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20节

第120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去国营饭店点上一大桌子,也用不了五块钱呐。

    “啥目的?”项小羽整天跟宋恂在一块儿,连她都不知道宋恂另有目的,她娘是怎么知道的?

    “你问我我问谁去?这两个厂长与他的关系应该是很不错的。反正小宋不可能为了省几个钱,就把人领到家里吃饭。”苗玉兰举个现成的例子,“就像你爹,从来不无缘无故地请客,每次在家请客,都要往家里划拉些好处的。”

    项小羽信服地点头:“那倒是。你看小宋哥刚来咱们瑶水,他就请人家吃了第一顿饭。这不就把小宋哥划拉回家当女婿了嘛!”

    “那是你爹划拉的吗?”苗玉兰斜睨她一眼,“那不是你干的好事吗?”

    项小羽:“……”

    嘿嘿。

    礼拜天上午,洪启明和刘二喜是结伴来瑶水村的。

    两人拎着酒进门时,见到饭桌上的一大桌子菜,还被吓了一跳。

    “宋组长,这也太破费了吧?”刘二喜不由分说地坐到饭桌跟前,“怎么弄了这么多好吃的?你手艺不错呀?”

    宋恂无语道:“你看我像是能做出这么一桌子菜的?这是请我未来丈母娘帮忙弄的,听说我要在家请朋友吃饭,这老太太把做年夜饭的本事都拿出来了。”

    “哈哈哈,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你这个岳家找得好!啥时候结婚呀?到时我得来讨杯喜酒喝!”洪启明凑趣说。

    “尽量在今年完成任务吧,最近正盖房子呢。”宋恂含糊道。

    他怀疑项小毛就是耍流氓,只想谈恋爱,不想结婚。

    几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宋恂将吴科学介绍给二人:“这是渔业公司的吴科学,在省城和南湾都是负责供销工作的。我们俩是高中同学,不过,他可比我的工作经验丰富多了,干了十来年的供销。”

    洪启明意外道:“那可是老供销了!”

    “你们这一对同学可都是人才!”刘二喜剥着对虾,恭维道。

    “呵呵,我算是混得一般的,当年跟我们同班的同学,都已经去市轻工局工作了。”吴科学憨憨地笑道,“我还在生产队打转呢。”

    洪启明瞄他一眼问:“我怎么听说,省渔在南湾的业务马上就要转移到地方了?那公社会怎么安排你们的工作啊?”

    “归入生产队呗。”吴科学无所谓道。

    宋恂插话说:“公社领导是盼着渔业公司能归入地方的,这样的话就可以直接接收渔业公司现有的人员。渔业公司职员的学历水平非常高,基本都是初中高中学历,工作经验也相对丰富,好几人有在省城大单位的工作经历。即便渔业公司就地解散,苗书记也是要重用这批人才的,可能会重新分配去公社的其他单位。”

    宋恂只简单介绍了吴科学的大致情况,就自然地将话题转到了他们两个厂的问题上。

    糕点厂一直没找到能负责分厂的副厂长,所以何副厂长从市粮食局回来以后,洪启明就将公社这边的工作托付给了老何,自己去了市里筹备建厂事宜。

    为了找地皮,找厂房,这段时间他都在市里到处跑。

    这会儿听说营造厂还在为工程项目的事发愁,便给刘二喜透露了一个消息。

    “市里好像要在火车站西边,靠进友谊宾馆的位置,建一个剧院,我在那边找厂房的时候看到那片空地了,特别大一片,应该是个不小的工程。”

    “市里的剧院?那么大的工程,咱们这个公社集体单位,恐怕吃不下来。”刘二喜摇头。

    把他们全公社的匠人都召集到一起,都未必能凑够需要的工人人数。

    洪启明不赞成道:“那么大的项目,哪个单位能凑出这么多的工人啊?我虽然不懂你们建房子的那一套,但是按照笨方法想也知道,那工程肯定得分包出去呀!”

    宋恂也劝:“如果真有这个项目,你可以关注一下。市里的剧院建设工程,哪怕少赚一点,只承包一部分,也值得争取一下。”

    刘二喜举起酒杯与众人碰杯,心里琢磨着这件事的可行性,沉默地点点头。

    今天这一桌子菜实在是太丰盛了,四个大男人,再加上后来上工归来的项队长。

    愣是没吃完。

    临走的时候,宋恂让他们将螃蟹和对虾之类带壳的海货带走了。

    被洪启明调笑为,吃不了兜着走。

    *

    这顿饭吃完以后没过多久,三月末的时候,省海洋渔业公司和南湾县终于确定了分公司的移交方案。

    瑶水支公司包括海味品加工厂,正如许多人所料,被划拨进了瑶水村生产队。

    人员设备都归地方所有。

    这件事对瑶水本地职员没什么影响,但是对外地职员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户口就地被落在了生产队。

    不过,这对吴科学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在他的户口被转入生产队的第二天,收到了公社的通知,他被任命为荣盛糕点厂的副厂长了,主要负责分厂的供销工作。

    第70章

    渔业公司并入社队以后, 公社领导尚未来得及对陈猛等人的工作进行调整,便迎来了七三年第一季度的全县三干会。

    在这次三干会上,团结公社的干部们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

    渔业产值独占鳌头, 排在全县十三个公社之首。

    农业位列第四。

    工业产值虽然仍是倒数的, 但是终于让出了倒数第一的尴尬位置, 稍稍进步了两名。

    最主要的是, 第一季度团结公社新办了建筑营造厂和织袜厂, 这两个厂几乎是落成即盈利,让他们的增速数据看起来十分漂亮。

    尤其是织袜厂, 谁也没想到, 当初只是被宋恂无心插柳的一个小手工作坊,居然会这么赚钱!

    从制衣厂买回来的那三百多台织袜机,有一百台被留在了厂里,剩下的两百台以租售的形式, 承包给了会做手工的社员。

    这三百台织袜机每天能生产五六千双尼龙袜子, 以每双袜子一块钱的出厂价计算,日产值至少五千块。

    织袜厂只成立了两个月, 第一季度的产值就有二十六万之多,相当于去年团结公社全年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等到工人操作娴熟以后, 预计年产值可以达到两百万以上,至少年盈利六十万元。

    这个数据让公社的一众领导大跌眼镜。

    头一回正视起了纺织业。

    工业方面不再垫底,让团结公社的全体干部都放松了心弦。

    回到公社以后,苗书记以还要忙渔业和农业生产为由, 将工业办的事彻底交给了几个组长。

    颇有些船到桥头车到站,不想再出发的意思。

    开完三干会, 厂长们往工业办跑得也没那么勤了。之前闷头冲刺了好几个月, 如今总算可以缓一口气。

    工作清闲了下来, 宋恂就开始琢磨自己的个人问题了。

    他跟项小羽已经谈了好几个月的对象。他私心里以为,既然双方感情稳定,彼此合拍,那就可以正式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

    其他情侣在私下里怎么样他不得而知,但他俩之间其实已经很亲密了。

    亲也亲过了,抱也抱过了,一直拖着不结婚,这不是耍流氓嘛。

    不过,不知是项小羽这姑娘心大,还是太信任他了,人家一直避而不谈结婚的话题,只一心沉醉在恋爱里不可自拔。

    宋恂不想催她,但也需要给她提个醒了。

    于是,盘算了两天以后,他采取了行动——

    给苗婶送了几张棉花票和布票。

    他送得轻松,可是收到票的苗玉兰却突然失眠了。

    大半夜的坐在床头,犯起了睡不着觉的老毛病。

    项英雄这两天刚带着船队去了临县的渔场,傍晚才收山回来,这会儿正仰躺在床上,张着嘴打呼噜。

    被他吵得心烦,苗玉兰一不做二不休,推着肩膀便将人晃醒了。

    “大半夜不睡觉,你折腾什么?”项英雄眯着眼睛嘟哝。

    “今天小宋给我送来了十斤棉花票和三十尺布票。”苗玉兰幽幽道。

    “唔,那你就收着吧。虽然有点多,但那是未来女婿孝敬你的。”项英雄翻个身继续睡。

    “哪里是孝敬我的,那是给小毛准备嫁妆用的!”

    “准备什么嫁妆?”项英雄停住翻身的动作,回头问。

    “你小闺女的嫁妆!”苗玉兰没好气道,“人家小宋说了,怕咱们准备嫁妆的时间太仓促,凑不齐棉花票和布票。他正好跟人换了一些,就都给咱们送来了。”

    项英雄彻底清醒过来,怔愣地问:“他真让你给咱闺女准备嫁妆了?”

    “没直说,但是票都送来了,那就是需要准备了呀!棉花票和布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赶紧用了,不就过期啦!”

    项英雄睡不下去了,爬起来靠在床头上嘀咕:“怎么冷不丁地就要准备嫁妆呢?他们谈对象也没几个月吧?”

    “四五个月肯定有了。”

    “这个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小宋到这个年纪还没结婚,那肯定是心里不着急结婚的呀!”

    “我也是这么想的!”苗玉兰心里突突直跳,“小毛那死丫头自打跟小宋谈对象以后,就什么都不跟我说了。我都不知道他俩关系处得怎么样。”

    “他们每天一起上下班,回家也是凑在一块儿的,不呆到天黑,小毛都不舍得从隔壁回来。关系肯定挺好的……”话说半截,项英雄突然顿住。

    两口子在黑暗里面面相觑。

    “咱小毛有分寸,不要乱想!”自我安慰完,项英雄又埋怨道,“你说你这个当娘的,平时也不看着她点!两个年轻人没经过事,万一那什么,吃亏的还是咱小毛啊!”

    “小毛不是那样的孩子!”苗玉兰没什么底气地说。

    从她闺女敢主动跟男同志表白这一点来看,这事还真不好判定。

    “对啊,小宋也不是那样的,人家平时多稳妥呢!”

    然而,这个稳妥人,今天竟突然送来了那么多棉花票和布票……

    真是让人不多想都不行。

    正值午夜时分,项英雄却将烟袋锅子点上了。

    “甭管怎么样吧,”他深吸一口烟,“小宋能这么做,说明他还是有些担当的。反正两个孩子的关系好,早晚要结婚,让他们赶紧把事办了也行。不过,这事你还得跟小毛确认一下,问问她想怎么办。小宋的父母还在农场呢,筹备婚礼的事,肯定得由咱们张罗!”

    内容听上去挺和谐,语气却咬牙切齿的。

    他家小毛不懂事,难道宋恂也不懂?怎么这么冲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