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宰相男妻 > 分卷阅读59

分卷阅读59

作品:宰相男妻 作者:莫邪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爹,”大老爷苦笑:“儿子承认下棋下不过你,您就高抬贵手饶了我成不成?”

    “不成!”

    讨饶不成,大老爷选择了尿遁,把个老太爷气的吹胡子瞪眼,抬眼见易谦的书已经念完了,招手让暂时闲着的冬阳来:“来冬阳,爷爷教你下棋!

    老夫人唾他口:“你让孩子休息会行不?”

    “下盘棋也是休息嘛。”

    老太爷如个孩子似的狡辩,老夫人懒得听他歪理,只对冬阳道:“冬阳,要是觉着老头子烦了你,你太可不必理他。”末了横他眼慎怪句:“仗着自己有点下棋天份,从小到大没少欺负人!”

    老太爷不服气,为自己辩解两句。老夫人不轻不重的顶回来。

    冬阳看着眼前的棋盘出了神,思绪飘了老远。

    易谦对下将棋不感兴趣,屁颠颠的从角落里翻出把毛粟子丢到火炉里烧。毛粟是冬阳抽空在山里捡的野毛粟,个不大但绝对比家种粟子要来得清香。

    余氏怕小孩子贪嘴烫了手,拿了长竹条当筷子使,把烤熟的毛粟扒出来,用灰帕子包了让其拿到一边吃。

    其实说来,小孩子的愿望是最简单的。

    47狼王,可还曾记得我?

    山中无岁月,世上已千年。冬去春来,夏去秋至,转眼一家子已经在温泉洞府生活了近一年。自半年前开始这片深山中涌入大量避兵祸的普通百姓,把老太爷一等惊的更是深居简出,唯恐撞上被逼的无处去的村民。

    他们不知道,山外边新皇已经继位,鞑靼已经打完递了降书,三军正围困蜀王逆军在长江以南,而他们思念的亲人,正无比接近。

    “易大人。”

    遥望扬洲的易云卿回头。“王将军。”抬手示意他坐下,道:“叫王将军来是想问问这仗你打算怎么打?”

    “下官的意思是与三军联手来个猛攻。皇上继位是为真龙天子,他们出兵就是谋逆,谋逆罪是诛九族的。所以下官想趁叛军心慌时来个猛攻,一鼓作气攻破这凤阳城。凤阳城是叛军于长江对面的屏障,只要打破这屏障,那么在后的怀阳、扬洲下官有信心在两个月内全数拿下!”

    易云卿沉吟道:“王将军是我大今出了名的猛将将军,没有这长江屏障两个月内为皇上夺回怀阳扬洲等城,本监军相信。只是王将军,你这么做恐怕弄到最后会吃力不讨好。”见王姓将军一脸茫然,道:“王将军不要忘了,在长江对面的人也是我大今子民。官兵不会谋逆,百姓不会谋逆,谋逆的只有以蜀王为首的几个心腹。王将军猛攻不为过,可在猛攻中定会伤及人命,就算赢了杀的也是自家人。”末了淡淡道:“伤的越多,王将军回京城恐怕就越不好过。”

    王姓将军被这一提点,立时惊出一脸冷汗,忙拱手道:“谢易大人提醒。那不知易大人可有良策?”

    “‘战为下,攻心为上’。既然蜀王是谋逆,那我们就在这谋逆上做文章。”

    在谋逆上做文章不外乎两点,一是安抚逆军围城内的百姓,让他们相信皇上这大今的真龙天子;二是说服助纣为虐的逆军军官或士兵,劝得他们弃暗投明。这两条实施起来很困难也很危险,毕竟安抚百姓跟劝说逆国军官都要人去做,但收获的果实也是最为丰美的!

    凤阳城在易云卿的攻心计上以最少的代价攻陷,之后依样画葫芦,怀阳城扬洲城几乎兵不血刃的重回大今朝延。做为逆军大本营的蜀王封地在三军猛攻下用了十七天攻陷,蜀王自知天命已到,城破当天亲手杀了妻子美妾及儿女,自绝于当场!

    自此,为期近一年一个月的谋逆军,消散。

    逆军一灭,易云卿全然不管军队论功行赏事易,把监军印令一挂在自愿跟着他的兵丁中挑选二十个往扬洲赶来。一路快马加鞭、披星戴月,看到那个破败了无人烟杂草丛生的家时,这个经过战场鲜血洗礼而更为坚定、坚毅、坚强的男人,眼睛里闪过的脆弱让人无不动容。

    在后的二十个亲兵你望我我望你,不知该怎么开口劝慰。

    易云卿手指微微颤抖着摸过残破的家门,屋内他曾经精挑细选的家具家什被搬了个精光,徒留一间残破的空屋架子。在堂屋还有漆黑的火烧痕迹,看那旁边围着的石头怕是有人冬天忍不住冷意在这里烤火取暖了,而柴火就是被劈下拆开的门。

    “大人,”被派去老宅查看的军装汉子回来,拱手间摇了摇头。老宅的情形比这里还不如,空架子都快被拆的差不多了。

    微微闭眼掩去眼内痛苦,再睁开时已经然冷静如初:“留五人就地扎营看守马匹,其余人跟我上山!”今天肯定到不了温泉洞府,可是他已经等不及了。等不及去确定家人的完好,等不及去确认心中的那个人是不是在想念他?

    全然不知易云卿已然入山的冬阳一早爬起来劈柴,点燃火烧热锅子,老夫人跟余氏也起了。把厨房留给两婆媳,起身把昨日遗留的一些杂事给收拾完。检察弓箭完好后,正好开早饭。

    说是早饭,也不过是两个馒头配干野菜加点点肉沫泥。自半年前涌入深山里的人增加,老太爷就发话不再吃白米饭,而是把白米磨成粉发酵成白面再揉成馒头等面食。逐渐减少的米粮让一家子神经紧绷再没以前的轻松,看不到头的日子压的一家个个神情疲惫。

    沉默吃罢饭,余氏收拾碗筷,大老爷去搬桌子,冬阳背上弓箭,易谦也像模像样的带着冬阳给他做的弹弓,一大一小就这么消失在老夫人视线中。

    老夫人用帕子摁了摁眼角的湿意:“可怜这两个孩子。”原本猎物充足的深山被涌入的百姓宰杀不少,因食物减少而引发的争吵跟流血事件数不胜数,赫然让曾经平静的深山变成另一个战场。在这样的环境中冬阳不再带大老爷等入山,而是独自一人背着弓箭出门,运气好能用半天猎来一天吃的食物,运气不好则要花一整天或整天都毫无收获。三个月前易谦坚持要跟冬阳入山打猎,一家子拧不过他,只得同意。

    “所以我们两个老不死的更要撑下去。”老太爷看向跟了自己几十年的老妻,道:“谁都不能倒,这时候倒一个就是给冬阳压上最后一根稻草。”

    老夫人点头:“我知道。冬阳是个孝顺孩子,我们间要有一人有事,他都能用自责把自己压垮。”

    余氏走来:“娘~”

    老夫人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