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宋第一衙内 > 分卷阅读67

分卷阅读67

作品:大宋第一衙内 作者:素衣渡江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嫌犯便是孙二娘店内的两个伙计,小二和小三。

    这两人生得膀大腰圆,专门在后厨做剥皮切割的活,这时候被押上来,两双眼睛贼溜溜的环视周围,听到百姓的骂声,都不敢往后看。

    小二小三被推着跪到在高铭跟前,眼皮不敢抬,都低着头,大概也是意识到死期到了。

    高铭盯着他俩,“孙二娘和张青说,你们店里有三不杀,可有此规矩?”

    小二和小三谁都不答。

    高铭便抽了一支令箭,“谁答得慢,这签子便用在谁身上,本府在问一遍,你们店内可有规矩,是否认真执行?”

    小二听了,抢先道:“张青确实说过,但孙二娘从不照做。我们去年还药翻了一个大和尚,要取他性命,但是张青赶了回来给救下了。小人还记得,那和尚叫做鲁智深!”

    之前都叫老板娘,如今都是罪犯,便直呼其名孙二娘。

    事到如今,必死无疑,把责任都推到孙二娘夫妻身上,他们说不定能逃脱凌迟,来个痛快的处斩。

    张青忙道:“没错,小人救了鲁智深,所以把他放了,并没有害他性命!我们不杀和尚。”

    他刚说完,就被小三反驳,“不是的,也有没救下来的,两年前有个头陀打店里过,被孙二娘药倒,肉多,做了好多天馒头!说不杀云有僧人,是因为这个穷和尚没得什么肉,但是遇到肉多的,找杀不误。”

    “那行院烟花和配军囚犯为什么不杀?”高铭追问。

    “妓女相好的多,姐妹多,若是害她们,她们那些的姐妹四处去说,全天下不都知道了?哪还有买卖上门。至于囚犯和配军,都不是好惹的,怕他们的朋友亲戚上门寻仇!”

    张青面如土色。

    “什么三不杀,分明是欺软怕硬!美化你们的最恶行径!”高铭道:“惯会扯谎的贼骨头!”抽出四支签子扔到地上,“孙二娘张青着实打。”

    一个签子是十板子,每人各二十大板。

    聂亮等人打人不手软,都是害人性命的恶鬼,只恨不能打死,没一下都往疼里打。

    一时堂上鬼哭狼嚎,但周围人发出的却都是解恨的欣慰声。

    待板子打完了,高铭便对差役道:“将翻到的衣裳物证拿上来。”

    四个差役,大包小裹的拉了许多衣裳到大堂上,这些都是从孙二娘店里翻出来的,都是被他们害了性命的人的衣物,有好的,他们自己穿了,剩下一些就在店内放着,闲下来心情好了就清理,否则就在酒店后角落里吃灰。

    高铭叫人差役摊开一些,就有一股子霉味和血腥味翻涌出来,在场人都忍不住掩鼻。

    “这是从你们店里发现的受害者衣物,本府昨日叫人清点了,总共是八十七件,其中孩童衣裳九件,女人衣物十一件。另有和尚道士的用具数个。”高铭道:“而且,本府发现了一件血衣,来人,单拿出来给他们看。”

    那是一件满是鲜血的袍子,血迹已经干涸呈黑色,一看这衣裳的主人就杀了许多人,才导致如此大面积的沾染了血迹。

    “这袍子的主人是谁?”高铭声音不带一点感情的问道:“你们用蒙汗药药翻行人,然后剥衣杀害,其他衣裳都是干干净净的,这么就这件衣裳满是血迹?”

    这袍子的是主人正是武松,因为他杀了张都监一家后逃跑,在一间破庙休息,被孙二娘的一家分店伙计抓住,刚要动刀的时候,孙二娘来了,把他救了下来。

    领回店中,用之前一个被他们加害的头陀的衣裳戒箍度牒给他换上,把武松放跑了。

    这就是行者武松的来历。

    此时此刻,看到这件衣裳,孙二娘和张青等人都迟疑了,武松换下来衣裳就手扔到了旧衣裳堆里,还没来及处理,就这么被翻了出来。

    张青浑身又出了一层汗,汗水渗入伤口疼得直呲牙。

    高铭一挥手,吩咐差役,“将这件衣服抻开。”又对堂下的犯人们道:“你们看看这衣裳的尺寸,得是身高六尺人所穿。这样的人得被你们做多少人肉馒头,你们怎么会没有印象!还不如实招来?!”

    孙二娘和张青齐齐保持沉默。

    倒不是不敢出卖武松,因为武松已经逃离孟州了,就算说是武松的,知府也逮不到人。

    之所以不说,是因为他们抱着一丝幻想,那就是武松听到他们入狱的消息会来劫狱,将他们救走。若是出卖了他,不仗义的人在江湖上是没地位的,是不配被救的。

    孙二娘便道:“不知哪来的汉子,被我们宰了做了好几天馒头!”

    张青也道:“不信大人问我们店里的小二小三!”

    高铭看向小二和小三。

    小三缩做一团,回答道:“记得上个月的一天,这孙二娘领回来一个大汉,十分魁梧,之后我没注意,当时店里肉多,不晓得是不是做了馒头。”

    高铭淡定的继续问孙二娘:“你怎么把这汉子带回来的?药翻了吗?可我听你伙计用的‘领’字,这可不像不能行动的样子。”

    小三一听,立即道:“是了是了,是跟着孙二娘走回来的,似是认识,有说有笑。”

    孙二娘朝那伙计呸了一口,“你懂个屁,不有说有笑,怎么骗他喝蒙汗药。”

    解释的还算合理,但是高铭岂会相信,“那为何这衣裳有血迹?”

    孙二娘忍着嘴疼,道:“蒙汗药没下够,他睡一半醒来,我便给了他一刀,因此出了许多血。”

    “那一刀给在哪里?”

    “不知道,就在身上混乱捅了一刀。”

    高铭冷笑,“可你看着衣裳上,哪有一个刀口?”

    孙二娘果然见那衣裳不曾有一个刀伤,便改口道:“刚才记混了,伤口在脖子上!”

    高铭便一挥手,“传仵作。”

    仵作是个小老头,早在一旁等着,听到传召,立刻上了堂,先拜了高铭,又检查了衣裳道:“回大人的话,这衣裳的血迹,依小人看不是从脖子流出来的,好几处血迹都可以看出是飞溅上来的,应该是杀人时所穿,受害者的血迹飞溅上来的,这是一件杀人时穿的血衣!”

    孙二娘冷汗涔涔而下,仰头看向这个噙着冷笑的年少知府,竟然第一次感到了恐惧。

    高铭叫仵作下去,继续盘问张青和孙二娘,“本府怀疑这血衣的主人就是杀害张都监一家的凶手武松!”

    声音洪亮,在场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连师爷都呆住了。

    万万没想到,知府竟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周围百姓更是纷纷惊诧,敢情一直通缉的武松和这个案子也有牵连,赶紧趁着差役们不注意,都往前挤了挤,就为了听得更清楚。

    孙二娘和张青听了这话,顿时如烂肉一般的瘫软在地。

    高铭吩咐道:“孟州最近除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