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53节

第53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他还跟孟团长说, 这是公司联系业务的电话,尽量不要在白天高峰时段往这边打电话。

    他妈倒是挺听话的, 真的没给他打过。

    原来竟然都打给项小羽了?

    项小羽试探着问:“宋主任, 你生气啦?”

    “没有。”宋恂摇头, 又忍不住问,“你俩打电话能聊什么?”

    实在搞不懂,他妈跟一个乡下小丫头怎么那么有话聊……

    “也没什么啊,就单位里生活上的一些事啊,不知不觉就能聊好久呀!”

    宋恂想来也是,她连在饭店吃了什么菜,都要跟他妈讲讲。要是按照这个套路走的话,确实能说挺长时间的。

    “除了这些,我还得讲讲你在我们瑶水村的情况呀,比如咱们公司买船啦,有工会啦,要办加工厂啦,出差去买生产线啦……反正孟团长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呗。”

    人家总往这边打电话,肯定也是想了解儿子的近况嘛,她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宋恂目光复杂地望向她,不禁要对她刮目相看了。

    他妈在文工团当团长,什么样的小姑娘没见过?

    这个项小羽能用吃吃喝喝,家长里短的话题,引得他妈时不时地往这边打电话,也是挺厉害的。

    “让你当个电话员真是屈才了。”

    项小羽见他不像是生气的,心里稍松。

    公司的这部电话才安装没多久,她跟孟团长实际上只通过四五六七八通电话。

    每次来电话,宋恂本人都不在,她反正就是个电话员,也没别的事做,就陪聊呗。

    感觉到警报解除,项小羽又恢复了笑脸,“你要是觉得我当电话员屈才了,要不要让我跟项爱国换换?”

    给你当个通讯员……

    宋主任经常出门跑业务,她还挺乐意跟着见世面的。

    宋恂从抽屉里拿出一沓资料放在包里,而后冲自己的包扬了扬下巴。

    项小羽不懂:“?”

    “你不是要当通讯员吗?走吧,给我拎着包,今天去你家吃饭。”

    以为他在开玩笑,项小羽嘟哝:“当你的通讯员,怎么还得管饭呐……”

    拎上包就跟着他出门了。

    经过代销点时,宋恂还让她在门外等着,自己进去打了两斤玉米酒。

    “宋主任,你平时吃饭也爱喝两口啊?”

    “不怎么喝,今天不是要去你家吃饭嘛,总不好空手去。”

    项小羽不信,他才不会去自家吃饭呢!

    来了生产队这么久,只有第一顿饭是在她家吃的。再之后,基本连她家堂屋都没进过。

    行至项家院门口,项小羽将包递还给他,乖巧挥手:“我回家了,宋主任再见!”

    宋恂拎着酒桶,没接。

    径直走进了项家院子。

    “你拿着吧,我今天要在通讯员家吃饭。”

    项小羽:“……”

    宋主任魔怔啦?

    “宋主任,”她赶忙从后面拉住他的胳膊问,“你真的要来我家吃饭啊?”

    “嗯,要是没什么事,你就赶紧做饭去吧。”宋恂点头,又看了看手表,催促之意明显。

    项小羽无语望天:“之前从没听项爱国说过,通讯员还得负责管饭呐!”

    憋着笑走进院子,经过灶间时,宋恂跟苗婶打了声招呼。

    “宋主任,快进屋坐,饭菜马上就好。”苗玉兰招手叫自家闺女,“小毛,今天你爹请客,贾支书他们也来了,我这边忙不过来!赶紧洗手,过来帮忙!”

    项小羽:“……”

    这个宋主任!

    *

    虽说是项队长请客的,但其他人也没空手上门。

    除了宋恂带的两斤白酒,贾支书和贾红梅还每人从家里端了两盘菜过来。

    苗玉兰这个掌勺的能轻松一些。

    因着项队长要请客,项家其他人早就提前吃完饭给他们腾地方了。

    项小羽将最后一道菜摆在宋恂跟前,正式开席。

    看着那道很像松仁鱼米的菜,宋恂挑眉问:“这是你做的?”

    除了用胡萝卜替代了红泡椒,其他配菜都很像,味道虽与望海楼的有些出入,但家常菜能做成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刚回来哪有时间做,这是前进帮着做的。”

    闻言,宋恂并没有其他人表现得那么惊讶。

    他们平时吃的一日三餐都是项前进做的,这小子的手艺确实不错。

    只是没想到,按照项小羽的口述,他就能把这道菜还原出个五六分来。

    看来以后去了部队,哪怕训练不成,也能去炊事班当个炊事员了。

    项队长招呼着大家吃饭,吃到半饱时,才与大家碰了杯,提起今天要商讨的话题。

    “这个海带养殖场的申请报告,到底要怎么写呀?”

    他在一众大队干部里,算是有文化的,但是写这种大项目的申请报告,还是头一回。

    回家以后,他将瑶水村的优势捋了一遍,才发现确实如贾支书所说,他们原有的那些优势,对于开办海带养殖场没什么用。

    “你要是觉得咱们队里争取不下来,不如联合隔壁的云水村大队,反正咱们的海岸线是连在一处的。”贾支书停住筷子出主意,“这样申请成功的机会更大吧?”

    项英雄只觉这不是发扬风格的时候,要是可以由自己的生产队独自吃下这个项目,干嘛要跟别的队分享?

    “支书,这样恐怕不行。两个生产队合办养殖场,跟公社与生产队合办养猪场是两码事。”贾红梅是个会计,最先想到的就是利润分配的问题,“到时候养殖场的管理权归哪个生产队,利润怎么分配?光是扯皮就能扯好久,闹不好是要跟隔壁结仇的!”

    刚刚做饭时,项小羽已经听她娘讲了事情的原委。

    见她队长爹竟然被这种事难住了,不禁插话说:“爹,咱们之前是怎么争取养猪场的,现在就怎么争取海带养殖场呗!当时咱们的目标就是先请来专家呀!这养殖场选址的事,肯定也得听专家的意见!”

    瞅瞅闷头吃饭的宋恂,她又把话题抛给人家,“对吧,宋主任?”

    宋恂点点头,放下筷子问,“我的包呢?”

    “……”

    项小羽起身给他拿包去了。

    “海带的收购价格高,我们渔业公司之前也想过养殖海带的事。不过,既然公社已经号召了,那这事就由队里去办吧。”宋恂从包里掏出提前准备的资料,递给项队长和贾支书,“这上面有养殖海带的环境要求,先跟咱们队里的情况比对一下。如果条件都能对得上,再谈下一步也不迟。”

    之前去砚北港交货,注意到海带的收购价是海鱼价格的两倍多,他就对海带人工养殖的事有些心动。

    不过,最近单位里的事情太多了,他只搜集了一些资料,就将这件事暂时放下了。

    项英雄将那份资料来回翻阅了两遍,嘀咕道:“如果是按照这个条件选养殖场,那咱们公社的这些生产队,几乎都能选上。”

    底质,水深,风浪,透明度和水质条件,他们这些生产队都差不多。

    “县里既然能直接把这个养殖场放在咱们公社,八成是人家专家早就提前选好养殖场的地点了。”苗玉兰给宋恂夹了一块带鱼,嗤笑道,“也就你们这些糊涂蛋当真。到时候可别又像那个机械化养猪场似的,因着落了选,心里赌一口气,咱们再自己花钱办一个。”

    所有人:“……”

    还真有这个可能。

    反正公社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多养殖海带。

    项队长被媳妇说得心里一突,自我安慰道:“万一提前选中的就是咱们大队呢?”

    “那你就等着呗。”苗玉兰斜他一眼。

    宋恂最怕遇到这种情况了,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被人接连泼冷水……

    眼瞧着大家的热情和士气瞬间萎靡了下去,他赶紧出言挽救。

    “既然选址还没最终确定,那么在结果公布之前,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即便专家心里的理想地点不是咱们瑶水,咱也可以想办法将它争取过来。”宋恂鼓励道,“争取的关键还在于争呀,争一争,兴许还有机会,不争就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项小羽配合地问:“宋主任,你有啥办法不?”

    “下午开完会,我跟红梅嫂子去了一趟水产研究所,找研究所的冯技术员咨询了他们最近在做的试验项目。”

    贾红梅点头证实:“冯技术员应该就是这次给养殖场选址出谋划策的专家。他在做的项目几乎都与海带养殖有关。”

    “这次投建海带养殖场,除了市县公社,渔业基地也是出了钱的。”宋恂意有所指道,“但是大多数生产队的干部都将重点放在了苗书记身上,根本就没注意到渔业基地和专家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建议权。”

    渔业基地是出了钱的,你不把人家当回事肯定不行。

    “为了最大限度地得到渔业基地和研究所的支持,我建议你们在申请报告上注明,瑶水大队可以为研究所在养殖场中划拨出一块试验用地。”宋恂继续道,“冯技术员最近在做藻类与贻贝混养的试验,他需要海边的试验田。”

    项英雄的头脑还是很清醒的,将他的话反复咀嚼了几遍,才问:“哪怕咱们不提,如果专家想去哪个生产队要块试验田,也没人会拒绝吧?”

    海里地方大得很,想试验就试验去呗,咱们还能拦住人家不成?

    宋恂将苗婶盛给他的汤喝干净,放下碗说:“他确实可以随便设置试验田,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生产队可以给出咱们这样的条件。你可以在申请报告上注明,只要他这套藻类和贻贝混养的试验成功了,我们省海洋渔业公司瑶水支公司,就会全力支持研究所,上马人工养殖对虾的项目!”

    对虾的出口价值很大,一直是出口名单中的明星产品,供不应求。

    收购价也比经济鱼类的价格高五成,如果能人工养殖对虾,走出口的路子,亏不了!

    众人:“……”

    海带还没养呢,咋又跑出来一个对虾?

    贾红梅更是无语。

    他们公司的财务状况她最清楚了,建工厂的钱还没筹齐呢,哪有余钱支持人家搞项目?

    听他这财大气粗的口气,不像支公司的主任,反倒像是省渔总公司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