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

作品:漂亮后妈看到弹幕后 作者:似伊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苗红云点头,“安全你不用担心,这里虽然是茅草屋,但是却有专人看管的。”

    “这间听说开的有小二十年了,这倒是不用担心。”

    有了这话,姜舒兰才跟着苗红云进去,屋外看得破旧,屋内倒是不错,两张长条凳椅子。

    墙上挂着一个小黑板,写着利率三点二和建设公债还本付息。

    姜舒兰皱眉,前者利率她倒是懂,但是后者建设公债姜舒兰没听过。

    见他们来,银行里面坐班的女干事也没起身,态度说不上好,说不上坏,“存钱还是取钱?”

    姜舒兰,“存钱。”

    她从包里面拿出两千元来,厚厚的一沓子大团结,放在柜台上,问,“同志,建设公债是什么?”

    她这话一问,对方银行的女干事一愣,立马换上了笑容,“这位同志,你要买建设公债?我跟你说,这可是好东西,一次还本付息,这利息算起来,可比存钱高多了,再加上这建设公债为组织做贡献,全国通用,你就是出了海岛,去别的银行,也能兑付。”

    姜舒兰没急着回答,而是静静地看着女干事头顶上的弹幕。

    [建设公债好陌生啊!这是什么?舒舒别买亏了。]

    [金融专业的人来科普,建设公债是国库券的前身,只发行了几年,但是再次期间利息却惊人,只要舒舒能在五年内把建设公债出手,根本不会亏,相反,这建设公债的利率比三年定期存款利率还高一倍。]

    [所以,舒舒现在买建设公债,根本不会亏?]

    [是的,不止不会亏,只要在定期出手,还能赚一笔。]

    [你们要知道,这是国家发行的,咱们国家一直保持着宁愿自己亏,都不会让下面老百姓亏的准则,你们想想在往后十年,八一年的国库券,开始没人买,后来买的人赚疯了。

    其实国库券和建设公债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国家发行的。

    只是现在懂这个的人不多,大家都谨慎,才没人敢买。

    等经过时代的浪潮在回首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当年错过的有多少。]

    这话说的不少人的心坎里面,大家都沉默了。

    倒是,姜舒兰默默记住了两个词,一个是买建设公债定期出手不会亏,第二是八一年买国库券会大赚一笔。

    她默默记在心里。

    对面的女干事在催促,“同事,你是存款,还是买建设公债。”

    姜舒兰瞬间回神,把一沓子大团结推过去,“我买建设公债。”

    “现在你们有几年期的?”

    “我们有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最高是五年。”

    姜舒兰想着弹幕说不要超过五年,她又是第一次接触,还是稳着来。

    “我要一年期的。”顿了顿,又问,“一次还本付息,利率多少?”

    那女干事笑容满面,“普通一年定期利率只有三个点,而你这个一年定期有十个点。”

    这是国家问个人借钱,给的利息极高。

    只是,建设公债大家都不了解,哪怕女干事把嘴皮子都说干了,也没人敢买。

    这不,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买的,她可要把握住了,卖出去建设公债,这是上面给他们的任务指标。

    姜舒兰迅速的换算了下,两千块钱十个点就是两百的利息。

    可以说是非常划算的。

    她立马把钱推过去,“同志,我买两千的建设公债。”

    “多少?”

    女干事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旁边的苗红云也忙不迭的拽姜舒兰,“小姜,你可不能冲动。”

    谁知道这建设公债是什么,两千块钱万一打水漂了,周副团和她可有得闹。

    毕竟,是一笔大数目。

    姜舒兰笑了笑,“苗嫂子,国家是不会欺骗百姓的,这个利息很高,要不你也买一点?”

    苗红云立马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我不买。”

    那建设公债券拿回去,不能吃不能喝,还不能花,要了做什么?

    这不是废纸吗?

    见她说不听,姜舒兰也没有在劝说下去,她只是把钱推给了女干事,“两千,全买建设公债。”

    那女干事也回神,这还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大手笔的。

    不由得一个劲儿点头,“好好好,同志,你稍等,我马上给你换。”

    五分钟后。

    女干事拿出一沓子建设公债,“你数数,这里一共是两千,一年后,你拿着两千的建设公债来兑换现金,到时候利息会一起给你。”

    姜舒兰嗯了一声,在接过来的时候,微微皱眉,“能给我换成十元面额的吗?”

    因为,此刻弹幕再次弹出来一条消息。

    [科普,不管是国库券还是建设公债,都尽量买大面额的,这种好兑换,到了后面小面额会比较麻烦。]

    随着,姜舒兰这话一说。

    女干事愣了。

    弹幕安静了。

    [一时之间,我竟然不知道,科普楼主是大佬,还是舒舒是大佬。]

    [总感觉舒舒无所不能,没有能难住她的。]

    [我宣布,从今天开始,舒舒就是我新的崇拜偶像。]

    姜舒兰,“……?”

    第59章

    姜舒兰觉得,真不是她厉害,而是弹幕每次都来得恰到好处,科普得极好。

    她静静地看着没有任何反应的女干事,不由地问道,“怎么?不可以换吗?”

    自从自己说换成面额十块的以后,对方就跟傻了一样。

    “同行?”那女干事试探道。

    姜舒兰,“……”

    弹幕,此刻一阵。

    [哈哈哈哈哈哈,人家以为遇到同行了。]

    [讲个笑话,我以前去房产中介买房子的时候,我比对方专业,对方也把我打成了同行。]

    [舒舒这个不就是,她比对方专业,然后被误打成为同行。]

    [哈哈哈哈哈哈。]

    [舒舒:怪我咯?]

    姜舒兰有些哭笑不得,她摇头,“我还真不是同行,我就只是部队上面随军的嫂子。”

    “同志,你这十元面值的,到底能不能换呀?”她追问。

    “能是能。”

    听到姜舒兰是随军的嫂子,女干事脸色不由得缓和了几分,“不过,你稍等,我去找下我们领导,十元面值的我们怕是不一定够。”

    姜舒兰点头,由着对方进了另外一间房间。

    女干事一走。

    苗红云就再也忍不住了,拉着姜舒兰的手,低声耳语道,“舒兰,你别冲动啊,你换回去这么一堆废纸有什么用?”

    她刚都看了,那建设公债瞧着跟纸币差不多,但是明显区别大了啊!

    纸币可以拿出去购买的东西,能够让一家十多口人饿不着肚子。

    可是,这建设公债有什么用?

    拿回去又不能买东西,又不能当饭吃,问题是一年后,万一银行不认怎么办?

    到时候两千块钱的建设公债,不就砸自己手里了?

    两千啊,不是小数目,这要是弄砸了,小姜和周副团,还不吵个天翻地覆。

    毕竟,好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

    姜舒兰知道苗红云的担忧,也知道为什么建设公债没人买了。

    她轻叹一口气,“苗嫂子,我这样和你说吧,建设公债是国家发行的东西,相当于国家和老百姓借钱,咱们不想其他的,就直冲着这点,咱们国家,什么时候亏过老百姓了?”

    国家都是宁愿自己亏,都没亏过老百姓,去算计老百姓兜里面的两个子。

    这三瓜两枣,对国家来说,还真没啥用。

    苗红云,“你的意思是这个能赚钱?”

    姜舒兰点头,“一年期快十个点的利息,就是存定期三年都没这么高,你说不是赚钱是什么?”

    “我存两千,一年到期就是两百的利息。”

    只是,就是意识到这点,他们也不敢。

    因为建设公债,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很陌生的东西。

    而且,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个东西买回去,不能流通,不能继续买卖。

    那跟废纸也没区别了。

    听到这话,原先还担忧姜舒兰胆大,莽撞的苗红云,也不由得呆了下,“两百的工资,是我们家老那快俩月的工资了。”

    还要不吃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