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49节

第149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察觉到他的视线,那老爷子抬起一张圆脸望过来,笑眯眯地问:“小伙子,忙完了一起吃点啊?等着开席还得好几个小时呢,这谁受得住!”

    这年头有些人为了在婚宴上吃回本,都是空着肚子来吃席的。

    不过刘家的开席时间比较晚,这老爷子恐怕是饿得等不及了。

    宋恂大清早从瑶水赶到县城,折腾了一上午确实有点饿了,反正都是吃席,早吃晚吃都一样,他也不客气,坐过去就拿起了一个大馒头。

    吃了两口菜,他才有心思打量对方。

    这老爷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脑袋上是一顶跳了线的毛线帽子,这副打扮不像是县委大院的人,但是双方的亲戚早就已经提前去新人家里帮忙了。

    他不由怀疑,对方兴许不是来参加婚礼的。

    “中午才开席呢,您这会儿来有点早了。”

    “呵呵,我原本没打算在这边吃席。我这把老骨头了,受不住吵闹,只想着把份子钱送了,观完礼就走。结果大师傅的手艺挺好,闻着香味我又不想走了,先吃一顿再说。”老爷子似乎不想多谈,瞟一眼宋恂放在桌子上的照相机问,“这照相机能借我看看不?”

    宋恂用空着的手将照相机推了过去。

    “唔,”老爷子打开皮套,看到商标后嘀咕,“我以前也有一台这样的海鸥4a。”

    “大爷,这照相机已经更新换代了,现在卖的是海鸥4c。”

    “嗯,外观上确实是有些差异的。”老爷子对着照相机仔细观察片刻,在机身上抚了抚问,“海鸥牌的照相机可不好弄,你买这台照相机不容易吧?”

    宋恂“嗯”了一声,“托大学同学在上海买的,咱们这边别说海鸥了,连别的牌子的也没有。”

    万云庆的手艺确实好,一道普普通通的干炸小鱼也做得外焦里嫩,酥脆鲜香。

    宋恂忍不住又捻了几条。

    那老爷子闻言抬头在宋恂身上打量两眼,诧异问:“你还是大学生呢?咱们这边的大学生可不多见,你是哪个学校的?”

    宋恂报了一个校名。

    “哦,那你可能是学工科的,哪个系的啊?”老爷子摆弄着相机随口问。

    “船海系的。”

    “嗯,那你应该是冯绍维的学生,他现在还教书吗?”

    “冯教授是我们的系主任,我毕业的时候他已经不给学生上课了。”宋恂听出点门道,放下筷子问,“大爷,您也是我们学校的?”

    那大爷还盯着照相机打量,头也不抬地说:“算是吧,我上学那会儿学校还不叫这个名儿,那会儿叫南洋大学。”

    没想到能在一场婚宴上,碰到一位年纪这么大的校友,宋恂不由好奇问:“您当年是哪个系的?”

    “呵呵,说了你也不知道,听说现在已经被并入别的学校了。”对方将照相机重新放回桌面,慢悠悠道,“最开始是学物理的,后来去了实体经济研究组。那会儿冯绍维跟我是同班同学。”

    宋恂又隐晦地在对方身上瞄了两眼。

    几十年前他们学校的研究组成员,就是最早的研究生,按理说,有这么硬的学历背景,这会儿最少也应该像冯教授似的,要么是知名学者,要么是一方大员了。

    可是看这位的打扮,真不像是混得好的。

    不过,有些人比较朴实低调也是有可能的。而且这年头某些事也实在是不好说,他若真是某个大学的教授,估摸着现在的际遇应该是与冯教授差不多的,其实并不怎么体面。

    思及此,宋恂也不去过多的探究对方的身份了,问多了不免扫兴。

    他没再打听对方的情况,又去窗口跟项前进要了两碗菜以后,跟这位老爷子一边吃,一边说起了自己当年在学校里的一些趣事。

    其中不免就要谈及学校里的师长和同学。

    “冯教授给我们上大一的普通物理,不过他老爱拖堂,两节课之间只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但是教室离得特别远。他一拖堂,我们就得百米冲刺跑去上下一节课。当时学风比较开放,我们班有同学去校长室把他告了。再上课的时候,冯教授当着大家的面做了自我批评,结果下课以后他仍是照样拖堂。同学们去告了好几次,不见效果,只能放弃了。”

    “哈哈哈,他是个慢性子。我们上学那会儿,他就是做什么都慢。吃饭交作业都是最后一个,没想到给学生上课,也是最后一个下课的。”老爷子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捋了捋,摇头叹道,“这个老冯,慢性子的毛病一辈子也改不了啦!”

    他在宋恂那张英俊的侧脸上瞄了两眼,冷不丁地问:“你是男方还是女方的同事啊?”

    宋恂笑着解释:“我媳妇是方芳的好朋友,她怀孕了不能来参加婚礼,只能由我代为出席了。我算是刘焕阳的朋友和同事吧,在团结公社工作。”

    对方不知想到了什么,无可无不可地点点头。

    瞄一眼手表,已经快十一点了。

    他将吃空的碗碟归拢到一起,起身道:“你帮忙把这些拿去后厨吧,我先走了。”

    “您不观礼了?新人马上就要来了。”宋恂一怔,在食堂吃顿饭就走,这位果然不是来参加婚礼的。

    “那么多人凑在一起太吵了,我年纪大了,受不了嘈杂。”摆摆手就要往外走。

    宋恂心说,年纪也不算很大吧,既然是冯教授的同学,顶多也就六十出头。

    听他这话里的意思,好像七老八十了似的。

    不过,人家执意要离开,他也没有阻拦的理由,只好起身道:“那我送送您吧。”

    “不用送,你忙吧,婚礼上还有不少事呢,你带着相机来,是要给新人拍照的吧?”

    “嗯。”宋恂将人送到食堂门口,迟疑了一瞬还是问,“您怎么称呼啊?”

    他其实还想跟对方打听点事的。

    老爷子扭头在他身上瞟了两眼,沉吟片刻说:“你要是想找我,就来市图书馆吧,跟门口的说找老袁就行。”

    第89章

    按说以项小羽和方芳的关系, 宋恂代表她来参加婚礼时,应该去女方那边帮忙。

    不过,人家方芳上面有三个哥哥,三个嫂子, 堂亲表亲能凑够一个排, 观礼的队伍实在是壮观。

    而刘焕阳这边, 亲兄弟一个没有,除了父母叔婶和一个堂弟,其余能帮忙的都是朋友同学。

    此种情形多少让宋恂有些物伤其类之感。想当初他结婚的时候,项家院子里站了满满一院子项姓兄弟,那个场景恐怕他这辈子都忘不了。

    于是, 当这对新人在食堂走完婚礼流程后,宋恂加入了男方那边, 帮刘焕阳招待客人。

    最主要的是, 他酒量是真挺不错, 整个喜宴走下来,替刘焕阳挡了不少酒。

    让刘焕阳能够头脑清醒地走进洞房。

    帮忙将宾客送走后, 宋恂把照相机塞进棉袄口袋, 也要告辞离开了。

    “宋哥,今天多谢你帮忙了。”刘焕阳感激道, “头一回办婚礼, 手忙脚乱的, 多亏大家帮衬。”

    宋恂无所谓地摆摆手, 对方才二十岁, 在他心里与项小羽一样, 还小着呢。

    方芳将一个很大的油纸包递给他, “我让大师傅留了一份红烧肉, 还有些喜糖什么的,你带回去给小羽吃吧。”

    “那就谢了。没能来参加你的婚礼,我早上出门的时候,她还在家噘着嘴不高兴呢。”宋恂没客气,想了想又说,“上午我来得早,碰见了一位姓袁的老爷子来参加婚礼,不过他没等到婚礼开始就离开了。”

    刘焕阳看向媳妇问:“是你娘家那边请的客人吗?”

    今天来的人太多,方芳也不太确定,忙问:“那老爷子多大年纪?”

    “六十来岁吧。”

    方芳也没什么印象,从布包里找出刚被赵主任递过来的喜簿,翻开第一页,用手指一个一个往下数,看到最后一排时,才发现一个登记为“老袁”的名字。

    “这个老袁随了五十块。”她小声说。

    五十块相当于普通工人两月的工资了,即便是很近的亲戚关系,也没有随这么多的,随个五块十块就到顶了。

    刘焕阳皱眉盯着那行字看了半晌,许久后摇了摇头。

    宋恂听媳妇提过一嘴刘焕阳姥爷的事,知道对方在市里当过副市长。他原还想着会不会是那老爷子,不过,看这夫妻俩的反应又不太像。

    他将情况告知以后便让新婚夫妻留步,告辞离开了。

    从县城一路辗转到家时,已经到了晚饭时间。

    堂屋里这会儿正热闹。

    秀云坐在项小羽和宋悦对面,不知说了什么,惹得三人捂着肚子嘎嘎笑。

    宋悦是个被孟团长培养得极有艺术气质的小姑娘,这会儿却也被逗得前仰后合,没什么形象地发出嘎嘎的鸭子笑。

    “笑什么呢,这么热闹?”宋恂从外面进来,将拎着的红烧肉放到饭桌上,对秀云邀请道,“今天留下吃晚饭吧,我刚从喜宴上带了喜糖和红烧肉回来,是县制衣厂的万师傅做的。”

    秀云刚刚还在放肆大笑呢,此刻见到了突然进门的宋恂,就像去同学家玩耍,却突然遇上了下班回家的同学家长似的,立马收了脸上的笑,有些拘谨地打声招呼。

    秀云与宋恂客气地寒暄几句,给项小羽使个眼色,便起身告辞了。

    望着对方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宋恂莫名其妙地问:“我很吓人吗?”

    不至于将人吓跑了吧?

    其实他早就发现了,自打他们结婚以后,项小羽那些小姐妹几乎从不在他在家时,上门找她玩,即便找人,也是去她娘家那边。

    “要是在家呆得无聊,可以把你的朋友们都招呼到家里来玩。”宋恂特意叮嘱一句。

    项小羽脸上的笑意还没完全收起,笑盈盈地点头说“知道啦”,又赶忙问他婚礼上的见闻。

    她这会儿心里想的是,就算她邀请,人家也未必会来。

    宋恂比她们大好几岁,又是个城里的文化人,大家都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嘻嘻哈哈。

    何况他现在大小也算是个干部了,普通社员见到上面下来的领导还是有些拘谨的。

    而且人家不来做客,跟她本身也有些关系。当了播音员以后,她的业余时间不是在提高业务能力,就是跟小宋哥腻在一起,每天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如果小姐妹不来找她,她平时根本想不起来找人家玩,顶多能在周末聚一聚。

    不过她不打算给他絮叨这些,转而说起了秀云今天上门的原因。

    “咱们队里今年有两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工业师范学院的。秀云想报名试试,她问我想不想去。”

    宋恂坐过去,瞟一眼她的肚子问:“什么时候开学?”

    “开春的时候。”项小羽摇头说,“我现在这个样子怎么去上大学呀,再说我在广播电台干得挺好的,不想转行。”

    让她挺着这么大的肚子去上学,宋恂确实不太放心,只好遗憾地说:“下次吧,下次再有推荐名额,咱们就争取一下。”

    这两年他们生产队的推荐名额还挺多的,算上这次的,已经有三个了。

    项小羽笑着说“好”。

    她对这个工业学院的名额并不动心,相比于当一名工程师或者教师,她更热爱播音事业。

    不过,倒是可以让二哥去争取一下。

    这次推荐对学历要求不高,没上过高中也可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