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作品: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作者:骨生迷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然而他刚绕过去,却看到树下有一点亮光,再细看过去,亮光之上更还映着一张人脸!

    卫恕不是信奉鬼神之说的人,加上又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被吓了一跳后他便再仔细看去,很快认出那张人脸不是旁人,而是卫奚。

    “你这臭小子,大晚上蹲树下做什么?!”卫恕没好气地把折扇哗啦一合。

    卫奚听到响动抬眼见了他,没做旁的,而是竖起食指抵到唇上,比了个噤声的姿势,比完又对他招招手。

    卫恕不明所以,但还是乖乖照做,走过去蹲到了他旁边。

    蹲下后,卫恕才发现卫奚手边放着一个烛台,膝盖上还摊着一本书。

    被气氛影响,卫恕压着嗓子,好笑地问他:“你搁这儿弄什么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典故呢?看书你不去屋里看?”

    卫奚没吭声,卫恕转念一想,面色一凛,“是不是那云川那继母待你不好?”

    正说着话呢,沈翠从村里出来了。

    她也不是一个人出来的,手里还提溜着穆二胖的耳朵。

    前头她不是哄了系统给她安排了半个月的白嫖日常嘛,进账了750购物点。

    系统一如既往的鸡贼,今儿个是第十六天,半个月期限一过,上来就是让她再做饭。

    这回她没去旧宅,是在家里的灶房做的。

    用的就是她之前想的办法,40购物点买一份饺子的食材,然后煮上一锅汤。

    没成想,她这边刚做好,书院里头的小人齐齐动了起来。

    她赶紧把汤放了,出门去捉人,但劳不语和俩孩子一出书院,自然就不在地图上了。

    周氏正在院子里收衣裳,见劳不语领着两个孩子出门,沈翠后脚又寻过来,她奇怪道:“刚我来收衣裳,劳夫子出来如厕,见了我便问我怎么没在做饭。我说您在灶房忙着呢,我等您忙完再做别的,没多会儿他们就出去了,我还当是他们今日去家里吃呢。怎么他们没遇上您?”

    沈翠这还有啥不明白的?

    劳不语这厮知道今天她掌勺,带着俩孩子跑了呗!

    沈翠也不慌,因为煮饺子汤只花费了两刻钟,任务时间还非常充裕,而且劳不语胆子小,不大敢走村里的夜路,加上他人虽然有些混,但也不至于不着调到大晚上把俩孩子往远地方带。

    沈翠打开劳不语的数据面板:心情值:70(紧张)。

    书院有地图,并不用找,她便下意识地往家里走,然后刚把家里大门再次推开,就眼看着劳不语的心情状态从紧张变成了十分紧张。

    聪明人嘛,想的都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那套。

    沈翠没再接着往外走,转头就进了家门,把窝在穆二胖屋子里的劳不语给揪了出来。

    再然后就是穆二胖了,他心情值倒是挺稳定,就是状态为疲惫。

    自家这胖儿子进个城都要歇上好几段,沈翠很快就在离家没几步路的空地上把人逮了回来。

    倒是卫奚有些难办,他的心情值十分稳定,让人无从猜起。

    但卫奚为人更为老实,也不会真的寻个人找不到的地方躲着。

    沈翠就想到了村口的大槐树,那是卫奚和他们几人结缘的地方。

    提溜着穆二胖的耳朵过去,远远地就看到了一点温暖的烛光,还真看到了在树下的他。

    卫恕刚还在看书的,见沈翠和穆二胖过来,便合上了书站起身。

    穆二胖耳朵被拧着,虽然她娘没花什么力气,但是他还是不自觉地垫着脚,歪着头,变成了一个高低肩的走路姿势。

    沈翠见到卫恕也在,便松开了拧胖耳朵的手。

    穆二胖捂着热乎乎的耳朵,上前像模像样地先给卫恕行了个书生礼。

    而后才挤到卫奚边上,帮着他拿起地上的烛台,小声道:“师弟啊,先生让咱们躲起来,你怎么还带着烛台,这不是生怕我娘找不着你吗?”

    卫奚抿唇笑了笑没说话。

    其实他本也没想躲,只是劳不语提议逃过晚饭后,他和穆二胖都一起动了起来,自己不参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便拿着烛台跟上了。

    沈翠正跟卫恕寒暄着,听了一耳朵,没好气道:“小奚晚上视物能力弱,不把烛台拿着,你是巴不得他再掉进那坑洞里?”

    穆二胖这才想起来还有这遭——虽然过去一直是知道卫奚身子差且夜间不能视物的,但这不是都同吃同住半个月了嘛,没看卫奚再有头疼脑热的,晚间在烛火下读书也是进度飞快,他和劳不语两个就都把这遭给忘记了。

    不等穆二胖道歉,卫奚抿唇笑道:“谢师兄提点,下次我就知道不能带烛台啦!”

    他都不在意了,穆二胖没把他当外人,就不接着说什么对不起之类的话,而是豪气干云地拍着胸脯道:“那一会儿你少吃点,我帮你多吃半碗!”

    卫奚又是轻笑出声。

    他们两个打着烛台的走在前头,卫恕和沈翠走在后头。

    卫恕前头还以为是沈翠苛待了卫奚,所以弄得他大晚上躲树下看书,刚听卫奚和穆二胖聊了几句,虽具体发生什么还不知道,但大概也猜出这是他们闹着玩的。

    更被说卫恕在短短时间内连着笑了好几次,沈翠也记得他夜间视力差,看起来自家这弟弟在此处过得是真不错。

    弟弟过得不好,卫恕自然不能忍。可卫奚过得好像十分好,便又让卫恕觉得特别奇怪。

    没走多久,几人到了书院。

    卫恕进门就见到了那看起来非常廉价的匾额,心中诧异之余,他也没表现在脸上,只接着客气道:“出城的时候天色还早,没想到耽搁了一会儿,天就这么快黑了。不知道方不方便让我留宿一晚?”

    反正隔天书院放假,他既心中存着疑问,自然是要留下探究一番的。

    投资人都发话了,沈翠哪儿有不同意的,笑着应承道:“卫公子不嫌弃就好。”

    此时周氏已经把晚饭摆上了桌,她知道卫奚有个模样极相似的大哥,正是自家夫君的好朋友。

    因此见到卫恕来了,周氏立马道:“没想到卫公子回来,我再去炒几个菜。”

    卫恕就是来考察弟弟在这里的生活状态的,且他自诩也并不是贪嘴好吃的人,便摆手道:“嫂夫人不用忙,我随便用点就成。现在的饭食就很好。”

    说完这句,卫恕明显感觉到劳不语和穆二胖脸上的笑都变得勉强起来。

    难道是他说错话了?

    第四十二章

    因为沈翠占用了一会儿灶房,所以留给周氏准备晚饭的时间并不很多。

    她就做了一大盆白菜炒肉丝,然后是她自己腌制的酱肉和中午的剩菜,并一盘子馒头。

    这若是招待客人,饭食上确实有些简陋,且更不能和卫家日常所用饭食相提并论。

    但卫恕在青竹书院生活数载,那处的饭食也只比这里稍好一些,所以卫恕倒也没见怪。

    人家亲哥哥到场,又是投资人的身份,沈翠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给卫奚喝自己那饺子汤。

    但是任务时间因为劳不语带头的那场躲猫猫,还真的所剩不多了。

    沈翠正犹豫着,卫奚却先开口道:“在外头吹了一会儿风,正好有些发寒,要是有碗汤喝,那最好不过。您能不能为我盛一碗?”

    显然,卫奚是看到了眼熟的那个砂锅,知道沈翠这次做的又是上回那饺子汤。

    自家这弟弟鲜少有主动开口要吃喝的时候,从前还在家时,即便家里为了给他食补,聘用了手艺非凡的名厨,也没见他多称赞一句。

    卫恕心中意外,便也跟着道:“什么汤让你这么记挂?能不能也给我盛一碗?”

    这话一出,前头笑容勉强的劳不语和穆二胖不约而同的笑起来,把卫恕笑得越发摸不着头脑。

    “卫公子是自家人,没什么不能的!”

    劳不语抢着答应下来,然后就转头看向沈翠。

    他“贼心不死”,仍想着要躲过今天这锅汤——沈翠再厉害,总也不好意思让卫恕喝这锅汤吧?

    沈翠想了一瞬,还真把砂锅盖给揭开了。

    还是那句,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她做饭是日常,往后卫恕时不时来探望一遭,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而且因为穆云川,卫恕对她成见颇深,便也没必要维护什么良好的形象。

    “卫公子既有兴趣,那么就请尝一尝。”

    和上次一样,砂锅里依旧是惨绿色、黏黏答答的一锅东西。

    别说吃了,光是看着就教人大倒胃口!

    卫恕见了,颇有些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但多年良好的教养使然,卫恕到底没做出破口大骂或者跳到远处去的夸张举动!

    沈翠也不管他震不震惊,掀开了盖子,就朝其他人努努嘴。

    卫奚和穆二胖先后递过了自己的碗,劳不语也认命地跟着照做。

    等给他们都打完了,沈翠才转头看向卫恕,“卫公子还想不想……”

    卫恕立刻摇头道:“不了不了,我……我中午晌吃得饱,并不太饿。”

    他不是书院里的人,沈翠也并不勉强,之后她暂时把周氏挪出书院杂工的名单,静静等待饺子汤带来的加成。

    这次运道不算好,饺子汤带来的加成没加在俩孩子身上,而是落到了劳不语身上。

    看他魅力值加了1点后,沈翠就没让其他人再接着喝,叹了口气,认命地开始负责兜底,将砂锅里剩下的都吃了。

    卫恕实在没胃口,便搁了筷子说起旁的,“我此番前来,还有一桩事呢。贺穆夫人大喜,贺嫂夫人大喜,云川在县试中拔得头筹,考得了案首!”

    说着话,卫恕与荣有焉地昂了昂下巴,眼神落在了沈翠身上。

    自家好友理想远大,因此才压了多年未曾下场,到了他这继母眼里,就成了白读了多年的书,毫无建树。因此过去才敢那般遭践他!

    卫恕颇有些期待沈翠的反应,大概是会杂揉着意外、惶恐、不安和后悔的精彩模样吧?

    但让他失望的是,沈翠的面色如常。

    沈翠当然一点不带吃惊,这本来就是原书的剧情,而且和几年后连中六元相比,区区一个案首,就算是穆云川本人都不会看在眼里。她意外个什么劲儿呢?

    而且现在的卫奚也并没有因为书院众人的排挤而负气下场,她就更不需要关注这一场县试了。

    沈翠弯了弯唇,露出了一点礼貌性的微笑,“云川刻苦好学,自然是该取得好成绩的!”

    穆二胖也跟着笑,“对!这是大哥应得的!”

    他倒是真为自家大哥感到高兴,但读了这段时间的书,他已经知道县试只是最开始的一环。且也被劳不语教着要喜怒不形于色,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意外之喜,就丢了读书人的风度。所以穆二胖的高兴也显得十分含蓄。

    而周氏的反应才是卫恕意料中的,她激动得差点拿不住手中的筷子,深呼吸了好几次才笑着开口道:“那夫君在书院如何?说过何时回来了吗?”

    她并不是多言的人,对着卫恕这第一次见面的人连着问出两个问题,显然真的激动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