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

作品:大明天下(第三卷 朝堂风雨) 作者:hui329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塞了这么大一口锅让他

    来背。

    「不错,车霆身为边臣,却连通朵颜,私下贸易,其心可诛,奈何下官赋

    闲在家,不便出面,唯有请都堂大人秉公上奏,请朝廷定夺。」丁寿义正辞严

    ,字字铿锵。

    这点破事算什么罪过,九边文武有几个没做买卖的,刘宇心中暗道,莫说

    这朵颜是大明内藩,他刘至大当年巡抚大同的时候与之交易的还是未内附的蒙

    古小部呢,被朝廷查到了也不过是圣心不悦,弘治皇帝申饬一番也就完了,那

    个被文臣们吹出化来的三杨内阁,大学士杨荣直接把军马都拿去换钱了,朱瞻

    基也没把他怎么样,要不是这几位倒霉催的赶上王振,一个个绝对活得有滋有

    味善始善终。

    「车霆此举虽有不妥,但毕竟是封疆重臣,若是妄起争端,怕是朝廷多事

    ,坏了刘公公大计。」刘宇抬出刘瑾,希望打消这个愣头青的拍脑袋主意。

    「督公那里我自会去信说明,如今朵颜使团已经启程,此时上本,可有人

    证相佐,还请都堂大人早下决断。」丁寿长揖言道,他如今身份尴尬,由他牵

    头必会落人口实,本想着与刘宇都是一党,这又是宣大总督管辖之事,举手之

    劳而已,没成想这老小子推三阻四,忒不爽快。

    「兹事体大,且容老夫三思。」见丁寿还要开口,刘宇急忙又道:「这一

    两日必会予丁大人一个答复。」

    丁寿也不好催逼太过,低声下气地又陈述了一遍厉害,怏怏而去。

    送走了这瘟神,刘都堂无力倒在椅子上,唉声叹气,原想着离开京城是非

    之地,没想到又遇上了这个是非精,车震卿岂是好相与的,单就刘大夏那护短

    的倔脾气,为了一个升官的侍郎尚且把马文升逼致仕了,若是弹劾他保举的巡

    抚,那老家伙还不得和自己拼命,这不是引火烧身么。

    「爹爹何事费心?」一袭烟绿长裙的刘珊从后堂款步而出,见了自家老爹

    坐在那里长吁短叹,不由好奇。

    刘宇心中烦闷,正好对着贴心小棉袄一阵诉苦。

    刘珊黛眉轻蹙,嗔怒道:「既如此,父亲就把事情与那丁寿挑明,他若想

    与车震卿斗法,去寻别人做那出头鸟,好端端地为难爹爹作甚。」

    「那小子睚眦必报,为父得罪不起车霆背后的谢迁、刘大夏之辈,可也同

    样得罪不起他身后倚仗的皇上与太后啊,」刘总督一声长叹:「当官难,难当

    官啊!」

    瞧着老父愁眉不展,刘大小姐也跟着愁肠百转,轻抚刘宇肩背,想要开解

    ,却无话可说。

    「大人,大同有塘报到。」一名军卒堂外禀报。

    刘宇此时哪有心情看那些东西,挥挥手让他下去。

    刘珊命人将塘报递上,劝解道:「爹爹还是看看吧,大同也是九边重镇,

    莫要误了军情。」

    刘宇无奈地接过塘报,破开火漆,抽出来信一看,先是一惊,随即狂喜,

    大笑着在原地转了三圈。

    刘珊看得莫名其妙,忙问道:「爹爹,塘报到底是何要事?」

    刘宇仰天大笑三声:「车震卿,丁寿,宣府留给你们两个折腾吧,老夫不

    陪你们玩了……」

    百八十二章再寻盟友

    清晨,丁寿与众女用过早饭,恰逢这几天就没合过眼的江彬来访,丁寿便

    将他延入客厅吃茶闲聊,辰时刚过,就见钱宁急匆匆地奔了过来。

    「什么?!刘宇连夜去了大同?」在家苦等一夜回信的丁寿一下子从椅子

    上跳了起来。

    「是,据总督衙门留守的人讲:大同巡抚欧信选兵练将,积劳成疾,已不

    能理事,刘都堂忧心边事,夤夜赶赴大同。」

    钱宁小心禀报,瞧自家大人那副暴走的样子,他又小心地往门口位置移了

    一步。

    「老滑头,王八蛋,想刀削豆腐两面光,做梦,老子回头再跟你算这笔账

    。」

    二爷大骂一通,砸碎了一地的化瓶茶碗,才坐在椅子上呼呼喘气,扭头一

    看坐在下首的江彬,「三哥!」

    「啊?小郎,你什么吩咐?」被那饱含杀气的凌厉眼神一扫,江彬不由心

    中一跳,不自觉地站了起来。

    「你和总兵张俊关系如何?」丁寿语气冰冷。

    「张总戎?还……还行吧,对我还算赏识。」江彬答着话,用手擦了擦额

    头冷汗,平素还不觉得,怎地这小郎如今发起火来这般吓人。

    「那就替我引荐一番,我就不信了,拎着猪头还找不到庙门。」丁寿起身

    就要往外走。

    「大人可是要让张俊出面上疏?」钱宁上前一步拦住二人道。

    「怎么?不妥么?」丁寿斜睨钱宁。

    「属下不敢置喙大人所为,只是有下情禀告。」

    钱宁偷瞄了一眼丁寿脸色,见他点头便继续道:「据经历司旧档记载,这

    张俊自大同任职时便私下与阁部重臣交往甚密,去岁鞑虏犯边,虞台岭惨败,

    折两员游击,损兵数千,御史郭东山进言:俊扶病驰援,劝惩不宜偏废。朝廷

    才不予降罪。」

    丁寿狐疑道:「这郭东山的来路……」

    钱宁点头:「大人明鉴,郭东山乃弘治丙辰科进士,当年主持会试的便是

    时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的谢迁与侍读学士王鏊。」

    「这下算褶子了,这大明朝还有这帮子同门同窗们绕不开的地方么。」二

    爷无力地瘫倒在化梨官帽椅上,吐槽道:「难道这帮子人就没个仇人可以让爷

    用用?」

    钱宁颇为得意的一笑:「有,而且恰巧就在宣府……」

    *** *** *** ***

    「丁佥事大驾光临,咱家这镇守府真是蓬荜生辉啊。」

    宣府镇守太监苗逵扯着公鸭嗓子,亲亲热热地挽住丁寿,一同在堂前落座

    。

    丁寿暗中打量这位御马监掌印太监,身材高大,头发化白却满面红光,要

    不是一根胡子没有,倒真像一个纯爷们。

    「公公这话折煞小子了,您老内廷枢相,位高权重,小子俗事缠身,未能

    及早拜会,恕罪恕罪。」

    不是丁二爷想不起这位苗公公,关键这位御马太监不是刘瑾党羽,御马监

    不但掌管着四卫营和勇士营这些禁军勇卒,还握有草场、马场及皇庄,有兵有

    钱,朱元璋虽立了

    内官不得千政的铁牌,但晚年时扩充内廷,二十四衙门也同

    外廷六部一般互相制衡,司礼监批红,内官监管人,御马监掌兵,如今王岳和

    刘瑾争权,这位苗逵便是独立与司礼监和内官监的第三股势力。

    不过这位苗公公对宫内的争权夺势不感兴趣,他心中偶像是那位开创西厂

    的御马监前辈,更想在边事上建功,所以一旦九边有警,便自告奋勇,去岁鞑

    靼犯边,苗逵只是援军监军,谁知来了就千脆不走了,刘瑾也乐得这位不被王

    岳拉拢,所以把刘宇安排在宣府和稀泥。

    苗逵像是意外的「哦」了一声,似笑非笑道:「没想到咱家能得丁佥事如

    此看重,可既如此,大人您这几日又是总督府又是巡抚衙门的登门拜访,咱家

    还以为镇守府这小庙等不来堂堂锦衣佥事您这尊大神呢。」

    「苗公公,您……」丁寿心中一惊,自以为行事无人知晓,没想到一举一

    动皆在他人关注之下。

    看着丁寿惊愕表情,苗逵噗呲一乐:「大人别多想,御马监虽说不是汪公

    公提督西厂的时候了,可这耳目么——还不是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