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60节

第160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你有什么想法?”

    “外宾来咱们公社参观,咱们肯定是要将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客人的。但是,目前咱们公社的十二个生产队,只有三个生产队通了电。咱们是不是跟县供电局商量一下,可以给有意愿通电的生产队都通上电?”

    萧廷芝笑着点头:“确实应该通电,否则很影响咱们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形象。”

    “而且咱们这里的交通也不太便利,”宋恂继续撺掇,“您看公社和县城之间,每天只有两趟往返的线路,社员们进城相当不方便。省外办不是让咱们规划参观时的交通嘛,我觉得应该把这一点跟县里提一提,万一外宾也想坐咱们的公共汽车呢。最起码应该多增加两条线路吧?”

    项小羽在很早之前就嚷嚷着去县里的交通不方便,应该多开通几条汽车线路。

    萧廷芝严肃地“嗯”了一声,目光在他一本正经占便宜的脸上停留片刻,便道:“这件事好办,县工业局跟交通局合并了,现在叫县工业交通局,那边是你的大本营。你抽空跟县交通部门的领导联系联系,让县里给咱们多开通两条线路就是了。”

    “……”宋恂推却,“您也知道,我家里还有一对刚出生的双胞胎要伺候呢,现在哪有时间往县里跑。”

    “你去不了就让工业办的其他人去嘛。”萧廷芝不给他拒绝的机会,“何况看这个架势,外宾一时半刻来不了,增加线路的事也不着急,你慢慢办吧。”

    宋恂:“……”

    *

    既然领导说可以慢慢办,宋恂就真的慢慢办了。

    他还得伺候媳妇孩子,确实没心思去县里。让生产组文笔最好的朱巧珍写了一份申请报告,然后他就将增设交通线路的工作交给了朱巧珍和郑孝娘负责。

    这两人的干劲儿特别足,几乎每天都要往县里跑一趟。

    这天宋恂下班后,从食堂打了饭带回家。

    进了院门,便看到了坐在院子里洗尿布的项远航。

    “大哥,你怎么来了?”宋恂想要接过他手里的尿布,“我打了饭回来,咱们先吃饭,这些等到晚上我自己洗就行。”

    “顺手就搓出来了。”项远航躲了躲,又笑道,“我这两个大外甥可是够能造的,每天光是尿布就得攒这么一大盆!”

    宋恂无奈点头,因为每天都要洗尿布,他甚至动了买一台洗衣机的念头。

    他进屋看了并排酣睡的儿子一眼,给项小羽盛了一碗从中午就一直炖着的猪蹄花生汤,便招呼项远航吃饭。

    “你是刚收山回来的?”宋恂问。

    项远航和项小鸿都在县渔业公司的渔轮上工作,每个月只能回家两次。

    项远航点头,迟疑片刻说:“我跟人串了班,想回来跟你商量点事。”

    “什么事?”宋恂以为他在渔业公司遇到什么麻烦了。

    “县渔业公司去年集资盖了一批房子,马上就要盖好了。”

    “你有购房资格?”

    “没有,我刚去上班三个多月,哪有那个资格。”项远航压低声音说,“我们船长和他媳妇都是我们单位的,集资的时候,他们交了两套房的钱。他想将其中一套转手。”

    “你想买?”宋恂问。

    “嗯。”项远航为难道,“我回家跟咱爹娘商量了,不过,他们不太同意。”

    项远航要是在县城买了房子,以后多半就要在县城定居了。

    不过,项家还没分家,他又是长子,如果让家里出钱买了这套房子,那这套房算是家里的,还是他个人的?

    宋恂很清楚项家的情况,让他们拿出县城一套房的钱,还是有些勉强的。

    “是因为钱不凑手,还是别的原因?”宋恂玩笑道,“如果是钱的问题,可以跟你小毛妹子借点,她平时净花我的钱了,自己的工资都攒着呢。”

    第96章

    对于借钱给大舅子这件事, 宋恂的态度比较明确——听项小羽的。

    她想借就借,不想借就不借。

    县城的一套单位集资房,集资价格应该不会超过五百块。

    项小羽没有将钱存在银行里的习惯, 喜欢将值钱的东西都搁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 所以他们家的现金应该是足够项远航买房的。

    宋恂将决定权交给了项小羽。

    不过, 项小羽跟大哥单独谈过以后,对方是空着手离开的。

    “我以为你会借钱给他, ”宋恂对于这个结果还挺诧异的, “在县城有套房, 以后孩子上学也方便。”

    项小羽刚给吉安喂完奶,将娃随手放回床上, 哼道:“谁都知道在县城买房好, 但是家里的事不是这么办的。”

    “怎么了?因为爹娘不同意?”

    “当然啦,换做是我也不能同意!”项小羽觉得她小宋哥在处理家庭问题方面还是没有经验,“我们家还没分家呢, 大姐和二哥都没结婚, 他现在买房子,算是大家的还是他那个小家的?”

    “家里出钱就算大家的,他个人出钱就算小家的呗。”

    “问题是他个人根本就没钱!”项小羽解释道, “我们农村跟城里不一样, 你在城里工作, 还没结婚就能攒下那么多的私产。但农村不行,只要没分家, 全家的工资工分都得上交到家里。我是闺女, 又比较受宠, 所以家里没要我的工资, 但我大哥二哥的工资是要全部交给我娘的, 由我娘统一分配。”

    宋恂觉得这种分配方式不太合理,“你大哥的工资得比你二哥多二十块吧?”

    县渔业公司渔轮上的高级船员,工资还是很可观的,比农机门市部售货员的工资多出不少。

    “但是大哥家的人口也多啊,现在丫丫一出生,三口变四口了。”

    项小羽突然想起来,刚才好像忘记给儿子拍奶嗝了,一时分不清喂的是哪只,只好赶紧将两只都抱起来拍了拍。

    拍过奶嗝,将孩子放下后,她又继续说:“大哥没有私财,所以想买房就得指望家里给他出钱,等到分家的时候可以将县里的房子给我大哥,将村里的院子给我二哥。不过,我们家应该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肯定是家里拿一部分,再让大哥自己解决一部分。那这个房子的归属问题就很复杂了,分家的时候是个麻烦事。”

    宋恂觉得老丈人家的几个孩子都不是在这方面斤斤计较的,项大嫂也是个明白人。“不至于像你说的这么麻烦吧?”

    “怎么不至于!我二哥还没结婚呢,谁知道二嫂是个啥样人啊!”项小羽在这方面很有生活经验,“因为分产不均,导致兄弟阋墙的事在村里屡见不鲜,所以我爹为了以防万一,绝不会同意让他买那套县城的房子。”

    “即使要错过一次难得的机会?”

    项小羽点头。

    “大哥来找咱们借钱,应该也是考虑到这一点了,所以想由自己出全款买这套房。”

    宋恂蹙眉问:“他要是真像你说的将全部工资上交给家里,那这笔外债用什么还?”

    “所以,我才不借给他嘛。”项小羽仔细盯着两个儿子瞧,嘟哝道,“亲兄弟明算账,我现在有两个儿子要养,以后还得给儿子准备婚房,比他的压力还大呐。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可不行。”

    “你大哥二哥年纪都不小了,领了工资全部交给家里其实已经不合适了。”宋恂不想插手老丈人的家事,但还是得说句公道话。

    “嗯。我让大哥回家去跟爹娘商量了,以后他们兄弟俩只往家里交一半的工资。如此一来大哥每月有存款,就有了还款能力。我就可以将买房的钱借给他啦!”项小羽一脸得意。

    宋恂像是要重新认识她似的,仔仔细细将她打量一番。

    因着在坐月子,项小羽只穿了一件宋恂不要的海魂衫,披头散发地靠在床头,被他格外认真的视线盯着,项小羽不自在地抠抠海魂衫上跳线的破洞问:“你看什么呢?”

    “小毛会计管钱算账的本事还是不错的,将家里的钱匣子管得挺好。”宋恂露出老父亲式的欣慰,“你能守住咱家的钱匣子,我也就放心了。”

    “那当然啦,咱们还得攒钱买四个轮子的小汽车呢。我向来是严以待人,也严于律己,既然要攒钱,咱俩就得一起努力。”项小羽盯着两个儿子看了半天,还是抬头问,“我刚才给哪只喂的奶来着?”

    两个孩子并排放在眼前,她又跟宋恂说了半天的话,已经记不清刚才给哪只喂过奶了。

    “……”宋恂也在两个儿子脸上辨认半天,看表情好像两个都没吃饱,“要不你再重新喂一次?”

    “那不行。口粮有限,只够吃两次的。万一有一只吃重复了,另一只就只能饿着了。”项小羽将她手边一个儿子的裤子扒下来,准确地在大腿根处找到那块胎记,就放心地将人塞进宋恂怀里,“不是这只,吉安已经吃过了,该咱们延安吃了!”

    宋恂将儿子放到床上,重新将人家的尿布包好。

    为了让儿子们少被扒几次裤子,他提议道:“要不咱们给两个孩子穿不同的衣裳,或者在手脚上带点什么东西作为记号吧。”

    项小羽一边喂奶,一边用两根手指捏起延安的一撮头发,“现在头发还太短了,不然就可以将我提前做好的头花给他们扎上了。”

    “……”宋恂坚决反对,“男孩就得按照男孩的样子养,扎小辫戴头花什么的绝对不行。丫丫是个女孩,你把裙子头花给侄女打扮上也是一样的。”

    “我开玩笑而已,头花我还要留给丫丫呢,臭小子戴什么戴!”项小羽白他一眼,“你转过身去,不许偷看我儿子吃奶!”

    宋恂:“……”

    *

    苗玉兰将亲家母请到家里照顾儿媳妇以后,很快就返回公社,接过了压在宋恂肩上的革命重担。

    有了丈母娘帮忙,宋恂终于可以安心上班,不用家里单位两头跑了。

    所以大清早就看到愁眉苦脸的郑孝娘时,宋恂还能包容地笑笑。

    “遇到什么麻烦了?怎么是这副表情?”

    郑孝娘拉开椅子坐到他对面,“主任,你猜我们昨天去县工业交通局的时候,碰到谁了?”

    宋恂等着他继续。

    “左家门的魏金贵!”

    “哦,他也想给公社申请新的公共汽车线路?”

    郑孝娘点头。

    “这不冲突吧?他申请他的,咱们申请咱们的。”宋恂仔细回忆了一下,问,“左家门的公共汽车线路本来就比咱们的多吧?我记得之前就有四条了。”

    郑孝娘再次点头,急忙说明情况:“主任,人家工业交通局那边也不是申请了线路就能有指标的,跟工厂里的生产任务一样,那是有定量的。今年县里的公共汽车线路指标只剩一个了,再想申请更多的,就得去市里。而且这唯一的指标,是提前规划好要给长征公社的,听说长征公社每天只有一趟汽车去县里,还不如咱们呢。”

    好歹他们有两趟。

    “交通规划科那边是什么意思,唯一的指标到底给谁?”宋恂问。

    “没结论呢。因为有接待外宾这个由头,县里已经考虑特事特办了,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魏金贵突然蹿了出来。咱们都是接待外宾单位,县里给谁不给谁啊?”郑孝娘嘀嘀咕咕,“左家门已经有四条线路了,总不能好事都让他占了吧?”

    宋恂没作声,翻出南湾县的交通地图,研究了好半晌。

    “主任,咱们接下来怎么办啊?”郑孝娘眼巴巴地等着,“上次大比武的事就把左家门得罪得不轻。当然啦,咱们赢得光明正大,他们也没说什么。但人家心里肯定不好受,我这几次去县里遇到他们工业办的小胡,他都不搭理我了。咱们两家要是再为了一条公共汽车线路抢起来,那可能就真得撕破脸了。”

    宋恂没搭理他。

    左家门的领导不至于那么小心眼,因为输了一个工业比武就跟他们撕破脸。

    不过,三番两次狭路相逢,也确实是有点造化弄人。

    “让朱巧珍去工业交通局守着,你一会儿跟我去一趟左家门。”

    宋恂给左家门公社打个电话,确定魏金贵在家后,便带着郑孝娘去了左家门。

    上午出发,下午才顺利抵达。

    这还是多亏了左家门公社有四条公共汽车线路,否则他们今天就是白折腾。

    左家门公社的环境与团结公社差不多,但人家的交通环境比他们要好不少,最起码路面比他们的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