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不轨之事儿

    空气,变得压抑。

    压抑到令梅寻妍无法呼吸。

    她的双手摁在了胸口,茫然、困惑而又难以置信地站在原地,努力支撑着去见证这一切。

    此刻的任弘毅连自己的面部表情都难以管理,哪还有心思去管梅寻妍。

    他在厢房内拼命想要掩盖的他与皇后之间的事儿,现在被赤裸裸地摆在了眼前。

    “大胆尼姑!”任弘毅的眸光之间不经意地流露出了一抹杀气,努力克制的语气有些颤抖,道:“你可知诬陷皇后与朝廷命官是什么罪——”

    “诬陷?”跪在地上的净心甚至想要放声大笑:“若任大人记忆不好的话,贫尼愿意将那一夜的事儿一一道来!

    那是两年前的七月二十二日,皇后来九莲庵为太子祈福,便于当夜住在了庵内。那日正好是贫尼值夜巡逻,在无意间见到一个黑衣人偷偷潜入了皇后所居住的厢房中。

    贫尼很想大声呼喊,但又怕刺激到了厢房内的黑衣人,会对皇后不利,于是便偷偷摸摸地靠近了窗户,想要一探究竟之后再做决定。

    然后……哼,任大人你猜贫尼听到、看到了什么?”

    顿了顿,净心的语气中透着一股鄙夷与欢快,继续说道:“贫尼一靠近窗户,便听得里面传来了旖旎的喘息声。戳破窗户的一个洞看看,厢房之中,有妇之夫的任大人与一个有夫之妇的皇后正慢慢腿去了衣服,坦诚相待,缠绵悱恻,那画面香艳无比,看得我都舍不得离开一下视线——”

    “放肆!血口喷人!”

    净心鸟都没鸟任弘毅的愤怒,滔滔不绝:“大概就是因为我看得太入迷了,所以才会被发现,让任大人起了杀心,派人将贫尼困在了贫尼的房内,一把火烧毁。只是任大人没想到的是,那间房内有个暗道,让贫尼侥幸保全了一命。”

    “暗道?”

    “没错。”净心嘲讽地笑了笑:“那暗道是用来我与外面男子偷欢用的。不过,因为我现在已经毁容了,所以那男子便不要我了。”

    “偷欢?!”任弘毅的脸上不知道是怒火还是嘲讽,道:“你一个出家人居然贪恋红尘,与外面的男子私会,简直不知羞耻!”

    “男女之事儿如此美妙,贪恋又有何错?更何况,”尼姑的眸光一抬,反弹:“任大人半夜去找皇后不也是如此吗?”

    “你……!”任弘毅咬牙切齿。

    他现在只恨当年的自己太大意,居然留下了一个如此不知检点的出家人!

    他深呼吸了一口,努力克制着自己位于崩溃边缘的情绪,面向了墨一辰与顾月朝道:“王爷,王妃,这种不干不净的出家人的话不可信。”

    的确,光靠一名出家人的证词,俨然掀不起任何的波澜。

    顾月朝与墨一辰的套话才刚开始。

    顾月朝的声音悠悠的,道:“关于这位净心的身份,我们已经查明,的确曾是九莲庵的尼姑。与此同时,七月二十二日那一夜,皇后也的确在九莲庵。”

    “不,不对……”在一旁静静聆听着的梅寻妍忽而一怔,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期望:“王爷王妃,可那一夜,弘毅并不在九莲庵啊。他跟臣妇说,有两位朋友来了莞城,他跟他们一起去饮酒作诗去了。王爷可以去找那两位朋友对证——”

    “谢谢你的提醒,本王的人已经去找过他们了。”墨一辰的眸光淡淡的,像是在看待一群垂死挣扎的傻子们:“并在审问之下,他们已经松口承认了当夜并未见过任弘毅。”

    “……啊?”梅寻妍愣住了,瞪大了双眸看向了任弘毅。比起追究自己的夫君去了哪里,她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夫君为何要欺骗她。

    任弘毅藏于袖中的拳头紧握,一声不吭。

    顾月朝的嘴角细不可查地勾起了一抹哂笑,道:“任弘毅,从刚刚你见到尼姑之时的惊恐表情来看,你俨然是见过对方的。

    九莲庵是一座小小的尼姑庵,我们的人去庵内核实过,庵内的主持说,她从未见你光明正大地去过那里。那么,你又是如何认识净心的呢?你口中的‘那天晚上’,具体是指‘哪天晚上’?

    去九莲庵,又不是去怡红院,你为何要偷偷摸摸的?为何要对自己的娘子撒谎呢?

    因为做了不轨之事儿,所以才会说谎,才会心虚隐瞒吧?”

    顾月朝的这番言语让任弘毅逼入了绝境,逃无可逃。

    第350章 证词统一

    “不……王妃,不是这样子的!”面对顾月朝的连连质问,任弘毅那张成熟俊美的脸颊之上,尽是慌张失措。

    他的大脑飞速地运转着,试图寻找着一个能将所有的事儿都圆回来的完美借口。

    “不是这样?”但是,墨一辰可不是菩萨,没有耐心去等他的演戏剧本,厉声呵斥:“那是什么样?任弘毅,当天晚上你若不是去了皇后那边,那么你去了哪里?”

    顾月朝补刀:“任弘毅,希望你如实相告,这样我与王爷也好详细去调查求证一番,还你一个清白。”

    啧!

    任弘毅恨得牙痒痒。

    什么求证还清白,明明是去调查戳破他的谎言罢了。

    聪明的任弘毅明白,自己若在此刻像敷衍梅寻妍一样再度说谎,怕是只会越抹越黑,加重嫌疑,引火上身。

    还不如以退为进,承认去九莲庵见了皇后。

    毕竟,区区一个下作卑贱的尼姑的一面之词能耐任弘毅如何?他相信,只要自己否认与皇后之间行过不轨之事儿,照样还有翻盘的机会。

    “微臣……”任弘毅紧握的拳头慢慢松开,道:“的确于当夜去找过皇后。不过,微臣去找皇后,绝对没有做猥琐之事儿,而是要事儿商量。”

    “要事?”“善解人意”的白脸顾月朝倒也顺着任弘毅的话题,问:“何事?”

    “回王妃的话,”任弘毅在心中深呼吸了一口,谎言随口便来:“是关于三殿下被行刺一事儿。”

    “渊周?”

    “是的,王妃。”大脑之中的言语已经整理完毕,任弘毅的语气平静了下来,道:“三殿下出事的当天夜里,微臣与父亲大人,以及工部尚书梅大人在宫中商议避暑行宫——翡翠宫的修缮问题。

    期间,因为有些事儿需要太子做主,于是便让微臣前往去东宫邀请太子。

    微臣刚到东宫门口,便见一道黑影闪入了寝殿之中。微臣担心太子出事,便连忙呼喊侍卫,并只身冲入了寝殿之中。

    不过,寝殿之中唯有太子一人,并无任何可疑人物。

    此事儿在两年前并未掀起任何波澜,最终以微臣眼拙而告终。”

    这话是事实,并且还有父亲、梅乘连,以及东宫的一众侍卫作证。

    任弘毅在此时说出事实,也为了增加他言语的可信度,以便撇清他与皇后之间暧昧的事儿。

    同时,扯到墨叶炜,也让他有足够的理由去找皇后了。

    任弘毅的声音继续道:“虽然这件事儿在两年前并未掀起任何波澜,但微臣却总是耿耿于怀,想要有个合理的解释。不过,由于这事儿牵扯到了太子的名声,微臣不敢大肆宣扬,故而才瞒着娘子,偷偷去找了皇后询问清楚。”

    这话是放屁。

    不过,任弘毅却很巧妙地将事情圆了回来。

    顾月朝与墨一辰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问:“那当时皇后是怎么回答你的?”

    “回王妃的话,”任弘毅扯谎的功夫游刃有余,道:“当天微臣与几位大人看了太多的资料,定是眼拙,看花了罢了。”

    任弘毅还不忘将墨叶炜给撇清了。

    墨一辰与顾月朝的表情微妙,就差翻白眼了。

    说实在的,关于任弘毅会找什么样的借口,顾月朝与墨一辰可以说是毫无兴趣。

    因为,接下来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所在。

    黑脸扮演者——墨一辰的神色冷漠,配合演戏,道:“爱妃,你觉得任弘毅的话可信吗?”

    “嗯……”白脸顾月朝故作纠结,道:“没有人证物证,仅仅靠着任弘毅的一面之词,确实难以洗脱罪名。不过,当时皇后娘娘不是也在场嘛,若任弘毅所言为真,那么从皇后娘娘口中得到的证词应该也是这个。

    只要两人在不商量的情况下,证词统一,就能洗脱罪名了。”

    证词统一。

    任弘毅的神色一变,瞬间握紧了拳头,心中暗叫“完了”。他没想到顾月朝与墨一辰还有这一招。

    虽然,就算他能预料到也是无济于事。

    毕竟,任弘毅在七月二十二的那天夜里,并未与皇后有太多的语言交流。

    说实在的,每次偷偷见面,面对像皇后这般万种风情,比青楼妓女还要妖娆妩媚的古典美女,任弘毅只想用下/半/身静静地去享受,怎么可能坐下来去提这种无伤大雅的破事儿,简直是煞风景!

    墨一辰将任弘毅细微的表情纳入眼底,心中知晓对方中计了,道:“任弘毅,本王现在就进宫将此事儿上报给皇兄,详细询问一下皇后那边的证词。

    在事情还未真相大白之前,你就待在府上,哪都不许去!”

    “是,王爷……”任弘毅姑且应了一声。

    随后,墨一辰与顾月朝叮嘱了一句“若是找到了毛西西,便把他送到镇王府”之后,就摆驾前往皇宫的方向了。

    任弘毅目送着墨一辰壮观的队伍离开,眼底尽是焦灼与寒意。

    第351章 该信安上场了

    此刻的任弘毅别无选择。

    毛西西那边,已经交由刀疤男去处理了,问题不大。

    现在的关键是他与皇后之间的事儿。若是他与皇后之间的证词不对,一切都完了。

    如此想着,任弘毅正要转身——

    “弘毅,你去哪里?”

    突然,任弘毅的手被梅寻妍抓住了。

    梅寻妍的眸光温柔而又困惑,拉着任弘毅的手微微颤抖着。

    然而,任弘毅的眸光却尽是寒冷,冷得快要掉出冰渣,下令道:“放开我!”

    “可是,”眼前与自己生活了二十年的夫君突然变得陌生,梅寻妍的声音带着几分哀求:“弘毅,你现在是嫌疑人,王爷让你哪都不要——哇啊!”

    “让你放开我没听到吗!”任弘毅猛地将手抽了回来。

    “啊!疼!”梅寻妍一个没站稳,摔倒在地。

    “夫人!”侍女们心中一惊,连忙过来搀扶。

    但是,任弘毅却一个眼神都没有施舍给她,头也不回地、绝情地转身离开了。

    现在,在他的心目中,最为重要的事儿,是赶在顾月朝与墨一辰进宫之前,找皇后对好台词。

    此刻已是未时,皇后一人在佛堂诵经。任弘毅自顾自地觉得,这是一个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