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大宋第一衙内 > 分卷阅读347

分卷阅读347

作品:大宋第一衙内 作者:素衣渡江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起了灯棚,灯火璀璨,流光溢彩。

    店铺悬挂灯笼自不必说,连个人家也不甘落后,屋前屋后都挂着精巧的彩灯。

    除了灯外,还有各种戏班子沿街表演,整座城市都处在锦绣笙歌之中。

    今天大家都暂时放下了仇怨,不管是蔡京亦或者是童贯都一派喜气洋洋。

    除了朝臣外,有功勋的将领,以及外戚都在邀请之列,宫内灯棚内十分热闹。

    高铭、花荣跟慕容彦泽站在灯棚内,与其他人一起说笑。因为假期,没着官服,都穿着常服。

    鉴于史进一直嚷着想长长见识,见宫内的灯会是什么样子,高铭就把他加进随行人员给带了进来。

    慕容彦泽笑问高铭,“一会灯会结束了,去哪里玩?”

    高铭道:“不玩了,天气这么冷,回家呆着。”

    慕容彦泽哼笑道:“你这人没良心,最会骗人,你嘴上说回家,但肯定偷跑出去玩,就是不带我。不过,没关系,我也不稀罕跟你溜达,我自有去处。”

    高铭嫌弃的咧嘴,“你就显摆吧,不如直接说你今晚有幽会。”

    元宵节,女子也可以出门,人约黄昏后的情况不少。

    慕容彦泽勾了勾唇角,“羡慕吧?”

    高铭呵呵笑道:“羡慕。”

    花荣看着一切,笑而不语。

    慕容彦泽道:“你们皮笑肉不笑是几个意思?”

    正斗嘴,有太监尖着嗓子道:“皇上驾到——”大家都摆正了身子朝向赵佶,齐声说吉祥话。

    赵佶心情就跟这些花灯一样,绚烂地很,美滋滋地一挥手,“众爱卿不必多礼,今日朕与众爱卿共同赏灯。”

    赵佶子女众多,能站在他旁边的除了太子外,就是受宠的几个,其他人严重父爱不足,就比如老九赵构,高铭发现他基本上已经站到第三排去了。

    再往后则是三三两两交谈的妃嫔,各个盛装打扮,美人与美景珠辉玉映。

    她们之后是帝姬和宗姬们,有端庄,目不斜视的,也有用衣袖遮着偷看朝臣的,看到年轻俊俏的,就多看两眼,看到枯瘦褶多的,赶紧移开眼睛。

    在这些当中,高铭一眼就看到邵王家的郡主,她也瞧向他们这边,明明移开了目光,但过了一会,又往这边看。

    高铭纳闷,按照道理,她应该对他和花荣这俩给他爹带去阴影的断袖没好感的,怎么还往这边看。

    这时,高铭发现旁边的花荣蹙着眉头,缓缓回身,去看史进。

    他也顺着一瞧,瞬间明白了,原来郡主在看史进。

    而史进发现高铭和花荣都看他,知道跟郡主眼神交流穿帮了,低头清了清嗓子。

    高铭疑惑的想,怎么回事?他俩是一见钟情吗?这么多人,郡主偏偏看史进,难道这就是缘,妙不可言?

    郡主那边也发现高铭和花荣发现了,可能是不好意思,再不往这边看了。

    高铭以为自己断了史进的姻缘,道:“没事,我和花荣站远点,你们尽管看。”

    谁知史进叹气,“不用了,没希望的。”然后就一副自闭后元神出窍的样子,呆呆发愣,口中念念有词,“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做强盗……”

    这时,皇帝开始赏灯,他爹站在前方不停的朝他招手,叫他赶紧过去。

    高铭也没空顾及史进,叫慕容家的仆从看好他,与花荣跟上了皇帝的步伐。

    挂在第一位的花灯是蔡京提供的,他家兄弟、父子同朝为官,满门都是读书人,所以灯谜出得很有难度,但整体中规中矩。

    之后是童贯出的花灯,谜面倒是寻常,胜在制作灵巧,有活动的机关,里面的人物能活动,很得众人喜欢。

    接下来就轮到高俅父子了,此时高俅捏了一把汗,因为太相信儿子,不管是花灯的制造还是谜面的选择,他都没过问,所以也不知道儿子究竟出了什么谜题,但愿别太稀奇古怪。

    这时,他就听赵佶笑道:“其实朕最期待的就是你们父子的花灯。”他说完,他旁边的赵楷跟赵楫都默默点头,了解高铭为人的也都默契的颔首。

    要论趣味性,谁能出其高提点左右。

    高家出的几个灯笼,有宫灯样式的,也有鲤鱼和鸳鸯造型的,虽然精巧,但总得来说没什么新意。

    于是赵佶将对惊喜的期待,放到了灯谜上,他略略扫了眼,就有三个谜题映入了他的眼帘,引起了他的注意。

    “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赵佶念完,自己不回答,“谁知道答案?”

    之前曾经见识过高铭脑筋急转弯厉害的蔡京和童贯两个人,都眼观鼻鼻观心,这明显不能用常理回答,谁回答谁掉坑。

    赵佶见没人回答,他决定点名了,目光落到童贯身上,“你来说说看。”

    为什么倒霉的又是我?!童贯苦笑着摇头,“想不出来。”早承认猜不出来早解脱。

    高铭心想,童枢密,回答不出来,可是要被斯芬克斯吃掉的。这是斯芬克斯给路人出的谜语,答不出来的,统统给它当点心。

    赵佶自己也答不出来,就朝高铭笑道:“说答案吧。”

    “答案是人,早晨是指人的幼儿时期,牙牙学语,不会行走,在地上爬,中午是一个人长成了,可以站起来走路了。至于晚上,则是人的晚年,需要拐杖,所以用三条腿走路。”

    才说完,赵桓就假笑道:“你这个属于在时间陈述上语焉不详,用早中晚比喻人生的各个阶段,太过含糊。”

    高铭干脆的认错,“太子殿下说得是,所以下一个灯谜就杜绝了这类毛病,都是实打实的谜题。不用拐弯抹角思考。”

    众人就去看剩下的灯谜,这一看不要紧,都脸上一紧,就见上面写着:试问从一加到一百等于多少。

    众人一晕,这不是算术题么,谁出来看灯谜还带算盘?

    这倒是不用拐弯抹角了,可也太生硬了,完全是计算,只要有耐心就能算出正确答案。

    连赵佶也觉得这道灯谜不好,微微摇头,显然是感到无趣。

    高铭设置这样一道灯谜,当然不是简单的为了难住大家,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本,而看灯的这些人都是大宋的精英阶层,如果他们感兴趣,那么以后推广起来,就很容易。

    高铭只想做一个测试,看究竟有多少人对数学感兴趣。

    “官家,其实这道题很容易算的,一加一百,等于一百零一,二加九十九,也等于一百零一,三加九十八,也是一百零一,从一加到一百中,有五十个这样的一百零一,所以相乘,就等于五千零五十。”

    高铭说完,众人都是一愣,原来还能这样算?

    简便算法是高斯十八世纪发现的,现在当然没人听过。

    高铭观察他们,发现这些官员当中,有人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