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旧恩(穿越) > 分卷(182)

分卷(182)

作品:旧恩(穿越) 作者:藕香食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邓太后怒道:你不要与我东拉西扯!你若害怕冼姑姑,马上就滚!我就是死在丹城,也不要你来管,不要你来哭!再与我提去北地之事,我我这就打杀了你!

    阿娘若不是我的阿娘,敢这么训斥我么?阿娘手无缚鸡之力,敢说打杀了我?宫侍反问。

    显然生育宫侍的往事对邓太后是个极大的刺激,她完全不能听人提及此事,宫侍一次次刺激她,她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抓起手边的紫金如意掷向宫侍头脸,骂道:我就知道,你是来克我的,你身上流着骑马人的脏血,你是骑马人的野种你那屠夫畜生爹欺辱我,你也欺辱我

    宫侍端端正正坐着,脑袋被砸破一道口子,也只是冷笑着不动。

    邓太后哭着说欺辱的时候,宫侍脸色就变了。他微微垂下头,听着邓太后的啜泣声,慢慢地上前抱住邓太后,小声说:太后娘娘,我不走。我留下来,一直陪着你。

    邓太后兀自不能消气,抬手狠狠一巴掌抽在他脸上,打完又是痛哭。

    宫侍始终抱着她,声音很小:娘娘,您要给我一个新的身份。我在祈天阁借龙气施用循声因果律,已经被冼真人发现,若不能尽快脱身,她会杀了我的。等风声过去了,我还是能为娘娘出力,我一身所学,皆为娘娘所用,我这条命也是要还给娘娘的。

    邓太后才算是哭了个间歇,拿宫侍细窄的袖子擦了擦眼泪,问:你可听话么?

    宫侍点头:听话。

    第143章

    那小宫女的身份不能用了么?邓太后问。

    我才从祈天阁回来。只怕会在那处留下气机。祈天阁大火难熄,本该烧个精光,皇帝亲至之时,忽有天盅倒扣隔绝烟气,大火骤然熄灭,想来是冼真人的手笔。宫侍左右看了一眼,娘娘,你将身边这位宫人姐姐的身份给我,有来历又是常年随着你的,不会使人猜疑。

    话音刚落,站在邓太后身边的宫人就吓得软了膝盖。

    看着邓太后温柔的双眼,那宫人抽泣一声,带了点哭腔地说:奴婢愿为娘娘献身。

    邓太后上前扶住她,拿帕子给她擦了擦眼泪,说:你服侍我多年,主仆情分一场。你父母兄弟的前程我都允了,绝不会忘了你今日的牺牲。好芍儿,去吧。

    谢青鹤不知道宫侍要怎么获取宫女的身份,不过,话说到这份上,宫女想必是活不了的。

    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惨案发生。

    谢青鹤将茶杯放下,不曾收敛声息。

    宫侍瞬间发现角落的屏风后竟然多了一个人,脸色霎时间就变了!

    邓太后耳力不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看见宫侍骤然色变,惊恐地看着角落,想了想伸手安抚宫侍,她自己则扶了扶珠翠凤冠,理了理妆容,去宫侍眼望的角落查看,边走边问:前面是冼姑姑么?

    谢青鹤也不好叫妇人转过屏风来看自己,他从屏风后站起,往外走。

    邓太后看着他的身影就吓了一跳。这是个男人的身形,绝不可能是冼花雨!

    待谢青鹤从屏风后走出来,邓太后的眼神就更惊讶了。这么年轻俊俏的男子,竟前所未见。看着谢青鹤的风仪气度,邓太后想了想,问道:可是近日刚回京的苏时景,苏先生?

    谢青鹤对此不置可否,说道:太后消息灵通。

    宫侍与谢青鹤一照面,就知道谢青鹤修为深不可测,脸色凝重地问:是你引来天罚。

    谢青鹤与伏传刚回京不久,就因二郎纵马之事,与虚图妄发生了冲突。两边在京城街头斗法,引来铅云密布之事,早已被京城百姓传得沸沸扬扬。邓太后与宫侍都是有心人,连苏时景这三个字都查了个清清楚楚,自然也知道当时发生的详情。

    宫侍害怕冼花雨,却不怎么害怕谢青鹤。

    毕竟,如冼花雨一样能有看破皮囊窥知天机本事的仅有极少数人。谢青鹤看似深不可测,可他这么年轻,天然就让宫侍轻看几分,宫侍对他并没有高山仰止不可逾越的恐惧。

    追来的不是冼花雨,宫侍虽也认真谨慎,倒也没了先前吓得要逃之夭夭的慌乱。

    你是和尚,还是僧?谢青鹤问道。

    宫侍不肯回答,说:与你有何相干?你追我至此,无非是想问我因果律之事。你随我出城去说,不要搅扰了贵人清静。

    谢青鹤静静看他一眼,又望向不动声色的邓太后,说:我在这里喝了两杯青叶汤,将你与太后的话听了个从头到尾。你不过是个施用因果律的工具,背后谋算都在太后这里。我为何要跟你走?

    宫侍对着邓太后都很霸道,只有邓太后哭着发了脾气,他才肯低头服软。

    这时候见来的不是冼花雨,他的耐心少了许多,听谢青鹤高高在上指点他,他就很气:因为你不走,我就要打折你两条腿了!

    谢青鹤不禁失笑,问道:你就不怕我再劈你一道雷?

    宫侍冷笑道:那天罚无非是寒江剑派远古时候的一件法宝,从没见过它短时间内劈下第二回 来!你家有传承,我家难道没有传承?古早之事,何必拿来唬人。

    谢青鹤与他那个时代的和尚少年相交,二人也曾结伴行走江湖,有无话不谈的时候。寺的传承如何,谢青鹤全然知晓。寺里普通弟子没有上古传承,宫侍既然知道古事,不是和尚也必然是僧。

    我再问你一遍,你是和尚还是僧?谢青鹤问。

    宫侍双手合十,口念佛号:阿弥陀

    谢青鹤太熟悉寺内传承了,见他双掌交叠闪烁出金光,迅速抬掌,一股罡气挥扫而至。

    宫侍最后一个佛号总也念不出来,勉强对抗着罡风,戴着的小冠飞了出去,苍白平凡的脸颊竟然寸寸龟裂。这奇景让谢青鹤也略微吃惊。没过多久,宫侍身上的皮肤、血肉,竟然像裂开的碎瓷一样被罡风吹走,要么洒落在地,要么贴在了宫柱与窗棂上。

    邓太后面露惊恐之色,勉强站住。旁边几个服侍的心腹宫人都已瘫软在地。

    然而,皮肉飞出去之后,留下的却不是血肉模糊的身影。

    宫侍的皮囊被罡风吹散,一道金光灿灿的身影逐渐显形,当护身金光消失之后,露出一个年轻男子削瘦的身影,这人身高八尺,远比普通赵人魁伟,偏偏头小脸小,眉目清秀,与邓太后隐约相似。

    此人面色痛苦地勉强维持着双手合十的姿态,到底还是坚持不住,右掌倏地滑落。

    噗地一声,金光顿地,口中鲜血喷了二尺远。

    看清楚那人的脸,邓太后往后退了一步。

    那人也没想到谢青鹤居然如此强横,双方对了一招,他马上就知道自己不是谢青鹤的对手。太大意了!中原竟然有这么多的高手!这个苏时景年纪轻轻,修为居然不逊于冼花雨!

    修士之间的较量就这么简单。

    不必咬着牙流着血拼死缠斗,通常照面过了一招,彼此就知道分寸了。

    打,没有任何意义。

    谢青鹤找了个坐席安置下来,问道:还要我问你第三遍么?

    我既不是和尚,也不是僧。如今的和尚是我师弟。我叫阿奇古,是北朝龙焘寺监院。为何来中原,你刚才也已经听见了。我不是你的对手,你要问什么,我都回答你。只请你不要声张,不要给太后娘娘添麻烦。阿奇古擦去嘴角血渍,也找了个地方盘膝坐下。

    这人非常识时务。一旦发现打不过,气焰顿消,配合度惊人。

    谢青鹤点点头,说:据我所知,天底下只有一位和尚,一位僧。你既然是寺中弃徒,你的师父为何没有清理门户?你的师弟又为何准许你苟活至今?

    阿奇古犹豫了一下,看向邓太后。

    邓太后冷脸无语。

    我的父亲是北朝天寿皇帝。北朝如今的皇帝,是我的兄弟。阿奇古说。

    谢青鹤突然想明白了阿奇古的身份。

    如今骑马人的皇帝是史称砍头大王的陀它乌颜,此人骁勇善战,但极其残暴。不仅北面的部族被他杀得闻风丧胆,北朝头人将军也很害怕他若是被陀它乌颜认为作战不力,跟随他十多年的心腹部将也是说砍就砍。

    在真实的历史中,就在五年之后,陀它乌颜酒后堕马,瘫痪在床,北朝十部拥立了常年在寺院中修行的阿奇古王子登基。登基后,阿奇古改名陀它昊天,则是大名鼎鼎的昊天大王。

    二十年后,骑马人铁蹄践踏中原,在位的正是陀它昊天。

    也就是眼前这位阿奇古,邓太后的私生子。

    只因阿奇古这个名字在北朝极为常见,谢青鹤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这一切就变得非常玄妙了。史上骑马人与后赵皇室议和,协议中除了索要金银茶盐铁,还非得大张旗鼓地索要适龄妇人,是不是和阿奇古与邓太后那段见不得光的恩怨有关?

    后世任何史书里都没有邓太后私生子的记载,更不曾提过邓太后与北朝皇帝的关系。

    谢青鹤想了想,转头去问邓太后:太后娘娘在京中施用循声因果律,将所有去寻找王寡妇的人都引入小千世界里,这是为何?

    邓太后突然出手是很怪异的一件事。

    原因很简单,邓太后根本不属于任何一脉势力。

    邓太后是承恩侯南宫宏德的外甥女,南宫宏德与粱安侯一起下野失势,邓太后就成了后宫的隐形人。没有兵权,没有党人,甚至连娘家都不怎么成器,仅有一个兄弟在礼部任侍郎。

    无权无势无名分幼帝并非她亲生,这世道又喜欢嚷嚷妇人不得干政她跳出来干嘛?

    邓太后沉默不语。

    她不说话,阿奇古就很紧张。毕竟这时候不是他掌握大局,惟恐谢青鹤翻脸:娘娘,你

    住口!邓太后狠狠瞪了阿奇古一眼。

    谢青鹤无法猜测邓太后的用意,根源在于邓太后是个完全的透明人。

    如今京城确实几方势力拉扯,韩琳,王寡妇,以及河阳党人。若邓太后想要上桌,前提是她必须有自己的势力,没有势力,何谈拉扯?

    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也许邓太后的优势,就在于她是个透明人。

    没有人会提防她,也没有人会把她放在眼里。而且,她的手里还握着阿奇古这么一张王牌。

    按照邓太后和阿奇古的反应,他们是确定冼花雨离京回寒山之后,才决定使用循声因果律,把所有去寻找王寡妇的人都困在了伪小千世界里。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暂未可知。

    但是,这么做的结果,顺着正常逻辑想一想就能有结论。

    这么做的前提是,冼花雨走了,京中没人能察觉到循声因果律和伪小千世界的存在。

    阿奇古布置的循声因果律范围极大,囊括了大半个京城,把王寡妇府上、韩琳府上、伏传府上都包括了进去。伏传召见王寡妇,是因富安县之事问罪于她,王寡妇非但没去见她,所有去寻找王寡妇的人、打听王寡妇为何不肯赴约的人,全都消失了。

    伏传会是什么反应?

    要么,他大发雷霆,认为王寡妇心存悖逆,不再服从他的命令,谋害了他所有的使者。

    这个可能非常小。王寡妇的实力无法与伏传对抗,若有心抗命,她应该连夜逃出京城,不肯赴约不肯逃走,反而待在京城张大嘴巴一口一口吃掉伏传的使者,完全是自找死路。

    事实上,伏传因富安县之事厌恶了王寡妇,王寡妇已注定要出局,已然不足为惧。

    更大的可能是,伏传察觉到这其中另有蹊跷,认定有人故意离间他与王寡妇,决心彻查此事。

    可是,循声因果律和伪小千世界的奥妙是伏传无法察觉的,伏传查来查去查不到缘由,就会生出疑心,猜忌所有人。

    这个所有人,特指韩琳一方势力,以及河阳诸世家。

    理由很简单,让寻找王寡妇人接二连三神秘失踪的奇妙的手段,普通人无法做到,这是必然来自于修士的骚操作。韩琳和河阳党人都有心垄断修法流出,伏传也默许了此事,以至于外界就算有人学了些修法也仅是皮毛,做不到类似循声因果律这么玄妙的操作。

    要么王寡妇。

    要么韩琳,要么河阳党人。

    总而言之,伏传这里接二连三丢人,背后策划者就锁定在此三者之间。

    如果伏传没有从小千世界里惊醒,如果没有天罚雷劈祈天阁,如果谢青鹤没有亲自跟上来查看,谁能想得到,张大嘴巴挑衅伏先生、搞出这么大手笔的,居然是在深宫中毫无存在感的邓太后?

    我今日得了一样东西,可惜不在手边,否则倒是可以给太后看一看。谢青鹤说。

    邓太后仍旧不肯开口。

    谢青鹤走到门前,倏地打开大门。

    门外站着的都是宫婢和宫监,宫卫只在后宫外围巡逻,绝不会靠近内宫。

    谢青鹤将宫外所有奴婢都看了一眼,只好将门又关上,重新坐了回去:倒是忘了。此地内宫,没有宫卫站班。我口述于太后吧。那是一把匕首,与刚才我在祈天阁见过的宫卫所佩戴的制式相同,将刀柄拆开,刃身上刻有于十八造四个字。

    邓太后脸色瞬间就变了,半晌才轻描淡写地说:苏先生只怕不知道,宫中禁卫八位将军,三位出身河阳,四位出身粱安侯府。虽说有一位是我舅家旧部,人走茶凉啊,我也是吩咐不动的。

    她根本不问谢青鹤从哪儿得来的匕首,匕首来处是善意恶意,先把锅推了出去。

    看似推锅,其实更像是把这口黑锅分成三份,最大一份给了韩琳,一份给了河阳党人,另一份她自己眼也不眨地背上了。

    察觉到邓太后的真实用意之后,谢青鹤已经差不多心里有数了。

    想起祈天阁熊熊大火之前,那个气喘吁吁奔来,高喊别动别动的少年,谢青鹤突然说:听说皇帝想要请一位丹青师父,我幼时曾学过两年,还算有些心得,可否自荐?

    邓太后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他。

    冼真人离京之前,曾与我约定,若我代伏府主事,她才肯离开京城,回山隐修。谢青鹤说。

    邓太后把前因后果联系起来一想。

    谢青鹤刚刚回京,冼花雨就要离京。阿奇古说天罚是寒江剑派的传承,谢青鹤也能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