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旧恩(穿越) > 分卷(370)

分卷(370)

作品:旧恩(穿越) 作者:藕香食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伏传只好坐下来:是。

    第267章 大争(79)

    谢青鹤过去的时候,仆妇正在帮缵缵擦脸,水盆里都是血污。

    她下午才碰坏了左上唇,这回摔得比较严重,不止摔破了下巴和嘴角,门牙也摇摇欲坠,不住流血。有经验的仆妇劝说:摔挒开叻,隔日也要脱。不若拔了,抹药止血。

    缵缵从不拒绝照顾她的仆妇,蔫蔫儿地点头。

    别动。谢青鹤不让仆妇去拿钳子,就这样吧。

    仆妇们也不问为什么,替缵缵伤处抹了药,很快就退了下去。

    缵缵摔两次都倒霉在嘴上,想说话又怕崩了伤口。谢青鹤吩咐人拿了纸笔,本是打算与缵缵笔墨交谈。缵缵黯然一笑,勉强张嘴说道:写不了字了。

    谢青鹤才突然想起,缵缵受过剐刑,最先丢掉的就是胳膊上的肉。

    平时缵缵还能保持体面,尽量维持起居正常,但是,胳膊上少了许多血肉,就无法再做太精细的动作,类似于写字、夹菜,原本寻常的事情,她都永远无法再做。

    缵缵用手轻轻捂住自己刚摔裂的嘴唇,问道:少君何事垂问?

    施法至今已是第四日。谢青鹤说。

    这就是使人生疑的地方。

    施法成功的第一天,缵缵住在萧银殿,昏沉度日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第二天上午,伏传就把她接到了紫央宫偏殿,安顿半日,平安地度过了一夜。

    第三天午后,姜夫人去给上官时宜送衣裳,磨蹭到傍晚,她才说了缵缵的事。上官时宜也没有兴师动众,当夜按下未提。

    第四天上午,也就是今天,上官时宜吩咐把缵缵挪到正殿。谢青鹤给缵缵安排了住处和服侍的奴婢,伏传负责去跟缵缵沟通,这才把缵缵挪到正殿的空屋子里安置好。

    就是这么巧,缵缵马上就出事了。

    缵缵听明白谢青鹤的言下之意,有些不安又仓惶地笑了笑,说:少君怀疑我故意摔坏脸?

    谢青鹤摇头,诚恳地说:我是有些疑问,却不怀疑你。施法之前,隽弟已向你告知,以尊亲魂魄续命是逆天之法,以此苟活者必为天道所弃。此前安妥,移宫后接连出事,我想知道除了住处不同之外,是否还有别的改变据此做出了影响?

    缵缵很认真地想了一遍,说:没有。我既不是故意摔了脸,也没有别的变故。连吃的晚饭都和前两日一样。她的身份是阶下囚,又在伤病中,照顾她的仆妇为求稳妥,每天送的饮食都一样。

    说到这里,缵缵突然说:唯一的不同,是少君给了我两个贴身的婢子。

    缵缵未必觉得这两个奴婢是自己倒霉的原因,只是谢青鹤追问有何不同,她随口补了一句。

    谢青鹤点点头:你自己也小心些。

    从缵缵处离开之后,谢青鹤心里就有两个猜测。

    下午缵缵摔跤,谢青鹤就疑心是小胖妞的手笔。毕竟他和伏传才刚刚议论过缵缵为什么没有倒霉,那边缵缵马上就摔了个满脸血除了能知晓入魔世界一切、掌管雷罚的小胖妞,那虚无缥缈的天谴能这么有求必应?

    但是,极短的时间内,缵缵又摔了一次。这就不符合谢青鹤对小胖妞的认知了。

    小胖妞对很多凡间的事情没有常识,会遗漏很多细节无法顾及,但,她不仅不蠢,本质上还有点小狡猾。如果小胖妞真的在伪造天谴,想要蒙骗过谢青鹤,她就不会干得这么刻意。

    回到寝殿时,上官时宜和伏传还在下棋。

    见谢青鹤进来,伏传放下茶杯起身迎接,关切地问:怎么样啊?

    上官时宜则皱眉盯着棋盘,隐有些苦大仇深的味道。谢青鹤一把抱起伏传,上前替上官时宜解围:阿父,儿有事请教。也不管上官时宜听不听,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既然排除了小胖妞干涉的可能,问题的重点就落在了那两个婢女身上。

    在场三人都是世间顶级的修士,研究的都是玄而又玄之事。谢青鹤说到两个婢女,上官时宜和伏传都不会怀疑人祸类似于两个婢女跑去暗害缵缵的剧情,属于宅斗范围,不在修士考虑之列。

    你怀疑是天心所致?上官时宜也没心思看棋盘了,转身问道。

    谢青鹤点头:以儿读史所知,天心民心,圣意民意,裹挟而至,多半是同一种东西。

    上官时宜沉吟片刻,说:我本不该和你说这些。

    谢青鹤要去研究天谴,怀疑的就是君臣父子那一套纲常,他游荡江湖的时候,跟僧聊过这等大逆不道的话题,与伏传相处时,也不怎么讲究地点拨过伏传。但,正如上官时宜所说,这大逆不道的话题,跟平辈说得,跟小辈说得,跑去跟师父说,就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所幸上官时宜很了解他,也是真的足够尊重爱护他,才会如此平静地参与话题的讨论。

    甘愿放弃师对徒的纲常压制,为弟子答疑解惑、传授至理,方才不负师道。

    时与运相假合,方为天下势。一姓立国,王座则是天心,太平富足则为民意。一姓失国,又有新王取而代之。天心民意相谐则四海升平,相左则难免战火四起。这是生灭有常的道理。

    天谴律书皆是律我,不孝者,不义者,不仁者,淫邪者。

    说到这里,上官时宜指了指自己,似我这等提兵十万、屠城劫掠之人,天谴否?史书上变着花样给贰臣编排凄凉死法,似我这等不忠巨贼,天谴否?

    上官时宜没有直接结论。可是,他的态度很明白,天谴就是欺负普通人。

    陈起是把一切普通人做了就会遭雷劈的事都做遍了。

    论亲,陈起对生母凉薄,对生父堪称大不孝,陈敷生前他就跟亲爹别苗头,陈敷死了之后,他把嫡出的弟弟陈纪赶了出去,不让陈纪给陈敷守孝,外面还风传是陈纪不孝,亲爹死了都不去看一眼。

    论君,陈起生在秦地就是秦民,对秦廷何止谈不上忠诚,他就是秦廷的掘墓人。

    论仁,陈起杀敌人不眨眼,杀小老婆不眨眼,杀家奴不眨眼,若不是姜夫人拦住了,若不是他只有硕果仅存一个独苗,很可能杀儿子也不会眨眼

    就这么一个狂夫妄人,打下了江山,做了皇帝,就因为他没有儿子陈丛那么烂,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居然还不错,非但没有人追着他骂,骂陈丛的时候还把他拎出来夸了几句。

    伏传眼珠子往下瞟了一下。

    上官时宜正和谢青鹤聊在兴头上,被小弟子一眼看破功,倔强地说:若不是相州遇刺伤了身体,以他常年征战累月暗伤,未必能长寿。这不是天谴,是福报!

    伏传连忙点头:弟子儿受教了!

    阿父也认同儿的推测?谢青鹤问道。

    正常的世界,炁是这么走动的。上官时宜本想用真元比拟,比划一下才发现自己换了个破烂皮囊,根本没有真元可用。左右看了一眼,直接就把棋盘上的棋子稀里哗啦推了个零散。

    他这么随手一推,普通人看不出端倪,谢青鹤与伏传马上就看出了天地四时五行流转。

    这个世界,炁是这样的。

    上官时宜将棋子拨开,中间留出一段空旷。

    这是大兄。伏传马上就看出来了,炁行仍旧和正常世界一样流转,但是,大兄是整个世界的中心也不是,好像是个漩涡?

    上官时宜指着外围的黑白棋子:天心民意。

    伏传则指着那块空白:大兄。

    换句话说,正常世界的天谴,是遵循着天地四时五行假合出来的运势,其具现出来的就是所谓的天心民意。运势不同,时势不同,天心民意不同,天谴的对象也就完全不同。

    在入魔世界,谢青鹤的能量比天地四时五行都更重一些,他的意志也碾压了所谓的天心民意。

    如果大兄认为缵缵不该被天谴,她就不会出事?伏传抬头问上官时宜。

    理当如此。上官时宜说。

    那就是大兄给缵缵送了两个婢女,无意间认定了缵缵可能会出事,所以缵缵就接连摔了两次。现在只要大兄心修强悍,抵住天谴缵缵的念头,缵缵就可以平安无事了?伏传说这话时,有那么一点点的幸灾乐祸。

    众所周知,人想要抵抗一个念头,通常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个念头,以至于印象越来越深。

    伏传自己心修稀烂,认为此事艰难得不可思议,又常常以此被大师兄嫌弃。到了考验大师兄心修的时候,他也不觉得大师兄做不到就肯定还是有点困难的对吧?

    哪晓得谢青鹤和上官时宜确认这一点之后,两人默契地将此搁下,好像事情就结束了。

    谢青鹤起身施礼:时候不早,阿父早些休息,儿先告退。

    上官时宜也侧身慢慢拣棋子,说:去吧。这一日也辛苦了。

    你们就对大师兄的心修这么有信心的吗?

    伏传张张嘴,终究还是没吭气。

    学渣不配多嘴。

    第268章 大争(80)

    谢青鹤与上官时宜对天谴的来处仅是作了推测,没有人能肯定一定正确。

    不过,自从谢青鹤离开正殿之后,缵缵那边就显得非常消停,整夜无事。

    次日,谢青鹤与伏传往正殿请安,上官时宜照例不要他们紧跟着,吩咐各行其是。

    二人刚刚回到偏殿,沈俣就找上门来。谢青鹤才哭笑不得地记起,幽精给爽灵挖了个坑为了鼓励军户生养,幽精大包大揽,说要给三胎往上的军户发补贴,事差给沈俣,又叫沈俣找爽灵想辙。

    谢青鹤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凭空变出粮食来,好在沈俣也没有逼他出粮食的想法。

    小郎君在相州、青州都只顾着造纸制药,从未听说他占地耕田,逼也没用。

    听闻小郎君在相州扶养孤儿,授业记工,仆愿闻其详。沈俣是来取经的。

    军户一直以来都由将军府统管,既不服从州府征调,也不会给州府交任何税费,遇见军户和民户起了纠纷,将军府多半还要赶来护短拉偏架,州府对军户没几分好感。

    幽精随口差遣,就让州府荷包大出血,包揽了军户的生育补贴,沈俣当然也不痛快。

    但,家主的命令必须执行。如今还在战时,一切以军事为重,民户给军户填坑也是没商量的事。何况,军户都是陈家的嫡系中坚,青州这一代的民户新降不久,连二等民都算不上,充其量是末等民,就比奴籍好那么一点点。远近亲疏,也得权衡考量。

    沈俣带着底下人把前期工作扒拉一看,发现这差事真办下来了,州府只出不进,亏得太惨。

    谢青鹤明白沈俣的意思,效法相州只是托词,沈俣未必对他在相州培养孤儿的细节感兴趣,他单纯就是搞进出平衡要州府给军户养孩子,可以,但是,军户得把孩子拨来做工。

    谢青鹤在相州只是小打小闹,一来年纪小,二来陈起尚在,他的手也不好伸太长。

    现在上官时宜到位,谢青鹤可以随意施展拳脚,不再抛费精力在应对父子猜忌上。恰好沈俣送上门来,可谓正中下怀。他含笑道:我是有些想法,若得英姿先生相助,可为天下蓄养三五英才。

    沈俣只是想把州府花在军户子弟身上的钱用记工的方式赚回来,没想真的效法相州。

    不等他托词婉拒,谢青鹤已经吩咐道:去请许章先生。

    在相州,负责扶养教育孤儿的都是田文。来了青州之后,这位先生无所事事,已经纳了第二房美妾,闲得浑身起虱子。正好人尽其用。

    在等待田文的时候,谢青鹤也没闲着,向沈俣说了相州慈幼院的情况。

    这个时代大体上仍旧是门阀世家的天下,人们深信虎父无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圣人后裔必然是大师大家,寒门农舍岂能生出贵子?谢青鹤在青州收养孤儿授以经世之学,而不是让这批孤儿卖身为奴从事贱役,实在让沈俣非常意外。

    杨奚在外边么?谢青鹤又吩咐外边,叫他把这几日抄的书拿两本进来。

    谢青鹤的三个伴读里,杨奚的字写得最好,平时谢青鹤也喜欢拿他抄的书送人。这段日子事情一茬接着一茬,过得比较混乱,柜子里的书籍也收得七七八八了,只好找杨奚拿现抄的。

    没多会儿,杨奚就敲门进来。

    陈起在年前曾命令三军戴孝,杨奚穿得很素净,衣料却是上好的霜缎。

    沈俣心中暗想,这年轻人很受宠么?这霜缎是霜州送来的年礼,整个青州也没有几匹。凭杨奚的身份肯定得不到,必然是小郎君所赐。再看杨奚生得卓尔不群,丰神俊朗,好一派高士风度。

    这是才抄的《句读》,前些日子抄的《书韵》。杨奚比陈丛还大几岁,在谢青鹤跟前倒像是后进的小学生,乖乖地来交功课。

    谢青鹤点点头,随口问道:昨天听素姑说,身上发热,吃药早睡了,今日看着还好?

    吃了几杯冷酒,肠胃难受。睡一觉就好了。些微小恙,惊动了小郎君,实在惭愧。杨奚嘴里客气着,情绪却很稳定,眼底还有一丝温柔,显然是对谢青鹤的关心非常高兴。

    我与隽弟都略懂些岐黄之术,真难受了不要撑着,进来讨药吃。谢青鹤说。

    伏传也跟着点头,说:若是不好惊动大兄,来找我罢。

    杨奚又客气几句,因谢青鹤正在待客,他便含笑施礼,退了出去。

    不等谢青鹤吩咐,伏传就把那两本书送到沈俣面前,谢青鹤介绍说:这是我抄录的旧时经典。相州收养的孩子们不少,书本总不够用,叫杨奚他们几个多抄了几本

    谢青鹤录的都是后世千锤百炼大浪淘沙留下来的训诂经典,沈俣翻了一页就停不下来了。

    沈俣的速度非常快,当他一页一页翻完两本书之后,又开始观察针线装订起来的纸张。一本书拿在手里,可比沉重的竹简方便多了。白纸黑字的体验也远比竹简刀笔舒适明晰。

    以此传家,课徒训子,万世可期。沈俣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