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224节

第224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就完啦?”宋悦无语。

    因为她小哥不去上学这一出,她都没回省城过年,就等着二哥回来劝劝他呢,结果二哥问了两句就没下文了。

    “他已经是成年人了,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他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有能力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既然他不想种树,只想当兵,那就尊重他的决定吧。”宋恂觑她一眼说,“我打听过那个海浦林业学校的情况。校址并不在城里,而是在定山县下面的一个公社。定山县三面环山,正是开办林业学校的好地方。让他去定山县学种树,还不如在瑶水这边等待征兵。”

    现在不是无路可走的时候,既然宋恒不喜欢,也没有必要硬逼着他去学种果树。

    宋恒对小妹笑道:“去当兵没什么不好的,我要是在部队里表现得好,也是有机会上军校的!比你当中医强多了!”

    宋悦哼了一声说:“等你真的当兵了再嘚瑟吧!”

    *

    大年初二,只有项小羽这个小闺女回门了,项小鸿临近生产,今年并没有回来。

    不过,两边的通信和电报来往很频繁。

    项小羽正式从渔业电台离职以后,在家踩着缝纫机,给尚未出生的小外甥做了好多件小衣裳和小包被。

    洗好晾晒过以后,就赶在过年前,随着年礼一并邮寄去了部队。

    本来她还想把吉安和延安小时候的衣裳寄过去一些的,不过被她姐夫孔斌在电话里婉拒了。

    他们夫妻俩一心想生个小闺女,并不想要臭小子穿过的衣裳。

    所以,她跟苗玉兰女士应项小鸿夫妻的要求,准备的都是女宝用的。

    项小羽还私下跟宋恂嘀咕,万一她大姐生的是个小子,那她小外甥刚出生就得穿粉色的衣裳,裹着小碎花包被了。

    宋恂呵呵两声,让她看自家的两个臭小子。

    “你还是想想怎么安抚住这俩小子吧,没发现他俩最近特别粘你?”

    项小羽将两个儿子揪过来,挨个在小脸蛋上亲了一下,问:“宝宝,你们想不想跟妈妈一起去上学呀?”

    小哥俩点头点头。

    吉安又问:“爸爸能不能一起去?”

    他们只是最近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多,之前都是跟爸爸一起睡的。

    “你爸爸还得上班呢,就咱们三个去上学。平时你们就跟爷爷奶奶在一起,晚上可以见到妈妈。”

    不等小哥俩答应,宋恂就否决道:“大学第一年肯定是要住宿舍的,你好不容易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多跟老师和同学相处,就别惦记这两个小子了。而且我爸妈比咱俩还忙,哪有时间带孩子……”

    娘三个整齐划一地叹口气。

    *

    项小羽和宋悦的通知书上,都要求在二月二十六号前,去学校报到。

    于是,过完元宵节,宋恂跟单位请了两天假,送媳妇和妹妹去省城上学了。

    他们回到军区家属院的时候,还带着铺盖卷和脸盆之类的生活用品。

    傅莹刚下班回来,见到他们这个阵势便问:“小宋,你们这是举家搬回来住啦?”

    “没有,只有我爱人和妹妹回来了。”

    延安没有爸爸那么谦虚,洋洋得意地跟对面的阿姨显摆:“我妈妈和小姑是大学生,马上就要去上学啦!”

    吉安也十分熟练地背出妈妈和小姑考上的学校。

    “哦呦,你们家有了这么大的喜事,之前怎么一直没听说呀!孟姨可真是沉得住气呀!”傅莹在吉安的小脑瓜上拍了拍说,“咱们大院里今年也有几个考上大学的,人家那个喜酒已经摆了好几轮了!”

    宋恂大方道:“我们家也是要摆喜酒的,到时候也请大家过来热闹热闹!”

    “那可得说定了啊,你们家考上了两个呢,得请两次才行,我去帮你们在院里宣传宣传!”傅莹又手痒地在两个小胖子的脸上掐了一把,便挥挥手走了。

    这个时间,家里空无一人,宋悦进了屋就将行李一扔,瘫在沙发上不动地方了。

    “哥,咱们还真要请客呀?”

    “请吧,让咱爸妈张罗一下。”宋恂帮两个儿子脱了衣裳,一家人排排坐瘫在沙发上,“你俩以后就要在省城常住了,即便平时住校,周末也是要回家的。你好几年没回来,你嫂子更是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正好借着这次摆酒的机会,介绍一些人给你们认识认识,以后也能跟大家走动起来。”

    宋悦离开的时候还是十几岁的高中生,以前经常来往的人家已经搬走了一部分,大院里的格局早就被重新洗牌了。

    “那咱们哪天请客呀?”

    “回头跟爸妈商量一下吧。”宋恂抱住靠过来的儿子说,“我只请了两天假,明天送你们去学校办了报到手续,我们三个就得回去了。具体什么时间请客,在哪里请,你们听爸妈的安排。”

    项小羽突然要独自在陌生环境上学,离开瑶水村之前,已经抱着父母哥嫂哭过一通了。

    这会儿听说老公和儿子们,明天也要离开,心里那股刚压下去的离愁别绪再次涌了上来。

    连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感都没有那么强烈了。

    小哥俩也黏黏糊糊地抱着妈妈的胳膊不吱声了。

    他们已经知道以后不能天天看到妈妈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每隔五天就能见到一次。

    小叔说,妈妈上了大学以后,他们要半年才能见上一面!

    而且也不能在收音机里听到妈妈的声音!

    想到这里,吉安靠在妈妈怀里,偷偷抹起了眼泪。

    项小羽被吉安的眼泪吓了一跳,这孩子不像延安,平时很少哭的,上次骑车摔倒擦破了皮,他都没掉一滴眼泪。

    这会儿却趴在妈妈怀里掉起了金豆豆。

    把项小羽心疼坏了,情绪上来没忍住,也抱着儿子哭了起来。

    宋恂:“……”

    啥情况?刚才还好好的呢,这娘俩怎么突然就抱头哭上了?

    见到妈妈和哥哥哭了,延安也从爸爸身上爬下去,搂住妈妈的脖子一起哭。

    吉安与项小羽相似的大眼睛里眼泪汪汪的,回头跟他商量:“爸爸,咱们能不能留下来陪妈妈呀?”

    听那语气,他妈仿佛是来坐牢的。

    “……”宋恂见孩子哭得一抽一抽的,也有点心疼,只好哄道,“妈妈还得上学呢,你们先别着急,让爸爸再想想别的办法。”

    第138章

    按照计划, 宋恂打算在24号上午先送小妹去报到,将她安顿好以后,再送项小羽去省大报到。

    可是, 一家人洗漱吃过早饭以后, 正准备出发时, 却接到了大姨的电话,

    她让宋悦先不要急着去报到,在家等她通知。

    孟玉裁今天特意空出时间,送闺女和儿媳妇去上学, 这会儿脱下外套问闺女:“你大姨没说有什么事?”

    “没有,让我先在家等着,她一会儿抽空过来一趟。”

    孟玉裁在屋里坐不住, 想了想跑去厨房给大姐煮了一碗馄饨当早餐。

    延安跟在奶奶身后跑进厨房, 拍着挺起的小肚子, 可怜兮兮地说:“奶奶,你多煮点,哥哥也没吃饱!”

    “你俩刚才一人一碗馄饨, 还没吃饱?”

    “没有一碗!只有半碗!”作为一个早就会数数的宝宝, 延安熟练地告状,“爷爷把我和哥哥碗里的馄饨都吃啦!我们只吃了五个!”

    孟玉裁:“……”

    这老头子为了偷吃一口肉,连孙子的早饭都不放过!

    “行了, 我给你们也煮一碗, ”她交代小孙子,“以后你爷爷要是再偷吃肉, 你就大声告诉奶奶!吃肉对爷爷的身体不好, 这段时间不能让他吃肉了!”

    她在厨房里跟孙子说着悄悄话, 客厅里孟淑君也踩着点进门了。

    “小悦, 你上午先别去报到了,中午到军区医院找我一趟,到时候我送你去中医学院报到。”

    宋悦赶紧摆手说:“不用了,大姨,让我妈和哥嫂陪我去就行。”

    孟玉裁端着馄饨出来,也说不用她操心报到的事。

    “你以为我想操心呢!今天可不只是去报到那么简单!”孟淑君坐到饭桌前,一边挽袖子一边对宋悦说,“我特意跟人打听了,你们学校今年要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中医学徒,带徒老师是咱们省在世的最后一批有名望的老中医,这些老中医现在急需招收学徒继承他们的衣钵!”

    孟玉裁将勺子递给她,奇怪地问:“中医学院不是每年都在招生吗?应该不缺继承衣钵的人吧?”

    “以前那些学生都是社来社去的,学个两三年,刚懂了点皮毛就回原单位了,无法继续教学。”

    所谓社来社去的,就是不转户口,不包分配,从公社来,回公社去的工农兵大学生。

    去学中医的工农兵大学生都是面向农村,从最基层招收的,文化水平有限,接受能力也一般。

    孟淑君自己也带了几个工农兵大学生,对此深有体会。

    宋悦坐到大姨身边问:“这批学徒怎么选呀?总得有个范围和标准吧?”

    “具体怎么选我还不清楚,听说每个老中医只带一两个学徒,你要是能被某个老中医选中,以后无论是校内学习还是校外实习,都要跟着这位老师,完成他布置的作业。”

    这就相当于一对一教学了。

    像是他们西医,甭说本科生了,即使是研究生也很少能做到一对一教学的。

    双胞胎已经被姨奶奶说懵了,又是老中医,又是学徒的,根本没懂她在说什么,吉安咬着勺子问:“小姑,咱们还去不去学校啦?”

    宋悦也没搞懂大姨到底想干嘛,只好看向她寻求答案。

    “老中医的人数有限,僧多粥少,你们学校那么多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有随着老中医学习的机会。”孟淑君搅着碗里的馄饨说,“今天我们医院的席大夫会来门诊坐半天班,他是咱们军区医院首屈一指的老中医,听说他今年也会去你们中医学院收学徒。我先带你去跟他见个面。”

    省中医学院是全省唯一一所中医学校,这次上级部门下了很大的决心,将这些老中医都动员去了中医学院带徒弟。

    旁听的项小羽插言说:“我对这位席大夫还有印象,他前些年给我娘治过失眠的毛病,我娘喝了他给开的几副药以后,效果还挺明显的。”

    听说那老爷子已经七十了,但当时看上去顶多六十,保养得挺好。

    宋悦知道大姨是为了自己好,但还是有点别扭地说:“要不我还是先去学校报到吧?要怎么挑学徒,还得由学校说得算。”

    孟淑君瞟一眼还带着点天真的外甥女,笑了笑说:“既然是给老中医挑学徒,那当然得由老中医自己挑选合眼缘的。学校只能推荐学员,但没有决定人选的权利。我带你去也只是提前混个脸熟而已。”

    一直等在沙发上看报纸的宋恂,突然抬头说:“务学不如务求师,既然有机会提前见一见,你就去争取一下吧。”

    “我是觉得不太好,弄得好像走后门似的。”

    孟淑君好笑道:“我这点面子可不够给你走后门的,人家收不收你当学徒,还得看人家能不能瞧得中你,有没有师徒缘分得看你自己的表现。”

    “你们这批学生刚入学,大家都是一张白纸,选谁都一样。”宋恂放下报纸说,“你自己不去争取展示自己,难道还等着人家主动来挖掘你身上的优点啊?这也就是军区的大门不好进,才轮得到你。估计别的大夫那里早就有人去拜访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