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51节

第51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因着现在的电话是有交换台转接的,所以有时候县里或公社需要开会通知事情时,通常都是提前约定一个时间,然后通过接线员的转接,几方一起开个电话会议。

    方便又节省时间。

    “我帮你们问啦!”项小羽无奈地摊手,“尹主任只说在电话里说不清楚,让你们下午一点去公社大院一趟。”

    宋恂:“……”

    不会又被什么人举报了吧?

    “哦,对了,还有我爹。公社也来电话通知我爹和贾支书去开会了。”

    宋恂:“……”

    看这人员构成,总感觉不太妙。

    不过,除了挖补网队的墙角,他最近好像没做什么和队里有关的事吧?

    项小羽还不知他已经将事情与实名举报联系到一块儿去了,径自嘀咕道,“应该让队里也给我发一份工资才行。公社每次有事找他们,都往咱们大瓦房打电话。我去队里发通知,跑得腿都细啦!”

    宋恂笑道:“工资未必能发给你,但是可以让队里每个季度给你发一双鞋,算是你出公差的劳保用品。”

    项小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能得双鞋总比什么也没有强。

    琢磨了一会儿,又觉得哪里不对。

    “我们这里穿的都是自己做的鞋,要是让队里每季度给我发一双鞋,我那个队长爹八成会把这事交给我娘。那,那我岂不是还穿我娘做的鞋……”

    宋恂被她的无语脸逗得一乐,叫上贾红梅,找生产队两巨头一起去公社开会了。

    贾支书似乎对于上次举报的事也心有戚戚。

    居然见了宋恂的面就率先解释:“这次可跟我没关系,我都半个月没去公社了!”

    项英雄露出与他闺女如出一辙的无语脸:“谁也没说跟你有关系,赶紧走吧!”

    四个人,骑着三辆自行车去了公社大院。

    今天来开会的人着实不少,几乎公社下面所有生产队的支书和队长都来了。

    除此之外,就是两个省渔在团结公社支公司的负责人。

    铺满炉灰渣的院子里,站了三四十人。

    大家进来以后就各自散开了,纷纷找自己的熟人拉呱,打听事情。

    宋恂刚将车子停稳,金海支公司的革委会主任徐自强就摸了过来。

    “小宋主任,知道今天开会要说什么事不?”

    “你老兄都不知道,我上哪儿知道去?”

    他去渔业基地开会的时候,与徐自强打过两回交道。

    这人虽然也是从省渔调过来的,但是十分难得的是,他与当地干部们很能打成一片。

    无论是生产队的大队干部,还是渔业基地的裴副主任,与他的关系都挺融洽。

    比刘主任在本土干部中的口碑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小宋主任,你现在可是尹主任跟前的第一红人儿了!你们那边又装了电话,她就没给你透个口风?”

    自打瑶水支公司那边换了当家人,简直一天一个花样,每天都在刷新大家的认知。

    前两个月还欠了一屁股饥荒呢,这个月人家就大手笔地弄回来十条大型机帆船!

    不但将钓鲨捕鲸的任务扔了出去,还弄来了给出口公司供货的肥差。

    这两天他又听说人家准备建厂了,简直没个消停的。

    他们金海那边原本算是成绩不错,名列前茅的,不过照着瑶水的这个扑腾法,过不了几个月,他们就得落后了。

    他去渔业基地找尹主任汇报工作时,尹主任也是开口闭口瑶水怎么怎么样,让金海支公司不要被后进生超了车,赶快比照着瑶水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

    搞得他现在压力很大。

    原来的清闲日子算是一去不复返了。

    徐自强问完了那话,也没想过能从宋恂这里得到什么答复。

    谁知,宋恂却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口风嘛,尹主任兴许是透露了一些的。”

    徐自强来了些兴趣:“透露了就是透露了,兴许是啥意思?”

    “我猜尹主任是透露过的。不过,我们单位的那个电话员不太机灵,什么也没记下来……”宋恂笑。

    徐自强:“……”

    “呿,别以为小羽不在就能让你随意打趣啊!”贾红梅从自行车后座下来,冲徐自强笑道,“徐老哥,你别听他胡说,尹主任啥也没交代,今天来了这么多人,肯定是要紧事,要是能在电话里讲清楚,她还让人来开会干嘛?”

    今天要说的确实是要紧事。

    没等多久,公社苗书记的通讯员,就将众人请进了会议室。

    这会议室不大,三十来号人往里面一坐,空间瞬时就拥挤起来。

    会议室里还在嗡嗡嗡地议论,苗书记就带着一串四五个领导步入会议室,坐在了最前排。

    他在话筒上敲了敲,示意大家安静。

    苗书记在会场里巡视一圈,确认所有人都到齐了,才开口说:“今天把各大队的干部和渔业公司的同志们聚到一起,是有件重要的事要宣布!”

    大家都坐在下面,屏息等待接下来的话。

    “咱们海浦市刚与全国的另几个沿海城市,成立了‘全国海带育苗委员会’。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发展海带的人工育苗养殖。”

    原本还期待他能说出什么花样的众人,又耷拉了肩膀,重新靠回椅子里。

    养殖海带嘛,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上面几乎每年都会来人宣传一波。

    呼吁大家养殖海带。

    不过,人工养殖的海带虽然收购价钱高,但是有些生产队却不爱弄这个。

    需要安排大量社员伺候这些海带不说,人工养殖的海带还容易患病。

    前两年有个生产队,养殖的海带得了白烂病,最终血本无归。

    所以,虽然公社里近两年号召了又号召,也只是零星几个生产队顾及领导面子,完成任务似的养上那么几亩,多了是不敢养的。

    苗书记显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不顾众人变幻的脸色,继续道:“我刚去县里参加了全县海水养殖会议,县里对于咱们公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非常看重。所以,将从市里争取来的一个大项目,直接放在了咱们公社。”

    大家打起一些精神,凝神去听是什么大项目。

    尤其是项英雄和贾支书,因着有之前机械化万头养猪场的例子在,如今一听说有大项目,他们就立马竖起了耳朵。

    岂料,苗书记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却转而介绍起了身边的几位领导。

    他指着坐在左手边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这是咱们县水产局的万局长,大家对万局长应该都不陌生了,这次万局长又兼任了咱们县海带育苗委员会的主任。”

    随后又指着尹琼华说:“这位是省海洋渔业公司在咱们团结公社渔业基地的尹主任,这回省渔支持咱们县的海带养殖工作,尹主任是县海带育苗委员会的副主任。”

    拉拉杂杂都介绍了一通以后,苗书记才在大家催促的目光下再次开口:“这次市里和县里,对于响应国家号召,人工育苗人工养殖海带的决心很大。县里决定在我县沿海地区,选择一片区域,开办一所养殖大学暨海带养殖场!”

    底下有人问:“苗书记,这个海带养殖场是多大规模的?”

    苗书记一拍桌子,提高声音,铿锵有力道:“五百亩!”

    嚯!

    大队干部里,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项英雄。

    当初宋恂帮他们分析投建机械化万头养猪场的用地规模时,预计只用六七十亩,不超过一百亩地。

    这人工养殖的海带虽然是在近海养殖的,但是五百亩可绝对不是小数目了!

    据他所知,公社的所有生产队中,养殖规模最大的也才四五十亩。

    五百亩的海带!

    这得需要多少劳动力呀?

    单只一个生产队,都未必吃得下这么大一个项目!

    金海大队的胡队长,举手发问:“书记,县里搞这么大手笔?这得花多少钱呀?我们队那仨瓜俩枣,连买苗的钱都凑不齐。”

    苗书记红光满面地一挥手:“花多少钱,不用生产队操心。这个海带养殖场是由咱们市里、县里、公社,以及省海洋渔业公司渔业基地共同出资的。你们只要出地方,出人力就行了!”

    尹琼华接过话筒补充道:“这个养殖场既然还叫养殖大学,就要承担起一定的培训义务。我们省渔和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会定期派员传授养殖技术,成立海带养殖技术培训班。也会定期组织先进生产者去外地进行交流学习,尽快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养殖人才。”

    对于尹琼华所说的大学啊,培训啊什么的,干部们都没听进去。

    他们在意的是,这个项目不用队里出钱!

    还能解决队里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这么一大片海带,少说也需要二三百人去照顾呀!

    农闲时节,男人们出海,女人们其实是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的。

    如果能将这些妇女们都安排到养殖场里工作,那他们生产队年底的工分肯定是要噌噌往上长的呀!

    苗书记喝了一口茶,摆手说:“行了,先说这么多!各生产队的队长书记,可以回家讨论一下。有意向的生产队尽快来我这里报名,公社会对各生产队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的。”

    这还有啥可讨论的?

    不要钱的项目必须死命争取呀!

    他的话音刚落,几乎全会议室的干部们都站了起来。

    第30章

    各生产队干部们对于海带养殖基地的热情, 比机械化万头养猪场高多了。

    虽然养猪场的项目也是县里发起的,也是不用生产队出钱的,却是从全县上百个生产队中才能选出一个。

    而海带养殖场嘛, 直接落在了他们团结公社,只由全公社十二个生产队内部竞争就可以了。

    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万一就幸运地被选中了呢!

    所以,散会以后, 全公社十二个生产队的干部, 都去找苗书记报名了。

    苗书记对于这个结果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