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

作品:看到弹幕后和病弱太子HE了 作者:甜心菜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什么粉饼啊, 那是脂粉盒。傍晚顾佳茴出去了一趟,跟那个讨人厌的谢瑶见了一面】

    【我现在都懒得看顾佳茴那条线了,有没有看见的姐妹说一下,顾佳茴见谢瑶做什么】

    【两个人小声嘀咕了什么, 具体我也没听清楚, 但谢瑶趴在顾佳茴耳边说完话后, 又提到了四皇子,似乎是想用四皇子的名号挑唆顾佳茴做什么坏事】

    【那这件事必然是跟休崽有关系了,感觉顾佳茴回府的时候, 看起来有些不对劲】

    【先别管那个了,我相信休崽可以应对这件事,但就是说,休崽和太子到底怎么回事呀!!】

    【我赌五毛钱,太子绝对喜欢休崽】

    【我赌一个亿!太子要是不喜欢休崽,我给你们直播倒立旋转窜稀】

    【笑死了,姐妹倒也不必这么拼】

    【但是太子为什么不说呀,难道是因为第一次谈恋爱还是个雏,不好意思了?】

    【会不会跟二房父子的死有关系,觉得愧对顾家,然后还有当年的事情,感觉对不起休崽,就不敢表露心迹了】

    【感觉太子是小时候经历的打击太多了,习惯了有什么事情都自己抗下,其实休崽要是能再主动些,太子肯定会被休崽拿下】

    【不瞒你们说,我都想钻进书里当他的嘴替,看的我要急死了】

    【太子的嘴这么硬,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也一样】

    【这破路都能开,姐妹真是6】

    正经的弹幕,并着不正经的弹幕,看的顾休休神色微怔。

    她尽可能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顾佳茴去见过谢瑶这件事情上,但视线还是会不住飘向那些提及她和元容的弹幕上。

    发弹幕的读者们似乎都认为元容对她有情意——说实话,就连顾休休,有时候也会产生这样的错觉。

    譬如方才元容应战,不论先前他是如何想的,是想要韬光养晦,还是忌惮西燕使臣,又或者是在陪着顾怀瑾胡闹。

    最后他却因为那一只兰草香囊,改变了主意,应下与顾怀瑾比试。

    就像是她忍不住对元容问出的那句话——就为了一只香囊?

    他到底有几分在意她?愿意为了那一只针脚歪扭,绣工极差的香囊,明知顾怀瑾是激将法,还甘之若饴,将这三年之间的蛰伏和伪装都功亏一篑,暴露于众?

    他说娶她不是因为愧疚,也不是因为怜悯,那又是因为什么?

    顾休休想不通,更看不透他。

    她前世只顾着闷头学习,想要考上一所好大学——作为一个从出生就被抛弃的孤儿,她似乎也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

    那期间她跟异性来往少得可怜,更没有时间去谈恋爱,别说是看透元容在想什么了,她现在连自己都看不懂了。

    她不明白,为何如今元容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可以牵动她的心,让她为之欢喜,为之担忧,为之落泪。

    明明原来的她,不是这样多愁善感的人。

    顾休休垂下眸,走进寝室,坐在了梳妆台前的蒲团上。玉轩内,乃至整个永安侯府中,都四处张灯结彩,贴满了大红色的喜字,就连她明日梳妆要用的胭脂水粉,也通通换成了喜庆的红色。

    她托着下巴,另一只手在梳妆台上的胭脂水粉中随意拨弄着:“朱玉,这些胭脂水粉都是新换的?”

    “是了,都是夫人前几日去水粉铺子特意挑选的。夫人说您最喜欢白茉莉的香味了,所以这些胭脂水粉也都是茉莉味的,您可以闻一闻。”

    闻言,顾休休似是不经意地拿起了脂粉盒子,随手打开盖子,放在鼻尖嗅了嗅。

    什么茉莉味,这脂粉香的呛人,难闻的很。

    忆起弹幕上所言顾佳茴曾去见过谢瑶,又明知她不在府中,还跑到玉轩来说要见她,在她寝室中待了许久,摆弄过她桌上的脂粉盒子。

    顾休休摇了摇头,低笑了一声,似是讥诮。她指尖叩在梳妆台上,一下一下敲着。

    真不知顾佳茴是怎么想的。

    贞贵妃都舍弃了谢瑶,顾佳茴却还觉得谢瑶能在四皇子那里说上话——这或许也不是顾佳茴愿意帮谢瑶的真正原因,大抵还是心有不甘,看不得她过的太安生。

    顾休休有些兴致缺缺,懒得理会顾佳茴和谢瑶的小把戏,但她又向来不是吃闷亏的性子,长睫一扬:“朱玉,帮我把秋水叫来。”

    -

    翌日天蒙蒙亮时,顾休休便听到了鞭炮声。平日素净惯了的玉轩内,人来人往,奴婢仆人忙得脚不沾地,那交迭的脚步声吵得她实在睡不着觉,只好起了榻。

    古时昏礼,其中有一个昏字,便是因为这里的人成婚、迎亲都在黄昏时,他们认为黄昏乃是吉时,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

    作为新娘,顾休休不必起太早。反倒是元容,今日要被折腾得不轻,天不亮就要起榻去乾明门祭□□拜,饿着肚子听礼官念那冗长无趣的告词,再受天子醮戒之礼。

    等这一套流程走下来,来永安侯府迎亲时,便刚好是黄昏之时。而在这之前,顾休休只需要打扮得当,在闺房中待嫁便是了。

    虽然是第一次成亲,多少有些紧张,但相比起坐立难安的永安侯夫妇和手忙脚乱的顾怀瑾,顾休休觉得自己还是显得淡定多了。

    她简单用过了早膳,沐浴更衣过后,换上了皇太子妃的褕翟礼服,头戴九翚四凤冠,两博鬓九钿,端坐在梳妆台前,任由婢女描眉梳妆。

    永安侯夫人将永安侯和顾怀瑾都赶了出去,坐在顾休休身边的蒲团上,神色似乎是有些紧张:“豆儿,你如今长大了……”

    见母亲含糊其辞的样子,顾休休疑惑道:“娘,您想说什么?”

    永安侯夫人硬着头皮,将一本画册塞到了她手里,压低了嗓音:“到没人的时候再打开看一看。”

    这话听起来十分的熟悉,就在不久之前,到永宁寺的佛殿中抄佛经时,虞歌夫人也用着极为相似的神情,说过极为相似的话。

    顾休休垂下眼尾,不动声色瞥向那本画册,外封面是宝蓝色,没写着字,画册不怎么厚,但拿在手里很有分量。

    她心中顿时明了,这东西必定是传说中的春宫图了。其实在北宫中,皇后派去教习讲解大婚当日礼规的女官和嬷嬷,已是给过她几本房中秘术的小册子了。

    但她觉得大抵是用不上,就没有看,直接让朱玉收了起来,压箱底了。

    旁人给她是一回事,永安侯夫人作为她身边最亲近的人,给她一册春宫图,这令顾休休无所适从,由耳根到脸颊,都蔓延泛起一片烧红。

    顾月当初进宫时,永安侯夫人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宫中自有女官引导,用不着她操心。

    但顾休休就不一样了,这明媒正娶迎到东宫里的太子妃,她作为母亲,自然是有义务要教导顾休休如何服侍太子殿下的。

    就在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氛围,母女两人大眼瞪小眼之时,顾佳茴来了玉轩,手中捧着一柄玉如意,道:“祖母让我给姐姐送来此物,贺祝姐姐今日大婚。”

    说话时,她视线不住向那梳妆台上瞄去,直至看到婢女给顾休休用了那盒脂粉,才放下了心,嘴角微不可见扬了扬。

    送完了玉如意,顾佳茴便又离开了玉轩,母女两人说了些体己话,便这样熬到了黄昏之时。

    顾休休坐在玉轩里,听到了永安侯府外的鼓吹乐声,她知道迎亲的仪仗队已是到了门外。

    永安侯夫人取出了红盖头——顾月绣到了一半,便由永安侯夫人带回了府中,着手绣完了另外一半的盖头。

    她象征性地盖在了顾休休的九翚四凤冠上,这盖头四四方方,霞缎绚美,边角挂着彩穗,绣着翱翔于天的九尾凤凰。

    盖上以后,在朱玉的搀扶下,顾休休站了起来,朝着玉轩外走去。

    待她到了前院时,元容也随着礼官进了永安侯府,他将手中的大雁交给随行者,看向他将要迎娶回东宫的太子妃。

    虽盖着红绸,看不清她的面容,单是看她凌傲的气质,似是腊月寒梅,又似松柏竹兰,微抬着皙白修长的颈,比那湖中的天鹅还要优雅端庄。

    按照礼规,将由永安侯夫妇先后训诫过顾休休后,再由顾怀瑾这个兄长将她搀扶上凤轿,太子则乘金辂车至东宫。

    顾怀瑾向来与顾休休斗嘴斗惯了,但却比谁都宠爱这个妹妹,顾休休受父母训诫过后,她的手还没搭上他的手臂,他的眼泪就哗的一下落了下来。

    顾怀瑾用着抿着唇,抬手抹了一把泪,瞪了一眼看过来的元容,似是想要警告元容,若是对他妹妹不好,他可是绝对不会绕过元容。

    可转念一想,他太了解元容了,元容又怎么会对他妹妹不好?

    往年旁人都以为元容与他关系亲近,每每打了胜仗回到洛阳城里,便一定会到永安侯府寻他。

    他们都不知,元容说得是寻他,但哪一次进府,必是要拐弯抹角,提到顾休休,而后装作无意似的,在府中与她偶遇。

    直到三年前,他迫于无奈,在顾家老夫人的威逼下,与元容断了交,元容才没有再来过永安侯府。

    他往日便觉得元容对他妹妹有意思,但又说不上来是什么意思,感觉像是喜欢,像是在意。

    可顾休休及笄之后,洛阳城中的簪缨世贵踏破了永安侯府的大门,想要求娶顾休休,元容却毫无动静,从不主动约见她,更没有在她面前表现出什么情意过。

    也就是顾休休在感情上过于愚钝,及笄过后,对于那些追求者一向是拒之千里,就像是对男人过敏似的,才没有叫旁人趁虚而入。

    这样说来,两人倒也是天造地设——都是感情白痴,对男女情爱一窍不通。

    顾怀瑾吸了吸鼻子,将顾休休扶上了凤轿,仍是忍不住低声叮嘱了一句:“若是长卿欺负了你,你定是要给哥哥传信,就算哥哥远在千里之外,也不会饶过他。”

    顾休休听出了他的颤音,反手覆在他的手背上,轻笑道:“太子殿下不会欺负我。”

    顾怀瑾别过头,强忍泪意,放下了轿帘:“好,好,不会欺负你。”

    随着鼓吹的乐响,凤轿抬起,平稳地向前移动,顾休休掀起盖头一角,透过那晃动的轿窗帷帐,看到了围在长巷街边的百姓们。

    太子大婚,鼓乐喧天,可谓是人声鼎沸,盛况空前。更何况昨日顾怀瑾与太子比试之事,只不过一夜,便传遍了北魏洛阳城的大街小巷。

    甚至今日一早,说书先生就将其编成了评书,仿佛亲眼所见,道太子殿下一招制住定北将军,将他打得鼻青脸肿,痛哭流涕,连玄铁打造的宝剑都被内力震碎成了一地的齑粉。

    而那诸国使臣被太子威慑,竟是吓得尿了裤子,连滚带爬出了东宫。

    一个在上面讲得是唾液横飞,慷慨激昂,底下听书的百姓们,也是听得津津有味,沉迷其中,丝毫没觉得夸张离谱。

    人人都有慕强心理,更何况那是让胡人闻风丧胆,可止小儿夜啼的太子殿下,曾经北魏的杀神、战神。

    往日传遍洛阳的谣言传闻,仿佛不攻自破,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灭绝了。随之而来的,是百姓们铺天盖地的敬意与倾慕。

    倒是顾怀瑾因为此事遭了罪,先是被永安侯训斥了一顿,昨夜又被召入北宫,受皇帝责骂了半宿。

    顾休休思绪之间,凤轿已是抵达了东宫之外,刚一停稳,她便将盖头放了下来,端坐着仪态,等候元容来掀帘。

    她看不清楚盖头以外发生的事情,只觉得凤冠沉甸甸压人,时间仿佛变得极为漫长。

    直至那轿帘被挑开,她眼前的绸布似是亮了些,心跳不知为何突然增快,许是过于紧张,连手脚都有些发软。

    一只苍白的手掌伸到她盖头下,那只手骨节分明,修长白皙,指甲修剪整齐,泛着莹润凉泽的光,比那少年钢琴家的手指还要好看一些。

    到了东宫殿外,迎入正门时,她便不用蒙着盖头了。

    她双手安放在膝头,心脏恍若跳到了耳畔边,清晰可闻,甚至忘却了呼吸,秉着一口气,等待他挑开盖头。

    元容指间握着喜秤,掌心渗出了些薄汗,有些发凉黏腻,他挑起盖头,动作轻缓,慢慢地揭开了盖头。

    少女如云的青丝堆起,鬓间点着簪花钗钿,她今日的妆容要比往日颜色重一些,似是朱色笔墨晕染在白纸上。那双熠亮而明澈的眸,摄人心魂,与他对视了一瞬,便极快地落下。

    元容短暂地失神过后,将喜秤交由礼官,扶着顾休休从凤轿中缓缓步出。

    到了东宫外,观礼的人便从百姓变成了北魏名士、群臣,诸国使臣与士族女郎,无外乎是些身份高贵,赫赫有名的簪缨世贵。

    谢瑶便混在其中,不知何时挤到了最前排,似是为了更好的观赏片刻后顾休休狼狈失措的模样。

    顾休休一出凤轿,那观礼的人群中便响起一阵吸气与惊叹声。她本就有北魏第一美人之称,尽管早已经知道她冰肌玉骨,貌似仙人,在看到她面容的那一瞬,他们还是忍不住惊了一下。

    黄昏落日的夕阳挥洒在她鬓发间,将那柔软乌黑的青丝笼罩上一层淡薄的柔光,像是水洗过后的软绸,铅华尽褪,恬静而美。

    那浓颜欲色缀点在她面上,却分毫不觉突兀,她肌肤瓷白近乎剔透,将那绛唇朱色映衬得分外昳丽,撩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