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雷锋系统 > 分卷阅读120

分卷阅读120

作品:雷锋系统 作者:风流书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一番嘘寒问暖,然后匆匆跑进厨房给儿子烧热水。

    米老头背上满是火罐,不敢乱动,连忙招手叫儿子走近点,让他好好看看。

    “你媳妇还是没回来?”高兴完了,米老头难掩失望的问道。媳妇跟人跑了,这件事儿子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说过,但孙子不知道。通源穷啊,留不住人!

    “嗯。”米泽黯然的点头,瞥见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强笑着扯开话题,“爸,他们是……”两个孩子眉目如画,气质出众,与这破败阴暗的堂屋格格不入。但偏偏他们的神态很悠然,不见半点嫌弃。少年对他微微点头,然后继续摆弄手里的火罐,他弟弟(应该是吧)正捧着一个烤红薯吃得津津有味,嘴角和腮侧沾了很多黑灰,像只小花猫。

    “这是小宇,这是小琛,附近雷达基站雷站长的孩子,也是我们通源乡的大恩人……”不等米老头说完,老太太端着一盆热水出来,招呼儿子擦脸擦手,一迭声儿问他吃过饭没有,饿不饿。

    米泽忘了追问之前的话题,从儿子手里接过满满一大碗饭,眼角噙着热泪一口一口往下咽。无论走到哪儿,还是家乡的饭菜最好吃。

    等米泽捯饬整齐,收拾好行李,勉强忽悠住总是追问妈妈怎么不回来的米亮,米老头的火罐也该拨了。韩卓宇利落的卸下一个个玻璃火罐,用酒精擦洗干净,放进医药箱,然后掏出手绢帮雷琛擦拭黑乎乎的小嘴。

    “小宇,小琛,该回去了。”门外传来一声呼唤,一名头发花白,精神健烁的老人偕同一名长相周正,气质卓然的男人走进来,身后跟着几名手提医药箱的青年。他们是市医院派来的志愿者,免费为乡民看病。

    “呀,曲医生,陈书记,你们也来了,快进屋坐,马上就吃饭了。”米老头拉好衣服,热情的迎上去。

    “不了,我们县里有规定,不能在老乡家吃饭。”陈正豪摆手,转而看向米泽,“这是你儿子吧?我看他是回来的最早的,心里记挂你们啊!”

    “是啊,这孩子就是孝顺。”儿子被书记夸奖,米老太太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你是在哪儿打工?今年的工资拿到没有?”陈正豪温声询问。

    米泽也搞不明白这位书记究竟是什么书记,但见对方态度十分平易近人,心情也放松了,笑着点头,“拿到了,我在S市打工。”

    两人说了会儿话,眼见天色不早,陈正豪带着一行人匆匆告辞。米泽送出门外,见对面的山头还站着不少人,手里拿着三脚架,照相机,还有一些说不出名字的仪器。当他们路过的时候,村民纷纷跑出门打招呼,脸上洋溢着热情,眼里透着感激。

    穿过村庄,进入僻静的山林,纷繁杂乱的叮叮声才逐渐消失。韩卓宇松了口气,感觉太阳穴一阵阵抽痛。原来感谢值太多了也是一种负担。

    【宿主你不懂,这是甜蜜的负担!】9527笑呵呵的说道。

    “爸妈,他们是什么人?”回屋后,米泽一边拨弄炭火一边好奇的询问。

    “小宇、小琛是雷站长的孩子,具体什么身份我不知道,经常跟曲医生走乡串寨给咱们免费看病。我跟你妈的老寒腿好久没犯了,都是他们的功劳。曲医生是雷达站的军医,听那些志愿者说,他是全国最好的外科医生,数这个!”米老头竖起一根大拇指。

    “那陈书记是?”

    “陈书记就是新来的县委书记。”米老太太接过话头。

    “原来不是金书记吗?”米泽非常讶异。一年没回来,通源好像发生了很多事。

    “金书记被马县长挤兑走了,然后马县长犯事被抓进局子里了。他吞了国家的扶贫款,好几百万呢,都说要被判死刑。”米老头冷哼一声。

    “抓得好!”米泽路出咬牙切齿的表情,末了缓和面色,对两老和懵里懵懂的儿子说道,“明天我带你们上县城买年货,买新衣服新棉被。我今年多发了两千块奖金。”

    “那哪儿要买呢,小宇捐了一大批过冬的物资,完了新闻播出以后全国人民又捐了很多东西。家里现在什么都有,你过来看看!”米老太太笑呵呵的打开堂屋左侧的杂房。

    “什么新闻?”自从老婆跑了以后,米泽一心扑在工作上,旁的事都没兴趣,而且他租住的小单间连个电视也没有,对这些资讯很不了解。

    “你不知道?央视的记者来采访通源乡小学……”米老太太简单把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指着一筐筐火炭,米面,菜油,感激的说道,“这些都是小宇捐的,喏,还有你儿子背的书包,用的课本,穿得衣服,盖得被子,都是小宇捐的。他还给县里捐了一大笔钱修路,儿子你以后回来就不用转车啦,下了火车三个小时就到家。好人啊,真正的大好人!”

    “爸妈你们怎么不早说,我刚才都没好好谢谢人家。”看着儿子身上崭新的棉袄,两老健康红润的脸色,米泽眼眶微红。外面的世界很残酷,所以才更显得此刻的温情是多么珍贵。为了千千万万人的幸福毫无保留的付出,这样的人该有一颗多么滚烫纯稚的心?

    之前的失意,煎熬,痛苦……竟都一一淡去了。

    “过年了,咱们打算送几十斤糍粑给小宇,你这回把糯米舂细一点。”米老太太叮嘱。

    “好,一定!”米泽用力点头。山里人没钱没势,也只拿得出手这点东西了。等以后有了能力一定加倍的回报!

    与此同时,200点感谢值隔空送到少年身边。

    “对了,娃儿啊,这里有一份资料你看一下吧。县里搞开发,大力提倡种植板栗和栗蘑,是个好营生。陈书记叫我们好好考虑一下,如果同意,年后就去县里签合同。”米老头递上一沓资料。

    “又搞开发?折腾没完了!”米亮嗤笑。之前县里也搞过几次开发,一次让大家伙儿种秋葵,结果种出来却卖不出去,亏了不少钱;一次让大家伙儿种香瓜,结果农业办的人收了种子商回扣,下发的种子有问题,瓜还没熟蒂就落了,又亏了一笔钱;一次让大家伙儿种西瓜,县领导制定大家去某化肥厂买膨化剂,结果西瓜还在地里就一个个炸裂了,亏得血本无归。

    扶贫扶贫,扶了十几年贫,通源乡却越来越穷!

    “娃啊,这次跟之前都不一样!”米老头赶紧解释,“这次种栗蘑不用花咱们一分钱,菌棒都是寰宇公司送的,还派人来给咱们上课,手把手的教咱们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