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

作品: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作者:骨生迷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见他们已经读上了,沈翠也就退了出去。

    而穆家这边,周氏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浆洗活计。

    很快日头就出来了,沈翠就又要摇椅搬到了院子里。

    老宅那边隐隐传来的读书声和周氏搓洗衣服的声音混在一处,听得沈翠昏昏欲睡。

    这天早上,系统也没有发布新的任务,但前一天沈翠自己说的可以缓几天的,便也不催他。

    穿越过来之后,沈翠第一次感到无比闲适——前头过年期间,穆二胖虽然去沈家住了几天,但那会儿沈翠忙着洒扫屋子,还要操心他的心情值,半道上还当过一次小狗,去钻沈家的狗洞。

    这会子二胖有劳不语带着读书,整体资质匀速上涨。

    而且处于对系统的信任,沈翠也确信自己马上能搞到钱,维持生计。

    至于家里的活计更别说了,周氏吃了她一口饭,恨不能干完家里所有的活,沈翠要是想插手帮忙,大部分时间也争抢不过她。

    就比如她晒太阳的这半上午,周氏连茶水都给她倒好了放在手边。

    当然了,穆家也没什么好茶叶,就是原先剩下的一些碎茶末。

    但可以说眼下是沈翠穿过来之后最舒心的半日了!

    系统前头发布的任务,是让二胖读书习字,往后这些都有劳不语辅导监督,她比自己更懂行,自然能让胖儿子更好更快的完成学业。

    往后如果再发布这方面的任务,岂不是她翘着脚也能收获购物点?

    就在沈翠美滋滋地想着这家长也挺好当的时候。

    沉寂了半天的系统出现了,带着笑意说:【宿主想的还挺美哈。】

    【统子哥来啦?】沈翠听他声音不像之前那么蔫蔫哒哒的了,就问:【加班进度赶出来了?】

    【嗯。】系统言简意赅地回答一声。然后立刻发布了任务。

    【系统任务: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良性的竞争可以使人进步。请宿主为1号养成对象选择一位同窗。】

    【注:同窗将成为本系统的2号养成对象,此对象可替换,同样享受系统产出物的增益,但增益效果减半。】

    【任务限时:3天。】

    沈翠的摇椅这下子是不再摇了,她直接从椅子上坐起身,略为惊讶地说:【这就是你给我调整的搞钱任务?】

    好像跟她设想的不太一样。

    系统说是,【2号养成对象没有资质要求,也没有血缘亲缘上的要求。宿主可以随便找,但是他既然享受宿主的养成,也能使用系统产出物,那么宿主也可以要求对方付出一些代价。】

    懂了,就是让她跟那个黄举人或者山长一样,跟学生收束脩。

    【当然此对象往后也要走科举的路子,所以系统建议宿主找资质优良的学子,不要光顾着收取银钱。】

    【这个你不说我也知道,我缺钱却也没有钻钱眼子里,真招个混不吝的,肯定要带坏我们二胖。而且我大概也猜到你不会让我闲下去,后头应该也会发布跟这个人相关的任务。所以这个2号需要资质高,人品好……当然还要有钱给束脩。】

    沈翠说着拖着下巴想了想,【光凭我,名不见经传的,上去和人说让我养成他,我能对他有用,让他读起书来事半功倍,跟人收取银钱,别人能信?所以还得借着劳夫子的才名才成。怪不得你把‘择名师’定为前置任务。劳夫子已经教了一个进度比同龄人落后不少的二胖,不知道分不分得出时间再多教一个。】

    【根据系统分析,1号养成对象每天将有一部分时间用来晨读和练字,这部分的时间,劳不语的时间可以分配给2号对象。】

    【说是这么说啦,但是我已经把劳夫子坑来当了三年免费老师,再坑他多教一个,总有些过意不去。我把收来的束脩和他分账?也不知道他肯不肯。】

    系统不再出声。这是沈翠需要自己思考的地方。

    沈翠也知道这点,所以她也没指望系统来教她怎么做,只是在脑内思考着自言自语罢了。

    最后沈翠又总结了一番。

    系统没对2号养成对象做任何要求,但也是有隐性要求的。

    前头她想的资质高、人品好、有钱给束脩都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人还需要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因为就算劳不语答应了,他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还得留给穆二胖,若再来一个和穆二胖这样需要从头到尾打基础的,他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虽是为了收束脩才培养2号,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不能光把人骗来,不顾对方的学习进度。

    系统给了她一会儿时间去想,然后又开口道:【对了,宿主,昨天你说的针对你个人的系统奖励,我也做出了更新,你可以去商城看一眼。】

    沈翠闻言立刻过去一看,商城果然多了一个商品分类。

    原来是只有对养成对象有增益的商品,现在多了一个她这家长可使用的分类。

    沈翠点进去一瞧,立刻傻眼了——这里头的东西种类也不胜枚举,吃的喝的玩的,什么都有。

    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这些都是都是现代的产物!

    吃喝上头有可乐、薯片、炸鸡、烧烤、汉堡、蛋挞、麻辣烫、各色炒菜……

    玩的上头有漫画、杂志、、扑克牌、麻将、各种桌游……

    用的上头就更多了,彩妆、护肤品、各种常见药、甚至卫生纸、镜子、指甲刀……

    沈翠看的眼花缭乱,心动无比,尤其是当她看到这用品下头居然还有姨妈巾,那更是心都跳快了好几分!

    穿过来到现在,原身的月事还没来过,但前一天只有她们婆媳二人在家的时候,周氏在她旁边做针线,就缝了月事带——就是一根细长的带子,加一小块菱形的布片,那布片中间可以填充干草和草木灰的布。

    周氏做好之后飞快地收起来了,但沈翠还是瞧清楚了。

    当时看到这个,她才想起来还有这一桩事。

    原身当然用的也是这样的月事带,不仅十分不舒适不说,以沈翠现代人的眼光,更觉得这样十分不干净、不卫生。毕竟在现代,姨妈巾几个小时就得更换,而普通人家总不可能缝几十个月事带随时更换,通常一个就要用上半天,而且还因为这时的思想,这种东西不好见光,周氏连缝制这个的时候都偷偷摸摸的,更别提用过洗过之后堂而皇之的晾晒。

    沈翠不禁心里也感叹了一句这古代的女人也太不容易了,后头月事来了,估计有的麻烦。

    没想到现在系统商城里居然可以买到姨妈巾了,别的都可以说是改善生活的享受,这个真的很刚需!

    而且系统给的定价也很公道,并没有因为这是她刚需的东西就刻意抬价,一份就还是10购物点的价格。

    系统别的不说,商城的东西一直都是物美价廉,一份怎么也够使用一个月。

    但这东西得常备,可以算是每个月固定支出。账上100购物点顿时显得不够用了。

    前头沈翠还觉得增加劳不语的工作量,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只能在心底说一声:对不起了劳夫子,我真的很需要这个!

    沈翠笑着从躺椅上站起身,立刻开始想着做任务的事儿。

    但是想着想着她咂摸出不对劲了,这系统前头先用打折促销骗了她半副身家,然后才告诉她系统商城升级了……到底是世间的巧合,还是人性的沦丧?

    她打开系统的更新日志一看,好嘛,还真是昨天半夜就上新了,只是没给她发通知而已!

    统子哥,你变了啊!

    第二十八章

    很快到了中午时分,周氏将午饭准备了出来。

    一般农人是不吃中午这一餐的,但穆二胖眼下在读书,就还是得让他吃好一些。

    周氏问过了沈翠,得到允许后把厨房里剩的食材,白菜粉丝和鸡蛋那些一道炖煮了,做了一锅杂烩汤。

    后头没等沈翠去送饭,穆二胖从旧宅回来了。

    沈翠问了他才知道,劳不语进城去了。

    他在县城待得时间不短,也有几个相识。

    前一天摆完酒他就从城里来村里寻摸合适的房子,如今也算是落了脚,也该告知他们一声。

    另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劳不语虽然没有什么家财,但读了这些年书,也积攒了一些藏书。

    《幼学琼林》那些启蒙读物他没有,但四书五经那些倒是常翻常看且仔细保存了的。

    那些书不是什么珍本孤本,但写了许多他这些年来偶得的批注心得。

    如今有了入室弟子,这些书自然就派上用场了。

    不过自打过完年,他就准备离开县城了,那些书也不方便携带,就托送到了镖局,说好来日等他寻到落脚的地方,再写信来取。

    这是必须他本人亲自跑一趟的事情。

    正好读了一上午的书,下午又日光好,劳不语写了几个上午刚教过的大字,让穆二胖吃过饭歇过午觉后,自己去对着练,他会在天黑之前回来,晚上再接着讲书。

    农家人的饭桌上不讲究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穆二胖在饭桌上一边吃饭,一边三言两语就说清楚了来龙去脉。

    劳不语不在,饭后穆二胖消食的时候,沈翠就直接同他开诚布公说了要为他选一个同窗的事儿。

    毕竟2号对象以后是要跟穆二胖朝夕相处的,且也要分走劳不语的一部分关注力和时间,那就不止是要提前同劳不语商量,同样也要知会穆二胖。

    沈翠在他吃饭的时候已经打好了腹稿,想着若是胖儿子不同意,那她就可以举一些正面例子,同他具体讲讲良性竞争的好处。

    不过沈翠的腹稿并没有派上用场,穆二胖闻言立刻惊喜笑道:“娘要为我选同窗?”

    沈翠被他这反应弄的有些意外,点头道:“是呀,是有这么个想法,所以提前和你商量。不过你这么高兴做啥,你知道啥是同窗吗?”

    “我知道的!同窗就是同吃同住,一同听先生讲课,若是处的好了,就等于多了个家人兄弟!”穆二胖笑道,“今天夫子正好为我讲过这个呢。”

    原来劳不语确实没有什么教学经验,他也不敢胡乱教,就回忆自己刚入学时,他的先生的做法。

    那位老先生是一代大儒,不同于现在绝对大多数教书先生味的掉书袋、填鸭式的教育,他老人家还注重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读书本就枯燥,上午读书的间隙,劳不语就顺带讲了一些自己刚入学时的趣事儿给他听。

    他和山长是先生同时收的关门弟子,他们师兄弟因为年纪相当,入学时间一致,一直互相不对付,别苗头,但前头几个年长于他们的师兄,对他们两个小的却是极宽厚的。

    人对童年时美好的事尤为记忆深刻,劳不语捡了几件趣事儿说与他听,顺带联系着《三字经》中那句‘亲师友,习礼仪’一起给他讲解,引经据典。

    可不是让穆二胖对那样的氛围心生向往起来?

    不过高兴归高兴,穆二胖还是道:“这事儿咱们做不得主,还得问过先生才是。”

    小家伙读了快一个月的书,如今是越来越知道礼数上头的东西了。

    沈翠心里高兴,替他掖好被子,点头道:“这是自然,所以晚上等劳夫子回来,我就会和他商量这件事。”

    后头穆二胖歇午觉,沈翠就开始物色2号养成对象的人选。

    首先想到的,当然就是上次在书院街馄饨摊旁,从她身边经过的那两个少年。

    兄弟俩衣着华贵,一看就家中显赫,不缺银钱,更难得的是一个资质85,一个资质88,简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尤其是那个弟弟,为了拜入劳夫子门下,连青竹书院的招生都不愿意参加,完全就是劳不语忠实拥趸。

    打着劳不语这块金字招牌,他肯定是愿意呈上束脩,来当他的学生的。

    而且他兄长既然带他去参加书院招生,则也证明他有一定的才学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