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49节

第49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同志,”他招呼售货员,“市里买这种蟹罐头的人多吗?”

    华侨商店的女售货员服务态度很好,对他们这种明显就是只看不买的,也有问必答。

    “供不应求。”女售货员点头,“你们看罐子上的生产日期就知道了,这种罐头的保质期一般在十个月左右。有不少同志专门来我们水产柜台买这种蟹罐头,我们每个月都要补货的。”

    项小羽心里挺纳闷的,“同志,这罐头真有这么好吃?这么贵也有人买?”

    “我也没吃过。”女售货员笑道,“不过,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蟹罐头不像鱼罐头的种类丰富,我们店里的蟹罐头只有这一种。”

    宋恂让他们在这边等着,自己跑去商店门口,冲着一个靠在墙边抽烟的圆脸青年招手。

    那人晃悠过来,“有事?”

    “换十块钱的副食品券。”

    “过来吧。”

    圆脸青年显然已经做熟了,将他带进商店大门,将木门一拉,就躲到门后面点钱。

    唰唰唰数出二十张面额五毛的侨汇券递给宋恂,“十一。”

    宋恂没废话掏了十一块钱给他。

    人家赚的就是这个钱,跟省城的行情差不多。

    双方银货两讫,不到一分钟就从门后出来,各走各的。

    宋恂重新上到二楼,让售货员帮忙拿了两罐蟹罐头,又选了两种卖得最好的鱼罐头,开票交钱。

    “宋主任,”项小羽拉住宋恂,“那个蟹罐头买一罐就行,咱们就是看看它里面装了啥,买两罐太浪费了!”

    “这么一小罐才二两,还没品出味呢,就吃没了。到时候又得往市里跑,我哪有时间?”

    项小羽不吱声了。

    好吧,出钱的说了算。

    宋恂掂着蟹罐头问售货员:“同志,咱们市里还有其他地方卖蟹罐头嘛?不一定非得是进口的,咱们国产的也行。”

    售货员想了想,点头说:“之前有顾客来提过,人民商店三楼也有卖的,是咱们市里的一个食品厂生产的,保质期很短,不过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一些,经常断货。所以大家没什么选择的时候,会来我们华侨商店买进口货。”

    与售货员道了谢,宋恂三人离开了水产柜台。

    走得远了,项小羽才小声念叨:“没得吃就不吃呗,那么贵的蟹罐头有什么可吃的?居然还有人到处找货源?”

    作为一个吃货,吴科学在这件事上很有话说。

    “这你就不懂了。你是在海边长大的,常年吃蟹,不觉得吃这口蟹罐头有什么。我们在省城的时候,别说吃蟹了,连吃鱼都得碰日子。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有个蟹罐头鱼罐头能解解馋,多少钱我都乐意出!”

    “宋主任,你觉得咱们加工蟹罐头怎么样?”项小羽望向沉默的宋恂。

    “可以试试,花那么多钱买来一条生产线,如果只生产蟹酱给出口公司供货,产品就过于单一了。除了生产蟹罐头,也可以尝试一下鱼罐头。不过,这件事具体怎么操作,还得再商量,最好能从市里挖个食品厂的技术员去咱们那边。”

    如果只给出口公司供货,那么一旦出口市场发生变化,他们的蟹酱被出口公司从出口名单中移出去,这条生产线就算是白买了。

    鸡蛋总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海味品一直是供不应求的,他们如果能给县里市里的百货商店供货,或者往水产市场供货,也能给这个加工小作坊留条后路。

    而且上次去砚北港跟出口公司第一次交货时,他心里就很有些感触。

    船员出海打鱼既辛苦又危险,但是捕捞回来的一船鱼,看似卖了上千块,实则每斤的均价才三四毛而已。

    而人家加工好的蟹罐头,折合十多块钱一斤,鱼罐头也在四五块钱左右。

    只是简单加工一下,价格就能翻十倍不止。

    对于捉襟见肘的瑶水支公司来说,也许就地取材加工副食品才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捷径。

    副食品加工并不在他们的生产任务内,生产多少由公司自己说了算。

    而且蟹罐头在国内并不常见,属于非计划内产品,价格可以随行就市。

    能尽快帮他们渔业公司赚一波快钱。

    宋恂在心里合计了一番,打定主意,哪怕买不来正阳厂的二手生产线,也要比照着那条生产线,跟市里的机械厂订制一套设备。

    赶在捕蟹旺季,尽快投入生产。

    经过一楼的糕点柜台时,宋恂问明显心情不错的项小羽:“要吃蛋糕吗?”

    “不用不用!”项小羽摇头,“这里的东西太贵了,咱们赶紧走吧!”

    她虽然嘴上说着让宋恂请她吃好的,但真让她在这里消费,她可舍不得。

    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宋恂从兜里掏出刚才没花完的侨汇券,还有六张。

    “还剩三块钱,可以给你买点吃的。算是奖励你今天为加工小作坊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不用奖励!”项小羽自己都没弄明白她给小作坊提供什么新思路了,忙摆手说,“我也没做什么。侨汇券你留着下次再用吧。”

    “这玩意跟肉票一样,当月就过期了。”宋恂将侨汇券重新塞回裤兜,“你不吃就算了吧。”

    吴科学:“……”

    头回听说侨汇券当月就过期的,你唬弄傻子呢?

    不过,还真有小傻子信了他的鬼话。

    项小羽急道:“哎哎,哪怕随便买点什么,也不能把票放过期了呀!”

    话落就推着宋恂和吴科学去了卖糕点糖果的柜台。

    她还从没吃过外国人的奶油蛋糕呢!

    回家以后,她又可以跟小伙伴炫耀啦!

    第29章

    虽然对于侨汇券次月即过期的说法深信不疑, 但项小羽还是很克制地只在西点柜台选了一块水果奶油蛋糕。

    就是有纯白奶油,粉色裱花和红绿樱桃的那种。

    剩下的四张侨汇券被宋恂买了巧克力和牛奶饼干,算是将“即将过期”的侨汇券一次性折腾没了。

    去往望海楼的一路上, 项小羽拎着那个精美的包装纸盒,时不时就要低头瞟两眼。

    惹得吴科学一直在逗她,“要是实在忍不了,咱们就在马路上吃了得了!”

    项小羽捧住盒子, 不为所动道:“再等等, 到了饭店安顿下来以后,我再吃给你看。”

    “嘿,小宋主任,你快看,这乡下丫头还挺护食的!”吴科学拉扯宋恂。

    “行了, 你没事总惹她干嘛?”宋恂指着前面的一片建筑说, “到地方了,赶紧进去点菜。”

    望海楼算是市里名头最响亮的老字号饭店。

    据说在五十年代公私合营之前, 望海楼东家的祖上是在宫里做御膳的。

    很多外地人都会像宋恂他们一样慕名而来。

    上级领导来海浦市考察时, 也往往会被市里的干部们安排到这里就餐。

    转过弯, 三人远远地就能看到一栋五层小楼,“望海楼”三个大红字赫然瞩目。

    被服务员引上二楼的餐厅时, 项小羽还颇觉奇怪地问:“他们这里也看不到海呀, 怎么叫望海楼呢?”

    宋恂不确定地答:“听招待所的招待员说,这里的海鲜是一绝, 可能是因为这个吧。”

    项小羽不以为意, 海鲜她从小吃到大, 有什么好吃的?

    早知道这家馆子是吃海鲜的, 她就不来了, 看这营业规模,东西肯定不便宜!

    二楼餐厅入口处的墙上,挂着今日的菜牌子。

    松仁鱼米,干烧黄鱼,芙蓉鱼片,水晶虾仁,墨鱼馄饨……

    三人站在牌子前,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

    吴科学盯着菜单,拐了下宋恂的胳膊说:“这顿饭钱咱俩一人出一半吧?把这几道菜都点来尝尝!”

    瞅瞅其他食客饭桌上不大的菜码,宋恂干净利落地回了一个“行”。

    等着上菜的工夫,项小羽搓搓手,小心翼翼地将蛋糕盒子拆开,举着刚跟服务员要来的瓷勺,不知怎么下手才好。

    见她在蛋糕上面比比划划,想要均分成三块,宋恂及时制止:“你自己吃吧,我俩吃饭的时候甜咸从不混着吃。”

    吴科学:“……”

    明明只有你自己这样,为什么要带上我?

    不过,他也确实不好意思跟人家女同志抢东西吃,只好忍气吞声地默认了宋恂的说法。

    项小羽用勺子在蛋糕上挖了两勺,分别递给他们,然后指着吴科学说:“老吴的哈喇子都快流出来啦!哈哈哈!”

    将裹着奶油的一勺蛋糕送进嘴里,项小羽满足地叹了一口气。

    要是能随时吃上这种奶油蛋糕,她这辈子就知足了。

    听到传菜口的服务员已经摇铃准备上菜了,宋恂将勺子推回去,“你自己吃吧。”

    传菜的服务员始终忙忙碌碌的,将托盘里的盘子放到他们的桌上,就匆匆去了下一桌。

    看着盘子里的松仁,宋恂替她报了菜名,“这个应该是松仁鱼米。”

    脆生生的松子仁,香喷喷的火腿丁,红殷殷的泡椒,爽口的青豆和雪白嫩糯的米粒状鱼丁,几种食材炒在一起,色彩丰富,看得人胃口大开。

    宋恂只在早上吃了三个馒头,这会儿早就饿了。与他们招呼一声,就用鱼米配着白米饭开动了。

    抿着勺子上的奶油,项小羽好奇问:“这菜闻着还不错,好吃不?”

    宋恂让她看快将脸埋进碗里的吴科学,“你先吃饭吧,跟他一起吃饭得靠抢的。再磨蹭,你就什么也甭想吃到了。”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有些耳熟的笑声。

    “哈哈哈,科学,你怎么这么多年都没变,吃饭还跟打仗似的!”

    两人回头看过去,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人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