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32节

第132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城里人宋恂,此前对于“爱人”这个词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这只是大家对外介绍自己妻子时的一个统一称呼。

    就像称呼“同志”一样随意。

    可是,这会儿被项小羽郑重其事地指出以后,他将这个词来回品咂了两遍,心里便也生出些异样情愫。

    *

    二人在招待所休整了一晚,翌日一早,按照项小羽的要求,宋恂领着她去吃了城里的早餐。

    市工人文化宫坐落在城南,距离市里规模最大的南阳菜市场特别近。

    随着早市的开门,菜市场门口的几家国营早点铺子也相继开张了。

    包子笼屉里蒸腾的热气,排队买早点的行人,叮铃铃响个不停的自行车铃,以及穿梭其中的送菜板车,让整条马路都充满了烟火气。

    项小羽在省城和广州吃过早餐,但这还是头一遭来吃本市的早餐。

    在几个店铺间徘徊许久,看到什么都想吃。

    “豆腐脑,豆浆,羊肉汤,小馄饨,我都好想吃啊。”项小羽看到人家饭盆里打的豆腐脑,挪不动脚步。

    “那就一样买一份,吃不完还有我呢。”宋恂将她推到包子铺门口,“你先去里面占个位置,我到旁边给你买羊肉汤去。”

    几个早点铺子离得不远,他去排队买了羊肉汤,见到菜牌子上居然还有驴肉火烧、糖火烧和鲅鱼煎包,想着项小羽应该也是爱吃这些的,便也每样来了一份。

    端着东西重新回到包子铺时,却见项小羽正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跟一个短发女同志聊得火热。

    “这是我爱人,宋恂。”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机会跟人介绍宋恂了,项小羽接过他手里的吃食,看向对面说,“这位是袁同志,我们去年在广交会上见过面的,她也是咱们省交易团的。”

    两人客气地点头问好。

    那位袁同志面前的碗已经空了,与他们招呼一声便告辞离开。

    宋恂又去买了几个包子和豆浆豆腐脑,坐回刚空出来的位置问:“我怎么对这位袁同志没什么印象?她是哪个单位的?”

    “不知道啊,我也没印象。刚才我进来等空位,溜达到这边的时候,是她先主动跟我打招呼的。”项小羽好笑道,“我都忘了她叫什么名字,不过,听她说吃过我在广交会上做的凉拌海蜇皮,我就隐约有了些印象。”

    “这位同志记性还挺好的。”

    “这说明我做的菜好吃呀!咱们最近一直回我娘家吃饭,都没机会给你展示一下我的手艺!”项小羽回忆着说,“袁同志好像也是咱们食品交易团的,我跟李厂长不是顺便给滇南的服装厂当了几次模特嘛,后来咱们食品团里也有好几家工厂有样学样地找服装厂合作,其中好像就有这位袁同志所在的单位。我记得她那会儿也穿着一条挺长的裙子,举着一块牌子到处逛。”

    宋恂听她极有兴致地回忆着广交会过往,时不时还要点头附和几句。

    眼瞅着纺织展览会快开门了,他才催促道:“赶紧吃饭,还有正事呢。”

    全市的纺织工业技术革新展览会,从六十年代起就每半年举办一次。

    最近几年市里的纺织业迅猛发展,各县都有一两个拿得出手的纺织厂或纺织机器制造厂,不断涌现出新的革新项目,所以自今年起,这个技术革新展览会就变成了每季度举办一次,供业内人士交流经验。

    夫妻俩吃完了早饭,就顺着主干道步行去了不远处的工人文化宫。

    将工作证递给门口的工作人员,宋恂跟人家打听,“同志,这次市服装公司来参展了吗?”

    “来了啊,他们是全市最大的纺织企业了,我们局领导点名要求他们必须参加。所以他们每次都是要出席的。”工作人员将证件还给二人,笑道,“放心吧,好多人都是奔着他们来的,肯定在!”

    项小羽好奇地问:“大家为什么都奔着他们来啊?”

    “人家的技术强呗,今年各单位展出的最新科研项目中,他们公司的占比是最高的。人家跟上海的棉纺织公司合作,机器和面料都是最流行的,市里好多小厂都要根据服装公司的产品,来确定下一季度的产品类型。”

    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瞅了他们一眼,把面前这两人也当成偷师的了。

    宋恂没否认,索性向他打听了市服装公司所在的展位,便拉着项小羽进门。

    进入展厅大致浏览下来,宋恂也不得不承认市里的纺织业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想。

    除了市服装公司,还有针织,化纤,线带,毛麻,巾被等十来个公司,以及县属的各大国营纺织厂,制衣厂。

    南湾县在纺织方面不占优势,只有一个县制衣厂拿得出手,整体来看还是一片等待开放的□□。

    宋恂没有急着去服装公司的展位,在场馆里一面溜达,一面琢磨怎么跟人家公司的人搭上线。

    哪怕搭不上线,要是能打听到一些详细消息也不错。

    宋恂正在心里思量着,身边的项小羽却突然跑到了前面的人堆里,那里面正有一个中年人在向大家介绍一种高产精梳机。

    她在围观一人的肩膀上拍了拍,“袁同志!你也来参观展览啦?”

    袁雅杰闻声回头,见到她便意外地打了招呼,笑道:“我这几天在这边工作。刚才在包子铺里见到你,我就在猜测,你们是不是来参观展览会的,这次果然碰上了。”

    项小羽回头冲着宋恂招手,而后对她笑眯眯地直言:“我是陪我爱人来打听消息的,根本就不懂纺织的事。哈哈。”

    她拉着袁同志的手说:“我们俩是从公社过来的,进了展览会都懵啦,没想到这场馆会这么大,居然有这么多人参加!”

    “你都参加过广交会了,进到这里还能懵?”袁雅杰不信。

    项小羽哈哈笑:“不论参加多少次,只要进了城,该懵还是懵呀!不是有句话嘛,山炮进城腰扎麻绳,买瓶汽水不知退瓶,看场电影不知啥名!我第一次喝汽水的时候确实不知道退瓶。哈哈哈……”

    袁雅杰被她逗得一乐,笑着问:“你们是来打听什么消息的?我可以帮你问问。”

    “哎,是我爱人单位的事,我也不太懂。”项小羽拉过宋恂说,“咱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想打听消息太难了!我跟袁同志是好朋友,你赶紧把事情跟袁同志说说。”

    宋恂没搞懂,她连人家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就跟人成为好朋友了。

    不过,既然有这个机会,他也不能浪费了,忙将自己要打听的事跟对方说了。

    “原来你们也是来打听建分厂的事啊?”袁雅杰摇头道,“我就是市服供销科的,你们还是别白费力气了,这事恐怕行不通。”

    宋恂忙说:“袁同志,听说这事已经在你们单位内部协调过了,建厂确有其事。”

    “领导怎么协调的,我们哪知道。不过,”袁雅杰笑道,“像你们这样来找机会的人真不少,你是替县里还是公社来的?”

    “我是南湾县团结公社的。”

    袁雅杰了然道:“你是没进去我们公司的大门,才跑来展览会堵人的吧?”

    宋恂寻思他这种做法跟堵人差不多,便点了头。

    “我们要建分厂的消息刚一传出去,就有好几个县城和公社的干部闻讯赶来争取合作机会了。但是公司领导已经把公社一级的单位全部过掉了,只打算在县里建厂。”

    宋恂原还想着,他们公社在消息公布前,先走个捷径,跑一跑市服装公司的关系。

    没想到,他们还没上跑道呢,就被告知不具备参赛资格。

    “袁同志,你们公司为啥不想在公社建分厂呀?”项小羽拉着袁同志的手问,“我们团结公社的地理位置十分不错,紧挨着砚北港,你们要是有出口业务的话,在我们那边建厂正合适啊!”

    “应该是跟分厂规模有关系的,我们公司的出口业务很火爆,目前在市里的两个工厂根本完不成出口任务,所以打算建一个能年产七百万件衬衫的分厂。”

    宋恂:“……”

    那他们公社确实没有参赛资格。

    南湾县制衣厂那种规模的大厂,年产量也才两百万件而已。

    服装公司要建的这个厂,其实已经不是什么分厂了,就是一个正经的千人以上规模的大厂。

    这样的工厂建起来,加上周边设施的完善,基本可以带动一个小乡镇的发展了。

    “现在争取这个分厂的县城多吗?”宋恂问。

    “那我就不知道了,肯定是有的。”

    宋恂向她打听了市服装公司今天来参加展会的领导,便留下项小羽跟她说话,自己去了市服装公司的展位。

    既然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

    他按照袁同志说的,找到他们公司革委会分管科技项目的吕副主任,跟人家搭了半天的话。

    虽然没打听出更多的消息,但是好歹已经知道了,临万县和岳东县有意向争取这个分厂。

    这就可以了。

    这么大的项目不是他们团结公社能独自吃下的,场地,劳动力和资金都不够。

    既然人家设了门槛,就只能让县里出面争取了。

    宋恂没在展览会久留,由着项小羽跟袁同志热聊了一会儿,彼此留下了联系方式,便带着人离开展馆,逛街去了。

    “我现在这个播音员的工作,还真挺能唬人的!”项小羽抿着嘴乐,“是不是比你这个公社小干部管用多了?”

    “嗯,确实。”正经的广播电台播音员,在当下的社会地位是挺高的。

    说出去比他这个公社小干部有面子。

    “嘿嘿,今天带我来果然没错吧!”项小羽趁机说,“所以,你下次再有这种出差的好事,就还得带着我,知道不?”

    “那我干脆把你拴在裤腰带上得了。”

    两人结婚以后第一次来市里玩,即便心里还惦记着工作的事,宋恂也没急着往回赶。

    陪着她在市里吃吃喝喝买东西,又去文化公园消磨了一下午,才坐上返程的汽车。

    *

    新的一周开始后,宋恂整理了组员们反馈的情报,便再次找上了苗书记汇报工作。

    “看来咱们跟这个分厂算是彻底无缘了?”苗利民还挺遗憾的。

    像宋恂说的,如果能给团结公社引进这样一个大厂,是能带动他们整个公社的发展的。

    “他们现在根本就不跟公社一级谈,在传达室就把人筛选掉了。”宋恂问,“咱们公社跟县工业局的关系怎么样?能不能请他们出面帮忙联系一下?”

    苗利民心知他打听的不是公社跟县工业局的关系,而是想问他在工业局有没有门路。

    可是,这个消息一旦透露给县里,主动权就不在他们团结公社手里了。

    要是让县里出面联系,那最终肯定是要将这个厂放在县城或者其他更合适的公社的。

    他们团结公社目前只有一个织袜厂算是纺织业的,纺织设备制造厂,零部件厂之类的一概没有。

    除了具备一个地理位置的优势,再没什么特别突出的特色了。

    苗利民一咬牙:“我干脆去县里跟冯主任说说这个消息吧,县里一直没动静,应该是还没收到消息呢。冯主任对纺织业也挺关注的……”

    “您不怕被人截胡啊?”宋恂笑。

    “反正咱们公社八成是吃不下这个项目的,落在县里,总比去了其他地方强。”苗利民也想开了,有多大的肚子就吃多少饭吧,这种事强求不来。

    随缘吧。

    宋恂身体前倾,小声说:“我倒是有个主意。”

    他凑过去如此这般地跟苗书记嘀咕一通。

    闻言,苗利民搓着下巴笑:“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但是有点悬啊,我预感万一事情真的成了,冯主任可能会骂娘!”

    “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都是一个县的,无论哪个企业有了产值,都要算在咱们县的账上。”宋恂笑道,“现在最主要的是,得让县里赶紧出面去跟服装公司争取一个‘参赛’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