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57节

第157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接连两个周末, 宋恂陪着他去市体育馆, 拍过两场羽毛球比赛和一场篮球训练赛后,就将拍照片的事情彻底交给了老袁。

    项小羽的肚子越来越大,宋恒和宋悦在开学前返回了省城,他不放心把孕妇一个人留在家。

    “要不咱们搬去公社住两个月吧?”宋恂跟在媳妇身后建议,“再有两个月就该生了,你现在的肚子这么大,我都不太敢骑车带着你来回跑了。”

    项小羽挺着肚子在屋里来回溜达,满不在乎道:“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现在好得很,就是容易饿,还有点尿频,其他倒没什么。你看我走路多快!”

    说着还脚下加速,快走了几步。

    宋恂赶紧制止,将人扶到椅子上坐好,又把零食篮子放到她手边。

    前几天在卫生院附近遇到徐美芳的时候,对方还提醒他,进入孕晚期以后要让孕妇多走动。

    不过,他家这个孕妇好像有多动症似的,一刻也坐不住,吃了晚饭以后就屋里屋外到处转悠。

    丝毫不需要担心运动量的问题。

    “咱们去了公社,就近住在卫生院附近,这样我还能安心些。”宋恂继续劝,“否则等你发动的时候,从村里骑车去公社,太耽误功夫了。”

    项小羽瞪大眼睛问:“谁说我要去公社卫生院生孩子啦?咱们在家生就行,没必要折腾到公社去!”

    “在家生?”宋恂难得地提高了声音,“在家没有医生,没有设备,你怎么生?”

    “大家都是在家生的啊,我大嫂生大寨的时候就是在家生的。咱们大队医疗站有个接生员,请她来家里帮忙接生就可以了,她还能帮忙去卫生院办理孩子的出生证明呢!”

    宋恂:“……”

    接生员就是旧社会的接生婆吧?

    “咱们队里谁是接生员?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我三表姑,就是赤脚医生徐扶伤他娘。我们家的所有孩子都是三表姑接生的,你就放心吧。”

    他怎么可能放得下心?

    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宋恂,跑去医疗站找三表姑咨询了。

    这位三表姑与苗玉兰的年纪差不多,圆脸盘上带着笑,衣着干净整洁,看上去比村里大多数妇女都利索。

    听了宋恂的来意后,三表姑笑道:“十里八乡由我亲手接生的孩子得有上千个,不过我这辈子只接生过两对双胞胎,一次是在解放前给地主家的儿媳妇接生,另一次是刚解放那会儿,给邻村的一个烈士遗孀接生。虽然这两次都有惊无险地生下来了,但再怎么说也过了二十来年了……”

    她知道宋恂是城里人,城里人都习惯去大医院生孩子,所以,她也不劝人家在村里生。

    “咱们这边已经好几年没有双胞胎出生了,去卫生院里更保险一点,我们这些接生员还是在卫生院培训的呢。”三表姑与苗玉兰的关系不错,又建议道,“等小羽生产的时候,我要是没什么事,也到卫生院守着去。好多年都没接生过双胞胎了,我也去学习学习。”

    宋恂赶忙跟她道了谢。

    三表姑接生过那么多孩子,接生经验许是比卫生院那些大夫还丰富。

    但是他在小时候经历过孟团长生双胞胎,在他的记忆里,生个孩子无异于九死一生了。

    他不敢拿项小羽的生命冒险。

    万一出现特殊状况,临时往公社跑,根本来不及。

    与三表姑约定好以后,宋恂去老丈人家说了自己的打算,得到项家人的支持后,他赶紧骑车直奔公社房管站。

    “宋主任,周末怎么没回去?你也是今天值班啊?”房管站的钱站长乐呵呵地问。

    “不是,我特意从家里赶过来的,想尽快在公社租个房子。”

    钱站长闻言停下正在卷烟的动作,了然笑道:“为了你媳妇生娃的事吧?你这么长时间没动静,我还以为你们准备在生产队生呢。”

    宋恂没有过多解释,直奔正题问:“我的情况你也是清楚的,房管站这边有没有合适的房子能租给我们?”

    钱站长从抽屉里拎出一个八开大小的破本子,用手指沾了点唾沫,一页页地慢慢翻看。

    “房管站这边的房子都是集体的,能租的都租得差不多了。原本之前还有几个空院子,不过年初那会儿被织袜厂的女工们租过去当集体宿舍了。”

    织袜厂的效益在公社里独占鳌头,冯培芸想盖集体宿舍,不过公社领导不同意动用这笔资金。有钱得花在刀刃上,买先进设备或者扩建厂房可以,但盖宿舍不行。

    “一间房都没有了?”宋恂诧异问。

    “除了西边一个筒子楼里有间空房,再就是供销社南边有间院子。”钱站长摇头说,“你媳妇怀着娃,上下楼不方便,还是别找筒子楼了。”

    “供销社附近的那个怎么样?”

    “一个月二十块。”钱站长没说那房子怎么样,先报了价。

    宋恂:“……”

    公社里最贵最大的房子也才十二三块一个月,一般的房子也就三五块钱。

    啥房子能值二十块?

    “位置好,在咱们公社中心地段,紧挨着供销社买东西多方便。”钱站长帮他分析。

    宋恂:“……”

    公社驻地不大,主要单位基本都聚在一处,从最边缘的位置走到公社大院也才两刻钟。

    “这个院子是上个月刚收归集体的,有些人来打听过,不过没人舍得花钱租。”

    一个院子的房租快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谁家舍得花这个冤枉钱?

    钱站长拿出钥匙起身,“走吧,我先带你看看房,要是不合适,可以再帮你介绍几处私产房。”

    那就看看吧,反正看看也不花钱。

    宋恂跟着钱主任一路来到供销社附近的院子门口。

    他平时上下班经常在附近穿梭,这间院子的围墙与其他院子没什么不同,都是那种由石头堆砌的院墙。以致于宋恂从这里路过无数次,愣是对它没什么具体印象。

    钱主任打开门锁,带着宋恂走进去。

    相比于外表普普通通的院墙,这个院子的内里反而别有洞天。

    “四间房的大小差不多,都算是正房,家具齐全,可以做饭洗澡,院子里还有一口井,要是再没人租,公社就打算将招待所开到这里来了。”

    宋恂在院子里来回转了两圈,装修摆设什么的,他都觉得无所谓,主要是这个院子的所有房间,都没有门槛。

    钱站长说这房子的前房主是一个给地主做过二房的老太太,前些年老太太的儿子被打倒以后,这家人突然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似的不见了踪影。

    今年正好是这间空房子收归集体的最后年限,那家人一直没回来,这房子也在上个月顺理成章地收归集体了。

    “因着想要往外租,我们站里的同志提前过来简单打扫了一下,租客可以随时住。”钱站长见他盯着书架上的书籍打量,又笑道,“你要是嫌弃这些书籍占地方,可以卖给废品回收站。”

    言外之意,就是这些书可以随他处置,自己留下也行。

    宋恂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说不得房主什么时候就回来了,房子收归集体了,但是内里的物件还是人家的。

    *

    宋恂在房管站签了字,每月二十块,租四个月。

    他合计着,项小羽生完孩子还得坐月子,孟团长说生双胞胎最好坐双月子,那就干脆在公社这边坐月子好了。

    这里距离公社大院和卫生院都很近,步行只需十来分钟,他在上班的空隙还能回来看看老婆孩子。

    做完月子以后,正好将尿窝挪回村里,这个院子也就完成使命可以退租了。

    宋恂盘算得挺好,可是在项小羽那里却遇到了阻力。

    “你真的在公社租房子啦?”项小羽的嘴一直不闲着,不知又在吃什么,腮帮子鼓得像只仓鼠。

    “嗯。我今天大致打扫了一下,明天把咱们平时要用的家什都带上,就可以搬过去了。”宋恂将她散落下来的发丝别到耳后。

    项小羽停下动作问:“多少钱一个月?”

    “十块。”

    “这么贵!!!”

    宋恂:“……”

    还是报多了。

    “那间院子挺大的,还自带一口井,咱们不用出去打水,买菜做饭上班都很方便。”

    “咱家的院子也很大,在家住不是挺好的嘛。”项小羽是真的觉得自己身体不错,如今天气已经回暖了,连冬天最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着实没必要花这份钱。“要不咱们退了吧?”

    “钱都已经交了,入了集体的账就不能退了。而且住到了公社,咱们就不用骑电驴子了,每个月的汽油钱也能省下不少。”

    项小羽叹口气,捧出钱匣子数了七十五块钱给宋恂,“这是房租和咱俩这个月的零花钱,都归你保管吧。我现在挺着个肚子,也没工夫花钱了。”

    宋恂没说什么,将钱胡乱塞进了裤兜。

    项家人除了项大嫂,又全体出动帮宋恂夫妻搬了一次家。

    家人们忙着往里面搬东西,项小羽就背着手在新家的院子和几个屋子之间到处转悠。

    他们只住四个月,宋恂没弄太多东西,只打扫了采光最好的两间大屋子和灶房,其他房间暂时没动。

    “难怪这房子能租上十块钱的高价。”项小羽站在院子里的枣树下,像个地主婆似的扶着肚子说,“我肚子里这两个宝贝疙瘩可是够金贵的,还没出生就住上十块钱一个月的房子啦!”

    宋恂:“……”

    项小羽完全体会不到她小宋哥的复杂心情,又径自喊道:“我看咱家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取名叫金贵和富贵。你们觉得怎么样?”

    宋恂尚来不及发表意见,便听到老丈人又开始无脑吹了,“这俩名字好,一听就是大富大贵的命格。”

    生怕她一时心血来潮,真给俩孩子取名叫金贵富贵,宋恂赶紧将自己之前写了好几页的备选名字找了出来。

    将人安顿到刚铺好的床边坐好,宋恂把名单递给她,“你要是没什么事,就选选名字吧,这上面的名字都能用。”

    项小羽接过来,将那些名字一个一个看过去,“春和景明”、“今宵今朝”、“朝朝暮暮”这类一听就很文艺的,都被她一带而过了。

    最终将视线牢牢锁定在最后一页纸的最后一行,一共五个名字,“嘉兴、吉安、遵义、延安、西柏坡”。

    她拉过要出门的宋恂问:“你怎么想到用这几个名字?”

    宋恂扫过那几个名字,“哦”了一声,“你不是一直想让孩子跟着‘大寨’叫‘大庆’嘛,不过那是大哥家预定好的。你要是想起那种风格的名字,这几个也不错。”

    项小羽猛点头,“很有纪念意义,而且咱爸肯定喜欢。”

    她说的是宋成钧。

    “无论是男娃还是女娃,都可以叫嘉兴遵义,或者吉安延安!”项小羽捧着那个本子,欢欢喜喜地找她娘显摆去了。

    宋恂嘴上没反驳,不过心里却在嘀咕,女孩还是不要叫宋嘉兴宋遵义了吧,听起来就不像是女孩的名字。春和景明,暮暮朝朝之类的名字也挺好的。

    *

    搬进新家以后的最大好处就是,夫妻俩不用早起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