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作品: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团宠生活 作者:田甲申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胤禟咔吧一声,咬坏了一粒。

    他对胤禩笑笑,“八哥,我觉得书房比以前有意思了。”

    *

    六公主的事闹得虽大,但收场却快。

    三日后的傍晚,胤禛下学后去找元衿。

    她摔得那下不重,但腿上还是留了乌青。

    太后心疼得不行,留她歇三天不去书房,顺便把她身边的人手一一裁换。

    胤禛到的时候,元衿一个人在宁寿宫花园里玩。

    太后被胤祺拉去了宝华殿,一起做法事给元衿去小人。

    宁寿宫花园里新扎了两个秋千,一大一小,元衿坐在小秋千上晃晃悠悠,胤禛坐在了隔壁的大秋千上。

    “怎么扎了两个?”

    “皇祖母怕我过几年想要新的不说,就提前把大的也扎上了。”

    胤禛笑笑,“皇祖母现在很疼你。”

    “嗯。”紫禁城的夕阳打在元衿脸上,忽明忽暗。

    “你求了皇祖母把六公主养在宁寿宫?”

    元衿还是淡淡“嗯”了声,小秋千随风晃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

    “以为你不想看见她了。”

    “小孩子都会做错,可大人能教她不再错,而不是包庇她。”

    元衿淡淡地说了句,小腿在地上蹬了下,秋千猛地晃高了许多。

    “她要以后再坏,我就把她赶出去。”

    胤禛仰面瞧着晃秋千的元衿,告诉她:“通贵人,就是六公主的额娘和我们额娘差不多日子得宠,额娘总比她高一点,后来一起怀孕,她的那个没保住。”

    “哦,这样啊,通贵人那个孩子原来和我差不多?”

    “不是,应该是和六弟一样大。”

    “六?”

    “他去世了,好几年前。”

    元衿仔细想想,但这段记忆很模糊。

    但似乎,从那以后德妃便一直是生病居多。

    “所以还是大人没教好,四哥什么都记得但也不针对她啊。”

    “是。”胤禛顺着她说下去,“是他们不该把恩怨带下来。”

    她鼓鼓嘴,从地上捞起两个绸袋。

    “四哥,你身边有人能打点内务府吗?这两个,一个给权嬷嬷,一个给绿芯家人。”

    胤禛接过来,打开一瞧竟是两硕大的金元宝。

    “你哪来的?”

    元衿比了个“嘘”。

    “我悄悄攒的,你帮我给她们就行。”

    权嬷嬷最终被太后潜出了宫,而绿芯则查明,除夕是看到了六公主找元衿麻烦。

    绿芯和通贵人同旗,通贵人知道她家中缺钱给弟弟用,用钱收买她闭嘴。

    绿芯被抓后怕败露,不但可能被赶出宫,收到的银子或也保不住,故而走了简单的路。

    人在十几岁的时候总是很执拗,有时只是一张试卷没有答好,却能让人觉得自己从此没有以后。

    她把绸袋塞在胤禛怀里,从秋千上跳了下来。

    “啊呀,过去了过去了,四哥哥,我明日就能回书房了吧?”

    胤禛在她身后摇头,“不回,你回不去了。”

    “啊?”她元衿可想念书房了,虽然吵闹,但小孩子的鲜活让她也鲜活。

    胤禛背着夕阳,忍着笑。

    “未来的二额驸带着未来的三额驸,以及可能的四额驸、五额驸、六额驸、七额驸,在京郊等你呢。”

    元衿:“???”

    元衿:“!!!”

    作者有话说:

    抽红包哈!

    我把字数补上啦。

    大清朝包办婚姻,说来就来。

    圆子的元宝哪来的你们都知道吧……宝华殿的五哥泪流满面。

    十几岁执拗的,你们猜是谁?

    第15章

    康熙二十九年的春天发生了许多大事。

    先是朝廷派出裕王恭王兵分二路开往漠北,对阵打败喀尔喀且不断侵蚀漠南的噶尔丹。

    不久,康熙颁布诏书自己也要披挂上阵,在后军中路亲自坐镇这场战事。

    而远离战场的后宫诸人,则忙着陪皇太后一起搬家。

    康熙早年就在京城西山脚下建好了一座园林,起名为畅春,并决定在这次出征前,奉皇太后常住畅春园。

    紫禁城的风水不养人,前明修建在高台之上的禁苑宫銮既无山也无水,冬日苦寒夏日炎热。

    康熙自己都受不了,更别说上了年纪的皇太后。

    元衿初入畅春园,便知这回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作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皇太后有优先选择住处的权利,她左牵着元衿,右牵着胤祺,逛遍了这座依山傍水的畅春园。

    最后在湖心一株早开的桃花下问元衿:“小元衿,最喜欢哪处?”

    胤祺不满地嚷嚷:“皇祖母,您现在偏心了啊,怎么先问元衿不问我呢?”

    皇太后白他一眼,“你都多大人了,还住我跟前?你皇阿玛说了,这回来园子后,你们这些皇子都和伴读一起住西花园旁的院落去。”

    西花园与畅春园主园隔了一道围墙和堤坝,里面有单独的射亭和马场,面积足足比宫里的大三倍。

    至于那处院落,就更显眼了,叫无逸斋。

    充分表达了大清康熙皇帝作为督促儿子们内卷的老父亲的拳拳之心:无逸,没有休息,朕不喊停,你们就别停,朕喊停,你们也要主动要求别停。

    想到自家皇阿玛以后考教骑射的小皮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胤祺便耷拉着肩膀,提不起神来。

    太后又说:“这回除了伴读,你皇阿玛还从漠南那些部落选了些小台吉和世子们进京,到时你们皇子一人带一个。”

    元衿眼神黯了黯。

    她有胤禛交底,已知道这些小台吉和世子的真正身份,乃是康熙“精心”为公主们准备的未来额驸。

    胤祺这边倒觉得不错。

    “行啊,舜安彦摔腿以后,我连个伴都没有。”

    元衿偷偷笑了下,胤祺哪里是想自己的伴读,是想念伴读替爱迟到的自己抄书。

    她在他耳旁偷偷说:“最近罚抄不是少了吗?”

    胤禛怕元衿被胤祺带坏,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揪胤祺早起,胤祺这些日子罚抄的数量只有过去十分之一。

    胤祺低语:“四哥要晚几天才能来园子,我得未雨绸缪。”

    “那你分点给我,我替你抄。”

    皇太后俯视着座下的这对活宝,一手一个揪起他们的耳朵。

    “把你们皇祖母当空的了?一个不用功,一个帮着不用功,嗯?”

    两人捂着耳朵讨饶。

    太后让乌嬷嬷取了畅春园的地图来,让元衿瞧着地图选。

    元衿点过地图上宽阔的水面喃喃:“要夏天能吹风的,凉快。”

    太后点头,“没错,京城太闷,宁寿宫每年放两个风轮都不解热。”

    “要有紧凑的暖阁,冬天好取暖。”

    太后深觉有理,“也是,屋子太高冬日下面凉头顶冷。”

    “最好能望树看景,春花自然入窗。”

    太后含笑,“是呢,宫里哪有这么多花花草草。”

    “可太近也不好,春风一吹,那花粉让人打喷嚏。”

    太后觉得元衿真仔细,“没错没错,更可怕的是那柳絮。”

    “有山有水,又不能太吵,最好附近还有佛堂。”

    太后真想把元衿揉在怀里,这孩子事事考虑的精致周到,不像胤祺大大咧咧。

    “所以选哪?”

    元衿小手指在了园子后湖东侧一处名为疏峰的地方。

    “皇祖母您看,这里靠山环水可看对面堤岸的四时景致,附近院落不多肯定清静,离皇阿玛的正殿书房不近不远,旁边还有个小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