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

作品: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作者:骨生迷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去了府城,那一来一回就要好几日工夫,她和沈老爷子还有一家子要照顾,往常去村里还成,去府城就……相聚的时间就真的屈指可数。

    她沉吟不语,沈翠也在静静等待答案。到底是占了人家亲闺女的身子,而且沈翠也确实把郑氏当成自家长辈敬重,还得听她的意见。

    半晌后,郑氏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卫家兄弟他们考县案首,咱们二胖也不比他们差,明年肯定能考上!他明年才十三呐,放他一个人在外头,谁能放心?你肯定要跟过去的。眼下你们若只是搬到县城,等于后头还得再折腾一次,索性直接去府城!”

    说完她又担忧道:“府城我也没去过,在那处开书院得多少钱?”

    说完不等沈翠回答,郑氏就焦急地起身去开箱笼翻找银钱匣子。

    沈翠忙拦道:“娘别急,我这几年都攒着钱的,身边不说多,几十两还是拿得出的。而且其实我只需要租赁一个不比旧宅小的院子就成。”

    郑氏听了这话没再焦急地翻找什么了,却是站在箱笼前头没动,沈翠下炕去拉着她转过来,发现向来要强的郑氏已经红了眼睛。

    沈翠拿着帕子给她拭眼睛,“您要不愿意……那我就只把书院先搬进城里?”

    郑氏拿了帕子自己把眼睛飞快一擦,用跟平时一样的语气恶狠狠道:“别跟老娘说这些,前头还想着你这丫头除了混吃等死,任事不会。眼下你也真的大了,自己能立起来了。就只管好好弄你的书院,把咱们二胖和其他孩子培养成才,其他的事儿不用你操心。等二胖往后当了官,可要把我和你爹接到身边享福的!到时候团聚的日子多得是!”

    沈翠心里的难受被抚平,最后郑氏还是强塞了给她十两银子,说这不是沈大沈二孝敬的,是她进城之后,沈老爷子和她打零工攒下的,爱给谁就给谁,让她放心收下。

    回村之前,沈翠在城里花了点钱买了些礼物,转头去拜访了里长。

    里长在村里还是十分有威信的,由他出面,暂时算是遏制了村里的歪风邪气,让沈翠这边能日常打开时间增益了。

    但至于为何说暂时呢?沈翠前头打听过了,里长家有个儿子,是个老童生了,考了十来年还未考上秀才,今年也要参加院试。

    她前头一直没来拜托里长帮忙,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欠了这份人情,回头若是里长儿子没考上秀才,怕是里长就要拿这份人情来说事儿了。

    但眼下已经决定要搬走了,就也不怕后头这里长来运作什么。

    第一百零四章

    既准备院试后就要把书院挪到府城,沈翠回书院后,就和大家宣布了这个消息,而后准备去府城考察一番。

    好在这也不麻烦,卫恕他们本来就快要去府城备考了,搭卫家的顺风车就行,而卫恕也说他常租的那个小院也住的开,不用另外再准备什么。

    就是书院日常有点难办——书院日常别人都可以不参与,她这山长和穆二胖这不可更替的1号培养对象都必须参与的。

    日常是每天都会发布的,于是沈翠也只好让穆二胖跟着她一道去,正好胖儿子最近用功的过分,二下巴都瘦没了,正好带他出去散散。

    那书院里就只剩下劳不语了,他一个人待着也没事儿做,干脆就一起去考察选址,路上他也能接着给穆二胖讲课。

    至于周氏,她本来说自己留下来看家的,但沈翠没让,她后头就要跟着穆云川上京了,最远却只去过县城,眼下正是给她拓宽眼界的好时机。

    而且周氏可以和她住一个屋,她为人也麻利知趣儿,多带她一个根本不麻烦。

    劝服她的说法也很简单,沈翠只略有些苦恼地同她道:“不算赶路的时间,我们要留到阿恕小奚他们考完,看完放榜回来的,这怎么也要一旬多的工夫了。已经借住在卫家租赁的宅子里,也不好让人家的下人还日日负责我们这么些人的吃喝。还有书院里头一些日常能用的东西,虽不是一次性全带走,但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怎么也要收拾一些,省的到了府城,还得另花银钱去买。他们都是男儿,心思也不够细腻,只等着我一个人去想……”

    一听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周氏也不推辞什么了,说都交给她来办,转头就收拾东西去了。

    院试十分重要,难度也是大大提高,卫恕他们本来还有些紧张,这下子书院上下全都去往府城了,氛围反倒轻松起来。

    早先时候,卫家父母让给沈翠送礼,从京中特地弄了辆巨大的马车,装货都绰绰有余,也就别提运载这么几个人了。

    卫恕让下人把里头收拾了一番,六月末,一行人从村里出发直接去往府城。

    赶路途中,卫恕道:“寒山还没去过府城吧,我租的那院子附近不远就有条小吃街,有家蟹粉汤包卖的很好,每日都大排长龙。每次我都是让小厮代买,回来后总是有些发凉,没那么好滋味了。这次咱们人都齐全,一起排队去。”

    卫奚搭腔,“我记得城里好像有家挺有名的书局,说是什么孤本残本都能在那里买到的,正好咱们一道逛逛去。”

    梅若初道:“我前头从弘乐来翠微的时候,听说那边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回头咱们看书看乏了,也能去爬爬山。”

    听他们说完,长到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的穆二胖眼睛都亮了。

    搁别家书院,院试这样的大考前,学生只想着吃喝玩乐的,肯定得惹来训斥。

    但沈翠觉得努力得平摊到每天的日常中,如自家这几个少年,平时一个赛一个的用功,考前临时抱佛脚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更别说他们心里有分寸的很,热火朝天地聊完一阵玩乐,都很自觉地又拿出书来看,讨论的内容也变成了书本上的内容。

    沈翠所以并不管他们,兀自做着针线活。

    后头等到了天色发黯的时候,卫家的下人安排着住店安歇。

    沈翠跟着要去付账的,卫恕没让,他给沈翠捋了捋,说:“我和小奚本来就要一人一间上等房,现下依旧是两间,一间我们住着的大通铺,一间普通房您和嫂夫人住着,算下来比前头还省了银钱呢!”

    沈翠一阵好笑,也懒得同他争,只另外跟掌柜要了一桌菜肴,付掉了打尖那部分的银钱。

    等用过了饭,少年们回屋去温书了,沈翠就拉着周氏赶在宵禁之前在附近逛了逛。

    他们路过的地方也是个县城,但比水云村旁的永宁县繁华不少。

    百姓们的穿着则也不大相同,款式更多,料子也更好,比永宁县的百姓更时兴一些。

    出去逛了两刻钟,周氏就记住了不少从前没看过的衣服款式,回来后也开始写写画画。

    转头歇下后,第二日一行人再出发,依旧是白日赶路,晚上休息。

    如此过去三日,第四天一大早,一行人抵达了青州府。

    府城的规模可比县城大多了,光是一个城门,就能容下数十人同时通行,十分恢弘大气。

    进城之后,青砖铺就的道路更是平坦开阔,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各种建筑鳞次栉比,各色酒幡旌旗迎风招展……

    别说穆二胖和周氏这样没出过远门的了,连沈翠这现代人都看的眼花缭乱的。

    马车进城之后行驶了大概三刻钟,就到达了卫恕租赁的小院子。

    那个‘小’其实是对卫恕而言的,但其实是个方方正正的一进大院子,配着耳房、厢房和后罩房那些的,比书院旧宅大不少。

    所以也难怪卫恕打下包票,说住得下。

    虽然是卫恕租的院子,但具体安排,他说都听沈翠的。

    耳房留给下人住,堂屋当然还是当课室,把其他屋子里的桌子都拼过来当书桌,至于怎么住……府城这边不砌炕,都是睡床,便不好让孩子们都住一个屋了。沈翠就让卫恕和卫奚住正房,梅若初和穆二胖住、劳不语住另一间厢房,而沈翠和周氏就去住后罩房。

    后罩房采光差一些,隔音也不算好,但她们俩也不需要用功读书,影响并不很大。

    这边日常都是卫家下人负责卫生,并不需要另外再打扫,算是拎包入住,所以安排好之后,大家就各自去安置行李。

    简单收拾完了,少年们又聚在了堂屋,开始温书,并没有像前头他们路上商量好的,说一进城就要吃喝玩乐。

    在这里开不了时间增益,沈翠也不用日日在书院待着,就到处熟悉了一下情况。

    像卫奚租赁的这个院子所在的文昌街,属于府城的中心地带,去哪儿都四通八达,方便的很,附近邻居也都是城中富户或者备考的读书人,并不是贩夫走卒之辈,日常也算清静。

    但好地段附带的,那就是昂贵的价格。

    这院子一个月的租金就在八两银子左右,若是遇上府试、院试那会儿临时来租,则还要翻倍,完全超出了沈翠的预算。

    卫恕他们虽然来过府城几趟,但都是过来应考的,除了这一带,他们还真不知道其余地方。

    不过这也不用他们操心,沈翠麻烦卫家的下人分散出去打听了一下,打听到了一家颇有名望的、童叟无欺的牙行。

    牙行也就是时下的中介了,眼下做这行的基本都是扎根在此多年的本地人,他们的门道可比他们这群外地人多。

    沈翠的要求呢,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并不需要宅子多新多宽敞、家具多齐全,但要离府学近,方便少年们下学回来住的,路上所用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两三刻钟,而且要安静,不能在商业街附近人来人往的。最后的预算呢,则是五两银子封顶,越低越好。

    府学自然也是在城里的好地段,五两银子要在府学附近租个环境清幽、够容纳好几口人的院子,还真有些不要蛰摸。

    但好在那牙人并不嫌她事儿多,就说回去寻摸寻摸,寻摸到了再来给她传信。

    又是五日,沈翠这边还没得到回信,院试开考了。

    第一百零五章

    院试之前,卫奚的体质补上来了,梅若初也把她新做好的东西穿戴在了身上。

    他们除了衣物只能再带些干粮。

    干粮一般就是炒米炒面粉这样的东西,馒头、饼子那种东西都是需要掰开揉成碎渣检查的,带了也吃不成。

    沈翠还是跟之前一样,抢着帮他们准备了干粮——系统里也有卖的,模样十分普通,虽然没带什么增益,但味道会更好些,能让他们吃的舒心一些。

    另外就是此时已到入夏,不止天气炎热,蚊虫也开始肆虐。

    在家时,卫家下人都会熏艾,挂蚊帐,倒是无甚,但考场那边就难说了,前头他们考府试,卫奚分到了离水井比较近的考位,就让蚊子叮咬得厉害。

    沈翠在系统里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个驱蚊手环,看着就像是最普通的红绳,但反正是高科技产物,系统说一条就可以管一个夏天,只要10购物点,也算是物美价廉了。

    最后就是暑热的问题,沈翠在系统里挑挑拣拣,选到了一个平安扣样式的小东西,材质似玉非玉,呈现乳白色,但又没有白玉那么温润,看着更普通一些。

    系统说是他们那个星球上的一种石头,能降温的。

    还是10购物点一个,效果就挺一般了,佩戴之后大概能让人周边的温度比旁处降个一二度,效果聊胜于无。

    沈翠也按人头买了,正好串在前头那个红绳上,让少年们系在手腕上。

    还别说,都是白皙清秀、清清爽爽的少年郎,手腕上佩一点红,既好看又透着喜气。

    他们都有了,沈翠也不能亏着亲儿子,也给穆二胖配了一条,不过他没舍得戴,说等来年下场之前再戴。沈翠就给他收进了系统仓库里。

    院试当天,除了周氏外,沈翠和穆二胖、劳不语一起去了送考。

    因为路途十分近,马车都没用上,大家天不亮起了身,吃了顿顶饿的早饭,简单收拾了一番就出发了。

    院试的流程对已经考过县试和府试的童生来说,并不陌生。

    最不同的,大概就是学政亲自到考场外点名。

    学政都是从翰林院里出来的,通身的清贵气度则又和其他官员不大相同。

    一众学子看着他的时候,更多的不是畏惧,而是孺慕和向往。

    沈翠他们目送三个少年去排队点名。

    后头自然还要经过搜身,卫恕和卫奚都没出什么意外,梅若初则是幸运值直接跌了一半,只剩下40点,搜身的时候他把衣物一脱,立刻引起了军士的注意——这大夏天旁人都是能少穿一件就少穿一件,就他里三层外三层的,恨不能把自己裹成个粽子,所以几个军士把他带到另一边,当贼似的严格盘查了好几遍,但查不出来他意图作弊或者夹带小抄的,还特地出来跟学政禀报了一声。

    要搁旁人,考前压力已经够大了,经过这么一顿磋磨,心态可能就直接崩了。

    但梅若初有颗强心脏,依旧处变不惊。

    那学政倒没说什么,只先问了被反复搜身的梅若初的反应,听说他并不像心有有鬼的模样,便笑道:“天下这能人异士有点怪癖很正常,既查过没问题就放行吧。”

    学政说完,梅若初也把检查过后没有问题的衣物穿戴回去,幸运值回升,那军士这才没有揪着他不放。

    点名和搜身结束后,考生依次入了考场,考场前升炮封门。

    沈翠也打开了光幕,观察着他们的q版小人,看他们无惊无险地到了考位,也没招呼穆二胖和劳不语归家,而是在附近阴凉处,寻了茶摊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