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旧恩(穿越) > 分卷(172)

分卷(172)

作品:旧恩(穿越) 作者:藕香食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伏传见谢青鹤张望景色,突然想起在韩琳府上的对话,急急忙忙地解释说:大师兄,韩琳府上的石景是我给他画的图。我在家里也做了假山的造景,我这里用的都是武兴附近的山石。我不知道他会大兴土木,拿了我的图纸,竟让人从八省之外去弄燕湖石来

    谢青鹤点点头。

    刚进韩琳府上,他就看出那边的石景出自伏传的手笔,伏传曾随他学丹青书墨,他很熟悉。

    用燕湖石做假山造景是前朝风行,到谢青鹤的时代,已经不再推崇燕湖石,改用苑山石。那时候他就知道韩琳府上的石景是伏传所绘,筑石则绝不会是伏传的主意。

    他又想,或许是韩琳使用了襄王府遗留下来的燕湖石?毕竟这年月民力孱弱,皇室都不敢强征徭役去燕湖运石头,韩琳这才入京掌权几年时间,就敢这么骄奢跋扈了?恰好前朝又喜欢使用燕湖石。

    只是他将手贴在假山上摸了摸,马上就知道那不是陈年旧石,全都是新凿做旧的痕迹。

    阆家,萧家,田家我曾以为河阳党人肥己害国,出身兵家的粱安侯府能比他们好一些。

    谢青鹤慢慢走过盛放的花圃,看见了伏传所说的山石凿打成的假山,伏传不会撒谎骗他,小师弟也想把住处弄得像样一些,也花时间心思去弄了假山造景,却不会损耗民力去追求燕湖石。

    韩琳此人,不可与之远谋长久。谢青鹤说。

    伏传对韩琳是有感情偏向的,毕竟在一起互为靠山结盟运作了六年之久,越是艰难的时候,情谊越是深厚。他完全理解韩琳想要废帝自立的心情和立场,在局势稳定的情况下,他甚至也有意愿支持韩琳废帝自立。

    谢青鹤刚回来不久,韩琳想要挑拨他二人的感情,伏传就对韩琳深为不满了。

    又撞上了燕湖石造景的事。

    谢青鹤才问一句,韩琳马上就撒谎,把伏传撇得干干净净,可见他也知道这事做得不对,劳民伤财不恤百姓。明知道不对却依然要为了一己私欲去做,这样的人远比不觉者更加没有底线。

    伏传在立场上从不会反驳谢青鹤,即刻就点头:是。

    恐怕韩琳也想不到,只是因为自己府上造景假山的几块燕湖石,他就彻底失去了伏传的支持。

    你这后生倒也有趣。突然有一道声音从屋檐上传来。

    谢青鹤抬头一看,一个农妇打扮的中年妇人坐在屋顶上,手里拿着烟袋,正吞云吐雾。

    伏传悄悄扯了谢清一下,提醒道:冼

    那农妇睁大眼睛喷出一个圆溜溜的烟圈,更惊讶地说:你这小丫头就更有趣了。你知道我是谁不奇怪,你知道我姓冼?

    伏传目光下撇,表情怪异。

    谢青鹤心中好笑。小师弟不单知道您姓甚名谁,连你出身何地,生平诸事,全都一清二楚。

    还请前辈屋内叙茶。见冼花雨拎着烟袋叭叭叭的模样,谢青鹤又改口,若是想喝两杯,家中应该也有酒酿。晚辈也能陪侍两盏。

    冼花雨将烟斗掐灭,吐出一口烟气,说:行,受用你两杯酒。

    伏传转身看了一眼,陈老太已经去准备待客用的酒菜,把二郎也顺走了。

    谢青鹤也是第一次来伏传在京中的住处,论地头还没有冼花雨熟悉。

    就看见冼花雨从屋顶上飞跃而下,一马当先钻进了她自己看得上的花厅,反客为主坐了下来。谢青鹤与伏传倒像是两个来拜访长辈的客人,跟进门之后,陪坐在客位上。

    早些年我就得了一个说法,说是京中有个小子,长相怪异。

    冼花雨说话顿了顿,命不与神合。

    谢青鹤微微一笑。

    待我下山之后,先看见这个丫头。还是小子?冼花雨一口喝破。

    伏传差点被自己一口气呛住,不可思议地看着冼花雨:你能看出来?

    冼花雨见他吃惊也有些得意,笑眯眯地说:我是做什么的?求真之人,若看不出你本来面目,岂不是白修了这么些年?

    只可惜谢青鹤没有露出任何惊讶之色,这让冼花雨不免有些挫败。

    我以为他就是那个命不与神合的小子,韩漱石告诉我,不是他,是另外一个叫瓦郎的小子。可惜无缘得见。冼花雨拿着自己的烟袋,上下打量谢青鹤,你的修法很特异。

    谢青鹤也不藏私,直截了当地说:我修强神御器法。此法弱皮囊而强神魂,以意御器,以器入道。

    冼花雨以为他简单介绍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哪晓得谢青鹤居然没有停,直接说了具体修炼法。

    伏传也没有打断,就歪着脖子,听谢青鹤说细节。若是哪里听不懂,还主动问一句。冼花雨有些呆滞。谢青鹤居然也没有避讳的意思,当即就开始给伏传答疑解惑

    等,等一等,你们这是做什么?冼花雨不得不出声打断,此秘法细节,不可轻授。

    前辈是求真之人,如今可知道我们的来历了么?谢青鹤反问道。

    你二人当是来自天外。冼花雨一口咬定。

    谢青鹤倒是在魔类口中听说过域外天魔的说法,反之在寒江剑派的史稿记载里,基本上没有天外二字了,伏传听得迷糊:什么天外?

    天外就是你们的地方。你二人来到我的世界里,夺舍重生,才会显出命不与神合的奇景。盖因这皮囊本就不是你们的,命数也不是你们的,只有一道神魂是你们自己的。我说得可对?冼花雨说。

    伏传隐隐觉得不大对,大致上又是这样没错,只得转身去看谢青鹤。

    您说得对。谢青鹤没打算纠正,也不想说入魔之事。如果冼花雨知道这不过是魔念生出的小世界,她也只是魔类记忆中的一道残影,只怕真的要把她逼得走火入魔。

    我有三本修法。供普通人修行的《大折不弯》修法,供炼道修行的《内火炼真诀》,供器道修行的《强神御器法》,皆可上呈寒山,以此传世。谢青鹤选择直接交保护费。

    我是苦修之人,我小师弟与我不同,存有济世之念,还请前辈行个方便。

    冼花雨沉默片刻,说:这些年我都在暗中观察,你虽周旋在韩琳与阆绘之间,所求之事却与他们都不相同。韩琳有北面称尊的野心,阆家迫于局势,虽不能提兵逐鹿,也想要竭力自保自肥,榨干天下油水。只有你,你想要什么,我一直都没有弄明白。

    伏传想了想,说:前辈若是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当日与我交手,不会手下留情。

    冼花雨想起那日的荒唐也不禁笑了笑,又摇摇头,说:你与韩琳相扶太久,难免一叶障目。他役使下民挖掘运送燕湖石,死伤数百人,此事你不是今日才知道。直到你这位师兄归来,问及丞相府里的假山诸事,他要你断绝与韩琳共谋长久的打算,你才遵命而行。

    若早几年你这位师兄不曾闭关,与你共同执事,我也不必住进皇宫,给那臭小子当奶娘。冼花雨提起宫中的幼帝,一副简直无法忍耐的模样。

    直到此时,谢青鹤始终无法理解的事情,终于找到了答案。

    冼花雨在禁中为幼帝保驾护航,难怪韩琳不敢欺人太甚,伏传也不能一言而决。

    冼花雨这一番指责极其辛辣,责怪伏传没有及早劝阻韩琳,眼睁睁地看着韩琳掌权之后开始□□下民。事实是韩琳本就是提兵万千之人,调派徭役负责辎重之事很正常,他派人去弄燕湖石又不会提前给伏传报备,王寡妇的势力耳目也没有远到八省之外,等燕湖石运抵京城时,一切都结束了。

    伏传顾忌着局势,只能跟韩琳说一说此事,韩琳也保证不会再干这么劳民伤财的事情。

    落在冼花雨口中,就是责怪伏传不够心狠果决。要求伏传必须在得知燕湖石事件之时,马上跟韩琳决裂,一拍两散互相对打,才能算是心系百姓、主持公道。

    相比起谢青鹤的决断,伏传当初的处置确实显得黏腻了许多,不够果断正义。

    伏传觉得自己不如大师兄处置得好,冼花雨指责他的地方也在于此,就是说他是非不分,偏心韩琳,如果一开始就是大师兄处事,冼花雨根本就不会插手这让伏传有些惶恐,不自觉起身站起。

    前辈这话未免说得太过苛求。您倒是能主持正义,怎么没有提前阻止燕湖石进京?

    谢青鹤只差没说冼花雨也是在放马后炮。

    上官时宜责怪伏传时,谢青鹤都要护短两句,何况是这个早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过气祖师。

    冼花雨若是骂他两句也就算了,谢青鹤自认心胸宽广,不会跟祖师爷计较。这么暗搓搓拿他来挤兑小师弟算怎么回事?真当小朋友没有家长,可以随便欺负么?!

    若不是您蹲在禁中给幼帝撑腰,我小师弟如今的处境也不会如此艰难。他若稍微从容一些,也不至于非要跟韩琳联手结盟。如今您倒是批评我小师弟不肯与韩琳翻脸,也没见您提剑去丞相府问候两声?若我没有记错的话,韩琳与贵派的关系纠葛可与我二人更深,当初是谁指点他去屏乡破命求生?又是谁教韩漱石相人之术?这命不与神合的眼光,可不是江湖骗子就看得出来的吧?

    谢青鹤难得一回句句怼人,把冼花雨喷了个满脸,起身轻轻搂住伏传。

    这么欺负小师弟,问过我了吗?

    伏传不自觉地靠在他怀里,心头那点惶恐才渐渐淡去。

    他是真的不害怕冼花雨,就是怕大师兄跟冼花雨祖师一样的想法,认为是他纵容了韩琳为恶。

    第135章

    二郎亲自来送酒菜,打断了屋内一时的剑拔弩张。

    冼花雨被抢白一番也没有恼羞成怒,注意力居然就放在了二郎身上,改了个坐姿放下烟袋,望着二郎亲自捧来的那一小坛酒上。埋了三十年的老酒几乎成了琥珀色的酒膏,以二郎的出身,是真没享用过这等极品,笨手笨脚不大会处置。

    伏传只得上前帮忙,用新酿化开酒膏,酒浆冲撞之时,香气激散,芬芳醉人。

    这是哪来的酒曲,这样奇怪。为何还有葫芦的香气?冼花雨闭目闻了片刻,问道。

    伏传乖乖地给她奉酒,说道:我这年纪还不如这坛子酒大呢。酒是城东车马店老掌柜年轻时酿的,总共酿了三百坛,本是新酒马上就卖,遇上年景不好四处缺粮,朝廷颁旨禁酿禁售,不得已就把这三百坛酒深埋酒窖。永昌之乱,车马店也关了门,连带着一窖酒都盘了出去

    冼花雨闻言叹息:本朝立国近百年,照史稿记载,也该有盛世气象了。

    寒江剑派至今还在数百年前的重大阴影中没有走出来。

    知宝洞被焚烧,丢失无数典籍,外门弟子尽殁,毁去无数传承这些伤痛都是一时的,虽说带来的损失不可弥补,可是,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后,门内的伤痛就会成为往事和传说。

    唯独盛世坍塌之后,失去了屏障与秩序的中原大地,始终在战乱中无法恢复统治。几百年来,寒江剑派的后人都在默默目睹着那场惨胜之后,无辜百姓付出的残忍代价。所有寒江剑派弟子在得知数百年前的往事之后,都会为之心怀愧疚。

    后赵立朝不稳,无数世家枭居地方,边界豪强林立,这样的时代如何迎来盛世气象?

    伏传安慰道:总是一年更比一年好。百年前还有人相食的惨剧,东夷西进驱赶百姓做菜人,夷人还写了一本食谱,说北地人肉坚而酸,南方人肉烂而绵,头腔有透明软汁蒸而肥嫩,只是不大好获取,得生割颈后大骨,以银质小匕生脍活取

    冼花雨被他说得心情复杂,扎着嘴抿了一口酒,半晌才说:你这是记仇?

    自秋水长祖师之后,所有寒江剑派弟子都为那场浩劫再三反思反省,也都承认寒江剑派应该为那数百年的人间浩劫负责。只是世易时移,到了谢青鹤和伏传的时代,那场惨痛的经历已经过去了太久太久,感情上肯定略有差异。

    冼花雨是身在其中见过了各种悲惨真相,伏传则只是从史书中见过记载,二人体感绝不相同。

    伏传被问得一愣:我是真的认为如今的世道比百年前太平许多。大师兄对我说过,最差的朝廷也好过最有治的乱世,从前我似懂非懂,这些年倒是渐渐地明白了过来。

    说着,他顺手拖过一碟子切片的酱肉:吃菜,您吃菜。

    冼花雨对肉食没什么兴趣,一手托着酒盏,问道:看来你我在这一点上可以达成共识。朝廷不能乱,天下不能乱。她将酒杯举起。

    伏传压根儿就没有喝酒的打算,冷不丁被她邀酒,只好去拿谢青鹤的酒杯。

    他与谢青鹤共用一只酒盏就似天经地义,他拿得顺手,谢青鹤让得轻松。他将杯口按低,与冼花雨的酒盏碰了一下,谢青鹤就坐在他身边,轻轻抚着他的后背,满眼温柔地看着他。

    我这些年也从来没想过搅乱天下,不过,朝廷有治,也不独后赵皇室一家。伏传说。

    冼花雨显然不满意这个答案。

    谢青鹤问道:贵派又要为天下苍生钦定天子?

    冼花雨的眼神在一瞬间变得极其可怕,定定地盯住谢青鹤。

    百年之前,寒江剑派为了尽早结束乱世,从逐鹿天下的地方豪强之中,选中了后赵太祖。前任寒江剑派掌教云山海乔装易容下山,辅佐后赵太祖谋取了江山。

    此事违背了秋水长祖师的遗命,寒江剑派无人敢声张,对外仍旧宣布封山,不问世事。

    然而,对外不能说,对内是有记载的。谢青鹤在寒江剑派当了几十年代掌门,早就把这点秘事看了个遍,当了掌门之后,寒江剑派涉及列位祖师的历代秘事,对他而言就更加没有秘密了。

    伏传和谢青鹤都是掌门弟子,二人身份也不大一样。谢青鹤自从代掌门之后,基本就是实质性的掌门权位,想看什么知道什么,一切都对他无条件开放。伏传就很老实地守着本分,不敢过多僭越。

    所以,这会儿谢青鹤说的事,伏传是不知道的。他竖起耳朵,看着冼花雨的表情。

    哦哟哟,冼祖师这表情都要吃人了,大师兄要放大招了?

    前辈先前训斥我家小师弟,责怪他不能因燕湖石之事与韩琳决裂。赵太祖青石堡坑杀四千边民,太宗强征徭役修狄灵渠埋数万青壮,三十年前,朝廷还往南郡强征了数千掘矿的匠人云山海前辈在世时不曾与赵皇室决裂,云山海前辈登真之后,冼前辈也不曾与赵皇室决裂,眼见着赵皇室蒸虐下民、罪犯累累,您就不谈法理公义了么?谢青鹤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