才有幸得遇天人。

    刚刚起了心思把人接进宫的皇帝顿时偃旗息鼓,青莲观和皇宫比起来,显然是青莲观更像个能出现神迹的地方。

    皇帝心里一动,忽然就知道自己为什么打第一眼就明显察觉到芙嫔和以前不同。从前的芙嫔是人间芙蓉花,现在的芙嫔身上却多了一股出尘脱俗的仙气儿。

    “陛下,臣妾想虔心问道。”姜归忽然下跪,“还请陛下恩准臣妾在青莲观出家。”

    皇帝一惊倒不十分意外,能被仙人抚顶这是多大的机缘,从此想修行人之常情,可皇帝十分犹豫,不是不舍美人,而是不舍能沟通天人的美人。事情来得太过突然,皇帝一时半会儿还没想好如何利用但是绝对是想利用的。

    无为道长当然看得出皇帝的犹豫不决,于是给出了两全之策,不出家而是做居士,所谓居士,便是居家修炼的有道之士。可以先在青莲观修行,日后回了皇宫也能继续修行。

    皇帝觉得可,给了无为道长一个赞赏的眼神,沉吟片刻,赐下道号玉莲居士

    姜归谢恩,在心里给了无为道长一个赞赏的眼神。

    消息传回后宫,后宫皆惊,议论纷纷,好端端地怎么当起居士来了,这是失宠?可是皇帝亲自赐的道号,若是得宠,怎么不趁着见了皇帝顺势回宫反而当起居士来了。

    简直想的人脑壳痛,纷纷觉得芙嫔是个讨人嫌的,回宫让人嫌,不回宫同样让人嫌。不过后者不那么讨人嫌一点,对于众妃嫔而言,不回宫总比回宫好一点,本来就僧多粥少,那个最能拿抢的不在当然是好事。

    观察了一阵,没发现那位新鲜出炉的玉莲居士闹幺蛾子,颇有些看破红尘真出家的架势,而皇帝除了更加频繁的召见无为道长之外。萧皇后等人渐渐不再关注,把全幅心思都用在争夺五皇子和打压敌人手上。

    最先□□翻的是七皇子生母丽嫔,她意图谋害四皇子五皇子,最终导致四皇子重伤五皇子不治身亡。

    皇帝龙颜大怒,他拢共就剩下四五七三位皇子还能用,加上身患隐疾,恐怕日后都无子嗣,现在五皇子却死了。丽嫔哭喊冤枉她是被人栽赃嫁祸,皇帝却不信,现在所有证据都指向丽嫔,丽嫔也有这个动机,四皇子五皇子没了,太子之位便是七皇子囊中之物,而且丽嫔的反应在皇帝看来也十分可疑。

    皇帝因为自己的毛病本来就一肚子火,又没了一个疼爱的小儿子,哪怕丽嫔是七皇子生母,皇帝也不能忍了,他赐死了丽嫔,然后让良妃抚养七皇子。

    在五皇子身上,皇帝吸取无人照顾的亏,因为后妃们为了争夺五皇子的抚养权明争暗斗,他被弄得心烦意乱导致五皇子无人抚养,以至于惨遭毒手,同样的错误他不能再犯第二次,所以他选择了家世显赫的良妃抚养七皇子。

    这一旨意下来,萧皇后就炸了,五皇子没她的份,七皇子同样没她的份,她可还是皇后是一国之母。怒火中烧的萧皇后脑袋一热跑去找皇帝理论,皇帝本来就对萧皇后没什么耐心,尤其是在这内外交困的节骨眼上,直接就把皇后贬得体无完肤。

    皇帝觉得除非自己傻了才会让如此蠢笨的萧皇后抚养皇子,她那么蠢怎么可能护得住皇子,若非三皇子蠢笨,只怕都活不到今天。再者说,萧皇后再蠢,那也是皇后,因为三皇子也蠢,所以没人会觉得三皇子能继承大统,反而不会影响太子之位,将来太子也会善待这位兄长。可要是抚养了其他皇子,不就是等于昭告天下,这位皇子就是太子。

    皇帝根本就没想好立四五七中的哪一位为太子,都还太小,看不出什么来。不过眼下五皇子没了,只剩下九岁的四皇子和三岁的七皇子,皇帝的天秤出现倾斜。

    这个倾斜,后宫的人精们哪能没察觉,有争相讨好舒妃和四皇子的,也有把舒妃母子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的。

    萧皇后明显属于后者,她拉着德妃声泪俱下,控诉皇帝的无情。

    德妃明面上同仇敌忾,实则架桥拨火,希望皇后摁死舒妃或者良妃,那样轮也该轮到她养皇子了。这还是从丽嫔这桩事上得来的灵感,丽嫔没了,七皇子就便宜了良妃。说起丽嫔,她琢磨来琢磨去都觉得没那么简单,她怀疑这件事里的最大得利人舒妃和良妃,一个儿子成为最可能的太子候选人,另一个白捡了一个儿子。两者之间更怀疑是舒妃在使苦肉计,毕竟良妃并不敢保证七皇子一定会落在她名下。反倒是舒妃能保证没了五皇子,四皇子就能立刻得到皇帝的重视,毕竟七皇子太小了。

    没想到萧皇后突然聪明了一把:“舒妃和良妃以往好的一个人似的,眼下良妃养着七皇子,本宫就不信她们还能亲密无间。舒妃出身卑微在宫外毫无助力,良妃却出生大族,舒妃焉能不忌惮。还有良妃,之前与世无争那是没儿子,现在养这七皇子,七皇子三岁,还能养熟。”

    萧皇后冷笑一声:“本宫看着她们这对好姐妹怎么反目成仇。”

    后宫火药味十足,真正的火药坊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这大概是皇帝近段时间以来灰暗人生中的唯一光亮。

    俏太监阿布也迎来人生高光时刻,火药这东西,他当然也熟,正好可以此晋升,开启他权宦之路。姜归那边进行的那么顺利,他可不能落后,他的目标是霸道太监俏太后,可不是霸道太后俏太监。

    这才是这个世界的正确打开方式!!!

    第80章 怒放的黑莲花16 人在观中坐,祸从天……

    布公公忙着搞事业, 姜归也在忙着搞事业。

    纺机、织布机、造纸术、印刷术、玻璃、香皂、望远镜、牛痘……怎么玛丽苏怎么来,皇帝越来越相信她被仙人抚顶,是可以沟通天人的神女。

    而无为道长在姜归的帮助下, 又写出了好几卷玄妙莫测的经文,声名远扬, 宛如活神仙。

    皇帝的身体因为鬼疮变得虚弱,服用了无为道长‘炼制’出的丹药, 弱症一扫而空,越发龙马精神。皇帝觉得自己彷佛回到了盛年,美中不足的是隐疾一直没有痊愈,不过皇帝这点不足在姜归和无为道长的忽悠下荡然无存, 皇帝不再执着于治隐疾当个真男人, 他现在最大的执着是长生不老。自古哪个皇帝不想长生, 秦皇汉武都不能例外,这个皇帝更加不能免俗, 尤其是姜归这个能沟通天人的神女存在,让皇帝坚信这世上绝对有长生不老药。

    随着纺机等物的问世, 虽然姜归假模假样地要求做好事不留名, 但是她拿出来的东西不少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能在民间朝堂引起轩然大波, 怎么可能不为人知, 就算真的无人知,她也得想办法让人知啊,她要的就是名扬天下,可不是无名英雄。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并非一句妄言。

    姜归声名鹊起,有视其为神女, 虔心拜服的,也有视其为妖言惑众的异端,欲除之而后快。

    不过后者在少数,时人本就敬畏鬼神,而姜归拿出来的东西,无不造福百姓,纵然是一些满口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士大夫,虽然不满皇帝求长生,但对于纺机这些也都是支持和褒扬的态度。

    在这样的大势所趋之下,姜归被传得神乎其神。

    这下可是捅了后宫嫔妃们的肺管子,要是她安安分分当玉莲真人还罢了,可要是想回宫,以她如今名望以及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嫔妃们纷纷觉得背后阵阵发寒。

    相较于嫔妃们的忌惮,叶欣茹则是兴奋,老乡,这绝对是老乡啊。原来还能这么搞!

    叶欣茹激动了,她这么就没想到,现代的东西随便拿一样出来,还不得惊呆了这群没见识的古代人,她可以……

    叶欣茹笑容渐渐僵硬,发现自己什么都不可以。穿越三大法宝:火药,肥皂和玻璃。抱歉,她是文科生,她一个都不会。叶欣茹绞尽脑汁想自己能做什么,想了半天,哭丧了脸,她发现自己除了当文抄公外什么都做不了,更悲哀的是就算想当文抄公,自己能完整背下来的诗句也少之又少,拿手《水调歌头》还是因为太过耳熟能详才会背。

    叶欣茹无比沮丧,同样是穿越的,为什么人家是绝色美人是嫔能弄出这么多东西来,还能把自己打造成神使,不用背负抄袭的心理负担。自己却是个区区才人,还沦落到浣衣局当洗衣妹。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发什么春呢,还不赶紧洗衣服,不把这些衣服洗完了你今天别想吃饭。”

    一件脏衣服啪地扔到水盆里,溅起的水花湿了叶欣茹的脸,叶欣茹抬头,望着一脸横肉的管事宫女。

    “怎么,不服气,还当自己是才人啊。”管事宫女冷哼一声,“这是浣衣局,认清楚你的身份。”

    叶欣茹默默低下头。

    头上传来一声鄙夷的冷嗤。

    叶欣茹眼皮跳了跳,她抓紧手里的衣服狠狠的搓,彷佛搓得是管事宫女。自从她来了浣衣局,对方就鸡蛋里挑骨头,她试过反抗,反倒被对方按着打了一顿,她找人告状,被阴阳怪气地撅了回来。她才意识到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在这里,她不是才人而是被后妃厌弃的人,才人的身份不会给她带来任何好处,只会带来更多的恶意,那些人以欺辱她这个才人为乐。彷佛这样,她们就会变得高贵。这些人早就心理扭曲成了变态!

    叶欣茹盯着自己红肿的手指,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里,她觉得自己也快要变态了。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她要是再不爆发就得灭亡。

    叶欣茹决定赌一把,也许能翻身,也许能和穿越者老乡相认,对方现在混得这么好,要死远一点搭救她易如反掌。

    于是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横空出现在后宫,传得沸沸扬扬。

    萧皇后知道之后,气得不轻,可真是个不安份的东西,唱歌跳舞吟诗,狐媚子一个。可碍着已经传的人尽皆知,也许皇帝也知道,皇帝就爱这种才女调调,所以萧皇后咬着牙按兵不动。过了几日,发现皇帝沉迷修仙不可自拔,没有任何反应,萧皇后立马动作起来。随便揪了个由头把叶欣茹以及帮叶欣茹暗中传播的魏嬷嬷送到慎行司,魏嬷嬷竖着进去横着出来,叶欣茹带着半条命出来,然后去了比浣衣局更艰苦的辛者库。萧皇后打算过了风头,就悄悄送她上路,以免她再闹出幺蛾子来翻了身。

    有关叶欣茹的消息,姜归还是从布公公那听来的。他现在管着火药坊,进出宫十分方便,时不时打着请教的名义来青莲观找无为道长。

    听了叶欣茹的悲惨遭遇,姜归不厚道的笑了,叶欣茹这人颇为傻白甜,应了傻人有傻福那句话,出现在最合适的时间里,一跃成为皇帝的心尖宠。宫斗,叶欣茹从来都不斗,她就负责养孩子生孩子,一直都是魏嬷嬷尤其是皇帝在帮她宫斗。

    不然叶欣茹这样的,得宠之后在后宫活不过三个月。现在叶欣茹没了皇帝的偏袒,魏嬷嬷再有城府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着不慎就丢了性命。这才是正常的宫斗节奏,当年叶欣茹那是开了无敌外挂,弄得姜芙蕖苦不堪言。

    现在开挂的变成她,只能说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听过,姜归就丢在一边,并不打算做什么,她不会去故意针对,更不会出手帮忙。她且没那个心思去对付后宫那些人,她早已经跳出宫斗这个泥潭,现如今她要做的是神化自身。

    姜归不对付人,却有人处心积虑地想对付她。

    坊间渐起姜芙蕖和穆青柏不得不说二三事,拜姜玉兰所赐。

    这里不得不说一说姜家这小半年的遭遇,在五皇子死后,姜家迎来至暗时刻,一直以来,姜家都把五皇子这个外孙视做全家的希望,就等着皇子外孙当太子当皇帝,姜家实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谁让姜德海就是靠女儿的裙带上位,所以靠起外孙来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