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节

作品:在对照组年代文当嗲精 作者:童三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姑奶奶,这个年就算过去了。”

    ”是呀,就算过去了。这日子是真快…”

    “姑奶奶,过几天我就走了。”

    “嗯,早些回吧,回去了好好读书、好好工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嗯,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干。第一件事就是买个房子,然后把你接过去。您别舍不得这里,你也跟我到京市好好玩一玩,然后就安心住下来。”

    秦老太太的手一顿,好长时间才道,

    “嗯,听你的,都听我孙女儿的。”

    这时间啊,匆匆的撵着人过。她这么大大岁数了,还有多长时间活头?

    做了一辈子的主,老了老了,就都听小的吧。

    她也跟着孙女儿再过几年安心的舒坦日子,以后就都听孙女儿的喽…

    第107章 .出息人秦绵绵 秦为民结婚那天……

    秦为民结婚那天, 是冬日里难得的大太阳天。即便还是白雪皑皑,也并没有那么冷。

    秦老太太家院里不知道有多热闹,一对新人从新娘家出发, 接到秦为民刚刚从厂里分到的新房去。

    虽然房子地方不大,但最起码是自己的房子, 还不用跟公婆一起住。

    齐巧玲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 比得了大屋子还要乐呵。

    齐家父母也满意的很,原来因为秦家有那个不着调的大姑姐在, 他们免不了担心齐巧玲嫁过去之后受挤兑。

    但现在看这架势,秦守业两口子是不想再管秦思了。

    而且齐巧玲悄悄地跟她爸妈说了,

    “我听着绵绵的意思,好像是想把姑奶奶接到京市去住。回头让为民爸妈搬到这边来, 把为民家的老房子封死,和秦思再不来往呢。”

    “真的啊!”齐巧玲她妈激动地站了起来, 又有些不敢相信地问,

    “你那小姑子这么厉害?才去了京市一年多, 就要把老太太接过去?

    接过去住哪, 难道还租房子住?”

    末了不等齐巧玲说话,她就像突然想起来似的,自言自语道,

    “也是, 你那小姑子出息,现在都演上电影了。对象家又是那样有权有势的家庭,想安顿好老太太还不容易?”

    说到这她满脸欣慰的看着自己闺女, 忍不住的连连点头道,

    “你说我闺女怎么这么有福气呀?找到这样于心的人家,有这么得力的亲戚。”

    还有半句话她没说, 将来巧玲这个小姑子肯定是要在京市生活的,秦思那又是个父母不待见的,回头这南城的东西还不全都是秦为民的啊!

    秦守业两口子看样子也不是个难相处的,只要巧玲尽了儿媳妇的本分,想必将来的日子不会差!

    齐巧玲也是这样想的。

    她一开始只是喜欢秦为民这个人,现在才觉得秦家处处都好。

    不说别的,有这么个得力的小姑子,就比啥都强。

    还有个事她没跟她爸妈说。

    绵绵说了,要是爸妈也想去京市的话,可以和姑奶奶一起去,这样也能跟老人做个伴儿。

    可为民他爸妈说,京市那地方偶尔去一趟,参观参观就行了,要是一直在那儿住,他们可不习惯!

    她之所以没跟她爸妈说,是不想让她爸妈生了别样的心思。

    为民的爸妈想去京市的话他们不拦着,但要是他们想在南城的话,她和为民就有责任好好孝敬,这是啥时候都不能变的!

    新郎终于过五关斩六将地把新娘从家里接出来了,只见她一身时下最流行的大红色西装,裁剪合宜,显得小腰溜细,小腿笔直,不知道有多喜气。

    新郎穿着一套银灰色的西服,说不出的英挺帅气。

    围观的人看着这男俊女俏,都忍不住互相议论,

    “呀!这巧玲穿得红西装就是大地方最流行的吧,还没见过南城哪个新娘子穿过呢!”

    “就是,我听巧玲说,这是她那个小姑子从京市特意给带回来的,南城独一份!”

    “就拍电影那个小姑子?”

    “昂!还有哪个小姑子!”

    “啧啧,巧玲命多好,可真是有福气呀!”

    围观的邻里邻居正说着呢,就听有人喊,“新郎新娘来了,发糖了!”

    然后就见有人提着大笸箩,抓着往外撒糖,专往人堆里撒。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去抢糖,好不热闹。

    “妈呀,撒的是五块钱一斤的高档糖哪!这秦家办喜事可真大方!

    “你可仔细瞧着点儿,这里面还有新郎妹妹从京市带来的高档糖呢,咱这都没有卖的!”

    “哎呦呦,还一直撒,这可真是大手笔啊!”

    一般人家结婚,都随便撒几块水果硬糖意思意思完事,哪像秦为民结婚,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让大家跟着接喜气,真真是体面的很!

    因为这样,大家也愿意跟着新人一起走,想要跟过去看热闹。

    现在是新时代了,婚嫁一切从简。

    齐巧玲身后跟着两个姐妹端着喜字红盆,算是端着福气的意思。

    等到了新房,又有男方的两个姐妹把盆接过来,算是把福气接到家里。

    本来按说应该是秦思和秦绵绵一起接,但秦守业两口子根本就没叫秦思,于是找了李秋雨跟秦绵绵一起接盆。

    李秋雨是秦绵绵干爸的闺女,就是秦绵绵的干姐妹。而李淮山又是秦为民的师父,师父师父,如师如父,所以让李秋雨帮着接盆一点毛病也没有!

    两个人从齐巧玲姐妹手里把盆接过来,放到床上,整个简化版的接亲流程就算是完了。

    然后一对新人在证婚人的证婚下宣誓,这就是当代工人结婚流程。

    也没有什么大摆筵席,桌上放着瓜子花生糖果,一人抓几把完事。

    也没有随多少钱这一说,你送一个脸盆,她送两条毛巾,处得好的搭个被面儿,已经是老大的礼了。

    秦绵绵回家的路上还寻思呢,这样简易的婚礼也挺好的,纯粹!

    可惜再过没多久,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结婚的排场也越来越大,一直到后世的大摆筵席,这都是时代更迭的衍生。

    秦守业两口子虽然没把新媳妇迎到自己家,但院里该有的讲究一样没少。用绵绵的话说就是,咱家娶媳妇,多么大喜的一件事儿,干嘛要藏着掖着,让所有人都沾沾喜气!

    于是特意仿了后世的做法,用红布袋做了糖包,里面放上最好的高级糖,秦绵绵还大手笔的买了条烟,每个糖包里都放了几根,可真真是这时候的独一份!

    秦守业和刘玉珍一早就给全大院的人家发了糖包,家家都有,也不知是忘了还是啥,独独秦思家没有。

    拿到糖包的人家看到里面的东西,都忍不住“嚯”了一声,秦家这事办得体面啊!老邻老居的,都跟着与有荣焉!

    又见就秦思家没有,都互相交换了个眼色,这是以后连走动都不想走动了?

    秦思知道秦为民今天结婚,还等着人来请呢,她都想好了到时她可得摆摆谱,要不她可不去帮秦为民端盆!

    却没想到她等啊等的,等到日上三竿,等到饥肠辘辘,等到大院里的所有人家都分到了糖包,她家门都没响!

    秦思出门听到人家都在议论秦为民结婚都有排面,糖包发得多大方,气的她脑瓜子嗡嗡的。

    “一个个没见过世面的东西,人家几块糖就给收买了,真是眼皮子浅!”

    以往她也这么嘴贱,但都没人跟她一样的,寻思着毕竟是秦家闺女,闹的太大不好看。

    可今天许是糖包就是信号,没人再惯着秦思了。

    “几块糖你不也没有吗?你倒想眼皮子浅啊,也得有人搭理你呀!是人都绕着你走,你还不知道咋回事?”

    “就是,嘴贱就是欠收拾了,谁再嘴贱我大嘴巴子抽她,看谁还敢逼逼叨!”

    全大院的人一起往上上,饶是秦思再疯也发怵,连忙回去找莫立强,但这几天他俩闹别扭,莫立强根本不搭理她,还说她就是欠揍,人家收拾她一顿就老实了!

    气的秦思又跟莫立强一顿你打我挠,脸上都挂了彩才停下…

    秦为民结完婚之后,秦绵绵就准备要走了。年后还有一部新电影要拍,趁着她没开学,先把她的部分拍完。

    二丫和宋石头着急回去摆摊挣钱,也要跟着秦绵绵一起走。这次回来,他们两个带了不少钱,出手大方,又是买东西,又是给家里留钱翻新房子的。

    有钱就有话语权,虽说大家都舍不得他俩走,但听说是去挣钱,是正事,也都不敢拦着了。

    程双瑜给秦绵绵买的回程的卧铺票,二丫跟着喜笑颜开,偷偷跟她舅说:

    “瞧我说什么来着?跟着绵绵准没错,全是好事,咱俩又蹭两张卧铺票,要不咱还不得站到京市啊!”

    “这还用你说?我已经发现了!”

    宋石头边说边连忙去扛秦绵绵的行李,现在秦绵绵就是他的福星,他是一定要一直跟着她的,秦绵绵去哪儿他去哪儿,谁拦着他跟谁急!

    秦绵绵拒绝了全家人要送她去火车站的想法,就让他们在门口送送就完事了。

    离别总是让人伤感,她不想把这份伤感一直带到火车站去无限放大,只留在这里就很好。

    她拉着秦老太太的手说:“姑奶奶,您先在家待一阵儿,回头我买了房子就把您接过来。”

    秦老太太拍了拍秦绵绵的手,“不急,我这小房冬天最是暖和,等开春暖和些再去,不遭罪!”

    秦绵绵直点头,深以为然。

    买房子又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买到的,要买个方方面面都于心的也不容易,春天时候刚刚好。

    她又秦为民和齐巧玲说:“这段时间姑奶奶还有爸妈,就麻烦哥哥和嫂子多费心了。

    我离得远,有急事的时候我够不着也帮不上,但家里有事一定要告诉我,打电话、拍电报都行,缺啥少啥的都跟我说,千万别自己扛着。”

    两人心知这话就表明了秦绵绵的态度,将来老人有个用钱用力的地方,秦绵绵绝不二话。

    有这个态度就行了,至于照顾老人,本就是应该的,是他们分内的事。

    无非是住的近点儿,多操些心,这个没什么。

    最后秦绵绵走到秦守业和刘玉珍面前,原来无比亲近的父母,现在和她对望时,多少有了些局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