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旧恩(穿越) > 分卷(237)

分卷(237)

作品:旧恩(穿越) 作者:藕香食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蒋幼娘喝着弟弟配的药茶,口吻变得很温软:他自认是个男子汉,总是想要保护姐姐的。这事他也没办法,难怪他听着扎心。其实,他带人去把我救了回来,又这么细心照顾我,给我治伤,我就觉得他是天底下最好的弟弟了。我们都是长在泥地里的贱人,哪里就能跟官家贵人置气?

    蒋二娘嗐了一声,也跟着叹气:是这个道理。那侯府的世子,官家的少爷,说是与我们家有关系,那是什么正经关系?今日喊咱们弟弟一句先生,明日也不知道谁是谁了。若是咱们弟弟上进,自己考上功名,谋个一官半职

    蒋幼娘不禁笑了笑,说:二姐,小弟说不想下场,就要一辈子闲云野鹤,你别逼他。

    我也不懂。可能写字画画跟做文章是不一样的吧?咱们弟弟写字很好,画画也好,庄老先生都夸的,就是不肯去考试。我觉得他可能,蒋二娘悄悄摇头,不行。算了,不说了。

    谢青鹤在门口站了半天,等她俩聊了个间歇,才端着托盘进来:三姐姐,换药了。

    蒋二娘偷瞄他脸色,见他神色如常,应该是没听见姐妹俩聊天,这才背过身对蒋幼娘吐吐舌头。

    蒋幼娘起身自己解开缠在头上的绷带,说:我觉得这两日好了许多,只是眼窝里总有些湿湿的东西,也不是血。

    谢青鹤解释说:伤口已经长起来了。如今天气暑热,姐姐摸着湿的东西是汗水。

    他转身支走蒋二娘:二姐姐,雁嫂说贺家新送了番瓜来。

    蒋二娘马上起身,说:我去洗了切两块来。

    谢青鹤一边检查蒋幼娘的眼睛,一边取药水擦拭,说道:这世上确实没有那么巧合的事。

    蒋幼娘受惊地抬起头,看着谢青鹤的脸。

    谢青鹤双手轻柔地替她裹好伤,说:大丈夫立身处世,一则修身,二则齐家。我未婚娶,三姐姐不曾出嫁,保护家中女眷是我的责任。这事我本不该随意透露。今日告知三姐姐,是想让三姐姐安心知道,从今以后,我会保护好三姐姐。就算力有不逮,他看着蒋幼娘仅剩的一只眼睛,让三姐姐受到了不公正的伤害,我也会为三姐姐报仇。

    三姐姐不要害怕。咱们不惹事,也绝对不怕事。只要自身站定没有错处,什么都不怕。谢青鹤的声音轻而安定。

    蒋幼娘呆了许久,突然抓住谢青鹤的胳膊,仅剩的眼睛啪嗒啪嗒往下掉眼泪。

    生在平民百姓家中,人皆不能算人,尤其是迟早要出嫁的女儿,父母兄弟都只将之当作财产,损失了固然心痛,可谁会为了已经损失的钱财去挑战权贵?以至于许多受了欺辱的女子,反倒要被家中父母兄弟埋怨你为何要惹事?人家不欺负别人,为什么要欺负你?肯定是你自己有问题。

    说到底是不替女儿报仇,显得自家窝囊没面子。替女儿报仇,又实在不敢牺牲付出任何代价。

    这时候若是对方肯施舍点钱财,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受害者的家里人马上就会接受,甚至再三磕头拜谢主人家的恩德。哪里还有人在乎真正受了委屈的受害者是什么想法?

    谢青鹤的保证斩钉截铁,要么保护,要么复仇,没有第三条路。不可能叫你受了委屈就算了。

    蒋幼娘自己也觉得不该生事,为了自己这个不值钱的女儿,若是祸害了家中唯一的独苗,独一的儿子,岂不是得不偿失?正因为她这么想,她才会忍不住痛哭流涕。

    她觉得自己不值钱,不值得让弟弟去拼命牺牲。弟弟并不这么想。

    弟弟说,你不要怕,我会保护你。保护不了就给你报仇。这是我的责任。

    哪有这样的责任啊?全天下都没听说过这样的责任。从来只有妇人自挂自残保全名声,几时见过丈夫为了保护家中女眷受祸受灾?这且不到玷污名节的要害处,不过是瞎了一只眼睛而已!

    蒋幼娘哭得抽搐,一只手拼命拍谢青鹤的胳膊,哭道:你怎么这样啊!

    谢青鹤皱眉道:你又为何这样?我爱护你,你打我作甚?

    把蒋幼娘弄得哭笑不得,拿帕子擤了鼻涕,抽泣道:我我也爱护你。你是我们家的独苗,你得珍爱自身啊。我也不问你是怎么弄的,这事可不能再说了。若是被赵家知道了,咱家只怕永世不得安宁。

    谢青鹤给她把药茶端来,放在她面前,看着她流鼻涕的模样有点嫌恶:二姐姐来了,让她给你打水把脸洗了。有事喊她。

    蒋幼娘忍不住问:那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知道赵员外郎的眼睛是弟弟的手笔,蒋幼娘做贼心虚,只想尽快逃离京城。

    再有四五日吧。谢青鹤答道。

    他看过蒋幼娘的伤势,已经可以上路了。

    蒋幼娘不是养在深闺的娇小姐,身体很健康,坐船对她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休息。

    谢青鹤也没打算事事都麻烦贺静,朝廷不许官员经商,贺静家里有车有马,还真不一定有船。纵然贺家有船,专门跑一趟也花费极大,若是去借亲戚家的船也得辗转过一道手。不如直接花钱跟商行走,银货两讫,省得路上还要应酬。

    蒋二娘跟着谢青鹤走了一趟,已经有了经验,知道想要路上过得舒坦,就得多带行李。

    中午吃饭的时候,谢青鹤说了这几日就启程的消息,蒋二娘就开始打包采买。

    蒋二娘办事情风风火火,在家里服侍的贺家下人马上就知道他们要走了,雁嫂正在犹豫要不要去贺家报信,谢青鹤把贺齐与雁嫂叫到正屋,说道:这些日子多蒙贤伉俪关照,如今三姐姐伤势见好,我就要回家去了。这是我给各人备下的礼物,还请两位管家帮忙分发。

    谢青鹤指了指放在盘子里的红封。

    他若说是给贺齐与雁嫂的赏钱,这两人肯定要推辞不受,说给其他人的赏钱,贺齐与雁嫂就不好慷他人之慨帮着推了。只得客气几句,再三感谢。

    谢青鹤又给了贺齐一封信,说:这是我给贺公子的书信,还请转交给他。

    贺齐连忙将信收好。

    这夫妇两个捧着装了红封的盘子下来,贺齐准备去贺家送信,雁嫂也认得几个字,哎呀一声:这八个薄些的红封都是一样的,十两的银票。还有一个厚些的,写着你的名字。

    贺齐凑过去一看,雁嫂已经把那个红封拆开,里面夹着五十两的银票,另有一本字帖。

    雁嫂惊喜无比:哎呀!字帖!

    贺齐与雁嫂的儿子刚满五岁,正是陪着小少爷读书开蒙的时候,雁嫂跟蒋二娘提起自家儿子的时候也满脸骄傲,冷不丁被谢青鹤听见了记在心里,临别之时,谢青鹤这会儿也是身无长物,没什么之前的东西赏赐,于是亲自写了字帖相赠。

    贺齐打小在贺启明的书房里伺候,知道东西珍贵,叫雁嫂拿绒布把字帖包了,说:恰好我回去送信,问问少爷怎么处置才好。

    雁嫂有些不舍,嘟囔道:这是蒋先生给咱们皮儿的

    贺齐不禁好笑:傻婆娘,咱们全家都是老爷、少爷的奴婢,连皮儿都是小少爷的跟班,哪有什么是自己的?

    雁嫂只得扁扁嘴,给他理了理衣襟:早去早回。晚上吃卤肉面呢。

    贺齐匆匆忙忙赶回贺家,很顺利地见到了正在凉亭歇晌消暑的贺静。

    隔着一道屏风,贺静正在陪他儿子贺颛玩鲁班锁,他的妻子糜氏则坐在一边剥瓜子,一家子围坐一起,吹着池上吹来的凉风消暑,其乐融融。

    听说谢青鹤送了信来,贺静连忙叫侍女接来,一边拆信,一边听贺齐在外边回禀:蒋先生叫小的两口子进屋,赏了一盘子红封。因说是赏给底下人的,小的也不好推辞

    贺静笑道:先生是个体面人,你们得赏是伺候得好,收下吧。回来我也有赏。

    贺齐又说:领了赏封下来,小的那婆娘才发现里头也有小的夫妇的份儿。厚厚一叠,捏着就吓了一跳,还以为是一沓银票呢

    惹得一旁的糜氏不住轻笑:不是银票?那是什么?

    回夫人的话,小的那婆娘用刀拆了红封,才发现原来是一本字帖。贺齐把怀里用绒布包着的字帖拿了出来,小的马上就叫婆娘包好,给少爷送来了。

    糜氏听得云里雾里,奇怪地问道:他为何要送你一本字帖?难道是认为你的字写得很差?

    贺静都给她弄服气了,没有搭她这句话,说:既然是先生给你的,你就留下吧。皮儿年纪小,只怕还不懂事,东西你要替他收好。我会转告林先生,让他好好教皮儿写字想来你也不介意让颛儿跟着学吧?

    贺齐连忙说:连皮儿都是小少爷的,何况这本字帖?正该放在书房里,由林先生处置。

    贺静已经把谢青鹤的信都看完了,说:你等一等,我要给先生回信。

    贺齐手里捧着那本字帖,放也不是,收也不是,很有些为难。

    已经有下人抬来了书案,准备好笔墨纸砚,书童正在研墨。

    贺静从屏风后边走了出来,拿起贺齐手里的字帖,翻看了片刻,说:这是给孩子书墨启蒙用的字帖,笔锋清润,字骨中正。若是你从别处得来的东西,我就拿田地银钱跟你换了先生给皮儿的东西,我怎么敢抢?反正皮儿与颛儿一处学字,也不必分得那么清楚。

    贺齐自己就是跟着贺启明书房伺候长大的书童,哪里会不清楚其中的道道?

    字帖归属皮儿,还是被小少爷贺颛收走,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少爷读书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书童就是个忙前忙后服侍少爷的陪衬,有上进心知道好歹的孩子才会在服侍之余认真学习,可孩子又有几个是不贪玩的?少爷学不好,老爷会拿戒尺打。书童学成什么样都没人管,伺候不好才会挨戒尺。

    贺静说,字帖是皮儿的,不能抢夺。以后叫皮儿跟贺颛一起学习,不必分那么清楚。

    这就是让皮儿跟小少爷一起读书,不是单纯当书童了。

    贺齐千恩万谢,还是借口怕保存不好字帖,请贺静转交林先生保存。

    贺静方才把字帖收好,回去给谢青鹤写了回信,叫荣华去拿了一千两银票的私房钱,与信纸一起塞进信封,对贺齐说:信交到先生手上。问明白船期提前来报,我要去给先生送行。

    贺齐离开之后,糜氏叫下人把儿子抱走,忍不住就跟贺静抱怨:夫君行事越发叫人看不懂了。就算贺齐是公爹的心腹,他那儿子难道就比我们颛儿金贵?区区一本字帖,竟还要叫颛儿沾着他的光去学贺家祖上是出过状元郎的,我叔祖父也是熙和年间的探花郎,都是清贵人家,哪里就缺一本字帖了?

    贺静没好气地说:叔祖父是探花郎,岳丈大人就没盯着你多学两笔字?这字帖的好坏都看不出来,你也好意思吹嘘自己是清贵人家!哎哟,你不开口还好,一说话我就头疼!

    气得糜氏凑近他耳边不断呸呸呸:我就说,就说,疼死你得了!

    贺静歪在榻上像一条死狗:糜之梅,你要不是长得好看,还给我生了个大胖儿子,就你这么欺负我我、我早就纳妾了。这地方待不得了了,我要去江南。

    糜氏冷笑道:可惜老太爷不肯放你走。

    贺静一骨碌坐了起来,愣愣地看着她:我听你这个意思,你巴不得我走?

    糜氏露出惊讶的表情,连忙否认:夫君,您可不能胡说啊。哪家的妇人不盼着夫君在身边小意温存?妾还盼着能与夫君再生个儿子呢。

    贺静已经生出了怀疑:真的?

    糜氏不迭点头:妾这几日都给老太爷送吃食,给您求情呢。

    贺静想了想,突然反应过来:你给爷爷送吃食给我求情,不就是求他给我解了禁足,让我可以随处跑吗?!你还说不是盼着我离京?!

    糜氏被他说得有些生气了,怒道:夫君简直无理取闹!便气咻咻拂袖而去。

    ※

    谢青鹤在码头附近逛了两天,打听到往江南去的商船,舱室宽敞条件合适的商船不少,只是没有刚好去羊亭县的,得到郡城再转一趟。直达羊亭县的商船,要么舱位都卖了出去,要么居住条件不大好,要么就得排到两个月后了。

    谢青鹤没有独自做主,回家跟蒋二娘和蒋幼娘商量。

    蒋幼娘关心价钱,要求坐最便宜的船。

    蒋二娘则希望直达羊亭县,她有坐船的经历,知道搬东西不容易,若是去郡城换乘,妹妹受着伤,就她跟弟弟两人搬东西,只怕会让弟弟很辛苦弟弟如今不让她干重活。

    就在谢青鹤斟酌的时候,贺齐突然来送信,说贺静请谢青鹤去把订好的船退了。

    为什么?谢青鹤不解。

    少爷仍是要回羊亭读书。想着小少爷年纪也大了,到了开蒙的时候,若是没有父亲在身边教养,养在深闺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就不能放心。禀明老太爷之后,少爷打算带着少夫人、小少爷一起去羊亭居住既要带着女眷,必然要走一条船,便邀请先生同行。贺齐说。

    谢青鹤觉得贺静这一着简直神来之笔,细想倒也很合乎常理。

    焦夫人之死牵扯太大,贺老太爷担心迁西侯府迁怒贺静,才会把贺静困在家里。可是,老把他困住也不是个事儿,反正贺静喜欢在羊亭县读书,干脆把老婆孩子给他打包一起送去江南,也算是变相放逐了,迁西侯府总不能千里迢迢去江南找事情吧?那就太过分了。

    行吧。那边什么时候出发?谢青鹤问。

    贺齐就有些结巴:携家带口出门,总得收拾箱笼。这个很快的!

    贺静的夫人必然也是千金小姐出身,出门哪有那么轻易?痰盂恭桶都要自带,衣食住行更是麻烦。贺静这回是携家带口去羊亭县常住,跟他自己单身汉的时候不一样。谢青鹤表示理解。

    蒋幼娘则好奇地问:贺公子已经结婚了吗?

    蒋二娘说:二十好几的人了,就是长得年轻精神些,还没有蓄须罢了。

    蒋幼娘默默点头。

    蒋二娘则比较好奇原时安的婚事:小原年纪也不小了,原本是说回京来成婚。这回可好,就没有跟那毒妇退婚的事,迁西侯夫人殁了,那算是小原的叔母还是嗣母?若是叔母还好,小功也就五个月。这要是嗣母啧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