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枷锁 > 第24节

第24节

作品:枷锁 作者:卿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老爷说什么醉话呢, 大过节的, 说这些做什么。”

    孙氏绷着脸,面色不大好看。

    符老御史自知失言, 忙摇摇手道:“唉,吃醉酒了,胡话,胡话。来来,上宫饼来吃, 日后咱们家都团团圆圆的。”

    中秋宴继续,只是在场众人心里皆有些沉重。

    他们皆知,符老御史已是病入膏肓,如今是每熬过一年都是庆幸。

    人总有生老病死的时候,任你是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谁都脱不掉。

    道理谁都懂,可真正要临到自己身边人时,哪个又能轻松言谈生死?

    这个中秋节,符家过得喜忧参半,别的家过得也不见得尽是欢天喜地。

    就比方说,那镇南王府。

    此刻镇南王府的中秋宴却是硝烟一片。花厅里桌子翻了,椅子倒了,满桌的美酒佳肴淌了一地狼藉。

    下人们缩肩低头惶惶瑟瑟,王妃搂着府上的小公子也躲在角落里不敢出声。

    镇南王父子俩拳脚相加的搏斗,最后以镇南王一脚踢了个空,而晋滁趁势连退数步而暂告一段落。

    镇南王摸了颧骨,龇了下牙:“小狼崽子还挺狠。平常没少练罢,可是就等着这天了?要不再练练?”

    晋滁抬手擦了下嘴角的血,没接他这茬,只沉了眼道:“望父王日后莫要再擅作主张。”

    镇南王这就不明白了:“我怎么了,不是好心吗?你说你头疾犯了不能来这中秋宴,老子体谅你想女人了,给你送两个过去,怎么就招你惹你了?”

    这话旁人不明白,晋滁却清楚的知道他父王意指什么,当即头刺痛了下,眸色就泛了些凶狠来。

    镇南王一挑眉,却抬手指着那一片狼藉冷哼:“直接冲上来就给我掀桌子,摔盘子打碗的,老子好端端的一席中秋宴硬生生让你给搅和了!逆子!”

    晋滁转身就走。

    镇南王在后头喊:“那两美人呢?”

    “扔了。”

    镇南王赶紧吩咐那些下人:“你们还等什么,快快去捡回来,养养还能送给旁人。”

    下人们赶紧鱼贯而出。

    镇南王抬手招来躲在角落里的幼子,拍拍他的脑门道:“还是辰儿听话。以后别学那个逆子,要懂得孝敬父王,知不知道?”

    “儿子谨遵父王教诲。”

    “嗯,真乖。”

    说着,镇南王又转向王妃,跟她提了句找大儒教导晋辰学问之事。

    晋王妃听后不免呼吸急促了几分。

    “可是那传言中,有帝师之才的杨大儒?”

    “哦?他还有这别号?”镇南王摸摸下颌胡须,道:“我只听人说他学问是做的最好的,让他做辰儿的师傅,才不辱没我儿。”

    晋王妃听后心里激荡不已。

    想当初晋滁是随其他世家公子哥一道入国子监学习,而如今,她的儿却可以跟随个不出世的大儒做学问。这区别对待再明显不过,不免让她心里生了些旁的奢望来。

    “对了,下个月我便要准备去边关了。这一去,怕又要有些年头不得回来。这家里头,还得劳烦王妃主持张罗着。”

    他已在京中多待了好些个月了,再待下去,圣上怕是要不安了。

    明月皎皎,皓月当空。

    宫里头这个时辰已经落了锁,四处皆静悄悄的。

    若在往些年,中秋佳节时,圣上少不得要在保和殿宴请群臣,君臣共饮美酒,赏月观景,聊表君臣情谊。

    可今年却并未操办,因为圣上的龙体有恙,尚还在静养。

    养心殿里又传来几声咳嗽声。

    圣上吃过药后,就闭了眼倚在御榻上歇着,可待想起刚才传话的内监与他说的镇南王府的那出闹剧,却又觉得胸闷起来,就又闷声咳了几声。

    往日,他不会在意镇南王父子俩的关系如何,可如今不同,他断不能让那镇南王有借口废了伯岐世子之位。

    因为,他要考虑立太子了。

    这两年来,他明显感到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处理朝事也多力不从心,这些无不在提醒催促着他,需要早立太子,以免日后江山陷入混乱动荡之中。

    如今成年的五位皇子中,大皇子早逝,二皇子昔年陷入一宗案中被废,四皇子生来心智不全痴痴傻傻,因而供他选择的也就是三皇子与五皇子。

    三皇子背靠镇南王府,五皇子背靠世家大族。两位皇子各有优势。

    可要论嫡论长,明显三皇子最为合适。

    中宫无子,他母妃又是贵妃之尊,论排行如今也是他为长,这要立他的话,朝臣也不会有异议的。

    另外他顾虑的一点便是,若立了五皇子,只怕那镇南王不会善罢甘休,一个不慎只怕江山动荡。

    但若要立三皇子为太子的话,那他就务必要保住伯岐的世子之位。因为镇南王府的兵权太重,若换作那府上幼子上位……他会十分不安心的。

    他是听说了,那镇南王竟想要让杨大儒给幼子教导学问。

    杨大儒,可是帝师之才。

    圣上不由闷咳数声。

    偏那镇南王的兵权不敢轻易削啊。

    且不说那强势的镇南王容不容得他削兵权,就单说镇南王在边关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牢牢挡住了那些狼子野心的夷族,光这一点,就削不得。

    如此,便只能考虑立皇三子为太子了。

    如此,他便要保住伯岐的世子之位。

    想起伯岐不学无术的纨绔行径,圣上不免有些头痛,后悔当初实在不应将其养废。

    第27章 这一年

    九月初, 镇南王离京。

    离京那日声势浩大,圣上亲自相送十里,执手殷殷嘱托, 并当场赠送凯旋诗一首。镇南王感激涕零, 叩首谢恩。

    君臣相宜的和睦场景,一时间传为佳话。

    九月中旬的时候, 朝臣们敏感的发现, 朝中风向有变。

    先是有朝臣多有夸赞三皇子的美德,后有圣上几次三番将三皇子单独叫进御书房考究学问,再到之后三皇子换了之前授业恩师,改作认当世大儒为师,又一改常态与之前不对付的晋世子走动亲近, 种种迹象让人不得不猜测, 圣上怕是有立储之意了。

    五皇子府。

    当听说圣上又将三皇子单独叫进御书房后,五皇子笔下的宣纸上落下了好大一滴浓墨。

    五皇子生的面相儒雅, 饶是年纪小些, 可待人素来温和有礼,举止有度,既让人如沐春风, 也不失他皇子龙孙的矜贵。

    此刻, 他那面上那素有的温和淡定,到底出现了一丝裂痕。

    之前父皇迟迟未立太子, 待诸位皇子也一视同仁,这让他也存了些念头,以为自己会有一力之争。

    万万没成想,最终还是这般结果。

    昔年,皇考了为了前朝稳定, 改立资质相对平庸的父皇为皇太子。如今,他父皇也要效仿皇考,弃他,而立那资质心性明显不如他的三皇兄为太子?

    五皇子意难平。

    若说皇考那时,夷族入侵害的江山不稳,要多依仗骁勇善战的镇南王来稳固江山,因而才改立皇太子,这也在情理之中。可如今,夷族已不成气候,老将也已迟暮,他父皇为何还有顾忌重重,要那镇南王影响他们皇家两朝基业……

    突然想到一个缘由,五皇子猛地变了脸色。

    后又觉得不能,他父皇年少登基,如今还不及不惑之年,没道理活不过那年过花甲的镇南王。

    想起他父皇这一年来频频抱恙,五皇子终是觉得不安,遂招来心腹,让他多留意下宫中动向。

    秋去冬来,冬去春至。

    又是一年阳春三月。

    可今年的御史府,不见去年的喜庆和乐,入眼望去,满是悲意萧条。

    饶是有各种珍贵药物续着,符老御史的生命还是即将要走到尽头。

    此时林苑已是怀孕七个月,肚子已经十分显怀,再有三个月就要临产。

    可符老御史却是等不到见到孙子的那日。

    他本早已油尽灯枯,能苦苦熬到今日,就是为了能撑口气见到长孙诞生那日。可那日,他终究是等不到了。

    圣上不顾龙体抱恙,御驾亲临御史府,特意过来送他最后一程。

    病榻上的符老御史面容枯槁,奄奄一息,犹如风前残烛。好一会才看清榻前之人,当即激动的颤了颤灰白的嘴唇,老目含泪。

    圣上在病榻前执着老爱卿的手,叹息不舍。

    “圣上……不必为臣忧心……臣,无憾。”

    挣扎的说完这一句,他叫来长子次子到床前,让他们跪下。

    “符家,赤胆忠心,满门忠君……要,为君,为国,为民……如有违背,祖宗蒙羞,天地,不容!”

    “父亲,儿子记下了!”

    永昌十六年三月初五,符老御史去了。

    圣上大悲,辍朝一日。

    符家黄纸漫天,哭声哀哀。

    府前高挂的白灯笼上的黑色奠字,愈发加重了悲凉凄婉之感。

    灵堂设在了正屋堂上,家属披麻戴孝跪于棺前烧纸守灵,哭尸于室。

    “吏部侍郎王瑜大人前来吊唁——”

    “少府监张铭言大人前来吊唁——”

    “国子监祭酒吴翰大人前来吊唁——”

    三位大人在门外略作礼让之后,将挽联或礼金递了堂外小厮,之后敛容肃穆进了灵堂,接过香点燃后拜过三拜,之后慰问家属,劝他们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