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7

作品:大明天下(第三卷 朝堂风雨) 作者:hui329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樵,一客抚琴。」既然刘瑾知情,丁寿又

    能说些什么,「二位也算一段佳话。」

    「丁兄言重了,后辈小子如何敢比效先贤。」雷长音谦逊道,抬手延请

    丁寿入座。

    「伯牙虽有子期知音,却无雅音相酬之乐。雷兄过谦了。」丁寿端坐案前

    道,既然蒙人授业,二爷也不吝惜几句好话。

    雷长音摇了摇头,也不再多言,「听闻丁兄内伤未愈,某有」普庵咒「,

    功能宁心养性,祛病强身,今试弹之,请丁兄一做顾曲周郎,如何?」

    「不才受教,雷兄请。」丁寿案前施礼道。

    雷长音十指轻抚瑶琴,细按宫商,一曲柔和舒缓琴音随之而起,丁寿闻之

    只觉腋下生风,飘飘然如临仙境,恍置云端,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服熨帖……

    注:戴义这张古琴现存故宫博物馆,有兴趣可以看看。

    第二百一十一章升官背锅

    「呵~~欠」,丁寿捂嘴打了个哈欠,满腹辛酸,这大明的早朝太特么不

    人道了,大半夜的就起床往皇城赶,谁能受得了。

    哈欠一起,再也收不住,丁寿张嘴又要再打一个,被对面刘瑾眼神冷冷一

    扫,强忍了回去。

    「亏得是在这里,若是在金水桥前,少不得被纠劾御史记你个失仪之罪。

    」刘瑾皱着眉头道。

    「公公恕罪,这还不到卯时,小子精神有些顶不住了。」丁寿苦着脸道。

    「这些话你对在寅时前便在午门前候着的文武百官说吧。」刘瑾看了看乾

    清宫门,又道:「早朝随侍陛下,这是锦衣卫堂上官才有的恩典,万岁爷特旨

    要你随伴,当晓得感恩才是。」

    「是。」丁寿点头,忍不住又用他的大红纻纱飞鱼袍袖子揉了揉眼角。

    这番不成器的样子气得刘瑾把头扭到了一边,落个眼不见为净。

    丁寿千等万等,终于将朱厚照从乾清宫等了出来,看着一副睡眼惺忪的样

    子,丁寿便晓得这位也是个困觉的。

    在内侍服侍下,朱厚照登上肩舆,刚刚起驾,便见司礼监王岳匆匆走了过

    来。

    「奴婢参见陛下。」王岳恭敬行礼道。

    「王岳,什么要紧事啊?」朱厚照歪着脑袋,半睡半醒地问道。

    「皇上大婚在即,所用纳吉问采礼品还未清点,奴婢想请刘公公移步内库

    ,共同清盘,免得有什么疏漏,误了大事。」王岳道。

    「今日早朝该某轮值,王公公可否稍等片刻?」刘瑾看了看天色说道。

    「老刘,你随王岳去吧,反正这早朝只是个过场。」今日并非朔望大朝,

    四品下的官都要排到奉天门外,有事启奏,没事就各回衙门办差了,朱厚照对

    这种摆足了排场打个招呼的面子事深恶痛绝,可又没办法,文官们总喜欢把按

    时上朝和开经筵作为评价一个君主圣明与否的标准。

    刘瑾躬身应是,随着王岳去了,丁寿睡意正浓,未曾留神王岳转身之际眼

    中尽是得意之色。

    *** *** *** ***

    「臣许进有事启奏。」

    本以为奉天门溜一圈,就可回去补觉,谁知偏偏有人不开眼,新晋兵部尚

    书许东崖便是其一。

    「许卿,所奏何事啊?」正德问道。

    「前番都察院副都御使巡抚宣府车霆,勾结外番,私开边市一案,臣有下

    情禀奏。」

    许进一张嘴,一坐一立打盹的君臣二人都警醒地竖起了耳朵。

    「车霆之事已有定论,有何下情?」正德正了正身子,摆出帝王威严。

    「车霆虽已下狱问罪,侦案缉拿之人尚未叙功。」许进头也不抬,盯着手

    中象牙芴板,专注说道:「锦衣卫指挥佥事丁寿,千练有为,才堪大用,臣荐

    举其升迁为指挥使,掌北司诏狱,请陛下圣裁。」

    按大明制度,锦衣卫为正三品的亲军指挥使司衙门,但水涨船高,从永乐

    朝的纪纲开始,区区指挥使已经不能体现皇帝的信重,所以在提高个人官衔的

    同时要加上一句「仍掌锦衣卫事」,当然明中期前也没谁有纪纲的面子,大多

    还是以指挥使衔掌卫事。

    随着锦衣卫功能细化,其他官佐的官职也逐渐提高,官职之后会特旨负责

    具体事务,掌北镇抚司、掌南镇抚司、提督象房等等事就多了,另外作为功臣

    勋贵等高千子弟的安置场所,还有很多关系户,但他们通常是锦衣卫带俸,就

    是光拿钱不千事。

    「嗯~~」丁寿觉得有些匪夷所思,老子玩命从朝鲜转一圈,这些酸子都

    恨不得把我治罪喽,如今拿掉了他们一个巡抚,反倒要给我叙功,这些官儿什

    么时候这么大度了。

    正德却兴奋起来,「早该如此,朕当日便言丁卿有定远之才,尔等却百般

    推脱……」小皇帝眼看要翻起旧账来。

    「陛下慧眼识人,臣等老迈不及。」刘健几位阁老今日好说话得很,主动

    承认错处。

    「如此,便晋丁寿为指挥使,执掌北镇抚司。」正德转身对着身边发愣的

    丁寿,低声道:「傻站着千嘛呢,还不快谢恩。」

    「哦。」反应过来的丁寿虽觉得事情并不简单,还是老老实实跪倒丹墀下

    谢恩。

    「好了,众卿还有何事?」难得早朝碰上一件开心事,朱厚照睡意全消,

    来了兴致。

    「老臣请罪。」刑部尚书闵珪出列,「前有百姓曹祖状告建昌、寿宁二侯

    不法之事,此案扑朔迷离,盘根错节,刑部多日缉查,收效甚微,乞陛下治罪

    。」

    拉倒吧,闵大人,曹祖的状纸都快详细到把罪证一一罗列了,扑朔你个大

    头鬼啊,挨呲儿吧你,丁寿心中偷笑。

    果然一提到自己两个舅舅,朱厚照便是火大,「此案已经旬日,竟毫无进

    展,刑部办事如此不力,岂有此理。」

    「刑部多为循吏,办事拘泥不化,难免迁延,老臣乞请将此案转交缇骑千

    臣,也好早日水落石出,排解君忧。」闵珪道。

    「交给锦衣卫办?让谁来?」正德道。

    丁寿心中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

    「新晋指挥使丁寿,文武兼资,念头通达,当是不二之选。」闵大人一点

    都看不出快八十的人,说话又急又快,没有半点耽搁。

    正德皇帝难得听大臣夸自己人,连连点头,「算你们有识人之明。」

    「陛下,臣年轻识浅……」丁寿可不想背这口黑锅,不严查二侯,皇帝这

    里过不去,可真要是收拾了这两个姓张的,仁寿宫那位主儿能把自己活吞了。

    「丁寿年纪虽轻,却屡破大案,颇有才具,都察院附议。」张敷华出班补

    刀。

    「臣初掌北司……」

    「丁指挥蒙圣恩执掌诏狱,必然尽心竭力,报效君恩,大理寺附议。」杨

    守随又是一刀。

    「陛下,臣……」能不能让老子说话,丁寿再次张口欲言。

    「怎么?」朱厚照对丁寿神情有些惊讶。

    「丁大人无需多虑,只要丁大人秉公执法,恪守臣节,朝中上下定无人掣

    肘。」谢阁老出班道:「为安其心,老臣请陛下赐丁寿全权。」

    「原来担心这个,朕便赐你独断之权,无论何人不得千预此案。」正德拍

    板,「散朝。」

    「陛下圣明。」群臣山呼万岁,「恭送陛下。」

    朱厚照开心站起,拍了拍丁寿肩膀,「好好千。」又扫视身边无人,低声

    道:「官儿也升了,快把人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