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旧恩(穿越) > 分卷(149)

分卷(149)

作品:旧恩(穿越) 作者:藕香食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卫夫人微微摇头:你舅舅说,没人接这活儿。竹林的老道把圣杯都摔坏了。

    韩琳伏在床上,将刚刚喝下的汤药都呕了出来。

    卫夫人身边的中年仆妇上前,替韩琳切了切脉,眼底有些忧愁:连着几波大夫开的方子都差不多,倒是一碗接一碗的喝下去,剂量太重。世子爷吃些催吐的药,都呕出来才好。

    韩琳惨笑道:皇帝派来的大夫倒是规规矩矩的,没想治死我。

    安排那么多大夫,一遍遍给他裹伤开方子煎药强喂的,是粱安侯本人。

    突然有人敲门。

    门前有卫夫人的仆婢伺候,若有人前来拜访,必然是仆婢前来通禀。怎么会有人敲门?

    卫夫人身边两个会武的侍女上前查看,才将门打开,发现门前守着的婢女都软软地昏睡在地上,整个院子静悄悄的,只剩下灯火燃烧的细碎声响。低头一看,门口放着一个竹篮,里边放着几个药瓶,一封信。

    懂得医术的仆妇上前检查之后,才把东西提了进来,拆信一看,只写了四个字。

    后会有期。

    是瓦郎的字迹。韩琳挣扎着坐了起来。

    他非要拿那个篮子,卫夫人点点头,仆妇就把篮子递了过去。韩琳把所有药瓶都打开,闻了闻味道,全都是熟悉的药。他拿出一瓶,说:取三滴兑清水来,快些。

    这边仆妇连忙去给他找谁,他又拿出另外一瓶:拿玉片来,这是外伤的药。

    卫夫人看着仆婢忙前忙后,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声:可信得过么?

    韩琳点头:阿娘,我在山阳遇袭,就是他救了我。总算不曾记恨我,还肯交我这个朋友。他拿起那张写着后会有期四个字的信纸,我也是想左了。他那样的本事,天下大可去得,哪里会被捉住呢?只怕这一天他都没离开府中,暗中守着。

    卫夫人听得悚然惊动:你是说,他们一直在府上?

    一直潜伏在粱安侯府不使人惊奇,让卫夫人恐惧的是,这两人潜伏在粱安侯府的目的!

    若韩琳没有接下来的一连串动作,没有让卫夫人去寻找,没有试图对他俩进行保护,那两人在想什么?又打算做什么?卫夫人简直不敢再想下去。

    他们也不知道内情。只知道救了我之后,被我哄到京城,刚刚安顿下来,吃的第一桌席面就有剧毒韩琳安慰卫夫人,眼底也带了些自嘲,若是换了我,我也想不通的。

    可惜。韩琳叹了口气,好不容易请回来的贵客,若我能自主

    然而,侯爷健在,世子就不能做主。

    ※

    谢青鹤与伏传从粱安侯府离开之后,趁着夜色,溜进了进城时见过的那片糟乱的贫民区。

    粱安侯府势大,三教九流都有门路,若是白天就往外跑,很容易会被粱安侯府的铁卫打听着抓回去。不如留在粱安侯府,也算是灯下黑。何况,就伏传这个火爆脾气,有仇当场就要报了,敢给他吃毒药,他就敢送你去见阎王。

    所以,二人察觉到菜里有毒之后,就在粱安侯府躲了起来,暗中窥伺。

    以他俩目前的拙劣轻功,想要躲起来也不那么容易,好几次都差点露馅。

    只因粱安侯府子嗣众多,彼此又喜欢勾心斗角,闹得治内混乱,下人们一般不想卷入争斗多生事端,所以,有些动静异响,许多下人,乃至于侍卫都会假装没看见。

    等韩琳自残之后,粱安侯府更是乱成一团,一波一波的大夫进府。

    谢青鹤顺势溜进粱安侯府储藏药材的库房转了一圈,出来时,怀里就多了几包生制的迷药。

    若不是亲眼看见韩琳拉着卫夫人的手,哀求她去帮忙寻找保护自己二人,这会儿韩琳已经是个死人了。

    不过,对于粱安侯为何要毒杀自己二人,谢青鹤与伏传都摸不着头脑。

    他俩没能听见粱安侯与韩琳父子间的谈话,光凭目前收集到的消息,哪怕两人都是聪明绝顶,也绝对想不到这破事起源于韩琳的相术,断了句不用必杀之。

    伏传的刚烈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发现罪魁祸首不是韩琳而是粱安侯,他就迟疑了。

    这要是把粱安侯干掉了会不会让骑马人早二十年南下?

    粱安侯此人的存在对大厦将倾的后赵朝廷太重要了,这人讨厌归讨厌,他也是真有本事。若是被伏传一竹竿刺死在京城,会对天下大势产生多大的影响?

    谢青鹤的经验比他丰富。最差的朝廷,也好过最有治的乱世。

    等你在眉山南养起三千骑兵了,再来问他今日之事。谢青鹤做主暂且忍耐。

    他二人一个九岁,一个十一岁,搅乱了天下,何人来收拾残局?

    二人在粱安侯府蹭了一顿晚饭,谢青鹤还有空借着药房,生制了几瓶韩琳能用的药,与韩琳作别之后,才从粱安侯府逃了出来。

    谢青鹤一边寻找栖身之所,一边盘算往后。

    今天闹这一出完全不在计划之内。

    他是真的打算与伏传在粱安侯府住上两年,一来摸一摸粱安侯府的底,看看韩家是否有问鼎天下的资质,二来粱安侯府掌握着后赵朝廷五分之一的军队,若能借粱安侯府的手,将更精良的医术传播天下,或是直接从粱安侯府推广外门修法,必然更加方便快捷。

    哪晓得粱安侯居然要杀人!且谢青鹤完全不知道哪里出了差错,怎么就要赶尽杀绝了?

    贫家杂居的街巷里,几乎没有灯火,黑得不见五指。

    劳苦终日的贫民这时候都已经入眠,惟有饿得睡不着的乞儿还在辗转反侧,拖着破碗去夜里无人看守的水井边,喝些冷水充饥。

    伏传也不问要去哪儿,跟在谢青鹤身边,关心另一件事。

    大师兄,粱安侯会不会把韩琳药死?伏传问。

    他那么大人了,有母亲兄弟做臂助,有圣裁的世子身份做倚仗,若当真不想死,自然有活命的办法。谢青鹤对韩琳仍旧不怎么亲热。

    伏传好奇地问道:今日之事,大师兄也很体谅他。为何就是不喜欢他?

    谢青鹤原本打算住在粱安侯府,他要闭关修行,与粱安侯府打交道的则多半是伏传,所以,在此之前,他都不肯说自己为何冷淡韩琳。

    如今粱安侯府也住不成了,他才肯松口:你以为他把阿福留在外边是做什么?

    不是调查他遇袭的事情么?伏传愕然。

    从丛璧身上调查?谢青鹤道出实情。

    伏传都没搞清楚这个脑回路:他跟丛璧有什么恩怨?丛璧不是奉禹州守备将军之命,前来护送他回京城的么?他也说禹州守备将军是粱安侯的旧部,是自己人?

    丛璧奉命护送,一路上对韩琳也算恭敬周到。两边分手之后,韩琳就让阿福去杀了丛璧。

    他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去杀人,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揣测。

    纵然丛璧在护送韩琳的路上没有遇到刺客杀手,一路上也就是陪着马车走了几天,帮着扎营烧火,照顾的条件也不算很好,可是,丛璧毕竟是冒着风险出来的。禹州守备大营的精兵,一路穿州过省,到山阳郡来护送粱安侯府的世子,一旦被弹劾,出不出事就看圣心□□了。

    谢青鹤据此认定韩琳是忘恩负义之人。

    若你我稍微弱势,使他不敢拿捏威逼,你以为他会如何对待我俩?谢青鹤问道。

    他俩身上可图谋的东西太多了。伏传的修法,谢青鹤的医术,韩琳俱垂涎三尺。只因忌惮二人深不可测的本事,方才谦卑无比。

    伏传还记得丛璧望着自己满含期盼的双眼,忍不住问道:大师兄提醒他了吧?

    谢青鹤点点头。丛璧此人虽有些骄纵,治军还算严谨,对手底下兵卒也很好。虽说为了学习枪术之事,临走时与伏传闹得有些不愉快,却也罪不至死。

    二人低声说着话,在这片贫蔽之地转了几圈,实在没有合适的去处。

    有瓦遮头的屋子都要花钱才能住进去,街面上能遮风挡雨的好铺位也就那么几个,能住上的都是街头一霸,连饿得睡不着起床喝水的乞儿都警惕地盯着他俩,只怕他俩也要蹲下来,明日沿街乞讨的对手又得多上两个。

    谢青鹤自然不会带着小师弟去乞讨,只是殷实街区门户严谨,半夜过去藏不住身。

    咱们去那边休息半夜,待明日天亮了,咱们就出城去。谢青鹤轻声说。

    伏传完全就是游戏人间的心态,丝毫不觉得悲苦,跟着谢青鹤转道南街,二人在一片河风中相依而坐。这地方挺宽敞,就是处在风口上,夏天倒是人人争抢的好位置,春秋天就不大舒适了。

    这时候吃的也少。伏传突然说。

    饿了么?谢青鹤关心地问。

    不饿。这皮囊是个小鸟胃,吃点就饱了,饱了还能几天都不饿。晚上在粱安侯府吃得挺好,伏传现在都觉得还有半只烧鸡在胃里撑着,我就是看见那个去喝凉水的乞儿。不知道他几天没吃饱饭了?他是不是从来没吃饱过?

    谢青鹤把他披着的斗篷理了理,用风帽挡住远处吹来的河风。

    伏传靠在谢青鹤的肩上,也不说话了。

    伏传凭着一腔义气入魔,最开始的愤怒,是对后世史书将苏时景认定为山阳义士深为不满。这种愤怒与不满,最终落在了骑马人的身上,若没有骑马人南下,没有骑马人索取妇人,自然也就没有后赵朝廷收缴妇人的惨事,所以,他一开始就发狠,说要去眉山南练兵打回中原。

    真正走出屏乡之后,看着一路上人丁凋敝的山河大地,见惯了后世繁华的伏传就大有触动。

    这个时代的百姓太惨了。数百年战乱下来,中原大地十室九空,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后赵立国之后,前两代还有与民休息的姿态,这些年又开始闹灾闹贼,朝廷要征兵,要百姓服役,皇室和世家勾心斗角,天天干仗,百姓茫然生死,浑噩不知来年。

    到了天子脚下,居然也有这么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可怜百姓,伏传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大师兄。伏传唤。

    嗯。

    我只在史书上见过这样的惨状。这里可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为何也有这么多终日劳苦却不得饱腹的可怜人?皇帝只顾着跟世家打架,也不曾低头看一看自己的臣民。

    所以后赵国祚将尽。谢青鹤答应道。

    我想求大师兄将《大折不弯》心法与《内火炼真诀》的道统传予我。伏传站起身,往前站了一步,屈膝跪下,我不想去眉山南了。我想留在京城,开坛讲法,自此而始,万世不终。

    谢青鹤本就有这种打算,只是没想到伏传也改了初衷,与他同行一道。

    法自我出,各行其道。你可自便,倒也不必非要依从我的道统。谢青鹤将他扶起来,笑道,我的都是你的,不止《大折不弯》与《内火炼真诀》,但凡我授之道术,皆赐予你。

    伏传已经下拜走了流程,谢青鹤也答允赐他,他就起身抱住谢青鹤:大!师!兄!

    这就是在撒娇了。

    这些日子二人皆与韩琳等人同行,平时也就是拉拉手,挽挽胳膊,嘴里还得喊瓦郎,喊小草。终于有了独处的时候,小师弟扑上来撒娇,嘴里喊着大师兄,谢青鹤也很享受这份亲昵。

    两人抱着跟笨企鹅似的转了两个圈,伏传又拱谢青鹤的脖子,两只手蠢蠢欲动。

    谢青鹤说:若要留下来,为避粱安侯府耳目,你可换回女装。旧名弃之不用,再收服几个能出面处事的弟子。待天亮了,我寻高处,先挑个矗观立极的地方

    他说的都是正经事,伏传竖起耳朵听了,问道:我换回女装?女身传道么?

    你若授人修行之术,总有资质聪颖之人,一旦入道筑基,自然看得出你是女扮男装。与其事后再起波澜,不如一开始就堂堂正正示人。你我修士,皆知世间二极,无非阴阳。动生于静,清生于浊,阳生于阴。凡夫俗子重男而轻女,鄙薄妇道人家,修士若也有此心,何必修行?谢青鹤道。

    伏传当然不会鄙薄妇道人家,否则他也不会大大方方选择穿上草娘的皮囊。

    他搂着谢青鹤的腰身,不大好意思地说:我没有裙子穿么,明日大师兄陪我去买。

    只怕不行。谢青鹤拒绝了伏传的要求,还记得刚才我们路过的街巷么?有一间半坍塌的瓦房,里边住着一家人。老妇卧病在床,有妇人睡在她的身边,为她取暖。另有两个年轻人坐在门口,替她挡着风。我去把那年轻人唤来,你要将他收服,明日差遣他家的妇人为你采买衣裙。

    伏传才想起他与谢青鹤还在逃亡,要避开粱安侯府的耳目,就不能大摇大摆去逛街。

    我知道了。大师兄能为那老妇治病么?伏传问道。

    谢青鹤点点头。

    对于贫苦人家而言,你对他说成仙得道,他也没什么兴趣。若是点石成金,才会欣喜若狂。

    可谢青鹤与伏传也没有点石成金的法术,纵然有,也不可能教所有人都去点石成金。毕竟金子这玩意儿不能吃也不能喝,所有人都能点石成金了,金子也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最容易使人崇拜感恩的,其实是妙手回春的医术。

    习我之法,强身健体。习我之法,不得病痛。习我之法,久视长生。不止贫苦人家会热力追捧,世家官吏,皇室至尊,但凡上了年纪品尝到身体衰朽之恐怖的人,全都会为之癫狂。

    伏传理了理衣裳斗篷,站在漆黑的玉带河边,自然就有一股来自世外的仙气。

    谢青鹤见他装得挺好,便转身去寻人。

    窄巷里的贫苦人家通常都不会睡得很安稳,大多数人都是吃不饱的,夜半难免会有饥寒交迫的苦楚,再有病痛在身,半夜行经催病,咳嗽的,呕吐的,肉体疼痛的,皆不在少数。

    所以,谢青鹤在街巷里转了几圈,倒也没有人骂他。反正也是睡不安稳。

    寻到目标人物。

    那是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瘦,高,坐着只看见两条支棱起来的腿。

    想给你阿姆治病么?谢青鹤凑近去问。

    这年轻人抬起头来,半边脸还埋在胳膊里,只露出两只眼睛。他还没说话,坐在他旁边另外一个年轻男子开口了:你别费心思了,我家没有闲钱给你。快走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