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旧恩(穿越) > 分卷(278)

分卷(278)

作品:旧恩(穿越) 作者:藕香食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六岁的熊孩子,爱讲理就讲理,不爱讲理就不讲理,你跟他说得着?

    若是普通家庭,叔父也是父,侄儿也算儿,父揍儿天经地义,不听话闹妖,只管抓来一顿打,打痛就老实了。陈家情况特殊,陈纪有几个胆子去教训庶兄的儿子?没让这宝贝侄儿熊得高兴,姜夫人都觉得是儿子受了委屈,被小叔子欺负了,要找陈纪兴师问罪。

    陈纪气得要死也不能发作,狠狠一拂袖,木着脸跟着谢青鹤进门。

    常夫人与常朝都将这一幕看在眼里。

    常夫人恍若未见,握着伏传的小手,低声问道:隽儿,这些日子过得好吗?可曾哭鼻子?

    伏传点点头,又摇摇头,主动伸手让她抱。

    打小伏传就高冷,轻易不肯让人抱,儿子主动示好,常夫人激动又高兴。

    她才要伸手接过儿子,发现自己胸前挂了铜铸的山花纹项链,长长一条,饰于前襟。

    常夫人连忙去摘项链,身侧仆妇都上来帮忙,这个帮她扶着发髻,那个帮她牵扯项链,快速安静地摘下项链之后,常夫人就像是得到新玩具的小姑娘,兴奋地将儿子接过,抱在怀里。

    隽儿。常夫人将他托在小臂上,满眼温柔,阿母好想你。

    伏传见身边仆妇众多,没有说话,冲她笑了笑。

    常夫人只觉得心肝都要化了。

    伏传以为常夫人会抱自己去中堂,跟陈纪一起招待谢青鹤,哪晓得常夫人根本没有待客之心,儿子抱在怀里,说说笑笑地就往旁路去了,直接回了后宅。

    常朝没有跟姐姐外甥走,他是陈纪的幕僚,又是陈纪内弟,这时候自然要陪陈纪待客。

    因落后了一步,常朝悄无声息进门的时候,发现堂上座次又放雷了。

    小小团儿的小郎君坐在上席。

    陈纪家待客室的上席挺宽敞,有时候招待重要客人,陈纪都与客人同坐,偶尔家宴,常夫人也会出席,夫妇二人分坐东西也是寻常。

    偏偏小郎君就稳稳当当地坐在了正中间。

    这就是不打算与陈纪平起平坐,就算陈纪厚着脸皮挤上去,也只能算是侧坐相陪。

    那还不如就在下边,宽宽绰绰自作一席。

    陈纪干脆就没有坐,他站在堂中,居高临下地看着侄儿。谢青鹤本来就人小个子矮,坐下来就更矮了,若要跟他说话,就得拼命抬头看他。

    常朝进来的时候,就看见姐夫好像又吃瘪了。

    因为,小郎君目不斜视,安之若素地坐着,压根儿就没抬头:叔父请坐。

    丛儿独自前来么?可曾请示姜夫人?陈纪岔开话题。叫他坐在陈丛下首,像侍奉主君一般陪着这小屁孩子说话,那是绝不可能,宁可站着。

    二人相距不足一尺,在这么近的距离下,一个成年壮汉对六岁幼童的震慑力是很大的。

    哪怕陈纪不通武艺,他仍旧是个身高七尺的成年男子,一只手就能把谢青鹤提起来。而且,他还故意站得这么近。

    谢青鹤坐在原地一动没动,还敢带了点稚嫩笑意地反问:叔父这是关心我,还是教训我?

    陈纪笑了笑,说:自然是关心。你才几岁的小子?身份又如此贵重特殊。若是不小心磕了碰了,姜夫人岂不担心?叫父母担心,岂非不孝?话锋一转,你既然尊称我一声叔父,我就教训你两句,教训不得?

    谢青鹤半点情面都不肯给,硬邦邦地顶了回去:叔父说笑了。想要教我,得看看叔父有何才华?有何德行?若才薄德鄙,倒也不必丢人现眼。想要训我我父母皆在,轮得到你来训我?

    常朝都忍不住闭了闭眼。这熊孩子好烈的脾性,好臭的嘴!

    陈纪还没说话,谢青鹤就反问他:叔父既然说孝道,我也想知道,祖父病亡,我父坟前守制三年,叔父去哪儿了?就好意思跟小辈谈论孝道?

    不管陈纪不替陈敷守制戴孝是出于什么原因,很可能当中还有陈起逼迫压制,但,外人看来,陈纪就是不满父亲偏宠庶兄,把家业兵权交给了庶兄,恨恨地不肯替亡父守孝。

    陈纪再有多少委屈,他敢跟侄儿斗嘴就口无遮拦、狂喷一通么?

    他不敢。

    陈纪迎出门的时候,还打算跟小侄儿好好相处,这一通刺激下来,话都没法儿说了!

    谢青鹤两句话把陈纪喷得面如寒霜,既然无法对话,陈纪也不肯多说什么,当即拂袖而去。

    谢青鹤心想这人到还有几分气性,哪晓得陈纪走到门口,看见站在一边的常朝,居然还记得打了个圆场:你陪着小郎君。我略感不适,回去喝药!

    你是真的怂。谢青鹤修正了对陈纪的看法。

    陈纪走了之后,才有下人来给谢青鹤送蜜水点心,常朝就坐在一旁陪他说话。

    适口么?可要添些蜜?府上得了两罐野蜜,尝着倒有菊花香,温水化开微微带着些寒凉,最能去火。常朝的态度殷勤多了,主动陪着搭腔。

    谢青鹤也不爱喝蜜水。只是这年月还不时兴炒茶,没有他喜欢的茶汤饮用。

    常朝以为招待不周,忙又吩咐下人:取酪浆来。

    不必了。谢青鹤看着常朝脸上的血痂,突然问:常先生还不曾娶妻吧?

    常朝被问得莫名其妙:不曾。

    谢青鹤点点头,又说:我休息片刻。

    眼见小郎君换了坐姿,盘膝坐在席上,居然就闭上了眼,常朝顿时更懵逼了。

    另一边。

    常夫人把伏传抱回后宅,仆妇们送来小主子常吃的羊乳羹、南瓜糊,常夫人就将下人都打发了出去,她自己喂儿子吃饭,伏传吃了两口就摇头:吃过来的。

    常夫人很满意。这证明儿子这几天都没饿着。

    他送你回来,为何不带行李?常夫人轻声问。

    伏传无奈地看着她。

    常夫人明白儿子不可能轻易回来,只是心存侥幸才追问了一句。见儿子不说话,她就明白了。

    你说,他与你是旧识,那日走得匆忙,不急细问。隽儿,你与他是什么关系?

    常夫人找常朝打听过,儿子与陈丛第一次见面就往人家怀里扑,还乖乖让陈丛抢了跑。若不是她那日踩地上碎石划破了脚,只怕二人第一次见面,儿子就被陈丛抢走了。

    伏传不太想提现世的一切。

    他知道为人父母的心态,就算知道儿子有宿慧,也只想留住此世,上辈子的孩子跟自己没关系。

    人每一世都有父母,若是前世的事情说得多了,这一世的父母必然会有失落感,谁又不想要一个全心全意、宛如白纸般单纯的孩子呢?

    知子莫若母,他才晃了一下神,常夫人就领会到他的隐瞒之心。

    常夫人的情绪有些低落:他难道是你的父母长辈?你才那么一心信赖他。

    伏传被她的猜测惊呆了,这当娘亲的吃起醋来,脑洞也很大啊。

    不过,对于伏传而言,神仙父母,皆大师兄。常夫人说他一心信赖谢青鹤,宛如婴孩倚赖父母,这种感情倒也不是不准确只是不那么完整罢了。

    不是的,阿母。他是儿的同门兄长。伏传不想让常夫人误会,简单解释了一遍。

    他的故事没有太多细节,只说从小父母双亡,被大师兄捡到送归师门抚养,所以和大师兄关系非常亲密。

    他自述的前世里没有父母存在,常夫人一边怜惜,一边暗暗惊喜。

    没有竞争者,儿子完完整整属于自己!而且,前世父母双亡,是不是会更加渴盼父母?常夫人打定主意要给儿子双份的爱护,原本因猜测妄想得到的焦虑已经彻底化作了一片柔情。

    听说陈丛对儿子有救命之恩,那就难怪儿子亲近他,愿意跟着陈丛跑了。

    常夫人也要斟酌局势。

    陈起掌权势不可挡,陈丛又是陈起独一的儿子,跟陈丛搞好关系,自家并不吃亏。

    她现在唯一关心的是:姜夫人待你好么?

    与她不在一处。饮食起居皆不须她过问。伏传的说辞让常夫人更安心了。

    她这时候才回过味来。儿子有宿慧,陈丛岂能没有?

    她是儿子的亲娘,陈丛却不是姜夫人亲生。这样想来,姜夫人想要把陈丛养熟,只怕比自己艰难千百倍。凭着儿子与陈丛前世的关系,陈丛肯定是要护着儿子周全不可能万事听从姜夫人安排。

    伏传又跟她解释:那日回去,丛兄就生病睡了过去。姜夫人来找儿,他不知情。也想过将儿送回家来,风口浪尖不好动作,好在他出入自由,隔几日,儿便回家来给阿母请安。

    常夫人顿时更加高兴:阿母欢喜。

    阿母也可以来探望儿。伏传说。

    常夫人隐有为难之色。

    伏传察觉到了,还未改口安慰,常夫人又一口答应下来:好,阿母去探你。

    阿母有难处?伏传问。

    常夫人明显不大想说,伏传也没有逼问的意思,马上就改了主意,若是阿母不方便,只管在家等着,儿会常回家来探望。他拿起碗里的木勺子,说:一把勺子都没留吗?都送过去了?

    那日伏传走得匆忙,又是姜夫人亲自来抢人,常夫人也没能给他收拾行李。下午素姑吩咐下人到陈纪家来牵羊,问羊乳羹的做法,常夫人就趁势把他常用的东西都收拾好,一并送了过去。

    正是害怕陈家的下人不用心,东西用得抛费,常夫人是能送多少送多少,一点儿都没留下。

    今天伏传突然回家来,他常用的碗和勺子都送走了,家里反而没有留一件,仆妇们给他送吃食,用的全都是常夫人的器皿,勺子太大,伏传吃着不合适。

    常夫人不说收拾行李的这片慈母心,只含笑道:再给你做,下回来就有了。

    伏传才突然回过味来:阿母,丛兄那边安排饭食了么?

    常夫人还真被问住了。叫来下女打听,过了一会儿,下女回禀,郎君被气跑了,丢下丛小郎君与九阳先生在堂上发呆,送了些蜜水点心,并没有招待饭食。

    常夫人非常意外:气跑了?

    陈纪是个很体面的人,怎么会把侄儿丢下,自己跑了?

    伏传不意外。

    他就是故意在大师兄跟前说了陈纪的坏话,大师兄岂能不帮他出气?

    陈纪不喜欢有宿慧的孩子,伏传完全可以理解,他也确实没有老老实实给陈纪当儿子。

    但是,陈纪先隐瞒了姜夫人抢人的事情,让常夫人被杀了个措手不及,次日,陈纪拿常朝的性命逼迫常夫人的嘴脸也委实过于难看。常夫人焦虑地握着双手,双目赤红,呼吸沉重的样子,伏传至今都历历在目,他知道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忘怀。

    想在谢青鹤跟前说陈纪的坏话也很简单,只要把陈纪不喜欢他的事实直言不讳就行了。

    阿母。伏传去扯常夫人的手指。

    常夫人被提醒了一句,吩咐下女:给丛小郎君置办席面送去,让九阳多陪他喝吃菜。

    伏传此前也不怎么亲近常夫人,日常只管自己睡觉、修行,常夫人来探望他,他也不理会,任凭常夫人看着他询问保姆他的日常,常夫人对他是有些小心,也不敢经常守着他,问几句就会离开。

    被姜夫人横插一杠子被迫分别之后,母子二人倒有了难得珍惜的相处时光。

    常夫人不肯带儿子去招待客人,伏传就在她屋里陪她。突然之间有了这么长的时间相处,常夫人竟有些不习惯,不知道该做什么,不停地问,你饿了么?你渴了么?你有什么想要的?你累不累?是不是该睡午觉了?想不想见你的保姆?问得伏传哭笑不得。

    伏传也不知道跟她一起该做什么。

    母子二人相顾无言许久,伏传突然问:阿母想学神仙术么?

    常夫人以为自己听错了:啊?

    务本求真之术。习之身轻体健,若有机缘,或能长生久视。阿母,想学么?伏传问。

    这个时代的人最是迷信,对鬼神之说笃信不疑,然而,乱世之中,野鬼遍地,邪神辈出,谁也分不清何谓正神,何谓正信。

    常夫人当然也迷信神仙,对此深为好奇:就是吃下一颗药,就飞上天的神仙术么?

    伏传有点被噎住:那可能不大行。

    儿见阿母常在屋中久坐,身滞腿僵,出入皆使仆妇扶持,此非长生之道。神仙术且不说它,儿上呈阿母几个呼吸引导的法门,阿母每日照着比划,先将筋骨舒散开,若是觉得精神好了,食欲渐炙,再说其他。伏传也不想说得太仔细,什么苦修坚持,以免吓得常夫人打退堂鼓。

    反正母子二人相对枯坐无聊,常夫人就跟着儿子学引导术。

    入门级的引导术很简单,没什么特别高深怪异无法理解的东西,无非是伸伸手,歪歪脖子,动一动手指头。担心常夫人搞不明白,伏传连呼吸都没配合上,直到常夫人学了个七七八八,天资仿佛也还不错,伏传才一点点教她如何呼吸。

    学了半下午引导术,此后又没事做了,伏传开始犯困。

    睡吧。常夫人并不需要儿子彩衣娱亲,能守在身边就很满足。

    仆妇们来帮着铺了床,伏传在家睡得很放心,没多会儿就迷糊了过去,常夫人就守着他身边。

    直到傍晚,夕阳西斜时,伏传迷迷糊糊地醒来。常夫人让仆妇端水进来给他洗脸漱口,喂他吃了饭,这才带着他出门去找谢青鹤。

    在后宅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常朝都有些担心姐姐会不会把外甥扣下来、不叫陈丛带走了,反倒是谢青鹤饿了就吃,困了就歪席子上睡,还让常朝去给他找了毯子盖着,半点不着急。

    见常夫人带着小师弟进门,谢青鹤才起身:回去了吗?

    伏传点头。

    常夫人与常朝把他二人送到门口,见二人登车远去,常夫人仍旧站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开。

    常朝在她身边轻声说:丛小郎君颇有魄力决断。

    常夫人并没有把伏传所说的事与弟弟分享,这时候也不会说陈丛是儿子前世的兄长。若陈丛真是六岁孩童,今日风范还值得夸赞,若是活了一世的老者,那又算得了什么?

    阿姊在后宅并不知道。他独自带着隽儿出门,这会儿天都黑下来了,他也半点不担心姜夫人焦急来寻,再生事端。他带出来的几个卫士头领也都安之若素,没有任何人来催促归家。常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