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已死。

    南宫凰深谙谈话的技巧,开口便是石破天惊,他听见屏风后传来几声响动,另一个女声急急地问:消息准确吗?是谁告诉你的?

    见过王妃,无须谁告诉我,是我猜的。

    你凭什么这么说?女声中隐隐透出不悦,你若没有凭据,我就要请你出去了。

    南宫凰从容道:就凭这么多年,北蛮也没有为晋王举办登基大典,就凭侧妃至今还是侧妃、不是皇后!晋王到现在也没有称帝,难道是他不想吗?世子的继承权在侧妃的儿子之前,名不正则言不顺,侧妃怎么可能不急?可是登基或扶正侧妃的事一直没有动静,事出反常必有诈!北蛮打着晋王的旗号进军,可晋王已许久没有出现在人前,年前义军的使者去到北蛮求见晋王,却只见到了侧妃季氏和她儿子,当年就有传闻,说是晋王在逃亡时中了流矢,只是蛮人秘不发丧罢了所以我猜晋王早已死了!

    屏风后久久无声,半晌后才有人开口:南宫先生此来,恐怕不光是为了告知我们这个猜测吧?

    江公子是个明白人,你们舍了侯府躲在这里,便是知道王妃与世子的身份是极危险的,可是躲躲藏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晋王妃与世子这般身份岂是能藏得住的?何况大行皇帝留下遗诏传位给晋王,晋王身死,继承大位的就该是世子殿下,难道王妃就眼睁睁地看着侧妃生的庶子抢走世子的皇位、做北蛮人操控下的儿皇帝?

    我没那么大的野心拱我儿子去做皇帝,那女声低低道:我们只求现世安稳,不想卷进你死我活的夺位之争。

    可你们已经卷进来了,就算您与世子不与人争,别人也不会放过你们!当今天下北蛮、西狄与各路义军混战在一处,狄人见久战不胜掉头突袭过江,各路义军与蛮子在北方对峙已成僵持之态、谁也不肯退让,双方都以为夺到京城便能称正统,可是义军人数虽多、却是群龙无首,就算夺下京城,谁敢称帝?北蛮打着晋王的旗号,西狄与义军都正缺少一个师出有名的招牌,西狄人抓住你们便可以和北蛮分庭抗礼,无论哪路义军找到你们亦能够打起旗号号称正统官军、压别人一头,这天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有什么一隅偏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不先发制人便只有受制于人,望王妃三思。

    你又是谁的人呢?南宫先生是为谁来当说客的?另一个声音轻声发问:能得到南宫先生这样雄辩滔滔的大才相助,那人当真令人不敢小觑。

    江公子可听说过玄甲军吗?

    不曾听闻。

    玄甲军以数千骑兵起家,如今麾下已有将近五万人,皆是能征惯战的精兵,在义军中无人能出其右,若王妃肯与我们合作,让玄甲军奉世子入京继承大统,战事可平、天下可定!

    又是一阵静默,晋王妃叹息道:先生的话有理,只是我还有疑问,玄甲军的主将姓甚名谁?是何出身?他是当真想保驾进京,还是如其他人一般只想将我和世子当成旗号与傀儡?

    南宫凰笑道:王妃的忧心在下明了,我只说一点便能让王妃放心,我军主将年纪轻轻却是一表人材,将军没有家室,若是在尽忠臣道之外还能成就一段姻缘,岂不是两全其美?

    好个狂徒!晋王妃使劲一拍桌子,碧烟送客!

    慢着,另一人出声道:不知这先生的主意,还是将军的意思?

    是我的主意,我在山下村中见过江公子的画像,村人在庵堂附近见过江公子,惊为天人、以为是观音下凡,绘了画像日日焚香供奉,自古美人配英雄,这不正是一段天赐的良缘吗?

    先生谬赞了,蒲柳之姿、不堪入眼...那人顿了顿,随后很慢地说:我已嫁过一次人,只怕将军弃嫌,还是请先生问过将军的意思之后,再来商谈吧。

    晋王妃急道:梦枕,你何必...

    姐姐,南宫先生说的对,覆巢之下无完卵,这时候我如果还只想着个人的情爱荣辱,就不配当你弟弟、做瑜哥儿的小舅舅。江梦枕一字一字地说:若将军真有此心,就请先生代为引荐,请将军到此一见吧。

    江公子好爽快人!南宫凰看着屏风上清浅的影子,又想到袖中的画像和山下的传言,其实联姻看重的不过是江梦枕王妃亲弟、世子小舅的身份,容貌性情都是其次,但南宫凰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故意道:不知能不能请江公子移步相见,到时候若将军问起,在下也好有个交代。

    话说到这个份上,江梦枕哪儿能不答应?只是这话听在耳中,总有种挑拣相看的意思,江梦枕如此矜贵的一个人,竟要像萝卜白菜般摆上台面让人挑选观瞧,可事到临头、今非昔比,如今是他们有求于人,玄甲军手握重兵,他们几个不过是徒有虚名的妇人孺子,自然要放下架子拿出姿态。

    江梦枕把心一横,起身往外走去,江梦幽伸手想要拉住他,却被他闪身避开,南宫凰只听一阵窸窣,有个清瘦人影从屏风后缓步走了出来,南宫凰心中本存着些微瞧好戏的心思,可此时一见江梦枕的容色,竟觉得心脏悬停在喉口、半天发不出声来,真无怪乎有人将他认成观音了!

    江梦枕见来人是个儒生打扮,面庞斯文清秀,穿着大袖宽袍行动间颇有魏晋风度,南宫凰只看了他一眼,便低垂了头不再乱瞧,江梦枕也移开目光,低声道:先生可看清了么?

    南宫凰心里越发懊悔自己举止轻浮、唐突了佳人,唯有连声告罪,江梦枕淡淡地说:无妨,既然如此就请先生下山去吧,我们在此等您的好消息。

    南宫凰被碧烟送出庵堂,他骑上马自顾自地往山下走,侍童追在身后问了他好几声,都不见他回话,只听见南宫凰在马蹄声中哼起一首家乡小调:读诗书、求上进,你前程不想想钗裙...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日落月升,南宫凰与侍童骑马转出山坳,只见无数火把绵延宛如天上繁星,一支大军在此安营扎寨,所有军士皆身穿玄甲、军容整肃,军营沿着溪流建起、布置与兵法相合,南宫凰在心中暗暗点头。

    他下了马直入中军大帐,向背对他的玄衣人笑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玄甲军此次转战江南必成大业,那几支围在京畿不肯走的义军皆是目光短浅之辈,宛如十八路诸侯攻董卓,是必然无功的!

    那人转过身来,长眉入鬓、眼眸漆黑,他手里握着一柄长/枪,沉声说:哪里都可以不要,江陵是必要保住的,西狄人马踏江南、我岂能放任不管?

    作者有话要说: 读诗书、求上进,你前程不想想钗裙...我从此不敢看观音!黄梅调 梁祝,有修改

    齐二:你以为我想搞事业?其实我只想搞媳妇= =

    南宫凰:我上来就是一个直球助攻!

    第74章 将军出阵

    南宫凰离去后, 江梦幽走出屏风,紧紧握着弟弟的手道:除了联姻结盟,难道我们就没有别的法子了?我知道你是不愿意的, 这些年你茹素念经,心境如槁木死灰一般, 岂会有再嫁的想法?姐姐舍不得你如此, 大不了咱们什么都不要了,连夜离了此处, 找一处偏远村庄隐姓埋名, 咱们姐弟俩带着孩子们相依为命, 就当这半生富贵如烟云梦散...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姐姐也是熟读经史的, 试问哪朝哪代的君王能允许你和瑜哥儿这样身份的人偷生于世?你们活着,无论谁坐在龙椅上都是得位不正!瑜哥儿和珍姐儿明明是天潢贵胄、是天下最尊贵的孩子,若一生只能隐姓埋名沦为村夫村妇, 我又于心何忍?

    江梦枕叹了口气,走到一旁推开窗户,望着天空缓缓道:姐姐说的没错, 我确实丝毫没有再嫁的打算,我心里还放不下以前的事... ...有时回想起当年在齐家的种种,我常常深觉懊悔, 我明知齐家人并非良善, 却还想着不与人争, 处事未免太软弱了些,我初初嫁进他家,那时父母尚在、京中又有你撑腰,我却放任他们欺辱到我头上来, 闹到最后竟无力自保,实是自食苦果,不能全怪别人害我。

    古人有言: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小见大、这其中本有相通之处,我那时不能齐家,偏安于后宅一隅,最后落得个什么下场?这混战的的天下与各怀心思的后宅何其相似?吃了那样一个大亏,三年过去、我好歹要有些长进,我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和瑜哥儿孤立无援,重蹈我的旧迹覆辙,就算你不去争位、人家也不会放过你的!只不知道这玄甲军的实力到底如何,若真如南宫先生所言,舍了我这一身皮囊去搏一个天下,难道还亏么?

    江梦幽咬了咬唇,犹豫地说:可是你心里是不是还想着齐二少爷?若你忘不了他,怎么能嫁给别人呢...

    江梦枕心里一痛,当年京城大战后,青州军就失去了消息、不知流散到何处去了,江梦幽留在京里的人手在战乱后也再没书信传来,一南一北消息不通、他们又有意避世,对战局胜负与人事变迁根本无从知晓。诗中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今混战已有三年,书信更是字字千金,江梦枕想起齐鹤唳赌气投军时寄回来的两封信,上面一个字也没有提过他,现而今齐鹤唳是不是已经明白不该故意让人伤心的道理,写下的家书又会寄给谁呢?

    联姻而已,与我心里想着谁又有什么相干?反正玄甲军的主将要做的是未来皇帝的舅父,而非我江梦枕的丈夫。江梦枕垂眸道:他不嫌我二嫁便已很好,其余的事我并无期待。上一段姻缘已把江梦枕的心力全都耗光了,直到现在也没缓过这口气来,他仿佛是一盆枯萎了许久的花,无论搬到谁身边都没有差别。

    江梦枕仍是一字不提齐鹤唳,江梦幽知晓这是因为他还未忘情,方才我听那人说,晋王早已身死,你知道我是什么感觉吗?江梦幽抚了抚鬓发,平静地说:我心里确实慌乱了一会儿,却一点想哭的感觉都没有,后来竟然还隐隐觉得有些痛快...我对他早已失望透顶、毫无留恋,现在谈起他,真后悔当年嫁他,甚至想起侧妃未入府时与他的亲密,都觉得有点恶心。我们的父亲与北蛮死战而亡,他却带着侧妃逃到北蛮去为虎作伥,更叫我看他不起!我想,你对齐二少爷大约不是这样的感觉吧,这三年中,我没有听你主动提起过他一次,我不知道你对他是爱是恨,却终归是难以忘怀的...

    江梦枕还是沉默,半晌后他轻轻摇了摇头:别说这些了,没有意义的,一切三年前就结束了,我现在只想保住你和瑜哥儿,他向江梦幽勉强一笑,故作轻松地说:我今年已二十有五,比不得少年时明媚鲜艳,只怕那将军根本瞧不上我,你提前想了这许多有的没的、已开始为我难受了,到时候人家不愿联姻,我才真成了笑话呢...

    傻弟弟,江梦幽抚着他乌黑的头发,把他使劲搂进怀里,忍着泪意喃喃道:我的傻弟弟...

    瑜哥儿和珍姐儿手拉手地跑进来,见他们姐弟二人搂在一起,也都嚷着让小舅舅抱。江梦枕将两个孩子搂在身前,在两张小脸上一人亲了一口,瑜哥儿已快十岁,珍姐儿也有四岁了,若他与齐鹤唳的孩子活着,今年也该有三岁、会叫爹爹了。江梦枕不知道此生还能不能有孩子,只把瑜哥儿珍姐儿当成自己的亲子来疼,为了这两个孩子的前途,他也不容许自己软弱退缩。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又模模糊糊地梦到以前的事,半夜醒来时却是孤衾冷枕,江梦枕望着帐顶犹在梦寐恍惚之间,忽然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公子不好了!碧烟举着蜡烛奔到他床边,山下来了一队兵马在村里烧杀抢掠,村民们都跑上山来,咱们快去地下的石室里躲躲吧,那些人若追过来可就糟了!

    江梦枕心脏霎时提到了嗓子眼,姐姐和孩子们呢?

    孙大夫已去叫了!

    江梦枕赶紧披衣下床跟着碧烟往外走,他们转进通往竹林地下石室的秘道中,见江梦幽与孩子还有孙大夫都已躲进石室里,忙扭动机关将石门掩上,支着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黑暗冰冷的石室中没人出声,众人只能听见自己慌乱的心跳,不知过了多久地上传来杂乱的马蹄声,他们躲在地下,地面上的马蹄每踏一下都仿佛踩在他们的胸口上,隐约间似乎还有喊杀声,气氛恍如绷紧的琴弦、生死只在旦夕之间。珍姐儿毕竟年幼,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紧张情绪,她瘪着嘴抽了抽鼻子,地上忽地传来嘭地一声,珍姐儿浑身一颤、再也忍受不了地猛然大哭起来,瑜哥儿马上捂住妹妹的嘴,却还是慢了一步,孩子响亮的哭声让所有人心里一沉,地面上的人很快大喊起来:人在地下!竹林里估计有密室!

    江梦枕心里发凉,众人都以为死到临头之际,上面又有人出声:王妃、江公子,你们不必害怕,我是南宫凰,奉我家将军之命特来护驾!

    江梦枕回头与江梦幽对视一眼,他向姐姐比了个别动的手势,自己一人扭开机关出了石室,只见精舍外围了一圈身穿玄甲的军士,南宫凰骑在马上,身上已不是儒服而是一身雪亮的轻铠,他见江梦枕从竹林中走出来,忙下马行礼,江梦枕蹙眉道:闯入村中的是你们的人?

    是一队西狄残兵,将军追着他们过了江,是不会放任他们袭扰江陵的,南宫凰向庵堂外一指,请江公子随我到开阔处观战,亲眼见我玄甲军军容之盛、战士之勇,便可知我白日所言非虚。

    南宫凰带着江梦枕来到一处的青石上,借着高悬的满月向山下望,只见夜风猎猎中无数点火光从远处潮水般涌向山脚,大地震颤、山谷回声,数不清的玄甲骑兵将数百骑西狄兵团团围住,江梦枕自幼长在深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只觉得从兵书与古诗里读到的终究太浅,他如今临阵所见的才是真正惊心动魄的生与死。

    他按着狂跳的心口,听见风中传来号角和战鼓声,一通鼓响过后,数千名玄甲军同时大喊了一声杀,瞬息间包围中最内圈的玄甲骑兵冲阵而出,一个交错,西狄兵就倒下了一半!江梦枕低低地惊呼了一声,他曾听父亲说过,西狄铁骑纵横草原、是出了名的悍勇,可今日一见,狄人在玄甲军面前竟是不堪一击。

    第二通战鼓咚咚擂响,内圈的玄甲军来回拼杀了几次,西狄兵已所剩无几,只有三骑以犄角之势互为助益、在战圈中勉力支撑,这时号角又响,玄甲军再次冲阵,交兵之后这三骑却无损伤,反倒是一名玄甲骑兵被刺下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