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一半 > 分卷阅读18

分卷阅读18

作品:一半 作者:秋千在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了安镇。

    马车在安镇客栈门前停下,周锦城先下车,阮唐紧跟在后。一日舟车劳顿,他们未在大堂多做停留,将饭菜叫到了客房。

    阮唐蔫蔫地从箱子里取周锦城的换洗衣服,垂头丧气地送到床边。衣服离了手,他也没走开,杵在周锦城腿边,不再絮絮叨叨地没话找话,还挺硬气的样子。

    自从他到了周锦城跟前,就没受过这样的冷待。一整天完全的无视,同之前周锦城恶趣味的恶声恶气天差地别,即便是个傻子,也清楚地知道。

    周锦城不肯理人,饶阮唐心里怕的再厉害,却还是想不出还能怎样。

    送饭进来的小二打断了床边的对峙,阮唐在家时也慢慢开始跟着莺儿干些活儿了,摆碗筷已经很上手。他把周锦城的凳子也拉出来,才回头叫:“哥哥,吃饭了。”

    那声哥哥叫的响亮,带着跟以前一样的,一点没减的甜。但好像这人真的是委屈极了,后面短短三个字,尾音就有些发抖,是哭腔。

    可他不敢哭,只好憋着,两手揪着衣裳下摆深呼吸几下,才堪堪忍住。

    阮唐巴巴地看着周锦城走过他身边,却一眼没瞧他,无措的情绪再也压不住,却还是不敢去抱,只蹭到跟前,可怜至极地求:“哥哥,我知道错了,别不理我,哥哥,别不理我……”

    照阮唐那样说辞,那两个人是牙子无疑。看他饿极了,说两句话便知有些傻气,好骗……周锦城想不出,若是阮唐真被说动了心,因为一个馒头,抑或是一个肉包子、一碗热烫,在半路上跟了别人去,那么他身边便再也没有这样的一个小傻子……

    周锦城也才十七岁,他为若那样的假设成真以后无能为力地自己而生气,更为自作主张离家的阮唐而生气。可冷了小傻子一天,如果不好好说清楚,那小傻子的委屈还是白受。

    “错在哪里?”

    周锦城肯说话,阮唐的眼才蓦然红了,他不由自主地握住了周锦城的手臂,瘪着嘴强忍委屈说:“哪里都错。”

    “你知不知道,外头有很多人专在路上搜寻落单的小孩?好好的人家的孩子,年纪小的,养几年再卖,去当丫鬟、做奴才。像你这样的,已经大了,留不住,便得赶快出手,宁可便宜些,卖去府里做苦力。”

    阮唐瞪大眼,“我不知道……”

    “路上那个要给你馒头,后又来拉你的人就是。”周锦城将阮唐拉进怀里,依然很生气,“差点又给人卖了。”

    阮唐听他这样说,即刻忘了先前的委屈,很害怕一样地抱住了周锦城的脖子,连连摇头:“不要卖我,我要哥哥。

    ☆、chapter 13

    第十三章

    捡到阮唐的第三日,周锦城一行到了孙家。

    他们在城外碰上了府里派出来接的家丁,一路被迎回去,带的东西多,阵仗便不由人的大。加上孙家在柳州也算是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因而没等周锦城坐上他外祖母的热炕头,孙府周边的人家便皆知,是孙家幼女留下的外甥回来了。

    前阵子的雨下的大,但日头说毒便毒,明明已是七月流火的时节,可周锦城在二门下马车后命人发完赏钱再上小轿的一程,额上便出了一层汗。

    这回阮唐定是不能再与他同坐,只能同其他下人一样,跟在小轿后头。

    里头的人都热得慌,更别说是走在大太阳底下。阮唐皮嫩,最经不起晒,没走几步,细白的脸和后颈便汗湿了,睫毛上也似挂着水珠。

    他虽然在小厮们里头算有年纪的,但身板小,并不显,又长得花哨、面善,而且周锦城将发了赏钱,所以这才刚打个照面的功夫,出来的老太太跟前的二丫头便肯对他的随从通融。

    “这会儿乱,且你主子要见人,一时半会用不着你。你要是热的厉害,可往后头下人房的院子里去,那儿有井,可以打些水擦洗擦洗。”

    阮唐伸手抹了一把被汗水蛰的睁不开的眼,不在周锦城身边,他有些稚气地不肯露怯,摇头说:“没事,谢谢姐姐。”

    他声音很轻,好像被晒闷了,有气无力的。

    那丫头闻言便拿帕子捂嘴笑,“柳州是比你们云城热些,一开始都这样,往后惯了便好。”

    丫鬟说的没错,周锦城进了孙老太太的屋,直到晚上都没再出来过。天色渐暗时,有个管家模样的男人出来领他们这些跟着周锦城来的小子们去吃饭,晚饭后,便给安置了地方。

    八个小厮睡一间房,大通铺,房顶和墙壁都薄,一点热气阻隔不住。几息之间,刚拿井水冲过的身体就变得粘腻。

    下人房晚上不点灯,其余几个小厮都躺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小声说话,阮唐跟他们不熟,并没接话,只一面听他们絮絮叨叨说些下午零碎听来的有关孙府的事,一面想周锦城。

    现如今周锦城两个舅舅膝下都还没有儿子,所以说起来,孙辈只他一个男丁,这回若真的不好,他的责任要更重些,安排给他的活儿也多。

    要招呼客人,要表现出哀痛,又不能过于失态。

    阮唐大概知道失态是个什么意思,但要哀痛,又不能失态——他糊涂了。如果周锦城在,他必要问个清楚明白。

    可惜这样分开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来之前,周锦城跟阮唐说过好几次,最近他不读书,按道理就不会经常用阮唐。阮唐记着。

    小厮们还讨论隐晦地讨论了会儿,到时候谁会被轮到守夜和跟着送灵的活儿。这些事情里有肥差,也有谁都不愿去的,比如守夜,一点油水没有,还平白担惊受怕。

    话题往灵异的方向去,跟周锦城无关,阮唐就渐渐不去注意了。他倒是觉得守夜很好,起码可以见着周锦城。

    再过一会儿,说小话的声音没了,被此起彼伏的打呼声代替。

    阮唐靠窗睡,他翻了个身,怎么都没有睡意。下人房不止墙皮薄,分的被褥也薄,还带着自打进了柳州,便氤氲不散的潮气。

    他睡惯了周锦城的床,跟这里简直是天差地别,再加闷热,前半夜便一直没能睡着。

    细瘦白皙的一具身体上裹了层汗,没挨到鸡叫,阮唐就轻手轻脚地起来,抱了被褥出去,先晾在竹竿上,又去打水冲洗。

    木门一夜大敞,管他们的婆子来叫人时,阮唐正在门槛上托下巴坐着。

    几缕晨光洒在他脸上,两只圆眼睛黑亮,冲她笑了一笑,婆子早起的不耐便扫去些,态度也好了点。她把那句“难不成在你们自己府里也睡这样晚吗”省去,只道:“时候不早,该起了,快去叫。”

    这样按着人家的规矩过了两日,第三天夜里,孙老太爷去了,阮唐听人说,当时是老太太和周锦城守在边上。

    这是喜丧,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