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旧恩(穿越) > 分卷(317)

分卷(317)

作品:旧恩(穿越) 作者:藕香食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他急切想知道陈起的生死安危,派人打听搜索是不必指望了,纵横数百里的战场,一个人掉进去就跟滴水入海,找不找得到是两说,真找到了只怕也得到明年。

    最便捷的方法是占一卦。

    他看着小师弟写来的密文书信哭笑不得。精力耗尽了,这时候卜卦是不准的。

    谢青鹤最好的选择是尽量多吃些肉食,尽量多睡多休息,尽早恢复精力,卜算陈起的生死,所在的方位,派人去营救。然而,他与陈起父子相疑,陈起失踪的紧要关头他要好吃好睡,日后根本说不清楚。所以,他既不能大食大餐高卧休息,还得毫无意义地召见安莹,不吃不眠表示自己的焦急。

    现在根本不知道陈起在哪儿,青州守兵原本就比较匮乏,轻易出城漫行搜索,实为不智。

    安莹也知道这时候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营救陈起,两人坐在将军府里干瞪眼,纯粹就是为了形式必须凑在一起干着急。

    好在没过七八个时辰,又有消息传来,说陈起带着溃兵突然出现,打了追兵一个落花流水。

    安莹忙问细节,很想知道先前的噩耗是不是陈起的计谋,目的就是此时的大胜。结果很让安莹失望,并没有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天京河大败是真正的大败。

    只是陈起临机应变的能力太强,见势不妙断尾求生,收拢了一支溃兵后,迅速绝地反击。

    这时候打退追兵,截断了秦廷王都乘胜追击的势头,也改变不了陈家此战惨败的事实。

    陈起此时正在沿途收拢残兵,一路返回青州。此一战元气大伤,至少五年没有再度兴兵攻伐秦廷王都的力量。谢青鹤不再迟疑,马上吩咐安莹出城迎接。

    两天之后,谢青鹤在青州城外接到了惨败而归的陈起。

    出乎意料的是,陈起的气色还好,并不十分憔悴,见了出迎的部将、谋士,他还能笑一笑。

    入城之后,陈起将军务交给了安莹处理,他则径直回了别宫的紫央宫。陈起住过的正殿一直空置,也一直有人收拾打理,只是不曾烧火非常寒冷。陈起进去转了一圈,转身出来直接钻进了谢青鹤寝起的侧殿,直奔谢青鹤的内殿卧床,大咧咧地躺了上去。

    谢青鹤无奈安排白芝凤等人在外殿等候,跟着进了门。

    陈起已经歪在他的床上,软甲都没脱,脏兮兮的靴子就蹬在他的床褥上,沉沉睡着了。

    谢青鹤的床轻易不让人睡,也就伏传能随意使用。看见陈起那一身风尘压在自己的床褥上,整洁的床榻瞬间被睡得一塌糊涂,谢青鹤难得有些运气,在把陈起薅起来洗澡换衣服还是默默忍了之间深深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选择算了。

    谢青鹤在屋内等了片刻,陈起已经开始打鼾,他才出门与白芝凤商量,请他们先回去。

    陈起回来之后不怎么说话,谁也不知道他几天几夜没合眼了,一觉睡下去几时能醒根本说不好,白芝凤等人在这儿干等太过辛苦。白芝凤还没说话,毛殊已经找了个舒服的位置歪了下去,还让旁侧服侍的下人给他找了个小皮毯子,抱着手炉闭目养神。

    白芝凤解释说:郎主小睡片刻就会醒来。又轻声念了一句,所幸还没回恕州。

    陈起打仗不带谋士,白芝凤等人就只能在后方坐镇。青州新降不适合久居,白芝凤等人原本就该在恕州驻扎,一来二去耽搁到现在刚好撞上大败而归的陈起,也就免去了两边奔波汇合的时间。

    这年月消息传递不便,想要知己知彼并不那么容易,就算互相派了奸细,消息传出来也要时间。

    白芝凤想要知道陈起为何战败,召见了陈起的心腹侍卫,询问战事经过。

    哪晓得这个时刻跟随在陈起身边的侍卫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跟着从前一样的打仗,打着打着就被打败了,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毛殊问:对面打什么旗号?

    侍卫答道:看兵甲军械该是秦廷禁军麾下,旗号五颜六色,似有讨逆将军屈,振威将军奉,服国将军秦他噼里啪啦说了一堆,为了迎战陈起,秦廷确实出动了大批兵马。

    打王都是一场硬战,秦廷必然倾巢而出保卫都城,陈家上下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根据战前推测,陈起与单煦罡两兵合围,秦廷能保住王都已属不易,哪有那么大本事把陈起赶下天京河?从侍卫的说法来看,秦廷禁军既没有出奇兵,也没有弄偷袭,双方很正常的交战,陈家就败了。

    这代表着什么?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秦廷禁军的实力一直被低估了?如果秦廷禁军如此强悍,怎么能容忍诸侯并举,却甘于龟缩王都从不出兵讨逆?这可能吗?说得通吗?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白芝凤若有所思,毛殊嘿了一声,在榻上不大惬意地挪了个位置。

    白芝凤问道:秦都奸细有消息出来吗?

    他的侍从文书低声答道:只怕没那么快。消息要先往恕州,再送到青州。

    谢青鹤在将军府熬了近八个时辰,也没能阖眼休息,这会儿内殿睡着陈起,外殿十多个东楼幕宾歪着说话吃吃喝喝,他有些精力不济,出门打算找个地方清静片刻。

    冬天黑得早,这会儿夜幕四合,天上群星黯淡。

    谢青鹤吩咐陈利给白芝凤等人再送些蔬果零食,独自站在廊殿外,仰望星空。

    陈起这些年顺风顺水,打得太过顺利了。单煦罡没死,左瞿溪归顺,前面几年非但没有耗损实力,反而多了一股帮手,虽在恕州小败,也没有伤筋动骨,还避开了史上惨烈的浅水大败。

    谢青鹤与伏传在相州处置秦廷刺客时,伏传以破军刑紫微,使帝王星光华收敛,秦廷国祚衰微。

    不管是从现实兵力还是星象国运看,陈起攻打王都都不该出什么问题。现在谢青鹤再次仰头观星,发现象征着秦帝的紫微星暗而不淡,隐有一圈非常单薄的光华环绕。

    那代表着有人给秦廷续命了。

    尽管这层保护摇摇欲坠,秦廷依然很难摆脱夭亡的命运,但,光圈消失之前,秦廷不会倒下。

    没有什么法术能达成这样的结果,就算是谢青鹤也不能替将死的王朝续命。

    这是天命。

    天命注定秦廷将在七年后倾覆,哪怕陈起这些年的战事再顺风顺水,他也不能在此前攻入王都。

    谢青鹤在外边转了一圈,冻得鼻子有些发红,又老老实实地回了屋里。那一帮子谋士已经把外殿搞得乌烟瘴气,大约是怕吵着内殿睡觉的陈起,这群人吵架都用手和嘴型比划,惹急了直接上手捶。

    跟着陈起的几个高阶将领都四散未归,战场复盘都搞不出来,谢青鹤也不知道他们吵什么。

    谢青鹤打算进内殿榻上眯一会,才走进门没多久,陈起鼾声骤歇,突然就睡醒了。

    跟你阿母学的什么臭毛病。陈起爬起来先骂了谢青鹤一句,床榻香得齁死人。

    谢青鹤看着被他睡得邹巴巴的床褥,有点想把他踢下床。

    哪晓得陈起又回头看了他的枕头一眼,伸手拍了拍,问道:头枕是什么做的?甚是享受。半天没听见儿子答话,他才想起来看儿子的脸色,嘿,脾气倒不小。

    谢青鹤把放在火盆上的热汤端起来,换了只瓷盏兑上冷泉,恰是能入口的温度:白先生他们都在外边等着阿父。阿父是再睡一会儿,还是洗浴更衣之后召见?

    陈起先咕噜咕噜喝了大半杯水,察觉到手中杯盏的异样,又低头借着烛火看那只大肚瓷盏,问:这是你那瓷窑烧出来的杯盏?这么快就运到青州来了?

    相州来信时,捎带了一些姜夫人和伏传送来的东西,主要是笔墨与纸张,数量也不多。

    瓷器这样易碎难搬、替代性强的东西,伏传并没有给谢青鹤送。青州盛产漆器,质量非常好,款识精美,谢青鹤烧瓷主要是为了赚钱,并非对瓷器有什么执念,哪里用得着千里送来。

    谢青鹤解释说:这是青州窑新烧的东西,冻土难挖,只做了几十个小件。待开春雪化之后,青州府就会接手瓷窑,训教匠人多窑并产。

    陈起也不着急出门去找白芝凤等谋士复盘战局,就拿着那只瓷盏跟儿子聊了起来:你在青州不理民务,又来经营俗务?你这么大本事,连沈俣都将不住?

    这话要不是从亲爹兼家主的嘴里说出来,换个人铁定要挨打,真的是欠到不行了。

    谢青鹤心态平和也不怎么在乎阿父的恩宠,勉强还能从陈起充满贬低的言辞中听出几分关心,若是他这会儿向陈起指责沈俣不对自己言听计从,陈起很可能会一边嘲笑他一边替他出头。

    不过,谢青鹤并不觉得沈俣有什么问题:儿不过是知人善任。

    乱世重耕战,有兵则不辱,有粮则不饥。不饥不辱,家业永固。青州兵事有将军府,英姿先生任青州府长史以来,除却籍册仓管之事,首重春耕,谋的正是粮食。此二者最重,余者都要退一射之地。谢青鹤说。

    陈起想给儿子出头没摸准脉,似笑非笑地看着谢青鹤,等他说瓷器的来历。

    儿从桑山旧藏得了几个古方,想试一试烧窑冶铁。

    奈何沈俣嘴一撇,没钱。

    谢青鹤没有提自己在沈俣跟前要钱吃瘪的经历:青州府帮着春耕,将军府都穷得吃菜人了,儿左顾右盼,发现青州本地的世家旧族倒是都在后院埋了不少钱。

    可那是民脂民膏。阿父既有王天下之远志,儿也不能在背后胡作非为,跟秦廷一样天天抢劫自家臣民,闹得民怨沸腾。所以,儿打算烧土卖钱。把土烧成精美的瓷器,再卖出玉一样的价钱,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谢青鹤说。

    陈起将那只大肚瓷盏看了好几眼,说:憨态可掬,诚为可爱。

    说着,他将杯盏放下,拍了拍穿着靴子蹬进被窝、至今也没睡暖和的双脚,起身出门。

    谢青鹤能感觉到陈起情绪不大正常,回忆二人对话也没什么怪异之处。以他的见多识广,也没能弄明白陈起的复杂心意。只能揣测,也许是大败之后心情不好?

    陈起与白芝凤等人就在门外议论,谢青鹤没有去凑热闹,换了铺褥之后,直接上床睡了。

    他一个九岁的小孩,听闻噩耗之前就是该睡觉的时候了,又去将军府生生熬了八个时辰,早就困得遭不住了。战场复盘的事他没必要跟着,行军打仗的事也轮不到他。

    等谢青鹤一觉睡醒,陈起与白芝凤等人早已经散了。

    紫央宫服侍的下人都低眉顺目,没人敢行差踏错,也没人敢带着笑容。

    战败的阴影笼罩着整个青州城,每天都有溃兵三三俩俩或成群结队的归营,安莹忙着整顿残兵主持防务,陈起就窝在紫央宫里吃喝睡觉。

    谢青鹤跟他住在一起,一天两顿总要去陪着吃饭,陈起不怎么出门,精神却很好,并不颓丧。

    过了几天,秦都的情报才辗转到了陈起手里。

    白芝凤与安莹都被招来了紫央宫,谢青鹤原本在陪陈起吃饭,赶了个凑巧。

    燕城王还没死。秦帝把他从死牢里找了出来,请他守城。他的旧部秦都五虎还剩两个,复职后接管了禁军三成兵马。陈起将沾着血的情报放在案上,输得不冤。

    燕城王妘黍是秦帝王叔,在秦先帝驾崩之前,受命监国辅政,秦帝长大了就把他废了。

    燕城王在十年前下狱,秦帝既不放他也不杀他,反正就是死死地关着。早在八九年前,就一直有传言说秦帝派小人去狱中偷偷把燕城王暗杀了,为哄骗世人方才秘而不宣。

    这么多年下来,所有人都相信燕城王是真的死了。

    谁都没想到燕城王不但没有死,他从死牢里爬出来,居然还能带兵打仗!

    白芝凤与安莹都很意外。秦帝昏聩残暴,又十分胆小偏激,按照天下人的想法,他把燕城王下狱之后必然要杀死,否则,他哪可能睡得着觉?谁都不肯相信燕城王居然真的活着。

    安莹忍不住问道:这消息可信么?先前不也是他们说找不到关押燕城王的地方,很可能是真的死了。现在又说燕城王活过来了?

    陈起瞪了他一眼。

    要从秦都监狱里去搜十年前关起来的犯人不容易,秦帝特赦燕城王,请他重新执掌禁军却敌,这种大事哪可能遮遮掩掩?无非是战时交通不便,消息传递缓慢,才让陈起这一方都一头雾水。

    说到底,也是因为陈家这些年都在相州附近发展,没有机会与当年全盛时期的燕城王交手,以至于陈起陷入战阵都没能看出对方的路数。常常交手的势力,光看对方行军布阵的风气,就能知道主帅是谁,是诚心实意要打还是虚晃一枪。

    谢青鹤心想,这就对上了。

    历史上陈家攻打秦廷王都,压根儿就没有燕城王什么事。

    想来若不是陈起打得太过顺利,提前七年达到秦廷老巢跟前,秦帝也想不起关在牢里的燕城王。按照正常的时间线,燕城王很可能在未来几年里就死在了狱中,那时候就算秦帝仓惶之下想搬救兵,没戏,人早死透了。

    而且,此时距离燕城王下狱不过十年,他的旧部在禁军中还未衰老,仍在当年。再过七年,禁军的士兵很可能已经换了一茬人了,就算燕城王没死也没法儿指挥完全陌生的禁军。

    陈起也算是倒霉,提前七年攻打王都,遇上了还没死透的燕城王,方才有了这场大败。

    燕城王。陈起念着妘黍的封号,眼中带了一丝杀气,必报此仇。

    ※

    陈起说要报仇,也没有兴兵再战的意思。

    一来战损太过严重,军心涣散,二来早已准备好攻打王都的军粮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军粮与普通饮食不同,需要经过特殊烹制方便保存携带。若是屯兵扎营就不必这么麻烦,日常伙夫也能做些豆粥、菜汤充饥。陈起打仗比较把稳,一城一寨稳扎稳打,背后补给线通常都很稳定,所以,他麾下士兵则通常携带十五天到二十天的口粮。

    军粮需要大批后勤役夫来制作,耗时耗力,不可能今日说出征,明天军粮就发放下来。

    谢青鹤与陈起都住在紫央宫,陈起又喜欢把他带在身边,他不得已推了许多私务应付陈起。

    以谢青鹤看来,陈起在燕城王手中吃了大亏,可他并不惧怕燕城王。这一场王都之战最开始是陈起惨败,随后陈起能在溃军中拉起一支队伍杀了回去,打得追兵落花流水,足见在战场上陈起的指挥才能并不逊色于燕城王他就是太得意了,被原本应该死在狱中的燕城王打了个措手不及。

    现在不管是陈家还是秦廷都元气大伤,陈起私下跟谢青鹤嘲讽燕城王:他若能完全控制禁军,早已带兵杀来青州。如今龟缩不出,可见王都之危解除,皇帝又收缴了他的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