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322节

第322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宋恂在它的狗头上撸了一把说:“让二黑跟我回去也挺好的,我们每周都回乡下,可以让二黑去乡下撒欢跑一跑。放在这边你们都没时间陪它。”

    二黑又“呜呜”了起来。

    孟玉裁很不舍地在二黑的头上摸了摸。

    儿媳妇和孙子们离开以后,家里空落落的,如今二黑也要离开了……

    不过,他们也确实没时间照顾二黑。

    “你们有空的时候也可以去海浦看看,那边正在发展旅游业呢,一些旅游景点弄得挺不错的。”宋恂觉得爹妈整天工作也不成,还得适当地放松一下。

    连基层官兵都能休探亲假呢。

    孟玉裁摸着二黑说:“今年吉安和延安放暑假的时候,如果我们有空,可以去看看。”

    宋恂:“……”

    他出门时,小和尚们还说暑假的时候想去少林寺旅游观光。

    要是能让爷爷奶奶带他们去旅游也挺好的。

    ……

    办好转学手续,在家整顿了一晚后,宋恂就带上备用汽油和一人一犬的口粮,载着二黑走走停停,从省城开回了海浦。

    车子还没停稳,小和尚们便扑向了挎斗里披着小棉被的二黑。

    三兄弟搂在一起亲香了好半晌。

    为了迎接二黑的到来,吉安和延安当即就张牙舞爪地给二黑耍了一套少林武功。

    拖把扫帚齐上阵。

    看得二黑发出“呜呜”的叫声,满脑袋问号。

    挎斗摩托车的到来,让项小羽终于有了交通工具。

    “这玩意挺费油的,也不知道台里能不能给我报销油钱。”摩托车到家以后,她就骑上车出门兜了一圈,“有了它,我跟欧阳就不用提着设备到处跑了。”

    “不给报销也没关系,油钱咱们出得起,何况电视台还帮咱家安了电话,这就不错了。”

    这年头个人住宅里能安装电话的还是少数,宋恂虽然是渔业公司的书记,也没在家里装电话,有事都去街口打公用电话。

    幸好他们家有个业务繁忙的大记者,借着电视台工作的名头,给家里安装了一部电话。

    被带来小姑家玩的大寨和丫丫围着摩托车看稀奇,大寨跃跃欲试道:“小姑我能试试不?”

    “不行,你还太小了,撞到人就麻烦了。”

    大寨虽然看上去高高壮壮的,但还是个十四岁的中学生,让他帮自己提设备还行,骑车上路可绝对不行。

    见他失望得直叹气,项小羽想了想又说:“你准备一下,明天我跟你欧阳阿姨要回村采访承包责任制的情况,到时候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可以在乡下找个没人的地方骑一会儿。”

    “哎。”大寨赶忙答应,他这个寒假经常陪着小姑出去采访,见了不少世面,“小姑,我开学以后还能跟你一起去采访嘛?”

    “你说呢?”项小羽瞪他一眼说,“开了学就好好回去学习,就算不爱学物理化学,也可以把文科学好,高考的时候考文科就是了。”

    这孩子偏科严重,上学期物理化学只考了二十几分,甚至还因此有了厌学的苗头。

    今年刚放寒假就回家说,想要辍学回来跟爷爷出海打渔赚钱。

    家人们全都不同意。

    项远航甚至还差点为此动手打孩子。

    还是宋恂出主意,让大寨陪着他小姑出去跑跑新闻。

    一方面可以让他跟着见见世面,另一方面也能给独自出门采访的小姑帮帮忙。

    宋恂对大寨的感情与其他孩子不同,当初他去项家迎亲的时候,三四岁的大寨就骑在大黄身上拦着他的去路,要求他娶了小姑以后要让她每天回家睡觉。

    虽然时间过去十年了,但宋恂一直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

    这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要是就这样放弃学业回乡打渔了,他也觉得可惜。

    宋恂将一串孩子撵回屋里,让他们给二黑弄些吃的,再带它熟悉一下新家的环境。

    他自己则坐到饭桌前闷头干饭。

    项小羽心疼他骑了两三天的摩托车,一直坐在旁边给他夹菜,让旁观的大寨莫名有些不好意思。

    “你小姑回村采访的时候,你得帮忙盯着点。”宋恂越过记者本人,直接跟记者助理对话。

    “姑父,盯什么啊?”

    宋恂瞅一眼望过来的项小羽,提醒道:“你小姑这次回去是采访承包责任制成果的,那就多谈责任制,少谈个体户经营。”

    项小羽愣道:“我们台里同意播出个体户的部分。”

    “电视台确实可以播出,但是播出以后带来的麻烦你们能解决么?”

    “播新闻纪录片能有什么麻烦?我们都是实话实说的,又不怕别人来查。”

    宋恂放下筷子说:“这几年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对国营企业多少是有些影响的,今年可能会收紧对个私经济的政策。咱娘那个加工作坊只是小打小闹的买卖,但是经过你们电视台宣传报道以后,很有可能会受到一些人的吹捧。现在南方已经出现什么五金大王,螺丝大王了,有了这条纪录片,咱娘兴许会被安上海鲜大王的名头。现在不是出风头的好时机,还是让她低调点吧。”

    “你从哪里听说的要收紧政策?我怎么没看到相关新闻报道?”

    “我自己猜的,”宋恂继续吃饭,“很多内容报纸上不会说,需要自己推测。”

    项小羽:“……”

    出于对小宋哥的信任,她还是接受了这番说辞。

    陪他吃完了饭,就跑回房间重新制定了采访方案和提纲。

    *

    双胞胎的转学手续办好以后,便正式在先锋路小学就读了。

    开学第一天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俩站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哼哼哈嘿”耍了一套不伦不类的少林武功。

    武功加光头的组合,让一众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学生误以为他俩真的是从少林寺转学过来的。

    许多已经看过《少林寺》的男同学,迅速跟小和尚们建立起革命友谊,课间和放学都要拉着假和尚切磋武技,企图从少林弟子这里得到一些真传。

    小哥俩在男生堆里混得如鱼得水,凭借少林武功很顺利地融入了新的班集体。

    他们班里有几个同学也是住在附近的,延安跟人家玩得不错,就开始呼朋引伴到各自家里串门了。

    这天吃完晚饭,他们正要带着二黑去同学家里玩,出门便迎面碰上了来借用电话的吴科学。

    “干爹,你咋自己来了?大宝二宝呢?”延安热情地问。

    “在家吃饭呢。”吴科学挨个光头摸了摸,递了两个果酱面包给他们,问,“你俩今天不用练琴下棋呀?”

    “今天放假一天!”小和尚们接过果酱面包。

    他们非常欢迎干爹来打电话,干爹每次借用电话都会带好吃的。

    吴科学让两个孩子自己去玩,进屋跟宋恂打声招呼,就坐到了电话机前。

    等他放下话筒,宋恂才问:“你现在还想搞快餐面的生产线么?”

    “怎么了?你有门路啊?”

    “没有,”宋恂摇头,“地区正在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前段时间我去行署开会,王专员说会加大对食品加工方面的投入,解决游客的吃饭问题。面包、熟肉、方便面条和筒装饮料的产量要加大。你不是想搞快餐面么,现在买机器的话,地区领导可能会批一些外汇给你们。”

    吴科学叹口气说:“要是两年前有这个机会,我就干了。现在嘛,还是算了。”

    “怎么了?”

    “也没啥,我们这个厂跟你们渔业公司不能比。庙小妖风大,”吴科学靠到沙发上说,“以前我只负责搞生产,跑供销就行了。现在对上得应付总厂的抽查,对下得应付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人。这个厂长当得忒憋屈,想引进一条生产线,得通过重重关卡。现在的情况就是,提出一个新想法,总会有反对的声音。那我干脆也别费力不讨好了,反正干成啥样都是这些工资。”

    “你们厂不是已经搞厂长负责制了么?”

    “搞是搞了,但是只搞了一半。”吴科学提起厂里的事也是摇头,“出了问题是厂长的领导责任,得了好处是集体领导有方。不过,这些都没什么,最关键的是分配方式没有跟上来。你们公司都已经打破大锅饭了,我们这边还拿死工资呢。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还要执行厂长负责制,你说我能负啥责?这不是可着我一个人坑么?”

    “洪大脑袋就不着急改革?他应该是最希望改革的吧?”

    “他想改,但是厂里和公社的态度都挺保守的,总想等到其他地方都改了,我们再改。免得出了岔子。”吴科学撇嘴说,“这能出啥岔子?老洪觉得在厂里干得没劲,已经不在荣盛当厂长了。武洋县那边有个国营糕点厂对外聘任厂长,他去报了名,现在已经在那边干上了。”

    “那个厂规模怎么样?”

    “没有荣盛的规模大,但那个国营厂是正经的厂长负责制,奖金高。”吴科学犹豫片刻低声说,“我也不想在这干了,市食品公司也在为下属的一个食品厂招厂长,合同制的。”

    宋恂见他犹豫,便问:“你舍不得这个集体企业的编制,还是怕应聘不上啊?”

    “一个公社集体企业我有啥舍不得的?主要是怕聘不上,那可是国营大厂,即便是合同制的经理,也能抢破头。”

    吴科学还想跟他说说跳槽的事情,可是外面的院门却被人敲响了。

    同时传进来的,还有项前进连声喊“姐夫”的声音。

    *

    项小羽在二楼听到动静跑下来的时候,项前进已经带着大包小裹进门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他师傅万云庆。

    她帮着给客人倒茶上水果,便坐在宋恂身边问:“前进,万师傅,你们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过来?”

    项前进看一眼师傅的眼色,不知要不要直说。

    不过,万云庆不是喜欢拐弯抹角地性子,既然对方问了,他便实话实说了。

    “这不是我们带来的,是我大姐让带的。”

    宋恂笑道:“万经理客气了。”

    万云庆的亲爹退休以后,由他大姐继任,是望海楼如今的实际负责人。

    望海楼虽然在二十多年前就经历了公私合营,但是望海楼之所以还是望海楼,靠的是万家的祖传烹饪手艺。

    公方当时没有杀鸡取卵,只派了公方经理负责经营管理,而望海楼真正的话语权还掌握在万家人手里。

    渔业公司能否跟望海楼合作成功,还得听万云庆他大姐的。

    万云庆今天是受人之托,并不纠结礼物问题,只说:“我就是个厨子,不懂你们做生意的那些事。我只是来帮忙问个话的。”

    “万师傅,咱们是老熟人了,有话就直说吧。”宋恂帮他添了茶。

    “地委领导一直找我大姐和龚书记谈话,据说是要跟你们渔业公司合伙开宾馆。我们望海楼内部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万云庆摩挲着茶杯说,“不过,我们望海楼看着挺红火,不是招待领导就是招待外宾,其实没多少钱。让我们出手艺做菜还行,但是那么大一栋宾馆的建设资金,我们可拿不出来。”

    项小羽早听宋恂说了他们想找望海楼合作。

    有些话宋恂不方便说,她却没什么顾忌,此时便玩笑道:“万师傅,你们不厚道呀,要是只负责做菜,那渔业公司完全可以直接招聘厨师,发工资就行了。干嘛还要给股份呀!”

    万云庆摆手说:“钱我们能出,只是出得不多。而且望海楼只是吃饭的地方,没有大型宾馆的管理经验。大家都是门外汉,恐怕管不好宾馆。我大姐说,最好能引入有宾馆酒店管理经验的第三方,只要你们能引入第三方投资,望海楼自然会考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