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作品:七零娇娇女和大佬的包办婚姻 作者:阿桔桔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本打算乘地铁去公园的行程再一次被打断——宋妍看到湖面滑冰场开始营业。

    外面气温极低,她的鼻子被风吹得红通通的,但仍然十分兴奋地拽着邹彦的袖子说:“我们也去滑冰吧?看起来很好玩的样子,你会不会滑冰?”

    邹彦牵着她的手放进自己的口袋,诚实地说:“没玩过,我们去试试,看起来似乎不是特别难。”

    “嗯嗯,等回怀省就没机会了。”宋妍不进庆幸这次回来的时机正好,冬天的古城肯定比夏天更有韵味。

    如今一切都是集体经营,室外冰场也不例外。两人一共花了一块钱,租好冰鞋坐在场地旁边观察。

    旁边一名青春洋溢的年轻姑娘似乎很有经验的样子,熟练地穿好冰箱。

    宋妍主动问她:“小同志,打扰你一下,请问滑冰有没有什么诀窍?我们第一次来。”

    小姑娘很热心地为她讲解:“随便玩就行,双脚站成内八字,重心放低,一开始不要急。没啥特别的,迈开腿,上去就会了。”小姑娘站起来,一个纵身就飘远,身形优美飘逸。

    ……

    可能这就是当地人的天赋技能吧。

    邹彦平衡感很好,轻松地站起来。宋妍正以为他连滑冰都能无师自通直接上手的时候,他站在原地犹豫不决,似乎不知道该迈哪只脚。

    难得看到他局促的一面,宋妍毫不客气地笑他:“没想到你也有像呆瓜的时候。”她抓着旁边的拦网慢慢站起来,邹彦想扶她却有心无力。

    宋妍顺着网慢慢前进,心中默念着小姑娘交代的要领——内八字,重心放低,自信!

    这时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带领下路过她们,声音清脆地说:“妈妈,这个阿姨好像要摔倒了……”

    无邪的童音渐渐飘远,留下宋妍在原地呆滞。没想到被一个小娃娃秒杀了!

    邹彦找对了路子,放开束缚,双□□替前行,稳稳当当地来到宋妍身边。虽然身姿不够飘逸,动作不够流畅,但好歹没再被困在原地。

    宋妍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儿起来了,也放开双手,微微弓着上半身,学着滑冰场里老手的样子滑行。

    事实证明小姑娘说得对,只要敢迈开腿就成功了一半。

    冰面上的其他人像优雅的天鹅一样力量与美感兼备,初学者宋妍像误入天鹅群的小鸭子一样蹒跚学步摇摇摆摆,眼看要摔倒又努力稳住。

    两个人都不嫌对方菜,没一会儿就亲亲热热地手拉手慢慢往前滑。

    渐渐地,他们的动作越来越流畅,虽然不甚优美,但已经可以用正常的速度享受滑冰的快感。动起来之后整个人都热乎乎的,呼出的气息瞬间在低温中凝成白汽。

    宋妍人菜瘾大,玩累了都舍不得走。邹彦拉着她在冰面上滑行,她只保持着稳定的姿势,不用自己动就能往前滑。

    过足瘾之后,他们转道去其他地方,大都公园、革命博物馆、动物园等等,还手牵手逛了几条老胡同。很多地方宋妍前世就游玩过,如今“故地重游”感觉非常奇妙。唯一的遗憾就是首都最有历史底蕴的那些地方因为风气问题不方便去。

    习惯了生活的重心在宝宝身上日子,他们时不时会担心小鱼有没有在家哭闹、小葡萄会不会翻遍家中每个角落找他们,宝宝在家会不会吵着要爸爸妈妈,等等。

    最终他们默契地没有把这些担心说出口,两个人将其他事情抛诸脑后痛快地享受了一番二人世界的快乐。

    要不是需要赶在百货大楼关门之前买小汽车和奶糖回家忽悠孩子,他们指不定能玩到几点。

    很显然百货大楼并不卖小孩子能坐进去的那种小汽车,只有放在地上玩的铁皮小汽车。小汽车仿的是大街上最流行的款式,路过柜台的小孩子们眼睛都看直了。

    宋妍从五花八门的商品中挑中小轿车和翻斗小货车,打算让俩小孩儿自己分配。

    回家的路上两人良心发现,不约而同地记挂起宝宝。

    邹彦担心地说:“小鱼和小葡萄会不会已经忘了我们是出来买玩具的?”宋妍道:“那就完了……希望妈能稳住。”

    第77章 番外:恢复秩序

    秋季学期开学快一个月, 宋妍回归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她两手空空地下课回家,两个背着同款小书包的孩子围着她跑来跑去,另一个稍大些的小少年安静地走在她身旁。

    扎着两根小辫子的小鱼在前面疯跑, 时不时回头呼唤:“哥哥弟弟你们快点, 我们先回家,妈妈太慢了。”

    小葡萄果断拒绝:“我不想跑。”

    已经是个大孩子的小田冲小鱼勾勾手:“你一个人先跑回家也没有钥匙,等我们一起吧。”

    小鱼停下来想了会儿,似乎是觉得没意思, 于是又跑回头,牵着宋妍的手蹦蹦跳跳。

    几年过去,曾经话都说不利索的两个宝宝已经变成了伶牙俐齿的“小”学生,经常用天真的逻辑把邹彦和宋妍辩得哑口无言。这让他们欣慰之余又有些头疼。

    七岁差不多可以上小学,但是小鱼和小葡萄并没有被送到小学部去上课。

    宋妍考虑到这一年即将发生的大事, 觉得与其让两个小孩儿一年级上到半截又跟着她转回首都——她早就下定决心要考首都的某所高校——不如等之后再说。

    如果单论考大学这件事,对她来说,可以考也可以不考,已经拥有过的东西不会成为执念。但她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她不是专业老师, 不可能一辈子在教师的岗位上。说不定很快就会有大量专业的老师上岗,到时候她这种半吊子肯定会主动退位让贤。

    最近几年她的重心一直在创作上, 写了许多短篇故事投稿。为了将来考虑,她还得多多学习和深造。从这个角度出发, 即使文学类的专业并不能学习故事创作,其他能力也是她需要的。

    因此她打算委屈一下邹彦, 让他当留守爸爸。如果她考上了大学,邹彦显然没有办法长期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所以她得带着孩子们去首都找邹志远和方立华帮忙, 等没课或者放长假的时候她就回来陪他。他们已经浅浅商量过这件事情。

    因而小鱼和小葡萄从幼儿园毕业之后就被宋妍带着上课, 像当初的小田一样坐在教室后面做自己的事情。

    别看他俩没上小学, 课本知识并没有落下。宋妍有空就教一点,两个小孩儿被钓得总想学新东西。

    至于小田为什么回到了这里,因为他跳级了。今年宋妍带初一,他刚好也上初一,于是他就软磨硬泡求方立华把他放到这里来上初中。前几年他是暑假来这边,其余时间都在首都待着。

    现在她们一家五个人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邹彦和宋妍住有炕的次卧,小田带着小葡萄住他原来的房间,小鱼一个人住主卧。

    邹彦的级别早就可以申请更大的房子,但这座小院他们住出感情了不愿意搬,东西还是旧的顺手。

    宋妍刚到家门口,隔壁的王慧芬就说:“妹子,有你的信,我去寄东西刚好带回来。”

    收到信是很让人高兴的事情。宋妍把钥匙交给小田,欢欢喜喜跟着王慧芬过去:“好嘞,多谢嫂子,我来拿。”

    她们在这待了好些年,收发处的同志知道两家关系好,碰到有信件或者小包裹的时候就会让一家给另一家带。

    信是钱圆圆写的。

    去年宋妍突然得知钱圆圆的父母还在世,震惊得无以复加。没想到隐姓埋名参加研究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她身边。

    钱圆圆的震惊不比她少,任谁得知被全家人认为不在人世的两个人突然出现都会惊讶的。钱家夫妇项目结束后终于重获自由,马不停蹄回来找父母和女儿,一家人经历千难万险才团聚。

    不久后齐梁玮调离这里。宋妍和钱圆圆多年的友谊并未因此中断,时常有信件来往。

    七年过去,邻居们来来往往,依然留在这里的宋妍和王慧芬成了老前辈,简直像钉子户。

    宋妍飞快地浏览信件。

    “阿妍,今年似乎真的有可能恢复高考!你前两年的准备是正确的,被我们赌对了。据说一旦恢复的话,开考时间不会等太久,这意味着复习的时间并不充足。幸好我这两年被你带动多少学了些,总算有点底气。爸爸妈妈说他们会辅导我,如果有合适的资料我第一时间寄给你。”

    钱圆圆特地来信告诉她不知真假的消息,就是为了那一点点的可能性,提醒她早做准备。

    宋妍前两年就把高中的课本从家里带过来,不然等到恢复高考当年突然带过来就太刻意太明显了。

    有些话不需要直接说,在钱圆圆过来玩的时候让她看到课本就行了。钱圆圆肯定会好奇,她只需要回答为可能恢复的高考做准备。之后她再时不时表现一下自己的焦虑,自然就能带动钱圆圆一起复习。

    晚上她把钱圆圆的信展开放在桌子上,努努嘴示意邹彦看。

    邹彦一目十行浏览完,指关节敲桌子的节奏微微一顿。

    他把信纸循着原来的痕迹迭好递给宋妍,问她:“消息可靠吗?明天我打个电话找爹娘帮忙打听一下,他们认识的人多,可能有人了解。”

    “好哇,不过你得说一声不用特意去问,碰到了就随便打听打听。反正我一直在准备,不在这一时半会儿的。”宋妍知道消息是真的,但邹彦不知道。她很愿意他主动参与这件事,而不是因为几乎注定的分离而低落。

    “嗯,我会叮嘱爹娘不用搞大阵仗。”然后他随意地说,“考上大学以后你住校还是住家里,大院离大学城不算远,回家挺方便的。”

    宋妍起身趴到他肩膀上,伸头凑到他的脸旁边笑道:“你是想问这个吗,是吗是吗~”邹彦抵住她猛然旋身,下一秒宋妍就变成了坐在他腿上的姿势。

    他直视着她的眼睛:“你说得对,不是。”

    宋妍捧着他的硬邦邦的脸乱揉:“不要当怨夫啦。就算考上大学我的家也还在这里,你永远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一有空我就回来,课程我能攒就攒,多多挤出时间,好不好?”

    邹彦侧过脸,嘴唇贴着她的手心说好。

    宋妍准备写信回家,把这个“小道消息”传过去,再次询问宋良要不要参加高考。去年和今年早些时候她都提过,宋良完全没有意愿,他更愿意在农技站发展。

    她这个二哥看似跳脱,实则极有主见,决定的事情怎么都拉不回头,当初说不上高中就不上,怎么压着都不去。

    邹彦知道她在愁什么,抚平她皱起的眉头说:“你就告诉二哥有农业大学,也有农学相关的专业,大学能人多,肯定比农技站学到的本事更多。要是放不下一家老小可以考省内的大学,离得近常回家。”金爱莲和张花这几年都生了小女儿,宋家越来越壮大。

    “嗯。”宋妍有气无力地说,“我都说清楚。二哥这人心里什么都明白,最终还是得看他自个儿的想法。”

    没多久,小道消息四处流传,连佛系的校长都拉着老师们开会。

    “各位同志,你们呢,都是部队选□□的人才。现在到处都说有可能恢复高考,咱们是不是组织一个复习班,固定时间讲讲课,为内部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学校的老师不知道换了多少茬,宋妍俨然成了资历最老的。纵然她平时不爱拿主意,这会儿校长和其他老师们也不由自主等她发表看法。

    宋妍道:“我支持校长的想法。如果复习的同志们认为我能胜任的话我愿意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行善积德,而且讲解知识点也能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

    其他老师纷纷发表意见。大部分老师和宋妍想法相同,也有人认为讲课耽误自己的复习进度或者不能胜任,还有人觉得小道消息不可靠——这么多年了不是。

    最后,校长决定在确切消息出来之前每周安排补两次课,不管是复习还是去当讲课老师都遵循自愿原则。补习场所定在离主教学楼最远的一处空教室,避免干扰在校的初中生们。

    十月下旬,恢复高考的消息由各大纸媒和广播站宣布,时间安排在一个月以后。举国沸腾。

    然而时间万分紧迫,真正预备参加高考的人都十分焦虑,深感时间不够用。

    宋妍现在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

    她比之前早起一个小时学习,早上带着三个孩子一起上学,给初中生们上课,放学直奔食堂和邹彦一起吃午饭,然后短暂午休,下午则每隔两天轮到她给复习班讲两小时的课。

    晚上她在三个小孩儿的协助下做晚饭。小田现在十二岁,帮着添柴完全可以胜任,小鱼和小葡萄就洗菜什么的。其他家务则全部交给邹彦解决。

    除了上课和吃饭、午休,其他所有的时间都被她用在复习上。小鱼和小葡萄已经懂事,不再天天闹她,改为缠着小田和邹彦。

    为了考上心中的目标院校,她必须抓住每一分钟。

    十一月上旬,有了一个让邹彦格外激动的好消息:他升迁了,并且被调到首都,交接完就得出发。

    这意味着一直以来他努力做心理建设去接受的、有些抵触的未来并不会发生。他们一家人过段时间就可以一起去首都。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命运竟然会有这么巧妙的安排。

    调到首都之后,他就不需要驻扎在部队,可以分配新的房子里或者索性回大院住。

    宋妍得知这个消息仿佛比邹彦还兴奋。她扔下手里的笔,尖叫着跳到邹彦怀里像啄木鸟一样亲他的脸,然后紧紧抱着他不撒手。

    她开心地说:“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好事?太让人惊喜了,这肯定是因为我前世行善积德吧!”

    邹彦年轻英俊的脸上绽开笑意。然后他若无其事地说:“我还以为你不在意这个。”

    宋妍收敛笑意,沉着脸盯着他看半天,然后狠狠捶他:“有情绪就要说啊!什么叫以为我不在意这个,你觉得我离开你去上大学没有什么负担,心里很轻松?你这段时间就在一个人瞎想,觉得只有你放不下我,是不是?”

    邹彦沉默了一瞬,说:“我没有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