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蒹葭(全) > 分卷阅读363

分卷阅读363

作品:蒹葭(全) 作者:八爪南宫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更何况,这些土匪本来都是旭阳农民,身无一技之长。招安银子花完之后,重新做回土匪的可能性太大。真到了这一步,大人在御前的名声就彻底臭了!”

    巡抚整个人都萎了,“清剿也不行,招安也不行,那本官拿这些匪类怎么办?”

    苏兰泰站起身,对巡抚鞠了一躬,“大人无需发愁,我已经有了主意。明日之前,我会把写好的折子送来。大人署上名字,交给钦差大人就可以了。”

    说罢,他就掀起帘子走人了。

    ******

    外面银光一片,大雪从头顶上纷纷扬扬落下来,足有半个手掌那么大,一会儿就盖满了厚实的翻皮大氅。

    苏兰泰似乎并不觉得冷,反倒是捂着暖手炉,靠在冰冷的树干上看着月色下迷离的雾凇。一条条冰雪堆成,恍若化成了白色的沙堆,在月下轻轻伸展。

    房檐的滴水下头挂了一盏羊角灯,他从怀里抽出一张洒金的宣纸,在灯下细细的读。那张纸上墨迹洋洋洒洒,是一篇恢弘大气的文章,纸的边沿发黄,显然是被细细摩挲了很久。

    这宣纸,是他去年春闱殿试的试卷,而去年,他落榜了。

    宣纸下缘,被朱红的颜色画了一个叉,缀了一行清隽劲力的朱红批注——“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他那时自负才大如海,一路连中案首,解元,满以为状元也是囊中之物,压根没有把主考官和其他考生放在眼里过。哪知道,殿试之后,居然被皇帝亲手撤了名字!落榜,连一个进士都没有中。

    放榜那天,他几乎顶不住人人讥嘲的、同情的、还有各种意味深长的注视,逃难一般疾步走回了栖身的客栈。

    他气愤的烧了书,自认为怀才不遇,骂皇帝识人不清,满肚子都是怒火。可当他在客栈收拾东西准备回乡时,突然收到了从宫里送出来的试卷。按理说,春闱考生的试卷是要被封存的,然而,他的卷子却被直接打回了自己的手上——连带着皇帝的亲笔朱批。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简言之,皇帝在告诫他,你有才朕知道,但,你太骄傲了。

    没有君子之风。

    那是北周皇帝的手书,一语道破他的年少轻狂,不知好歹。皇帝从他的落笔行文中看出了桀骜不驯,毫不犹豫将他从云端打落泥土。

    他失魂落魄的坐在客栈里,几乎觉得连站起来的力气也没有。

    送试卷来的人是吏部尚书闫子航,看着他萎靡的样子,口吻十分严厉,“苏兰泰,站起来!你之前的狂傲都哪里去了?满口抱负和胸怀全是纸上谈兵么?这次春闱,殿试卷那么多份,唯有你的卷子皇上整整看了一个时辰……唯有你的!”

    他闻言,才僵硬的抬起头。

    闫子航挑着嘴角,清俊的眉目在帝都繁花中令人目眩,“这次春闱失败了又如何?来年还有春闱。即便来年不成,还有下次。但你若永远是这副毛脚鸡的模样,以物喜以己悲,装了半瓶墨水就发狂,经不得半点挫折,那你永远只会是一个才子罢了。家国天下,朝堂御前,永远没有你的份!”

    说罢转身就走,他连恭送一下都来不及。看着闫子航的背影,苏兰泰隐约记得,这位位高权重的吏部尚书大人也曾经是连中三元的大才子出身。身为朝中正二品大员,居然亲临一个小小的客栈替他送考卷,只怕也是皇上授意吧?

    那时候,他握着皇帝亲笔朱批的卷子,坐在客栈橘红色的夕阳中,一直坐到了斗转星移,熹微如画。整整一年,他没有再扎回故乡读书,而是在旭州这个偏远的省谋了一个师爷的职位,跟在巡抚身边,熟悉地方事务。

    到了地方,他才明白生活和书本差异如此之大,他那一肚子的不切实际,在一桩桩实际事务的处理中逐渐磨得圆润光滑。

    旭阳的雪越来越大了,等大雪消停的时候,就是今年的春闱。开春过后,举人们会从全国各地涌入帝都,进行新一轮的争夺。苏兰泰仰头看着明亮如洗的月色,将薄薄的宣纸折起,珍而重之的放回了怀里。

    ******

    第二天天还不亮,前去牛头寨的官军就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沉重的水晶棺椁。

    棺椁内躺着的小姑娘,双手交握放在胸前,温柔恬淡,鲜活的似乎只是沉睡了过去。

    两位特使用厚厚的锦缎包裹住了棺椁,送入乌木马车。同时,苏兰泰写好的折子也交到了两位特使的手上。

    折子上清晰写着几个大字,“以盗捕盗。”

    具体方略写得很清楚:由官府和几个山寨头子谈判,给盗匪授权,让他们去攻打别的山寨。无论抢到什么,都算是盗匪的,而官府只要匪人的头颅,不消耗官军一分一毫。

    火拼到最后,只会剩余寥寥几个大寨子。这时再由官府出面,将他们统一送上北伐军的前线。做炮灰也好,编入正规军也好,全看那些匪人的表现。

    巡抚一个劲儿在按察使面前替苏兰泰说好话,“大人,我这师爷苏兰泰真心是个人才!只是不知为何去年春闱落榜。明年春闱他还要再考,届时,还望各位大人在朝中多说说好话,照顾些个。”说罢送上厚厚的礼单。

    按察使笑笑,扭头看了看远处站着的青年一眼,接过折子和礼单,转身上马直接回京。

    ******

    御书房。

    按察使出了旭阳,一路换马不换人的跑了三天,风尘仆仆的赶回皇宫回话。

    他气喘吁吁的递上苏兰泰写的折子,“吾皇万岁,微臣回来了!正如皇上吩咐,我等一到旭州就接管了官军,查清了官军底细。那巡抚还算聪明,没有立刻领兵剿匪,否则被御史一本参上来,他恐怕立刻就要摘了乌纱帽,蹲去大狱里面醒神儿了。”

    美艳的皇帝陛下悠闲坐在乌檀木椅子上,心情愉悦的看着苏兰泰递上来的折子。

    按察使继续报告,“如皇上所料,旭州的巡抚很平庸,但他身边的师爷的确有才。这‘以盗捕盗’这法子就是他提出来的。更难得的是,此人内敛谦逊,也懂得为官之道,能弯得下腰来求巡抚在微臣面前递话,为明年春闱铺路。”

    君子,要内敛而谦逊,要能屈能伸。不懂在恰当时机弯腰求人的,是梗脖鸭子,皇帝才不会想用。会弯腰也是一种本事,苏兰泰这腰弯的好,不卑不亢,让人印象深刻。

    “尔敏,旭州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