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

作品: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作者:骨生迷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前头她带穆二胖回去考县试,回来的时候看到劳不语那没有生机的模样,还觉着他像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现在轮到她了,她也是早上送众人出门后,就搬张摇椅坐在庭院里,手边再泡壶茶,中间午饭随便对付一口,慢慢消磨白日里的时光。

    不过跟劳不语不同的是,沈翠脑子里还有个系统可以闲聊。

    这天也是一般,沈翠正躺在摇椅上和系统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卫家的下人到了二道门前,说崔家那边送了帖子来。

    崔家给沈翠写帖子、信笺的便只有崔五娘了,沈翠起身去接过帖子一瞧,果然是崔五娘写来的。

    只是这次不同的是,崔五娘在帖子上写了她想带着孙姑娘一道来参观一次——

    正月里崔孙两家的亲事定下来之后,孙姑娘就被孙夫人拘在家里学礼仪那些。

    前头她说自己一年到头出门的次数是个手指都能熟的过来,现在这二三个月,她是一趟门都不得出。

    崔五娘是十分满意这弟媳妇的,加上孙姑娘替崔斐着想,帮着说服孙家长辈同意提前了婚期,就越发想对她好些。

    于是她便去了孙家提出带孙姑娘出门,说是婚礼上的东西都想让孙姑娘去掌掌眼,让她自己拿主意,务必要让她有个称心如意的婚礼,其实就是带她出去玩。

    崔五娘亲自过去说的,给足了孙家面子,也表现出了他们崔家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孙家长辈也有心让孙姑娘跟崔五娘多接触——崔斐的母亲走得早,崔五娘等于是半个婆婆,又是崔家家主,孙姑娘跟她打好关系,婚后的日子自然能越发顺遂。便也同意了下来。

    崔五娘每个月都抽出一两天闲暇时间带孙姑娘出门,不过她年纪比孙姑娘大了快一轮,打小又是在男孩儿堆里长大的,并没有带着女孩子一道玩的经验,前头就都是带着孙姑娘逛成衣铺子和首饰铺子。

    府城出名的铺子也就那么几间,逛了几次之后,崔五娘便想不到什么好去处了。

    而且孙姑娘虽然没表现出来,但崔五娘还是察觉到了她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便主动询问她有没有哪里想去?

    孙姑娘想了想,就问:“前头听阿斐提过,他们书院跟别的地方不同,不知道我方不方便去那里看看?”

    崔五娘这便使人送帖子来询问了,而沈翠这边正闲的无聊呢,加上孙姑娘既要和崔斐成婚,便也不算什么外人,她就立刻就回帖子说欢迎她们随时过来。

    隔天,崔五娘就带着孙姑娘上门拜访了。

    沈翠亲自去书院门口接了她们,带着她们一通参观。

    整个书院实际的地方还不包含前头的倒座房和后罩房,只中间一块地方而已。

    半刻钟走上一圈,也就看完了。

    看完之后,沈翠邀请她们去主屋喝茶吃点心。

    “学生们日常都在府学里,夫子也有事儿出去了。书院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看的,也是怪我,觉着白日里无聊,听了你们想来就应下了。孙姑娘难得出门一趟,怕是今日要被闷坏了。”

    沈翠说着话,阿姚拖着托盘奉上茶水,孙姑娘立刻伸手帮着接过,先放到崔五娘面前,又放到沈翠面前,最后才拿了自己那盏茶。

    “山长唤我若薇就好,听五娘姐姐说,阿斐哥哥往日受您照拂颇多,您便也是我的长辈。”帮着奉好了茶,孙若薇才继续开口道:“而且哪里就闷坏我了?这里很好,我也说不上来。但就是给我一种挺温暖的感觉。当然可能也有旁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我没瞧出来,毕竟我从前没怎么出过门。”

    难怪崔斐对她那般钟意,崔五娘也疼她,这俏生生的孙若薇半点不娇气,嗓音也清清脆脆的,说话透着一股爽利劲儿。

    就是沈翠今日第一次见她都很有好感,甚至心里忍不住想到,如果将来胖儿子说媳妇,也能说个这样性情的就好了。那她也会像现在的崔五娘一般,恨不能把这新媳妇别在裤腰带上。

    可能是她的想法太明显了,崔五娘笑着把孙若薇揽到怀里,“这可是我的宝贝弟媳妇,你若是想要,自己寻摸一个去。不过说真的,你家寒山也十四了,是该相看起来了。”

    沈翠捂着额头道:“你别和我说这个,说起这个我都头疼。”

    崔五娘说怎么会,“他人品样貌才学都是顶尖。若不是知道他往后前程远大,婚事得慎之又慎,我都想帮他做媒呢!”

    沈翠无奈笑道:“就他那样……算了吧,还是先专心学业吧。”

    去年年根上,穆二胖跟着崔斐去相亲,回来后大家都关心这件事,自然也要问起。

    崔斐只顾着傻乐,问不出什么,而梅若初因为年岁相当,需要避嫌,便不好随便乱看,也不方便多说什么。

    穆二胖就不同了,他半大孩子,不用避讳什么。

    他话倒是挺多,被问了就道:“院子里的梅花开的是真不错,不比书香寺的差。里头还有卖糖糕、糖葫芦、豌豆黄、钵仔糕……那个钵仔糕不知道你们见过没,反正我是第一次见到,摊主说是两广那边传过来的吃食,以前还有人不远千里去那边就为了吃这么一口。我看着新鲜,又听摊主夸的天花乱坠,就花三文钱买了一份,跟梅大哥分着吃了,确实爽滑可口,十分香甜……”

    沈翠听他说道了好一通,最后听他说完,无奈地问:“这就没了?”

    穆二胖点头道:“没了啊,我吃完本来还想买些回来给大家尝尝的,但也就转眼的工夫,摊主就卖没了。”

    卫恕都快无语死了,“山长问的‘没了’,不是问钵仔糕有没有卖没。而是问你旁的见闻呢,没了吗?”

    穆二胖搔搔头,“旁的小吃还挺常见的,院子里的湖面也结了冰,也没什么好景致。”

    就这种陪着去相亲,只顾着赏景和吃小吃的,还说亲?且不知道等到哪年能开窍呢!

    沈翠便岔开了话题,接着和她们说话。

    孙若薇跟早些时候的崔五娘一样,也对沈翠一个农妇,是如何开办起一间书院的十分好奇。

    那会子崔五娘问起,沈翠跟她又还不熟,便只说了很少的一部分。

    眼下大家都不是外人了,她便透露的多了一些。

    听到她用烂厨艺赢过了劳不语,崔五娘和孙若薇笑得腮帮子都疼了。

    孙若薇特别好奇地道:“您做的臭豆腐真有那么臭吗?”

    她心思写在脸上,就特别想见识一番。

    不过眼下肯定是见识不上了,因为沈翠的厨艺升了2级,再做不出来系统评定的【究极失败品】了。

    孙若薇还挺遗憾的,后头相处了一阵,她知道沈翠特别和气,便问说:“刚我看着课室里还有摊开的话本子……”

    “哦,你说那个,那个不是他们看的,他们日常不爱看这些,都勤勉的很,只看科举相关的书,那是我的。”

    “我就说,要不是看您特别和气,刚我还不敢问,怕我还怕问了您要不高兴呢。原是您看的,那话本子我好像没在外头看到过,方面借我看看吗?”

    这话一问,沈翠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因为那话本子是她写的。

    很早还在村里的时候,她就想过要自己动手写话本子,但肚子里墨水不多,编不出来时下话本子里文绉绉的行文。

    这几年她也补了不少‘文化课’,总算是写出了稍微像样些的东西。

    她的话本,写的是一个修仙的故事。

    跟时下那些话本不同,里头情情爱爱的东西不多,而且主角也并不是男子,而是一个女子。

    女子在成婚前发现未婚夫另有所爱,并没有想着如何报复男人,而是爽快地解除了婚约,得到了机缘,去追求长生了。

    写出来之后,沈翠就趁着白日里的闲暇时分,去了几家书局询问。

    结果几家书局都给回绝了,说文笔倒是没有问题,就是这个故事……注定是要亏本的。

    时下人看到话本子都是偏情情爱爱那种,书生和小姐那种最好。若是不讲情爱,论修仙那种,主角则也是男子,中间最好还要穿插跟什么狐仙、艳鬼的露水情缘。他们还给出了建议,让沈翠就照着这个方向修改。

    崔五娘听过之后把脸一板,“咱们认识也有一年半了,我是把你看成手帕交的。怎么你要出本子,不先找我,反而去找别人?”

    沈翠忙解释道:“就是因为我俩好,我才先得找别人问问,总不好让你看着情分来出版这种‘注定会亏本’的东西。”

    左右也说到这份上了,沈翠便去课室把话本子拿了过来,给崔五娘掌掌眼。

    崔五娘经营书局多年,看话本的速度格外快。

    孙姑娘也好奇里头的内容,便跟崔五娘头靠头一起看起来。

    看完之后,崔五娘道:“谁说注定亏本了?我看着挺好。”

    孙若薇也点头附和,“过去在家我也偶尔能得几本话本看,大多都是穷书生和富家小姐的故事,显得这些个富家小姐多愁嫁似的,好生没劲。要我说,不过是穷书生写来满足自己意想的。这个就很好!”

    第一百六十六章

    这话本子就是沈翠写的,没人比她更希望它被别人喜欢了。

    前头受到那么多否定,沈翠自然是有些灰心丧气的。

    有些灰心的同时,沈翠自己也分析了一下状况。

    她在现代的时候,分男女频,女性市场已经被开发出来了。

    她看的就是女频,也是以这个出发点去创作的。

    而眼下这个时代,话本子虽然普遍,但能识文断字,又能掌握家中经济大权、买话本来看的,大多还是男子。

    至于写话本的,就更是几乎未曾听过有女子了——这时代的女子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即便是孙若薇这样家境富裕的女孩儿,知书识礼,自小就读过不少书的,也是整日被关在宅门里,见闻有限,让她们来写话本子,她们怕是也会被市面上那种男性向的话本影响,写类似的故事。更别说这种人家规矩比一般平头百姓家大多了,并不会允许女儿家做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

    女性向话本的整体市场是还没被开发出来。

    现在的书局又不愁生意,墨守成规也能赚的盆板钵满,谁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至于他们建议的修改方向,沈翠也能改,只是心里不大乐意——毕竟眼下书院的财政又不像从前那么吃紧,她也并不是那么缺银钱了。改了去附和男人们制定的条条框框,这话本子写的可就没意思了。

    这两天她正为此事纠结着呢,正好今天崔五娘带着孙若薇上门来做客了。

    “真的挺好?不是看在情分上的?”沈翠认真地询问。

    崔五娘和孙若薇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崔五娘更是认真道:“咱们的情分归情分,虽然你前头想的确实没错,假若你话本子写的不好,我也会闭眼说好,愿意帮你出版。但这次属实不是,我是真心觉得不错,是别家没有的。你别理其他书局的人怎么说,谁说话本子都得照着他们男人规定的条条框框写了?反正我作为崔家书局的当家,我是认可的。”

    孙若薇也道:“真要等出版了,我号召所有认识的姐妹一道买。大家的家中都管得严,平时不许我们看情情爱爱的东西,但这本子清爽干净,没有那么些勾搭歪缠的东西,家里长辈想来也不会说什么。”

    得了他们两人的认可,沈翠也一扫前头的灰心丧气,点头道:“好,那咱们就把它出了。”

    后头崔五娘便带着沈翠熟悉了出版的流程,眼下一般有两种出版,一种是活字刻板印刷,这种成本就比较高,卖的也比较贵。

    另一种就是雇人手抄了,一本话本只需要另外支付成本低,定价也低。

    一般如果是大规模发行,能把活字刻板的成本给摊薄了,书局都会选前者,若没信心能热卖的,便选后者。

    介绍完之后,崔五娘又道:“说这些也就是让你知道而已,这些都不用你费心,下面咱们聊聊怎么分账。”

    分账也有两种,一种是作者直接把话本子卖断给书局,得一笔银钱。还有一种就是分成模式了。暂时收不到银钱,但是卖的好的话,赚头就很容易翻几番。

    “我建议你选后者。”崔五娘对这话本子是真的有信心。

    沈翠便接受了她的建议,说好用分成模式,五五分账。

    崔五娘也不含糊,让阿姚娶了笔墨来,两人当场就签好了契书。

    事情到了这一步,孙若薇提起道:“还有一茬呢,山长写话本子得有个笔名。”

    沈翠道:“我想了一个叫‘芳草客’,不知道合不合用,若不合用,就还听五娘子的。”

    崔五娘道:“这就挺好,芳草正对应你家‘翠微’嘛,合用的很!其实要我说,最合用的还是‘翠微山长’,不过书院山长写话本子,好像有些不务正业。等回头你再写教书育人那类的心得书,再用那个不迟。”

    后头便是商量其余细节了,崔五娘十分认真地询问了沈翠的意见。

    沈翠对时下出版的东西懂的不多,就提了一些其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