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大夏文圣 > 第125节

第125节

作品:大夏文圣 作者:七月未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此言一说。

    满朝文武神色皆然一变。

    因为这是一个讯号,皇帝一定要救灾,不管这件事情背后到底有没有阴谋,救灾放在第一位。

    哪怕把国库耗空,也要赈灾救民。

    而潜意思就是,如果此事的确是天灾,那没办法,自认倒霉。

    可要是这件事情背后存在着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所有牵扯之人,全部人头落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一刻,洪亮无比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深深一拜。

    而永盛大帝也起身离开,退朝回殿。

    回殿路上,一旁的刘言开口。

    “陛下,文景先生已经在养心殿静候了。”

    刘言出声,告知永盛大帝。

    “好。”

    永盛大帝回了一字,而后步伐加快。

    片刻时间,便来到了养心殿内。

    “文景先生。”

    踏入养心殿,永盛大帝直接开口,对于这位准半圣,他语气也十分温和。

    “臣苏文景,见过陛下。”

    看到永盛大帝,苏文景平静作礼。

    “先生客气。”

    “今日找先生,是有要事相谈。”

    永盛大帝也不绕弯子,直接开口,同时给刘言一个眼神。

    后者立刻明悟,让两名太监将大门关上,只留下永盛大帝与苏文景二人。

    “江宁郡之事吗?”

    苏文景也很直接,询问后者。

    “恩。”

    永盛大帝点了点头,紧接着直接开口。

    “江宁郡所有主道被毁,探子来报,这妖物是条黑蛟,神通广大,来去无踪,朕已经派了十位武王强者,外加上三位大儒,都无法镇压此等妖物。”

    “不过这妖物明显受人蛊惑,摧毁主道,但并没有毁坏其他小道。”

    “暗中必然有人想要引起朕的大夏内乱,朕现在不担心其他,就怕连这些小道被毁。”

    “所以今日请先生来,是希望先生去一趟江宁郡,镇压妖物,免得事态再度严重。”

    他开口,也道出实际情况。

    “臣明白。”

    “此事臣会处理,但妖物好镇,可臣认为民心不好安抚。”

    苏文景点了点头。

    妖物他有办法降服,可他并不觉得镇压了妖物就能解决这场祸端。

    听到这话,永盛大帝也深深叹了口气。

    “朕已决定,再派十万大军前去赈灾,调用所有龙舟,运粮救灾。”

    永盛大帝开口,这是他的底牌。

    只是话一说完,苏文景却摇了摇头。

    “陛下。”

    “江宁郡洪灾,显然非常理所为,背后一定有人,陛下若是再派十万大军,加所有龙舟,只怕正中敌人下怀,很有可能会出大事。”

    苏文景提醒一声。

    他认为这场洪灾不像表面那般简单,很大可能性是有人在背后搞事,既然有人搞事,那么也算准了朝廷会怎么去做。

    如果真按照对方的心思去做,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朕明白。”

    “可若是不主动出击,每一个时辰,便会有无数江宁郡百姓无辜枉死。”

    “朕决不允许永盛年间,还有饿死之说。”

    “而且悬灯司已经上了折子,江宁郡已经有米商抬高粮价,想趁此敛财,朕派十万大军前往江宁郡,关键时刻,若真无退路,杀商放粮。”

    永盛大帝开口,这番话说的冷酷无情。

    他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可此言一出,苏文景立刻开口。

    “陛下。”

    “杀商放粮,会惹来更大麻烦,江宁郡内,商贩与各路世家门阀有所联系。”

    “倘若当真杀商放粮,这些世家绝不善罢甘休,建文一党还在民间活动,而且最近十年,民间多了几股势力,自成教派,蛊惑民心,陛下之举,恐怕更上他心。”

    苏文景立刻制止永盛大帝这般念头。

    杀商放粮。

    说起来很快意,而且做起来也是好的。

    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考虑后果,其实说来说去是什么?

    还不是永盛大帝得位不正,他最看重的就是名声,也最在乎的是名声,这是他唯一的软肋,却成了暗中人的进攻点。

    毕竟对商人开刀,就是对世家门阀开刀,而对这帮门阀开刀,那造成的影响可就恐怖无比。

    到时候江宁郡的麻烦解决了,可引来的其他矛盾,绝对不比洪灾简单。

    “先生所言,朕都明白。”

    “可事已至此,朕只能如此。”

    “大不了,就彻底肃清。”

    “一个不留。”

    永盛大帝缓缓开口,语气并非凶狠,可眼神当中的平静,却散发出无与伦比的霸气。

    这一刻,苏文景沉默了。

    是啊。

    眼前这位皇帝,可不是什么善茬,马上的皇帝,岂可能被人左右?

    若是换做性格温和之人,或许不敢玉石俱焚,可这位皇帝不一样。

    他是从尸山骸骨爬上来的。

    十二年的时间,也让很多人莫名忽略掉这位皇帝的凶狠。

    但苏文景还是叹了口气。

    这般做法,若是成功了还好,可以一举解决世家之祸,可历代历朝有无数帝王想要铲除世家,可没有人能成功。

    连布衣出身的太祖,都没有解决这个祸端。

    更何况眼前这位皇帝?

    “江宁郡之祸,其因就在粮食之中。”

    “妖物之祸,臣有信心,三日内彻底镇压。”

    “至于粮草之事,臣此番回去好好细想,愿止大夏之乱。”

    苏文景开口。

    他并不担心妖物,而是担心粮草之事。

    实际上能解决粮食问题,的的确确可以将洪灾完美解决。

    妖物被镇压,就意味着不会继续兴风作浪,河流平稳,大不了就是重建家园。

    只要百姓能吃饱饭,朝廷拨款,举国上下捐赠,万众一心之下,无需三年时间,江宁郡又是欣欣繁荣一片。

    可若是粮食问题解决不了。

    百姓无地可住,腹中无粮,激起民变,那个时候便是谣言四起,一些贼子必然倾巢而出,将所有矛头指向这位大夏皇帝。

    到时候国运受损,民心四变,至于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必然会受其影响。

    所以,粮食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好。”

    “有劳先生了。”

    “若先生能为朕解决此等麻烦,朕愿为先生修缮圣像,举国之力,助先生成圣。”

    永盛大帝语气诚恳道。

    只不过,这话蕴含两重意思。

    修缮圣像,举国之力,助其成圣,在大夏成圣,就意味着双双捆绑,而且又能解决这件大事,可谓是一举双得。

    “陛下言重。”

    “儒者当为天下苍生而忧。”

    苏文景并没有表现的太过于激动,相比较修缮圣像,他更希望的是解决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