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23节

第123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队长家同意了媒人的第四次提亲以后,项小羽和宋恂终于能光明正大的,以未婚夫妻的身份在生产队里来往了。

    宋恂甚至还暗自在心中感慨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么的,也不是全无好处。

    这结婚流程走得可真够快的!

    他跟项小羽虽是自由恋爱,可是在那小半年里,一直是偷偷摸摸没名没分的。

    如今只是请个媒人上门提了亲,他居然就能以未婚夫自居了……

    村口的新房早已经彻底交工,不过宋恂还请刘二喜的大伯和四叔帮忙打了一套家具。

    有刘二喜的面子在,刘家叔伯几个带着儿孙徒弟齐上阵,不出一个月就把他的家具打好了。

    这个周末正是交货的日子。

    宋恂带着项远航和项远洋去金海大队拉家具了,项家的其他人则在新房这边帮忙打扫卫生。

    “大嫂,那玻璃被你擦得直反光!已经很干净了,你赶紧下来吧!”项小羽扫完地上的尘土,见她大嫂还在窗台上站着呢,不由出声提醒。

    “卫生死角一定得在家具没搬进来之前清理干净!”项大嫂很有生活经验地说,“不然以后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才会再次清理。”

    “你大嫂说得对,现在打扫干净一点,你和小宋以后就能省力了。”苗玉兰接话。

    项小羽听话地点头。

    新房的面积不小,打扫起来可不轻松。

    这个面积与项前进那边的院子差不多,房间却少了两个。

    除了堂屋以外,只有三个卧室和一个书房,再就是灶间和浴室了。

    不过,堂屋和正屋的面积非常大,她还从没在村子里见过这么大的堂屋。

    据说这还是她那个道士爹给宋恂出的主意。

    堂屋有量不生灾,正屋宽敞出贵人。

    他们家本来人口就少,用不着准备那么多房间,不如把堂屋和正屋弄得宽敞些。

    听到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项小羽扔下扫帚便往外跑,扭头喊道:“肯定是家具回来了!”

    县制衣厂的大卡车停在院子外面,几个男人正往下卸货呢。

    “妈呀,小宋怎么订了这么多家具?这都不只三十六条腿了吧?”苗玉兰问。

    她大概数了一下,双人床,大衣柜,八斗厨,大写字台,大书架,梳妆台,饭桌,以及六把椅子,这还不算木匠师傅用边角料打的小板凳和小炕桌。

    苗玉兰暗自嘀咕,城里人真是讲究,那梳妆台有啥用哩,她家小毛只有一罐擦脸油,为了这罐擦脸油,居然还要配个梳妆台,真是浪费!

    每到干活的时候,就显现出兄弟多的好处了,项远洋在村子里喊了一声,不到一分钟就跑出十来个从兄弟,大家过来帮忙把这些家具按照项小羽的指挥搬到各个房间里。

    干完活人家也不多留,打声招呼又呼啦啦地跑走了。

    背着手在屋子里来回转悠,项小羽表扬道:“宋恂同志,这次表现得真不错!干脆利落,行事果断!这么快就把家具安排好啦!”

    宋恂刚把出车的汽油钱塞给方茗,闻言便谦虚道:“主要还是靠大家帮忙,而且是小羽同志指挥的好。”

    项英雄一把年纪了,不想听年轻小夫妻耍花腔,撇着嘴问:“这房子里还缺什么?抽空赶紧置办了吧!”

    “还有些零七八碎的小东西,再慢慢添置就行。”宋恂趁机道,“我大姨听说我要结婚了,想过来跟亲家碰个面,顺便谈谈彩礼的事。”

    项家夫妻是见过宋恂大姨的,当初去省城看中医,还是人家孟主任帮忙联系的。

    他倒是忘了,宋恂的父母虽然去农场了,但家里的亲戚应该还是可以借上一些力的。

    “我们家对彩礼没什么讲究,你们按照乡下的成例给就行。”

    他们这边娶媳妇的彩礼,几十块上百块不等。

    条件差一点的给七八十块,若是女方家庭条件好,成分也好的,彩礼也有给到两三百的。

    他思量着,宋恂能给个两三百,他们家在队里的面子就算撑住了。

    不过,宋家人办事比他们想象得敞亮多了。

    孟淑君马不停蹄地来了瑶水以后,单独面见了项家父母和项小羽。

    当面就给了六百块的彩礼。

    项队长觉得六百块太多了,犹豫着不知该不该收。

    “他大哥当年娶媳妇也是六百块的彩礼,几个儿子一视同仁都是这个数。不过,咱们小羽是个难得的好姑娘,给六百块我还觉得少了呢!”孟淑君拉着项小羽的手,又给她塞了一个红封,“你婆婆不能亲自来,我代替她再给你补一个红包,凑个一千零一块,寓意着千里挑一。”

    项家夫妻即便再是得意自家闺女,也从没想过嫁闺女能收这么多彩礼。

    摇头不肯收,只说村里都是三百块的行情,收多了太打眼。

    孟淑君低声道:“彩礼钱你们放心收着,这都是我妹妹早就给宋恂准备好的。这件事只有咱们几个人知道就行,回头你们就对外说只收了三百的彩礼。”

    项队长吧嗒着烟没再推辞。

    对方为什么给这么多彩礼,他多少也能猜到一些。

    先收着吧,大不了再给闺女陪嫁回去。

    第72章

    亲家见了面, 又过了彩礼,宋恂和项小羽的婚事就算正式定了下来。

    为了给闺女挑个吉日结婚,项队长回家偷偷摸摸翻了半晚上黄历。

    六月份有两个适合办喜事的好日子,一个是六月一号儿童节, 一个是六月十号恰逢礼拜天。

    于是, 大家一合计, 干脆让他们儿童节领证, 礼拜天办婚礼。

    苗玉兰,项大嫂,项家本家的几个伯娘婶子, 以及周围那些看着项小羽长大的邻里大娘,最近每天晚上都要跑来项家院子,帮项小羽赶制陪嫁的喜被。

    他们村里向来如此,男人们常年在海上漂着, 所以留在家里的女人们就格外团结, 男人不在家的时候, 大家就是彼此的依靠, 谁家有事都会主动搭把手。

    尤其是嫁闺女这样的喜事,妇女们更是乐于帮忙。

    这次你家闺女出嫁我帮你, 下次我家闺女出嫁时你也来帮我。

    苗玉兰已经帮许多人家的闺女缝制过喜被了, 这次终于轮到了他们家。

    不过,亲娘为闺女亲手缝制喜被的心情,真是旁人无从体会的。

    其他人都在热热闹闹地聊天,而苗玉兰心里想的却是,她闺女明明还是个孩子呢, 怎么这么快就要嫁人了呢!

    婚事没着落的时候她着急, 眼瞅着要送出门子了, 她又舍不得了。

    项小羽丝毫不知她老娘内心的纠结和不舍。

    家里聚集了十来个帮忙的婶子,床上和地上都铺着棉被,她是很乐于参与这样的集体活动啦,也挺想加入大家的,但是现实情况却并不允许。

    她的“渔业百事通”栏目已经正式开播了,听众的反馈还不错,收听率提升以后,他们电台的信箱里收到了好几封咨询信件。

    所以,她在准备节目内容的同时,还得负责给听众回信。

    家里的环境过于嘈杂,她无法专心工作,只好跟大家打声招呼,带着材料去了隔壁宋恂那里。

    农村很多人结婚是不领证的,所以,大家普遍认为,过了聘礼,就跟正经夫妻没什么不同了,项小羽大晚上的往男人那边跑,除了苗玉兰这个亲娘,没人会多嘴说什么。

    项小羽见到宋恂后就感慨:“订了婚也是有好处的,我现在来你这边终于不用偷偷摸摸了!”

    “你以前也没偷偷摸摸过吧?”宋恂正拿着铅笔在草纸上计算着什么,轻笑道,“项小毛同志向来是光明正大地进出。”

    “还行吧,毕竟我是个千里挑一的女同志。”项小羽美滋滋地说。

    宋恂被她逗得一乐。自从收到了一千零一块的彩礼后,这姑娘就自封为全生产队身价最高的女同志,膨胀得没边了。

    “你笑什么?难道我说得不对?”

    “对,你现在可是‘一千零一毛’了,身价倍增。”

    项小羽抿着嘴乐,也有点不好意思。

    听说宋恂的大嫂是干部家庭出身,人家才收六百的彩礼,轮到她这个乡下丫头这里,却比人家多了将近一倍,这让她多少有些心虚。

    不过,项小羽向来很能自我开解。

    那一千零一块被她分成两部分看待,与宋家大嫂相同的六百块是由公公给的,而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她婆婆给的。

    而后日常感慨一下孟团长真有钱。

    她转移话题问:“你忙什么呢?从我进来,就一直在写写写。”

    “在给期刊纠错。”

    “人家都刊登出来了,还能有什么错?”项小羽盯着他手边的杂志,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

    “偶尔会有。”

    “哪有你这样揪着人家错处不放的?”

    “我这是在纠正他们的错误。而且,”宋恂抬头瞄她一眼,“如果真的找出了错误,会有一笔不菲的奖金。”

    “那你好好纠吧。”听说有钱赚,项小羽立马转变了口风。

    他们家最近真是花钱如流水,盖房子,打家具,买各种生活用品,这个礼拜天还得抽空去县里买结婚穿的衣裳,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家里若想攒下钱,要么开源要么节流。小宋哥大手大脚惯了,让他节流是比较难的。不过,他要是能主动找到增加额外收入的办法,也很不错。

    小宋哥不愧是孟团长的儿子。

    想到孟团长,项小羽忍不住问:“孟团长给了咱们那么多钱结婚,等到小恒小悦结婚的时候,钱还够用吗?”

    毕竟她公婆现在已经没有工资了,相当于坐吃山空。

    “应该还有吧。我妈说每个孩子结婚要用的钱她都准备好了。”

    “钱不够也没关系。”项小羽豪气地说,“到时候咱帮他们凑点彩礼钱和嫁妆钱也行。”

    “不愧是千里挑一的‘一千零一毛’,居然这么大方?”宋恂意外道,“还没进门呢,就开始操心小叔子和小姑子的彩礼嫁妆了?”

    “我爹娘说彩礼钱一分不留,都给我当陪嫁。嘿嘿,到时候我就是千元户啦!”这钱本就是宋家给的,她也没啥舍不得的。“再说,我跟你结婚以后,也算是宋恒和宋悦的长嫂了吧?长嫂如母嘛,我是要多操心一些弟弟妹妹的!”

    就像她大嫂一样,对下面的小姑子和小叔子都很照拂,这次为了她结婚的事,大嫂出了不少力。

    宋恂无语地在她脸蛋上掐了一把,“你才比他们大几岁?充什么长嫂?嫁妆钱你自己留着吧。孟团长比你想象得有钱,她肯定已经准备好了。”

    对于孟团长的经济实力,项小羽一直比较好奇,“你说咱孟团长怎么能那么有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