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宋第一衙内 > 分卷阅读63

分卷阅读63

作品:大宋第一衙内 作者:素衣渡江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任孟州知府连他也没逮着。

    现在武松跑没影了,施恩也溜了,就剩下当地沸腾的舆论。

    因为武松悬赏三千贯,整日有假消息传来,某某巷发现了武松,都头就得带人去,结果到地方一看,都是误认,白跑一趟。

    被张都监派去杀武松的四个人公差的尸首也在河里被捞出来,叫家属认领了,这些家属整日跑来衙门哭诉要衙门替这些人伸冤,不知道的还以为知府衙门里也办丧事了。

    另外不知哪儿来的传言,散布恐慌说武松就藏在快活林里,随时准备冲出来再开杀戒。

    阳谷县的百姓知道武松是打虎英雄,是为兄长报仇的好汉,但在孟州城,只知道他是帮施恩打架的帮手,杀人全家的凶手。

    张都监府凶案导致快活林过往商客都少了,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

    这就是高铭作为新任孟州知府要面对的局面。

    作者有话要说:

    武松这人,施耐庵写他的基调是高开低走,以打虎开局,为兄报仇,快活林打蒋门神都是高光时刻,但后来却急转直下,鸳鸯楼滥杀无辜后,施耐庵对他的形象也不怎么维护了,似乎根本不怕粉丝脱粉。

    武松杀了张都监全家,办成头陀逃跑后,在青州地界的一个村间酒店喝多了酒,追打一条黄狗,结果不仅没捉到,自己也掉进了河里,很狼狈。

    原文如下:【武行者看时,一只大黄狗赶着吠。武行者大醉,正要寻事,恨那只狗赶着他只管吠,便将左手鞘里掣出一口戒刀来,大踏步赶。那只黄狗绕着溪岸叫。武行者一刀斫将去,却斫个空,使得力猛,头重脚轻,翻筋斗倒撞下溪里去,却起不来。冬月天道,溪水正涸,虽是只有一二尺深浅的水,却寒冷的当不得。爬起来,淋淋的一身水,却见那口戒刀,浸在溪里。武行者便低头去捞那刀时,扑地又落下去了,只在那溪水里滚。】

    打虎英雄打不到一条黄狗,当时是十一月的天气,两次掉进冷水里,想想就哆嗦。

    在这之后,就是他被孔明孔亮捉住,被宋江解救,接着上了二龙山,再没他单独单元的情节了。

    至于擒方腊,原著也不是武松,而是鲁智深。

    在他的故事单元,武松以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开局,以拿戒刀打黄狗不着落幕,以为兄正义复仇开始,以滥杀无辜结束。

    说到滥杀无辜,除了在鸳鸯楼杀了十五个人后,在打黄狗之前还有个情节:在蜈蚣岭,武松杀了一个小道童。

    原文:【武行者睁圆怪眼,大喝一声:“先把这鸟童祭刀!”说犹未了,手起处,铮地一声响,道童的头落在一边,倒在地下。】

    而这个道童,在后来写明是被坏人掳劫来的,不过,是不是掳来的都不重要,反正给试刀了。

    但是武松开局太厉害太有人气,大家都不愿意看英雄崩人设,导致民间衍生了武松单臂擒方腊的故事,影视剧在改编的时候都抛弃了原著,拍的是武松单臂擒方腊。而打黄狗落魄这段,基本都当看不到。

    不过,施耐庵还是很喜欢武松的,给他安排的结局很好,出家做了清忠祖师,朝廷赏赐了十万贯钱,活了八十岁,寿终正寝。

    对了,武松其实有对家,他的对家和武松粉吵架的时候,经常拿打黄狗这段气武松粉。

    武松粉也会还击,贴对方蒸煮的黑历史,那么这个对家是谁呢?

    没错,就是鲁智深的粉丝。

    他俩家掰头的很多,争谁力气大,谁是步军头领第一,谁真正擒了方腊,反正种种吧。

    很有意思。

    第35章

    人的嘴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

    孟州百姓, 把这两者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吃饭的时候都在讨论张都监一家遇害案。

    “早就知道得出事,快活林那等肥肉, 人人争抢,果然出了人命。”

    “官府不知干什么吃的,杀人犯嚣张到留下姓名:杀人者打虎武松!可连根毛都没抓到!”

    “不要这么说,小心被官府听到将你逮去打板子。”

    “嘁, 也就能打老百姓的板子, 放走杀人犯。”

    而且武松杀人了人家满门,看门的养马的都没放过, 这让百姓就更担心了, 毕竟这不是有仇报仇, 而是滥杀无辜,万一自己哪天去别人家做个工,也被杀了, 怎么办。

    于是白日聚在一起讨论得欢的百姓, 一到晚上人人闭门不出。

    高铭这个新任知府,感受到了压力。

    尤其有一部分压力还是朝他来的。

    “听说新来的知府是高俅的儿子,靠他爹的势才做了咱们本地的知府,这种人能有什么能耐, 前任知府大人实打实的进士出身, 他都抓不住的逃犯, 他如何能逮住?!完了完了, 孟州苦也!”

    “这高俅之子,还不到二十岁, 毛都没长齐,就出来做知府, 能做得什么事?!别说擒住凶犯,就怕孟州以后更乱!”

    时迁把街头巷尾听到的消息,一字不落的传递到了高铭耳朵里。

    时迁也很担心,“大人,我听说那武松天生神力,三五百斤的石头也举得起来,他这会又不知逃窜到了哪里,如何平息百姓的担心啊。”

    不等再等了,高铭拍案大声道:“传本府的命令,立刻召集所有师爷并都头聂亮到公堂!”

    召开案情分析大会!

    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等着高铭的第一把火。

    高铭沉着脸,坐在大堂上,看看左边站着的师爷和小吏们,又看看右边站着的都头和缉拿捕快们,冷声道:“本府叫你们来,是因为本府发现了一件事,不知你们猜没猜到。”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搭腔,连个线索都没有,谁知道知府说的是什么事。

    猜对还好,猜错了,又惹出事情来,得不偿失,这个节骨眼,不被下狱就是幸事。

    聂亮见人其他人都不说话,自告奋勇的道:“小的们猜不到,请大人明示。”

    高铭继续沉着脸,“好吧,那本府就明示。因为本府发现孟州不仅有张都监家的案子没破,只是它闹得大,满城皆知罢了。本府最近几年的案卷,发现悬而未破的失踪案不计其数,累计起来数目惊人。”

    这时师爷江东述道:“大人,这些失踪案,因为失踪人员和报案人很多都不是本州人士,实在查无可查,故只记录下来而已。”

    “而已?”高铭哼道:“我粗略计算,这失踪的人员就有几十个了,这还是报案的,没报案的又有多少?!这是活生生的人命,这孟州附近是有吃人的老虎,还是有害人的夜叉?如此多的人有去无回!竟然只当做平常事?!”

    有人见知府要问责,站出来甩锅,“出门在外,难免有意外,咱们这孟州本来就是往来要道,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