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5)

作品: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 作者:步帘衣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近卫连连摆手,取账册走了。

    傅琳转头看着她娘。

    她娘细声细气地小声辩驳:那菜贩子欺负我卖贵怎么说。今年好年景,菜价明明都在便宜的,带着他们,谁都不敢欺负我。

    说到最后,还很理直气壮地掐起腰来。当年当扬州瘦马养的软弱姬妾,如今成了一个鲜活的市井老太太。

    傅琳无奈:好了。孩子们说想吃萝卜糕,但我先说了,您不许多做。

    她娘眼睛一亮,明显是打算大显身手,边迫不及待地往灶房走,边细声细气地说谎:哎呀,我晓得的呀。

    傅琳叹了口气,摇头笑了起来。

    傅姨,傅姨,我写完了!

    傅琳向孩子们走过去,拿起了朱笔。

    第106章 山伯临终

    楚初二年发了两次水患, 到了楚初三年的七月, 秦州又出了旱灾。

    顾烈重活一世, 对楚初年间的天灾都有心理准备,只是不断完善了应灾机制,同时将属意的年轻臣子派出去历练。天灾无法避免, 还是得尽力从中做出点好事来。

    但这回大旱,恰好是顾昭生辰前后,因此, 这日早朝, 想给顾烈后宫送人的各方势力像是商量好了似的,纷纷趁机发难。

    顾昭虽然明面上还没立成太子, 可他住在东宫,他的太傅狄其野, 当初封的直接就是太子太傅,可以说, 顾昭这个王子和太子之间的区别,就只是称呼而已。

    可顾昭毕竟没娘,又和权势甚大的狄其野绑在一块。陛下是否忌惮狄其野, 这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但没个娘亲在陛下面前讨好卖乖,就是顾昭天生的劣势,谁知道陛下有没有厌倦这个儿子,有没有可能其实已经对其他女人蠢蠢欲动?

    陛下毕竟正值壮年,要说他真为了亡妻终生不再娶, 根本没人信。

    所以这些臣子都想做第一个给陛下递下台阶的人,各个危言耸听,说会不会是老天爷不满这个小王子,才频降天灾?

    顾昭没听完,就自责地跪下了。

    这些满口天意道德的臣子,对着他十二岁的儿子发难,而其他那些没开口的,不一定是没这个意思,只是先按兵不动,旁观事态。

    顾烈沉吟一声,感叹:寡人失察,竟不知朝廷里有这么许多走街串巷的游方术士,一个个都精通天意,能代老天爷开口,既如此,寡人这个位置,不如交给你们来坐?

    方才言之凿凿的臣子心下一颤,纷纷跪倒在地。

    顾烈像是没看见,语气依然平静得很,言辞却是无比辛辣:昭儿年幼,才刚理了几件事?寡人琢磨着,老天爷要是不满,也不满不到昭儿身上。按你们这意思,老天爷是不满寡人这个无能之君啊。

    这下子,方才袖手旁观的大臣们也都跪下了,满朝文武诚惶诚恐地喊: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顾烈不说话,满朝文武就这么跪着,汗湿了一背。

    唯独站着个定国侯。

    他气定神闲地站在那儿,让顾烈想起他初投楚军时,那副鹤立鸡群的样子。

    顾烈看着狄其野,狄其野也看着顾烈,眨了下眼睛。

    定国侯有何异议?顾烈只能给他递梯子。

    狄其野笑了笑:陛下,方才那些怪力乱神之语,臣没听清。想必也不是什么金玉良言,既是胡言乱语,不如就此翻篇,重新议事。毕竟,诸位大臣拿着民脂民膏的俸禄,可不是用来请他们占星算命的。

    群臣不管服不服定国侯,都听得出定国侯这是在消陛下的火,因此就算被狄其野暗讽了一把,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说到最后,狄其野顿了顿,补充道:颜法古除外。

    颜法古很是委屈,还跪着呢,就对陛下哭道:陛下,定国侯这是污蔑,臣在工部勤勤恳恳,可有俩月没去钦天监了。

    这话说得跟他跑去望星台是天经地义似的,哪朝的工部侍郎没事就往钦天监跑?

    他们俩这么一打岔,顾烈有心再沉默了半晌,也就给了面子。

    顾烈道了平身,从左到右扫了群臣一眼,才冷声道:有事启奏。

    当夜,顾烈带着狄其野出了宫。

    早朝时顾烈发作了群臣,姜扬也就没好意思问,下朝时拦了狄其野,请狄其野带的话。

    姜扬家中老太爷八十岁寿辰,特意请了名满京城的戏班子,八十是难得的耄耋大寿,很福气的喜事,因此想请顾烈过府坐坐,热闹热闹。

    末了,姜扬还提了句,说北河也会去。

    祝北河分家后,当真闭门思过了一年多,顾烈迟迟没有再征召他,他自认活该,也不敢上折子,姜扬是有心帮老友一把,无可厚非。

    狄其野笑笑,道了声明白。

    顾烈是不爱热闹的,至于祝北河,他心里自有计较,确实也该是时候让祝北河回来做事,但帝王权衡之道,他们越急,顾烈就越不急着办。

    只是狄其野有心让顾烈散散心,也对戏曲好奇,有意往戏文上问了两句,顾烈把他狠狠地抱了一把,无奈道:那就去吧。

    狄其野勾了勾唇,想想又道:把顾昭带上。

    顾烈低声笑了笑,在狄其野耳朵边夸他:难怪都说娶妻当娶贤,真没说错。

    他们两个相处到现在,狄其野哪还会轻易被调_戏到,一点都不虚地坏笑道:您挚爱亡妻在奉先殿供着呢。

    顾烈讨了个没趣,清了清嗓子,狄其野占了上风,笑得得意,在顾烈前额亲了一口,拉着人去东宫捎上顾昭。

    *

    陛下携王子、定国侯而来,整个姜家是蓬荜生辉。

    姜家八十岁老太爷红光满面,和祝雍老爷子说着话,见了陛下高兴得了不得,这可是给姜扬的大体面,于是颤颤巍巍要行大礼,被顾烈托着手肘扶了一把,温声说老寿星今儿最大,不必拘礼。

    老太爷险些高兴得厥过去。

    顾烈走进园子,满园宾客跪了一地,路过祝北河时,顾烈脚步一顿,祝北河提着一颗心,但顾烈没什么表示,又继续向前走了。

    姜扬心里一叹。

    姜扬请了人,虽然不知道顾烈来不来,但最好的两个位置肯定是留着的,一个几乎有贵妃榻那么宽敞的首座,一个挨着首座的官椅,只是没想到顾烈还带了顾昭。

    顾昭懂事,忙说父王在此,自己该站着。

    陛下拉着定国侯同往首座上一坐,问题迎刃而解。

    满园宾客们小声嘀咕,说陛下待定国侯真是盛宠,知道内情的姜扬眼角抽了抽,这哪是盛宠,这分明是公然恩爱。

    台上戏班子跪伏在地,恭恭敬敬请了安,再开唱时,却换了折戏。

    戏目是姜家老太爷点的,他喜爱戏文写得好、唱得更好的,倒不拘是否喜庆,狄其野翻着顾烈让姜扬特地给他拿来的戏本子,这是要唱梁祝?

    梁祝这故事,狄其野在未央宫的杂书堆里翻过,也就升起了三分兴趣。

    戏班没有接着演,而是跳了戏,姜扬原本心里一惊,生怕出什么岔子,总觉得戏台侧边的师傅们神色也不大对,但听出是《山伯临终》的起调,也就放下心来。

    《山伯临终》这折子戏,唱的是梁山伯临死前,在病榻上对母亲倾诉对祝英台的相思,对祝家父兄之贪财、马家父子之霸道的痛恨,最后嘱托母亲要和祝英台同葬。

    若是唱得好,那真是情深一片、动人心扉。

    可那小生一开嗓子,姜扬的脸色就变了,这戏班子胆大包天,竟然当台改词!

    狄其野对着戏本子听着,对顾烈疑惑:是戏本子不对,还是改词了?有些字听着不一样。

    狄其野不惯于听戏,听得不是很明白,但园子里其他人都是常听的,哪里听不出这是在唱什么。

    这哪里还是唱梁祝,这是改了部分戏词,在唱陛下养父府里的十三姨娘和她表哥呢!只是将养父改成了某朝国公,换汤不换药。

    姜扬霎时满头大汗,要往顾烈面前跪,顾烈摆摆手:敢当台改词,有些墨水,有意思,让他们唱。

    有意思可不一定是好意思,姜扬捏着把汗,这辈子没听过如此提心吊胆的一场戏。

    那小生抱着花旦,改词唱到:半年连娶三房妾,枯朽木害苦鸳鸯双泪垂。只听说东宫锁良将,未料得国公夺表妹。源头本无清渠水,怎怪天灾现频频。*

    这都已经明显得不能算是暗示了。

    姜扬眉心一跳,当即二话不说跪倒。

    满院宾客又都跪了一地,除了台上唱的戏鸦雀无声,如此鼓点又急、胡琴强响,竟是一派鬼域凄艳的气氛。

    狄其野躺着也中_枪,挑眉又翻了一页戏本,顾烈面无表情地听着。

    那小生将手边的空酒坛作势往自己身上一浇,胡琴边鼓都渐隐低回,完全衬出那小生的唱。

    到最后,到底是唱回了原戏词:儿与她,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要与她同坟台!*

    顾烈伸出手来,拍了三下。

    琴鼓钹笛俱静,台上台下跪了满地的人。

    词改得偏了些,唱得不错,顾烈点评道,有赏。

    姜扬阻拦道:陛下,这唱得颠倒黑白,中伤朝廷,如何能赏!请陛下收回成命!

    那台上小生倒是傲气满满的做派,磕了三个头,大声道:陛下,草民只为劝诫,不敢受赏。这是草民一个人的主意,若要降罪,也请陛下只拿草民一个人问罪,与他人无干。

    他说完,顾烈没开口,狄其野却笑了:你只为劝诫?劝的什么?

    那小生剜了狄其野一眼,好像在谴责狄其野自己不争取反抗还谄媚顾烈,又是愤恨又是怜悯,把狄其野雷得险些一抖,很有些遭不住。

    然后才听那小生说:定国侯住在东宫,于礼不合,陛下不约束养父,酿成冤案,劝的就是这个。

    狄其野听来,都是些浅话,没有回复的意思。戏班老板却是急了,大声呵诉:谁教唆你的?

    那小生面色一紧,死咬着说:没人教唆,是草民一个人的意思。

    这明显就不是一个人的意思。

    姜扬叩首道:请陛下回宫歇息,臣一定查清背后祸首,严惩不贷,给陛下一个交待。

    事要查清楚,台子上这些人,严惩就不必了,顾烈站起来,狄其野也起了身,顾烈摆手道,不过是骗取清名的傀儡罢了,严惩他,正中下怀。

    姜扬应是。

    陛下带着定国侯和王子起驾回宫,顾昭转身前,深深看了戏班众人一眼,最后轻轻在姜扬身上扫过。

    那眼神深沉尖锐,叫人不敢直视。

    *

    原是想让顾烈出去散散心,没想到心没散成,反倒遇了场鬼事,回了未央宫,狄其野难得乖顺地趴在顾烈怀里,伸手给他按揉头上地穴位,哄孩子似的念:不生气不生气。

    顾烈好笑:我不生气。

    这点闲言碎语就要生气,顾烈早就气死了。

    狄其野留心了顾昭的表现,对顾烈道:你儿子心疼你,给你记着仇呢。

    顾烈笑笑:那你呢?

    狄其野挑了挑眉。

    这事虽然似乎是因他而起,但顾烈和小小戏班不是一个重量级,得罪了顾烈,就算顾烈不许严惩,这戏子和戏班都完了,狄其野本身不喜欢因言问罪,还真说不上心疼。

    你生气,我心疼,狄其野折中道,你被骂,就只能找你儿子心疼了。

    顾烈抱着怀中人转了半圈,换了上下位置。

    顾烈定定地看着眉目依旧是潇洒肆意的人,今夜变故,他确实并不放在心上,但那小生唱腔不差,把《山伯临终》最后一句唱得是凄凉婉转,摧折心肝。

    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后与你共坟台。

    真是,人世无缘同到老,焚骨成灰伴孤坟*。

    顾烈受到邀请,低下头去,碰上狄其野迎来的唇,他边亲边想,自己前世,不单是个瞎子,还是个傻子。

    陛下。

    元宝在外面犹豫地禀报:右御史大人出事了。

    顾烈将狄其野放开了些,调匀呼吸,才问:什么事?

    元宝说,姜延轮完值回定国侯府,发现牧廉晕倒在后园里,怎么都叫不醒,想请陛下开恩,让他带牧廉进太医院求张老医治。

    准了。

    是。

    顾烈琢磨着,他想起前世此时,正是狄其野遇到吾昆,被参叛国的时候。

    吾昆交给狄其野一袋土,被狄其野洒在了定国侯府的后园。

    那不是土

    元宝,顾烈又开了口。

    在。

    你亲自过去看着,顾烈安抚地拍了拍若有所思的狄其野,若是什么危急病症,随时来报。

    是!

    作者有话要说: *改的词,改自越剧《山伯临终》,没改的,就是《山伯临终》原戏文

    *人世无缘同到老一句,前半句是粤剧《山伯临终》原文,后半句胡诌哒

    第107章 营养剂

    到天光亮时, 元宝都没有打扰禀报, 想必不是什么大问题。

    只是昨夜那么一打岔, 顾烈又想起了狄其野年幼时被牧廉掳进鬼谷,硬是在简陋山洞里野生野长了十年。

    这人还不会做饭。

    你是怎么在清涧里活下来的?顾烈边给狄其野梳发边问。

    狄其野好笑:干嘛又问这个。都过去那么久了。

    不过四五年,怎么能说是久?你还不会做饭。今日不上朝, 顾烈挑了件绣了竹枝的白色常服,给束好发髻的狄其野换上。

    狄其野对顾烈这种给他挑衣穿衣的癖好,虽然经常取笑, 也没有强烈反对的意思。毕竟狄其野骨子里对这些都很散漫随意, 再说了,从投楚开始, 狄其野的四季衣着就是顾烈一手经办,狄其野自己不清楚自己有多少衣服, 顾烈是记得明明白白。

    我能文能武,还能饿死吗, 狄其野不在意地搪塞,而且强调道,我是不会做饭, 但至少我会把东西煮熟。禽兽能吃的就没毒, 滚水煮熟了就能吃,多简单。

    回身看到顾烈的表情,狄其野还补充安慰道:这里自然的野菜野味,就算只是煮熟,也比我上辈子喝的任何一种营养剂好吃, 你要是不信,我可以去御膳房试试还原营养剂的味道,保证你一喝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