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唐总校长[穿书] > 分卷阅读451

分卷阅读451

作品:大唐总校长[穿书] 作者:云长歌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李谈没有放他们走的意思,便只好内心焦急的将人名报了上来,同时开始思考等等怎么暗示对方将那些不能见光的账本给烧了。

    不过能在一州混到看管账本这么重要的位置的人,也都不是笨人。

    都不能原州长史示意,他就知道怎么做,那人在见了李谈之后,甚至还给原州司马和原州长史去了一个安心的眼神。

    李谈坐在上面看着他们在下面眉来眼去,冷笑着说道:“你们跟着他去,都看好了,谁烧账本我烧谁全家,如果账本有任何缺漏,少一页就剁一个指头,想要动手脚就先想想自己身上的零件够不够吧,不够就用家人来抵。”

    原州司马和原州长史骇然地看着李谈,完全没有想到对方居然会这么简单粗暴。

    而事实证明,越是这样简单粗暴的威胁就越是有用。

    李谈也不想跟这些人兜圈子,朱邪狸提醒的对,他要做的事情太多,没工夫在这边磨。

    反正就算他再怎么温和,这些人也不会觉得他是好人,那他就当一次暴君又如何?

    账本被安全送到,所有的卷宗也被送了过来,李谈直接让人通宵达旦的查证。

    当然这年头的记账方式的确很有缺陷,只不过李谈没有想要改变的想法。

    想要重新推广一种方式实在是太难了,最好的办法是从长安开始推广。

    之前他没有接触到这些,自然也就不会想要去改,毕竟要是说起落后,那大唐落后的东西可是太多了。

    等账目查完之后,李谈看着中间缺失的一部分数字发现居然达到了三十万贯,要知道大唐如今一年的税收才多少?

    一州刺史居然就能贪墨这么多,更甚至连原州司马和原州长史都一起贪墨了不少,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一起抓了吧。

    “厉害啊。”李谈将账本放下之后直接说道:“抄家!”

    至于他的家人怎么判,那就看情况了。

    而与此同时,李谈手下的人还没闲着,换了一批比较精通律法的人来查验卷宗,看看是不是有问题。

    抄家跟查卷宗同时进行,从这三家里抄出来的东西全部都放在了州府。

    李谈过去看了一眼之后冷笑着说道:“真可以啊,一州刺史,府邸比我的王府还要奢华。”

    原州刺史到底没有太过丧心病狂,他的府邸还是正经刺史府的样子,然而无论从陈设还是花园来说,都比李谈的王府要强上很多。

    李谈是谁,在长安的时候,他就是皇室中少有的有钱人。

    到了凉州之后更是独一份,为了震慑凉州宵小,不让他们看清自己,李谈当初还在商城兑换了许多奇珍异宝。

    然而居然比不上原州刺史的家,这让他忍不住想道:“这只是一个中州刺史,若是上州刺史,那该多过分?”

    朱邪狸见他有些动怒的意思,便说道:“也不能这么想,毕竟像是这样的蛀虫,只怕也不多。”

    李谈摇了摇头,如果换成别的时候,或许不多,然而在经历了李林甫和杨国忠两**害之后,整个朝廷还有几个是清官,或者说是相对廉洁,知道克制自己的官员,那还真说不好。

    如果说对方贪渎数额巨大让李谈生气的话,更让他生气的在后面。

    他是真没想到这位原州刺史还是个偏激人物,他断案只看有没有钱。

    这个看上去跟历史上某位官员挺像,只不过人家是一听到一方没钱就必然向着那一方,而原州刺史正好反过来,他若是听到一方有钱,那自然就是向着那一方!

    当然也可能是原州富户本来就不太多,他们能够活得滋润多多少少都是因为跟刺史有瓜葛。

    原州刺史手上的一些奇珍异宝很多都是他们送的。

    李谈直接说道:“快刀斩乱麻,将这些案子重新整理,就按照上面的证词来判吧。”

    这也是李谈觉得奇怪的地方,你就算要偏心,在卷宗上也做点遮掩啊,结果那些卷宗就差□□裸写着朝廷不公了。

    供词都是偏向无罪一方的,结果却是相反。

    唯一勉强算得上是遮掩的就是这些供词大多都采用了春秋笔法,可是这种骗骗没啥文化的人还行,只要换成有点文化水平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更不要说那些专门研究刑律的人。

    李谈觉得这其中一定有点问题,立刻让人去查。

    查出来的结果让他十分安慰。

    写卷宗的是州府一个老人,最近二十年的卷宗都是他写的。

    他对于原州刺史也是不满,然而作为一个书吏,他连正经官员的序列都没进去,想要为那些人平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他就耍了一个花招,将这些供词写的似是而非,也亏了原州刺史文化……一般,对刑律更是不太了解,于是就没看出来。

    这人之所以这么做,也不过就是期盼着将来再来一位刺史,将原州刺史的罪行全部报上去,最次也是为这些人平反。

    结果没想到,原州刺史在这里一当就是二十多年的刺史,这已经极大的违反了大唐官员升迁的循例。

    想必原州刺史也是跟朝廷中人有着各种各样的牵扯。

    李谈在听了这件事情之后说道:“现在才让我觉得,这个州府还没有完全**。”

    只不过最有正义感的居然是一名刀笔吏,也的确是让他很失望。

    不同于兰州,原州是从上到下都烂到了一起,李谈一想到要直接将原州清洗一遍,就觉得头痛。

    头痛之余他就给贺知章去了一封信:派点能干活的人过来吧。

    刺史没有就先空缺,毕竟真正干活的都是基层的那些官员,刺史缺职一两天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贺知章在收到他这封信的时候,就知道原州肯定也出了问题。

    一边担忧一边选出了一些学子过去——这些学子基本上都是当初从长安逃出来的。

    一部分是跟着王维来的,而另外一部分则是自己过来的。

    贺知章顺便将州府的情况写了一封信报告上去,当然更多的是说书院的情况。

    李谈在收到信的时候十分惊讶,他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主动来了凉州。

    虽然他现在觉得凉州是乐土,然而在中原百姓眼里,凉州就是个偏远山区,哦,偏远地区啊。

    书生们若是逃离长安或者其他地方,第一选择应该是南下,毕竟朝廷如今也在南下。

    他们是怎么想起跑书院去的?

    可惜贺知章没有解答他这个疑问,李谈只好又写了一封信送过去。

    等到贺知章再次来信的时候,原州基本上已经走上了正轨,原州刺史原本贪墨的那些钱,李谈都准备用来建设原州用,他自己又不缺钱,肯定不会要这些钱的。

    原州开始建设,而原本那些已经没有什么希望的贫民,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