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宋第一衙内 > 分卷阅读287

分卷阅读287

作品:大宋第一衙内 作者:素衣渡江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彦泽见高铭扳回了一局,高兴的道:“会不会画倒无所谓,但是懂得方法,进步一定飞快。”

    曹画正还是不服,“绘画都是水墨,并不同炭条,难道所有的画都是黑白的吗?”

    高铭刚想开口,就听赵佶道:“不,用水墨仍然能表现出来高爱卿所说的感觉。”

    赵佶在绘画方便是有天赋的,稍加启发就一通百通。

    不在于是不是用炭条,而是在于黑白灰的呈现,黑色未必就是黑,只要颜色深一点,灰就更好办了,重要的是留白,仿佛有光照射,那样整个人东西就鲜活了。

    高铭就知道赵佶能领会得到,其实明朝传教士将西洋技法传入后,明清都许多人都博采众长,用水墨画出了相当写实的画作,而高铭之前生活的年代,也有许多这方面的大家,将两种技法结合的十分好。

    皇帝都发话了,曹画正哪还敢说一个不字。

    高铭还没说完,再接再厉,“而且,我还发现曹画正的构图比例有很大问题,看得我不是很舒服。就我个人感觉来说,我比较喜欢主体的位置在画作的这个位置。”

    说着高铭在曹画正的画上比划了一下。

    那个位置正是黄金分割点的位置。

    “大家也都感受一下,是不是这个位置要更好一点?”高铭道:“大概就画作分成五等份,在二份和三份的交汇点的位置上。如此珍贵美妙,可以叫做黄金分割点。”

    黄金分割理论是经过验证的真理,没道理这群对艺术感知如此敏锐的人体会不到。

    因为刚才高铭已经说出了黑白灰,其他人不敢再小看他,此时听了他的这番话,已经有人开始用笔在纸上勾勒了一下,确实发现这个位置确实有它的玄妙之处。

    赵佶看了眼其他学生的练笔草稿,的确如此,在这个位置构图,的确比之前看起来更叫人舒服。

    其实每次起笔绘画,他有的时候也是凭感觉落笔,经常画完了,感觉位置偏坠,不是很顺眼,但又找不到具体问题在哪里。

    真是没想到,这个问题竟然被高铭给解决了。

    一个不会绘画的高铭,但却对构图有如此深奥的理解,这是他没想到的。

    不过,之前从高铭给他献白鹿时候的布局看,他那个时候就发现高铭在艺术方面颇有些灵性。

    赵佶满意的捋着自己的胡须,自己没看错他。

    高铭继续谈论黄金分割点的妙处,“其实,黄金分割点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比如,若是把这幅画挂起来,挂在墙壁的哪个位置?挂在黄金分割点的位置,其实最叫人顺眼。”

    赵佶不时颔首。

    而其他人都不再说话,谁说人家不会画画就不行的?人家分明有如此通透的见识。

    蔡京和王黼在一旁都惊呆了,不是吧,高铭一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子弟,居然对绘画技法这么有了解?

    还参透了所谓的黄金分割比例?

    还什么流派不流派的,这要是继续钻研都能自称一派了。

    作为一个满腹经纶,亦会诗词绘画的人,蔡京纵然对高铭再有意见,也没法否认他的理论是错误的。

    就凭高铭给皇帝贡献了所谓的黑白灰和黄金分割这两条就够他用的了。

    他是怎么发现的?

    蔡京不相信高俅的儿子有这样的慧根,下意识的去看高俅,却发现高俅的眼神也很吃惊,但发现蔡京看他,立即露出一副淡定而骄傲的样子。

    此时就见曹画正看着自己的画,突然就要上手去撕,幸好周围的学生拦着,否则就真的扯了。

    赵佶不悦的道:“你这是做什么?”

    “我画了一辈子竟然还不如一个从没拿过画笔的人,我还有什么颜面教学生?这个位置应该由高大人来当。”

    高铭谦虚的道:“就像我刚才夸你画得好一样,我说你画得不好,也只是我的主观看法罢了,当不得真,曹画正如果不相信,就当个笑话,如果相信,我也只能说这么多,毕竟我不是专业人士,只能讲这么说,至于如何在真正的画中应用,还得看画正你的。”

    连赵佶也道,语气中有不悦,真是的,哭闹给谁看?“高铭跟你说的话,你听见了吗?”

    皇帝开口了,曹画正只能道:“臣都听到了。”

    还是觉得自己白活了,这些年到底都研究了什么?还不如个没画过画的。

    经过这番闹腾,时候已经不早,除了蔡京、高家父子俩被赵佶特意留下来共同用饭外,其余的人都各自回去了。

    高铭能蹭一顿御膳,自然是很开心的,等吃过饭,赵佶还觉得意犹未尽,他总有预感,或许还能从高铭身上搜罗出别的有用见解。

    赵佶带着郓王,蔡京还有高俅父子在御花园内散步。

    蔡京因为白天的事,不敢再看轻高铭,什么都不说,万一再给他发挥的机会就不好了。

    忽然前方有两块奇石,赵佶便指着它们道,对高铭道:“你觉得这两块石头哪个更好一点?”

    他本打算一块留在御花园,另一个送到艮岳去。

    高铭忽然发现这可能是好机会,于是低头是稍作思考就道:“官家,臣有一番话想讲,其实美,不是恒定,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西施。每个人对美的感受都不一样,乡下汉子眼中的美,可能是丰腴的,好生养的,富绅家里的美是小家碧玉的,低眉顺眼,英雄豪杰,可能更喜欢倾国倾城,大气富贵的美。”

    高铭今天美术课上头了,侃侃而谈。

    虽然答非所问,但有了白天对高铭的刮目相看,赵佶津津有味的听着。

    而这时高铭却开始回答他之前的提问,“以微臣看来,这两块石头都一样。”

    “你刚才不还说,美不是恒定的么?”

    “是的,所以正因为每个人眼中看美都不一样,所以这两块石头怕是一个挑选的吧?因此臣觉得一样的美。”

    赵佶和郓王都是一愣,赶紧仔细看这块石头,哪能看出来美不美,都长得狰狞嶙峋。

    但有了白天高铭侃侃而谈做支撑,赵佶不禁反问,真的吗?

    “官家,既然美是千姿百态的,而石头的形态更是万千。这样想的话,只叫一个人把关,未免有点有失偏颇。如果美得单调,恐怕正是美则美矣,没有灵魂。”

    言下之意,朱勔的审美,只是他一个人的审美,可能会很单调。

    美……美得没有灵魂?赵佶第一次听到这种形容,虽然怪了点,但却不得不说,直击人心。

    他追求的可是,灵魂与外在兼有的美。

    他再看艮岳中的山石,不知是不是受了高铭的影响,的确有点感觉单调,每一块虽然在外形上和其他的不同,但是内在,也就是所谓的灵魂,却好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他的宠妃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