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菩珠 > 第134节

第134节

作品:菩珠 作者:蓬莱客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她真的想要尽一份心力。

    这一点,菩珠能从她的眼眸中看得清清楚楚。

    “好,此事交给你。你路上当心。”

    菩珠不再阻拦,吩咐叶霄立刻帮她点选人马随她上路。

    李檀芳未做片刻耽搁,待人马准备妥当之后,由尉迟胜德领队,带着上路匆匆离去。

    这一行人走后,菩珠和叶霄等人继续商议应对之策,最后终于议定,做两手准备。

    倘若李檀芳能如她所言,及时带着人,将所需的火油取回,那再好不过,照原计划行动。

    倘若她延误了,到时沟渠未成,那便主动放弃霜氏城,将全部的城民迁至晏城,集中兵力守护晏城,这边的坞堡,留部分人马,利用地势死守。

    议定之后,当即开始行动。迁城民,调兵马,鹰娑那边的事,也在继续艰难的推进之中,菩珠每日里,白天忙得昏天暗地,夜里无法入眠,短短才七八天而已,人竟就瘦了一圈。

    阿菊和骆保看得心疼万分,却又无可奈何,每天都只盼望李檀芳能带着人快些找到所需的火油,再及早回来,如此,王妃肩上的重担,也就能减轻些了。

    这不仅仅是阿菊和骆保的心愿,也是菩珠和叶霄等人的共同心愿。

    在经过难熬的多日等待之后,到了第八天的清早,菩珠收到了一个消息。

    李檀芳她做到了!

    她带着人日以继夜地赶路,凭着惊人的记忆力,竟真的寻到火油,并且顺利带了回来。现在那些取来的火油已直接运到了鹰娑。

    冻土在火油的助燃之下顺利融解。工事进展顺利。一切都按照计划,在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就只等着北道诸国联军的到来。

    众人无不松了口气。

    但也有个不好的消息。

    李檀芳身体本就没有痊愈,这些日昼夜赶路,加上辨路,殚精竭虑,太过疲劳,在回来的途中,她终于撑不住,再次病倒。

    这一回,她的病情不比上次来得要轻。高烧复发,一路回来,人都昏昏沉沉。

    菩珠亲自出城,将她接了进来。

    进城的时候,当城民得知是她不顾病体带着人及时寻到了急需的火油,他们才不必搬迁去往晏城避难,无不感激万分,高声欢呼,追着马车同行,久久不愿离开。

    李檀芳躺在马车里,面无血色,原本闭着眼睛,渐渐地,终于被外头那些城民发生的欢呼声给惊动了。

    她缓缓地睁开眼睛,待听清了那些是发给自己的欢呼声,看向陪坐在一旁的菩珠,面露不安之色。

    她挣扎着坐起来,似乎想解释:“王妃……”

    “你病得很重,躺着吧,别动。城民感激你是应该的,你保护了他们的家。其实不止他们,我对你也是十分感激。”

    “这一仗若胜,你厥功甚伟。”

    菩珠将她轻轻地压了回去,微笑着,说道。

    第123章

    三日后, 联军气势汹汹地赶到了鹰娑一带,本拟在此兵分两路,一路攻晏城, 一路取霜氏城, 但却万万没有想到, 一夜之间,本是通途的前路竟消失了, 变成一片泽国。

    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已是开拔到了这里, 若就这样掉头, 怎能甘心,又如何向昆陵王交待?

    联军大将是东狄的一名宿将, 审时度势之后, 改变计划, 决定放弃晏城,只打更有战略意义的霜氏城, 于是下令绕道, 又行军了数日,这日,眼看霜氏城遥遥在望, 忽遇到了都护府的军队,被拦截在一个名叫铁门关的地方。

    两军突然遭遇,东狄将军在起初的短暂慌乱过后,很快也稳了下来, 命手下整队,凭人数优势, 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攻破铁门关,直取霜氏城。

    都护府的军队由叶霄统帅, 虽兵马不及对方一半,但坚守关道,半步也未退让,双方战况激烈,断断续续攻守易替,在鏖战了差不多半个月后,这一日,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北方的韩荣昌终于带着他的人马赶了回来,配合叶霄,两边夹击。

    东狄联军到达之后,一开始先就受挫,后被挡在这里寸步难行。虽有兵力上的优势,但对方凭借关隘牢牢死守,只见每日伤亡不断。到了后来,被逼着攻在前的,都是北道国的士兵。那些邦国之间又相互猜忌,谁也不愿冲在最前。本就军心涣散,号令无力,再遭这般前后夹击,更是斗志全无。

    一场大战,联军溃败,彻底四分五裂。诸北道国的士兵纷纷各自逃窜,东狄将军眼见大势已去,领着残兵败将也狼狈败退,都护府兵马乘胜追击,痛歼敌寇,一口气追出了百余里地,方高歌而归。

    这一场保卫战,前后历时一个多月,虽过程艰难,险象环生,但最后,不但获胜,还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和粮草物资。整个霜氏城为之欢腾,都护府也为众将士举行庆功宴。宝勒王带着酒水,从晏城亲自赶了过来,参与犒慰。

    李玄度走后,已是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间,发生了太多的事。对太皇太后的牵挂和悲伤还深深地压在心底,便又获悉联军来袭的消息。她忙碌不堪,到了后来,忙得甚至几乎没有时间去想别的了。叶霄他们坚守关隘,在前方作战,她组织后勤,每天一睁开眼睛,想的就是前线的物资和口粮、受伤军士的救护,几乎没有哪一天能睡个囫囵觉。坚持到了现在,她已是疲累至极,但这一夜的庆功宴,当她出现在众人面前之时,依然是面带笑容,神采奕奕。

    宝勒王紧张了多日,唯恐霜氏城失守,那样接下来,他的晏城也就岌岌可危了。如今险情终于解除,心情愉快,酒宴过半,人也微醺,忽想起一件事,借着几分酒意起了身,对座上的菩珠笑道:“小王在王宫之时,听闻了些关于秦王殿下表妹阙国宗主的事。言宗主不但品貌过人,此次更为保卫战之胜立下大功。小王又听闻,宗主尚未婚配,小王国中恰有一族弟,与宗主年貌相当,故趁这机会,斗胆想替族弟求亲。”

    宴堂里的喧笑之声渐渐安静了下来。宝勒王见众人有的看着自己,有的看着王妃,神色各异,却是浑然未觉,继续极力游说:“小王族弟文武全才。我晏城的防卫之事,他出力甚多。若是得配宗主,不但是他的幸事,亦是我宝勒国之幸!”

    菩珠开口,微笑回复:“李宗主家有尊翁长辈,似这等终身大事,当由长辈做主。尊王你寻错了人。”

    她说完,举起手中酒杯,请众人饮酒。

    宴堂里的人忙纷纷跟着举杯,方才那求亲的场面,也就过去了。

    宝勒王有些败兴,只好坐了回去。

    片刻后,一个在他近旁的此前一直以常备军身份留驻在都护府的宝勒国副将悄悄附到他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不知道也就罢了,等到听完那话,宝勒王腹内的酒意顿时没了,脑子也清醒了过来。

    那副将告诉他说,先前在这里时,自己便听到传言,说秦王和这个阙国宗主少年时有过婚约,这回宗主落难,被鬼国之人劫持,也是秦王不顾危险亲自去救回来的。她是秦王的人。王妃对宗主亦是十分关照。宗主那日带人取火油归来,是王妃亲自出城去迎她的,二人同坐一车回来,关系极是亲密。可见王妃对此事也是乐见的。让宝勒王赶紧打消提亲之念,免得得罪了人,还不知道。

    宝勒王这下懊悔万分,怪自己喝多了酒,一时冲动,说错了话。

    他方才是想着若能结下这门亲,往后自己和秦王这边的关系便就更加亲近,这才借着酒意起身替自己的族弟求亲。却没有想到,那阙国宗主竟和秦王还有那样一层关系在里头。

    宝勒国心中极是不安,哪里还有心思继续饮酒,终于等到宴散,待王妃起身离开,忙跟了上去。待她身边人少之时,觑准机会,出声唤道:“王妃留步!”

    宴会结束后,菩珠感到乏累无比,正要去休息,闻声停步,转头见是宝勒王,朝他点了点头,面上再次露出微笑,问他何事。

    宝勒王将她请到一旁无人的僻静之处,立刻作揖赔罪:“方才小王喝多了,这才说了两句糊涂话,得罪秦王,待秦王回来,还望王妃替小王在他面前美言几句。小王方才绝非有意冒犯,实是一无所知。倘若知道秦王与宗主的关系,莫说一个胆了,便是再借小王十个胆,小王也绝不敢生出如此妄念,实是得罪秦王,唐突宗主。”

    菩珠怎会不懂宝勒王的话下之意。

    她想起了那次无意撞见的张捉向骆保问话时的情景。

    想是不知什么人告诉了宝勒王李玄度和李檀芳的“关系”,这才引他如此惶恐,迫不及待地来找自己赔罪递话。

    她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应答才好,茫然怔立,忽见那宝勒王还在小心翼翼地看着自己,想是在等着自己回答,回过味来,压下心中那如五味翻陈的难言滋味,笑了笑,安慰他道:“不知者不罪,你非故意,不必放在心上。秦王更不是如此计较之人。”

    宝勒王向她道谢,又再三地央求,请她记得等秦王回来之时,务必替自己解释一番。

    或许是真的太累了,菩珠忽彻底地失了耐性,再也忍不住,面上笑容消失,道:“尊王若还是不放心,那便等秦王回了,亲自向他赔罪。”

    她说完,转身离去,回到后头自己的住的地方,只觉满身上下,从头发丝到脚底心,没一处不是筋疲力尽。

    她吩咐人不要打扰,进屋后,连妆容都未卸,便就和衣上床,胡乱躺了下去。

    她闭上了眼睛。

    她想睡一觉,什么都不管,先好好地睡上一觉。

    她很快就睡了过去,却睡得并不安稳。做梦。梦起先混混沌沌,什么也抓不到,渐渐地,眼前的遮云迷雾消失了,她终于看清楚了。

    她看见自己坐在一块巨石之旁,在哭。

    那地方有些眼熟,一片高原,四面荒芜。

    她很快认了出来。那里就是皇陵万寿观旁的那处高原。

    她不想这样。

    不要哭,哭没用。等的人是不会来的。梦中她好像在心里不停地这样告诉自己。但是眼泪却还是不停地流。

    不知道过了多久,忽然,不知道哪里,伸过来了一只温暖而粗糙的手,仿佛在替自己拭着眼泪。

    她慢慢地睁开眼睛,对上了阿姆那一双充满了关切和担忧的眼睛。

    她躺在枕上,定定地和坐在床边的阿姆对望了片刻,忽然万般委屈涌上心头,爬起来一头扑进了阿姆的怀里,闭上眼睛,眼泪再次汹涌而下。

    阿姆紧紧地抱着她,轻轻地拍着她的背,用这种她熟悉的方式无声地哄着她,仿佛她还是小时候的那个小女孩。

    “阿姆,晚上你陪我睡好不好?”她抽噎着,低声恳求。

    阿姆点头。

    这一夜,菩珠在阿姆的陪伴之下,沉沉入眠,睡到了天亮。

    第二天醒来,她慢慢地睁开还带了点残余红肿的眼,朝着阿姆笑道:“我没事了。昨夜只是太累了。阿姆你莫担心。”

    阿姆温柔地摸了摸她的脸,帮她穿衣梳头。

    婢女送来早食,她毫无胃口,闻到气味,甚至有些犯呕的感觉。但也知道自己昨夜失态了,不想让阿姆今日再为自己担心难过,忍着不适之感,勉强吃了几口,放下了,随即去看望王姊若月。

    若月现在已经显怀了,五六个月大,说早上醒来,感觉到肚子里的孩儿在轻轻地顶她。那种感觉,极是奇妙。

    若月描述之时,脸上充满了温柔而欣喜的笑容。

    菩珠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光凭若月的描述,她无法想象。但她喜欢来这里看望若月。看她这么幸福,自己仿佛也能感同身受,心情跟着明朗了起来。

    正说笑着,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之声,王姆疾步入内,欢喜地通报,说就在方才,前头又收到一个捷报。

    秦王也打败了昆陵王,昆陵王逃走,阙人解围,秦王拟继续护送他们西去,等和西狄人马汇合,他便回来。

    并且,除了那个捷报,还带回了一封秦王给王妃的书信。

    阿姆眼睛一亮,立刻走了过去,将信接了过来,递给菩珠。

    他那边也打了胜仗!

    菩珠松了一口气,接过信,抬头见阿姆和王姆都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心跳有些加快,忙背过身去,取出里面的信瓤,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展开。

    李玄度那熟悉的字体一下跃入了眼帘。

    他写信的时候,似乎很是匆忙,字体潦草,信也不长,只寥寥几句,除了问她近况,另外只说了一件事。

    是个噩耗。

    他告诉菩珠,他的舅父伤重垂危,怕是不治,问表妹伤病是否痊愈,若是可以,让菩珠立刻安排人护送她上路去他那边。

    菩珠脸色大变,拿着信转身立刻奔了出去,来到了李檀芳住的地方。

    李檀芳病体尚未痊愈,还在养着,看了李玄度的信,当场泪流满面,不顾一切,便就要动身上路。

    菩珠和叶霄紧急商议过后,安排了一队人马,由张捉和尉迟胜德带队,当日便就送李檀芳出发。

    她站在坞堡的大门之外,目送李檀芳的身影渐渐消失,心里空洞洞的。

    那一行人马走了,走得无影无踪,她却还在原地立着,任风吹着,卷动裙裾,人一动不动,直到骆保在旁轻声提醒,方转过身,迈步朝里走去,走了几步,忽然感到一阵胸闷,想吐,眼前发黑,身子跟着晃了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