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243节

第243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明明是她儿媳妇喊宋恂的!

    小年轻喊起来还挺甜蜜的,将她和老宋代入进去,光是想想就让她浑身一激灵。

    “哈哈,前两天我值班!”

    孟玉裁无语:“你值班跟我有什么关系……”

    傅莹面上信以为真,说出口的却全然不对味:“理解理解,孟姨,你们开心最重要,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大院里不知道有多少夫妻羡慕你们两口子呢!”

    孟玉裁还想继续跟人解释,并没有这回事,这是她家儿媳妇的称呼!

    然而她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提项小羽。

    算了,还是别把小夫妻也牵扯进来了。

    这件事就在她这里打住吧……

    “真的没有!”孟玉裁想要把风险控制在最低,“你可别到处宣扬啊!”

    “放心放心!通规通纪都背过。”傅莹骑上自行车说,“孟姨,我还得上班呢,先走了啊!还有啊,你家那两个孙子教的可真好,背书背得可顺了,回头我得上门好好请教请教!”

    宋家的小捣蛋将电话拨去了总机,又不说要呼叫哪里,莫名其妙就跟接线员聊了起来,还背了一段三字经。

    傅莹当时就在旁边,简直快被这俩活宝笑死。

    至于那声小宋哥,傅莹理所当然地觉得就是孟团长叫的。大院里的人都知道,现在宋家只有他们两口子在家带孙子,儿子闺女儿媳妇都上学去了。

    除了孟团长,不做他想。

    望着傅莹扬长而去的身影,孟玉裁破罐破摔地想,算了,反正也没别人知道。

    今晚回家得好好盘问吉安和延安,到底是怎么回事,肯定是这两个臭小子捣蛋了!

    她就说嘛,她这两天跟人打电话的时候,吉安这孩子总是挤在她身边,原来是瞄准电话机了……

    *

    因为双胞胎对爸爸的思念,孟团长莫名其妙背了一口大黑锅。

    宋恂在党校的这几天,其实一直想找时间回家一趟,不过,开学这段时间,学校和班级的活动都多。

    又一直陆续有学员来学校报到,宋恂早将剩余的教材搬来了自己宿舍,新学员来了以后就来他宿舍领书,他也能趁机认识一下新同学。

    所以,从报到那天一直到正式上课,他都没找到时间回家看看。

    说起来,党校给他们理论进修班安排的课程其实并不多。

    党校历来强调以学习原著为主,自学为主。

    刚开学的头两个月,他们每天只有两三节课,基本上都安排在上午,偶尔会在下午有一节。

    除了来自中央党校的四册教材,学校还给他们发了《马恩选集》和《列宁选集》。

    头一回有这么多的大块时间集中学习理论知识,宋恂早就将家里的两个小捣蛋抛诸脑后了,彻底将自己关进了象牙塔里充电。

    212宿舍目前几乎只有他一个人在用,三人间的另一人因为单位不放人没能来报到,补录的学生也没来。

    常云海是半脱产,平时下了课就跑得不见人影了,只有晚上回来睡一觉。

    所以宋恂一般都是在宿舍里看书的,环境比图书馆安静。

    今天常云海回来得很早,不到五点就回了宿舍。

    “宋哥,吃晚饭了吗?一起出去吃点啊?”常云海脑门上全是汗,风风火火地进门。

    宋恂似乎还能看到他脑袋上蒸腾的热气。

    “这个时间食堂已经开了,一起去食堂吃吧。”

    常云海将皮手套往桌子上一扔,叹气道:“这个党校真是啥都好,就是食堂太次了。整天清汤寡水的!咱们还能去校外打打牙祭,那些轮训班的老大哥就只能在食堂凑合了。”

    宋恂看了一下午的书,不太想往校外跑,只想在食堂对付一口。

    “走吧,偶尔也是要给学校食堂捧捧场的。”

    党校食堂只有早上和中午热闹。大家着急上课,只能就近来食堂吃饭,下午相对比较冷清,学员们都会各自想办法解决晚饭。

    今天食堂吃的是忆苦饭,只有十来个人零星分散在几张桌子上,打饭根本不用排队。

    常云海在外面跑了一下午,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打了八个菜团子。

    宋恂打了五个。

    两人跟食堂借了一个饭盆,将那十三个菜团子装在了一起,每人还打了一饭盒免费的菜汤。

    他俩在党校算是年轻人,比县处班那些老大哥能吃多了,所以这一盆菜团子摆在饭桌中间,特别显眼。

    宋恂和常云海埋头吃饭的时候,有一行人突然出现在了食堂里。

    东瞧瞧西看看,在打饭窗口巡视一番后,就直奔他们这个摆了一盆菜团子的饭桌而来了。

    “这么用功啊?吃饭还看党报。”有个男声在宋恂身边响起。

    宋恂点头说:“咱们食堂的报纸是最新的,跟图书馆的上架时间一样,吃饭的时候能顺手翻一翻。”

    他还挺喜欢吃菜团子和包子之类的。

    方便。

    一边啃菜团子,一边还能把今天的报纸浏览了。

    宋恂将报纸放下,抬头看清对方的长相后,站起身不太确定地问:“郭校长?”

    “呵呵,你认识我?”

    “我在学校的公告栏里见过您的相片。”

    开学典礼是常务副校长主持的,此后再没见过什么校领导,这还是宋恂第一次见到校长本人。

    “坐吧坐吧。”校长摆手示意,让周围几桌听到动静也站起身的学员坐下一起吃饭。

    秘书打了饭回来,他们一行五人便在宋恂的邻桌落座了。

    郭校长抄起一个菜团子咬了一口,笑着说:“看来你们对党校的入学须知没有完全吃透啊,怎么还叫我校长?”

    宋恂与常云海对视一眼,迟疑着问:“老 郭?”

    “哈哈,对嘛,进了党校,大家的领导职务就被挡在了校门之外,你们是普通学员,我也是校内普通工作人员。”郭校长满意点头。

    宋恂他们这批学员刚入学便被通知,这里是互称同志,不称官衔的。就像有些学校为了打破身份歧视,要求中小学生穿统一服装一样。这里也是如此,大家都是同学,没有职务高低之分。

    这是党校的老传统,除了教研室的老师,大家对年长者统称“老x”,对年轻人统称“小x”。

    宋恂入学以来,一会儿是小宋,一会儿是老宋,一会儿是班长,反正就是没人叫他宋局长。

    “现在正是晚饭时间,咱们食堂怎么只有这么几个人来吃饭?”郭校长问。

    没人应答。

    还能是什么原因?不好吃呗。

    郭校长咬了一口菜团子说:“今天吃的是忆苦饭,其实口味还可以,我吃过比这个还硬的菜团子,吃进嘴里划嗓子,那才是真的苦。现在已经好多啦!不过,咱们今天就是闲聊,大家有什么话,可以畅所欲言嘛!”

    还是没人主动开口。

    郭校长除了是党校校长,还有另一个身份,省委组织部长。

    理论班的学员还好,距离毕业分配还有两年时间呢,但县处班的学员就比较谨慎了。

    常云海放下手里的菜团子,实话实说道:“老郭,其实咱们学校的饭菜也得与时俱进一下。大家不怕吃忆苦饭,但是忆苦饭和普通的饭菜卖一个价钱,你说大家怎么选?党校给了我们每人每天四毛钱的伙食补贴,在食堂吃要花四毛,在外面吃也是四毛,都是花一样的钱,大家当然愿意吃好的呀!咱们学校的伙食,要么降价,要么提高饭菜水平,否则大家肯定都不爱吃食堂。”

    “我看你们还挺爱吃的。”郭校长冲他们的大饭盆扬扬下巴。

    既然不爱吃,怎么还打了一大盆的菜团子?

    宋恂:“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吃食堂的。毕竟去校外找地方吃饭,还要浪费很多学习时间。何况大家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这个饭菜水平放在农村生产队里算是好的。不过,小常说的没错,如果时间允许,我当然想花一样的钱,吃到更好的。”

    郭校长点点头,让秘书将食堂饭菜的问题记下来。

    校内设立食堂是为了给学员提供方便的,如果会因此耽误大家的学习时间,那么食堂的饭菜水平确实有待改善。

    “看你们的年纪,应该是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进修班的吧?”郭校长继续跟他们闲聊。

    宋恂二人点头。

    “开学这段时间学得怎么样?上课内容能听懂吗?”

    提起教学内容,常云海就心里发苦。

    他是组织部委培的,跟那些考上来的学员还不一样。

    人家是经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层层筛选过的,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但他一直在公安局工作,基本没怎么接触过理论知识,每天上课都跟听天书似的,根本就听不进去。

    小常蔫儿了,便由宋恂出面回答:“上课内容能听懂,只不过我们的大多数学习时间是放在课后的,学员们的理论水平还比较低,啃原著还不太能消化。”

    郭校长理解地笑笑,“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原著确实不好啃,但是从量变到质变也有一个顿悟的过程,现在看不明白的原著,其实是常读常新的,每次读起来都能有新的理解。”

    常云海接话说:“我们班长是全班唯一的本科大学生,他每日苦读都消化不了,其他同学就更难理解了。”

    郭校长嚼着菜团子,偏头瞅了宋恂一眼,问:“你是理论班的那个本科生啊,叫宋恂的那位同志?”

    这个对外招考的理论进修班是他一力主张开办的。

    所以,几个特殊学员的档案,他都看过。

    宋恂就是属于比较特殊那一类的。

    正经的本科毕业生,却跑来上党校的这种大专班。而且他在地方上的职务也不低,是个务实的岗位。

    郭校长看过他的档案,也看过他的考卷,可以说各方面都很漂亮。

    这样的人来党校学习,要么是真的对理论知识感兴趣,要么是冲着毕业后职级进步小半格来的。

    不过,以宋恂在地方上的发展来看,继续好好干,两年后未必不能进步。

    郭校长不知道宋恂家里还有一对妈宝双胞胎,只将他当成是对理论研究感兴趣的那类干部。

    宋恂笑着颔首:“我这个本科生水分比较大,以前是学工科的,所学内容跟马列南辕北辙。所以,我跟大家其实是站在同一起点上的。”

    他瞟了一眼周围渐渐围过来,竖着耳朵旁听的学员们,继续道:“我们理论班的学员有两年的时间来啃大部头,但是轮训班的同学们就未必有这个时间了。我之前认识一位轮训班的学员,他就是那种很少有机会接触理论知识的干部。刚来党校时,连一些基本的哲学术语都不知道。”

    他说的就是岑冠寿。

    “哦,那他现在学习情况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