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

作品:后妈觉醒后[七零] 作者:舒书书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宁金生心头上憋着一口气,从吃饭的时候宁波说要出去开始,这口气就一直憋在心里没有散开。听到胡秀莲的话,他又默声片刻,然后说:“城里现在有什么活能让他做?你看他才多大啊,才十三岁,长这么大一次远门没有出过,你放心让他一个人出去?”

    听宁金生这么说,胡秀莲自然下意识觉得不放心。她只是一想到刚才饭桌上宁波的样子,心里就觉得亏欠难受。要不是家里实在掏不出钱,也实在借不来钱了,怎么会不让他读书呢?

    这一年下来,他心里有怨气,他们当父母的心里就好受了么?

    每每胡秀莲觉得心疼难受的时候,就嘴上心里把宁香宁兰骂上个一千遍一万遍。刚才吃饭的时候要不是被宁金生出声给呵斥了,她还得絮絮叨叨骂上一整晚。

    不知道说什么了,胡秀莲片刻又出声问:“那你说怎么办呢?”

    宁金生深深吸口气,“我能有什么办法?”

    家里日子过得这么艰难,他倒是想让宁波也去读书,可是拿不出这个钱啊。

    家里养的猪到年底才能换钱,平时母鸡下蛋换的都是小钱,再加上没事卖一点瓜果蔬菜,半年下来省吃俭用好容易攒了六七块钱,给宁洋攒足了下学期的学费。

    宁波这时候嚷嚷着要出去,他们就算同意让他去,也拿不出钱给他傍身。出门在外,身上没有钱怎么行,难道出去睡大街睡大桥洞吗?与其出去受这样的罪,留在家里有什么不好?

    好半天,宁金生又说:“你去问问他,如果他是干活干累了,那就让他休息休息。没事去供销社花两毛钱买点好吃的,哄一哄他。宁洋就别吃了,全给宁波买就行。”

    胡秀莲心里难受得厉害,闷闷“嗯”一声,“知道了。”

    说着又开始非常想骂宁兰和宁香,但因为吃饭的时候被宁金生刚斥过,她硬是把这种欲望给咽下去了。随后没再说什么,但还是憋闷得睡不着,在草席上一直翻身。

    勉强睡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起来,在宁波舀水洗漱的时候,胡秀莲去跟他说:“是不是近来干活干累了,你爹说了,这几天不要你上工,让你在家好好歇一歇。他还让我给你买好吃的,你不是最喜欢吃葱油桃酥嘛,我今天抽空去公社给你买,你一个人吃。”

    听到这话,宁波愣了愣,然后他吐了嘴里的漱口水说:“那我自己去买吧,你不是还要跟爹爹一起去上工嘛,哪有时间。我今天就不去上工了,我自己去公社买。”

    胡秀莲看他脾气下去了,心里也松了口气,“也行,吃完饭我把钱给你。”

    然后等吃完早饭,胡秀莲在和宁金生以及宁洋去上工之前,往宁波手里塞了两毛钱。两毛钱对于宁家来说是很大的钱了,攒一斤鸡蛋也不过就能换个一毛到两毛的。

    宁金生和胡秀莲平时都省得要死,真是从牙缝里省钱,不省攒不出学费,更还不了外头欠的那些债。近来已经有亲戚来找他们要钱了,哪能真由得他们一年又一年地欠着。

    人家不遇到急事还好,一旦遇到急事需要用钱,自然会来找他们要。

    胡秀莲把两毛钱给了宁波,也就和宁金生和宁洋一起去生产队上工去了。

    对,家里实在困难,宁洋现在放暑假也是要去上工挣工分的。不过等到开学的时候他就要去上学,不会再跟着一起上工,看起来就是放假帮个忙,很容易被直接忽视。

    顶着八月毒辣的日头在工地上干活,半天下来身上的衣衫就被汗水浸透了。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工,干重量不等的活拿不一样的工分。

    胡秀莲作为妇女,干的活自然比宁金生这种壮劳力轻,工分也相对少,而像宁波宁洋这样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干的活则更轻一点,拿的工分也更少。

    和宁兰一样,每天挣那点工分,贴补在别人身上的没多少,能赚足口粮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中午下工回到家,胡秀莲用凉水洗一把脸缓一口气,开始淘米做饭。宁金生要比她累,会就地找凉快的地方先休息一会,等缓过劲了回家来直接吃饭。

    宁洋倒是跟胡秀莲一起回来的,但是到家后并不会搭手帮着做什么家务。胡秀莲在灶后烧火煮饭,用湿毛巾擦一把额头的汗,对宁洋说:“去找找你哥去。”

    宁洋洗一把脸喘口气,直接便出门找宁波去了。但他出去找了一大圈,喊了一大圈,也并找到宁波。回来的时候宁金生都到家了,他走到胡秀莲面前微微喘着气说:“没有找到。”

    胡秀莲嘀咕一句:“早到吃午饭的时间了,跑哪去了……”

    然后她这话一说出来,忽戳到了宁金生的某根神经一样。宁金生脸色突然大变,连忙转身去家里收钱的地方,找出自己藏钱的手帕,快速打开来看,发现钱没少,又大松一口气。

    胡秀莲看他这样,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有过宁兰的事情,他以为宁波也偷了家里的钱跑走了!但是现在看到六块钱还在,她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她说:“阿波不会干这种事的。”

    结果她话音刚落,又听到宁洋在外面高喊了一声“爹爹姆妈”。宁金生把钱收起来,又重新换个隐蔽的地方藏,然后和胡秀莲出去,看着宁洋问一句:“怎么了?”

    宁洋手里捏着一张纸,送到宁金生面前,“宁波走了。”

    宁金生眉心瞬间皱到一起,伸手一把扯过宁洋手里的信纸。他低头看向信纸上面的字,没等全部看完脸色就难看到了极致,在眉心拧出了一个核桃。

    宁波拿着胡秀莲给他的两毛钱,走了。

    ***

    宁香在王丽珍这里呆了一夜,第二天仍然是在天没亮的时候起床。她拿上物料背上书包,没有吵醒还在熟睡的王丽珍,在微起的晨光中,悄悄离开甜水大队,坐船回苏城。

    回到苏城以后,她率先去银行把书包里的钱给存了。当然并没有都存掉,毕竟她还得吃饭生活,还得花钱给周雯洁和李素芬买礼物。

    她能有今天的名气,能一下子赚到这么多的钱,除了要感谢王丽珍,剩下就要感谢周雯洁和李素芬。如果不是她们的倾囊相授,她也不可能有今天这么一点的小成就。

    存完钱以后,宁香就去商业街买了一些礼品,挑挑选选先选了两条纯色的丝巾。买完回去以后,她拿起针线在丝巾上绣了两幅不一样的图案,全是自己的心意。

    即便是送人的东西,赚不到一分钱,她也并不含糊,两幅不大点的图认认真真绣了七八天,每一个针脚都不马虎,绣完也便到了开学的时间。

    因为开学要搬宿舍忙各种事,于是宁香也便没有急着去给周雯洁和李素芬送礼物,她把两条丝巾小心收起来,想着等到新学期上了轨道,周末的时候再送也不迟。

    第089章

    新学期上轨道很快,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去适应。已经是生活了一年半的地方了,对校园的环境和身边的同学熟到不行,正式开学开始上课就差不多进入了状态。

    这一次开学,学校里又来了新一届的大学生,不再像七七七八届的学生年龄差距大,大部分都是高中应届毕业生,十七八岁的年纪,人人脸上都充满了青春的朝气。

    这些年轻血液的到来,给校园带来了不一样的活力和色彩,也让宁香他们这些学姐学长,看到了更多的不一样的激情,看到了更多未来的希望。

    大家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学习,依然喊着那两句响亮的口号——知识改变命运,青春奉献祖国!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开学第一周的周末,宁香还是和之前一样,空出时间出去买点吃的,带上自己绣好的两条丝巾,去找了周雯洁和李素芬。这次过去找她们,最主要的就是把礼品和感谢送去。

    苏香饭店花一千块钱买了宁香一幅双面绣的事情,在刺绣圈子里算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毕竟目前没有谁的刺绣作品卖到过这种价格,所以周雯洁和李素芬都是听说了的。

    看到宁香来看她们,她们也是拉着宁香好好聊了聊这个事。

    周雯洁那可得意坏了,傲娇地跟李素芬“显摆”说:“怎么样?我的眼光不错吧?当年啊,我看到她绣的和服腰带,就觉得这个绣娘将来一定能有大出息。看看现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啦。”

    宁香笑笑,“这点小成就,跟两位师父还是不能比的。”

    虽然她们的作品没有卖出过什么高价,但是她们的艺术成就更高,地位也高。两个人都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钻研刺绣的,为刺绣行业付出了很多,作品的水准毋庸置疑是顶尖的。

    她能有今天,也是因为得到了这两位大师的真传。

    三个人坐一起互相夸赞彼此,谁也不让着谁,因为熟,说的那都不是官方奉承话,说到后来自己把自己给逗乐了,三个人在一起你拍我手我拍你肩膀,笑作一团。

    宁香和周雯洁李素芬聊了开心尽兴,把自己给她们绣好的丝巾拿出来,一人送了一条。把丝巾送到两个人手里的时候,宁香说:“图案是我自己绣的,希望你们能喜欢。”

    周雯洁和李素芬当然喜欢,因为两幅图案是宁香根据她们的喜好特意绣的,有点量身定制的意思。看宁香这么有心,两个人也就没有推辞,很开心地把礼物给收下来了了。

    送完丝巾,宁香又坐着和她们聊了大半个小时的天,聊的自然还是刺绣上的事情。

    周雯洁语重心长跟宁香说:“你现在的成就确实不算小,靠做做绣品也能过得吃喝不愁。但师父还是想跟你说啊,一定要沉得住气,不要因为有点成就了就自傲自满。你还年轻,路还很长。”

    宁香知道,周雯洁是怕她年轻定力差,心态不稳沉不住,小有成就就自满自大飘了。只要开始自满自大飘起来,那么大概率下面就要走下坡路了,再高的成就是很难有的。

    宁香不是真这个岁数的人,她身上就没有“年轻气盛”这四个字,她不会因为突然取得了这点成就,赚了一点钱,就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而自满止步。

    不管哪行哪业,名气再大都只是一时的,能永远留下来的,只有好作品。如果有了一点名气就开始沉迷功名,忘了初心忘了自己原来的目标,那肯定是要废掉的。

    宁香冲周雯洁点点头,“两位师父放心,我不会自满的。”

    李素芬笑着看宁香一会,在旁边慢声开口说:“阿香是我见过最沉稳的年轻人,从来都是踏踏实实不骄不躁的,我相信她不会这样的。一辈子还长着呢,赚这点钱算什么。”

    宁香又点头,“嗯!”

    ***

    和周雯洁李素芬说了小半天的话,宁香在傍晚差不多的时间返校。坐的也仍然是那一辆公交车,她没有刻意去记过,但沿途经过什么地方脑子里早都清清楚楚了。

    每次来找周雯洁和李素芬学习刺绣,都是一星期里她最开心的时候。尤其回来的时候坐在车上吹着窗子里的风,心里会有很大的满足和踏实感。

    今天心里的满足感比以往都盛,宁香坐在车上看着书,只觉得车窗里吹进来的风都带着满满的桂花香气。萦绕在她的鼻尖上,缭绕在她的发丝眉宇间。

    感觉桂花的香气越发浓郁喷鼻的时候,忽有人伸手在她手里的书本上弹了一下。宁香被惊得连忙抬起头,只见是眉眼带笑,脸上常年不见一丝忧色的楚正宇。

    楚正宇很轻松地冲她笑,“走亲戚呀?”

    宁香回过神来,忙以笑意回应,“是呀,你这是回家返校?”

    楚正宇仍然笑着点头,“是的。”

    自从楚正宇跟宁香表白,被宁香拒绝以后,两个人见面的次数不是很多。两个人不在一个专业一个系,如果不是互相找,在学校里能碰上面的概率不是很大。

    偶尔就是像今天这样,在周末的这个时间点偶遇在公共汽车上,楚正宇也思考过,要不要契而不舍继续追宁香。不过就是表白被拒绝了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点小挫折算得了什么。只要他不放弃,总有一天能够打动宁香的。

    当然他也没有轻举妄动,抱着这种心思观察了宁香一段时间后,他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发现,宁香平时是真的非常忙,确实根本分不出时间来谈恋爱。

    或者说,她也根本没有心思谈恋爱,比起谈恋爱的风花雪月,她要考虑更多其他更为实际的东西。她要赚钱维持自己的生活,她要努力学习不让自己的大学四年白读。

    他也意识到,如果他对宁香进行死缠烂打似追求的话,不会给宁香带去多少甜蜜和快乐,大概率只会给她带去无穷无尽的困扰和烦恼,所以最后他也没有刻意再来缠着宁香。

    压住内心的渴望和冲动不给宁香带去困扰,平时偶尔像今天这样碰上面,他也不会有半分尴尬,好像表白被拒完全不是个事,见到宁香还是自然地打招呼,自然地和她说话聊天。

    两人这样寒暄着说了几句话,汽车走到下一站,宁香里面坐着的阿姨起身下车,宁香便往里挪了一个座位。楚正宇在她旁边坐下来,松口气说:“终于可以坐下来休息会了。”

    他因为站台位置的原因,周末的时候人又多,所以每次上车都很难有位置。运气好就是别人在他面前下车,他能坐下来休息一会。

    坐下来后他还是和宁香闲聊,转头眉眼染笑看着宁香。宁香坐在窗边,车窗里的风拂起她额侧鬓边的头发,夕阳的光线笼罩在她身上,看在眼睛里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每次看到她都还是会心跳微微加速,想和她多呆一会再多呆一会。

    看得嗓子微微有些发干,楚正宇忙收起游远的思绪清一下嗓子,然后看着宁香又说:“今晚忙不忙,现在外面还挺热闹的,大家都会出来玩,要不要一起去逛逛?”

    说完他又连忙补充,“哦,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朋友间的邀请,拒绝也没关系。”

    宁香看着他轻笑一下,想想自己也确实要买点东西,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之类的,于是便就点头答应了。然后两个人没有坐车到学校,在中途的时候直接背包下了车。

    身为本地人,楚正宇对苏城自然很熟,下车后直接带宁香去了附近一个极为热闹的小市场。而现在能热闹起来的小市场,全是因为摆地摊的人多,卖的也全都是些小东西。

    眼下这个年份上,市场稍有宽松,但普通人依然是做不了什么大生意的。

    宁香和楚正宇在小市场里逛了逛,买了点生活和学习上所需要的东西。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还是非常自然的,就是一对比较熟的朋友,聊的话题也都是开心有意思的。

    在楚正宇这种人面前,想不开心都难,他就是个没心没肺大大咧咧的人,总能出其不意让人忍不住笑出声。天生的乐天派,明明长得很正,身上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搞笑气质。

    和他在一起逛小市场只当是放松了,宁香把刚买的一个巴掌大的记事本装进书包,笑着和楚正宇说:“我现在手里有些余钱,请你吃饭吧,你想吃什么?”

    楚正宇当然不会放过和宁香在一起吃饭的机会,听宁香这么说,他都不想立马就答应了。但是他考虑到宁香家里条件不好,又不能驳了宁香的面子,于是他说:“好啊,吃碗汤面就行。”

    “好啊……”

    宁香应着声转回头还没再走出两步,目光忽然定在了街边的一个少年身上。少年十三四岁的样子,身上穿着脏兮兮的灰布对襟褂子和裤子,手和脸都很脏,面前放着一个缺了口的白瓷碗。

    在宁香目光定住两秒后,街边的少年也看到了她。于是两个人目光对视,宁香下意识停住了步子,而那个少年眼底却慢慢渗出恨意和狠意,眼眶在瞬间变得通红,像头恶狼。

    如果能伸出獠牙,他大概已经扑上来,把宁香撕成一百八十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