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作品:后妈觉醒后[七零] 作者:舒书书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

    这样过了十天,到了宁香阁第一家店铺开业的日子。

    林建东的事林家人不出去多说,开店开业这件事林家人自然也没有出去说。

    所以除了他们家,村里别人都不知道宁香阁开业这件事情。

    不知道自然也好的,免得叫宁家人知道了,又气不顺过去作点妖出来。

    宁家这一家子没出息还都不讲道理,有时候甚至是不干人事。

    宁香和林建东准备这个事情已经准备一年了,手里的钱也全都砸进去了,还欠了他家老大老二和老四不少的钱。在这种关键时刻,绝不能被宁家那几口子跳出来拖后腿。

    不指望他们能支持点孩子辛苦打拼的事业,但绝不能让他们给毁了去。

    不过以他们家那几口子的出息,想到城里作一些大妖怕是不够本事,他们家阿三出出手都能解决掉。但总归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避开他们这个麻烦是最好的。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这天早上,林家人集体早起,老大老二和老四都搁了一天的生意,全家人一起出发坐车去苏城,去给宁香阁凑个人气。

    去之前还打听着买了一些花篮礼品什么的,本着绝不能丢了自己家儿子面子的原则,买的那都是贵气的东西。一家人到了地方,直接就把场子热起来了。

    而宁香阁的这个开业,也实在是有排场有面子。从市长到镇长到放绣站的陈站长,那都过来了,刺绣研究所的周雯洁和大师李素芬也来了,还有其他的,全都是大人物。

    林家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大人物,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涨了见识,也算是亲眼看到了宁香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之前只能靠想象,现在是全在眼前了。

    这一天下来,世界观都被刷新了。

    本来林家人想早点回去的,但是宁香没让他们走,直接把他们留下来一起吃晚饭。晚饭是定在苏香饭店里,苏城最大的饭店,那里的领导也都认识宁香。

    他们吃饭在一个比较大的厅里,那些各个岗位的领导人也都来吃饭的,和他们分了桌子坐。虽不在一桌,但林家人仍是个个都很紧张,连拿筷子都不会拿了。

    而转头再看他家阿三和宁香,两个人真是大方大气得不行。

    陈春华暗瞥了一会,小声跟她旁边的林父说:“现在我是相信了,这生意要是都做不成,那没别的生意能做成了。咱家阿三,就是捡了个大便宜喔。”

    再说那万分之一,万一这生意就算最后做不成,这期间见识的场面见识的人,涨的这些见识,那可真不是在镇上当办事员能见识到的嘞,一辈子也见识不到的。

    林父清清嗓子,也小声说:“比在镇上当办事员有出息……”

    而且在镇上当办事员,也不能带着他们一家子涨今天这样的见识。当了一辈子的土老百姓,真的是做梦都没想过,能在这种地方,和那么多大人物一个厅吃饭。

    而且吃完饭以后,就地还住下来了。

    这可是苏城最大的饭店呢,哪怕城里的普通小市民,也没闲钱住这种地方。这房间好的呀,那跟书里说的皇宫宝殿似的,床还软乎乎的呢。

    陈春华坐在床边上轻轻压几下,眨眨眼看着林父说:“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床,我这一天都跟活在梦里似的,这里头是塞了棉花不是?”

    林父也坐上来压两下,感受一下道:“我感觉像是弹簧。”

    陈春华看着他,“弹簧?那得多少弹簧哟?”

    于是夫妻两人就这个床,生生研究了一整个晚上。

    而林家其他人按一家一个房间住下来,有孩子的要标间,没孩子的要大床房,那都是在房间里研究了一晚上,真是看什么都新奇,根本都睡不着。

    杨慧现在肚子里怀着孩子,躺在床上的时候习惯性手捂着肚子,转头跟她丈夫林建平说:“宁香姐姐有多大的本事,我算是真的见识到了。”

    林建平夸张地叹一口气,“我怎么没有这么好的命,难道我不比三哥长得俊?”

    杨慧知道他在开玩笑,笑着白他一眼,上脚就踹了他一下,只说:“那是三哥人家有能力,要不然宁香姐姐怎么会只带着他做事?”

    林建平点头,“我三哥确实有点本事。”

    说着他就开始给杨慧吹,说林建东当年在乡下当队长,他们的队的粮食年年都比别的队多很多,导致别队的社员都眼红死了,都想把林建东抓过去当队长。

    后来又考上大学,在大学里长了见识,回家带他们兄弟三个做生意,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让他们家脱贫致富了。他别的本事不明显,最会领人带人处理各种事情。

    而这种能沉着处理各种大事小事,能自如应付各种人物和场面这种本事,其实是很厉害的。这种管事管人控场子的能力,那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总结起来就是——稳重、周全、有脑子。

    把自己的三哥好一通夸,夸完林建平又笑着说:“所以阿香姐这叫,慧眼识珠,看到了我三哥身上最大的优点,还把他给用起来了。”

    杨慧反正更崇拜宁香,只说:“还是宁香姐姐厉害。”

    说着她又想到一点什么,看着林建平问:“你说宁香姐姐,喜不喜欢三哥呀?”

    林建平想了想,啧一下道:“难说,反正就我看着吧,他们现在在一起搞这个刺绣生意,更大的原因是互相需要彼此。阿香姐需要一个人帮她跑生意管事,把这个事情给做起来,三哥则需要这样一个机会施展他身上的本事。我感觉三哥心里是有阿香姐的,但是阿香姐对他有没有那个意思,那是真不知道。”

    杨慧手捂小腹深深吸口气,“宁香姐姐以前吃过婚姻的苦,不管她以后跟谁在一起,都希望那个人能真心实意对她好。”

    林建平把手覆到杨慧的手背上,“肯定会的。”

    ***

    把需要住宿的人安排住下来以后,宁香带着王丽珍也就地住下了。

    这一天宁香阁开业活动办得很成功,可以说是整条街上最有排面的一家店,而且这一天下来就卖出了不少的绣品,所以她也非常开心。

    当然她的店铺定位还是偏中高端一些的,平价一些的日用品有但不是主要的,所以她这个店不能往更小的地方去开,只能慢慢发展往更大的城市去开,去做品牌。

    但凡和手工艺术搭上边的东西,那全都便宜不了。这个品牌往下做做到最后,吸引的其实还是能花得起这个钱,喜欢刺绣并愿意为之花钱的一些人群。

    哪怕就是件复古旗袍或者一条丝巾,所用布料也都是真丝一类的,再加上绣娘一针一针绣出来的花纹,从用料到手艺,那价钱全都不会低。

    当然宁香阁里的绣品定价,也是综合了目前市场上的绣品价格来的。

    宁香从打算做生意之初就想过,要做品牌,就要做精品。

    不能为了赚钱,以牺牲绣品的质量来增加销量。

    这样玩的话,就把她自己名声和木湖绣娘的招牌,全都给玩砸了,甚至有可能会搞砸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这门手艺,那她可就是千古的罪人了。

    哪怕把刺绣推入社会推入市场,她也有责任让别人知道,中国的刺绣就是非常高端的一门手艺,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一项高级的手工技艺。

    因为喝了一些酒,宁香脸颊上红扑扑的,靠在床头把自己对未来的设想,全部跟王丽珍说了详细说了一番,看着看着王丽珍问:“阿婆,你觉得我能不能成?”

    王丽珍笑一下,想都不想道:“必须能成呀。”

    宁香也笑,喝了酒说话的时候有点小孩子气,“您等着,这辈子,我还要带你飞出国去,我们去看看外头的世界。带着我们的刺绣,杀到国外,走向世界!”

    王丽珍被她逗得只是笑,笑得停不下来。

    宁香又转过头看她,有点晕的样子,“我是不是吹牛吹得有点过了?”

    王丽珍忍忍笑,“不过不过,一点也不过,咱连国家最有话语权的领导人都见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想的?就应该敢想敢做,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宁香哈哈哈乐起来,“我感觉我是有点喝飘了。”

    第106章

    飘起来的感觉并不差,像躺在云头上面,到处都是一片馨香柔软。闭眼睡着入了梦,梦里的场景也是这般,在蓝天白云之间翱翔,自由惬意无拘无束。

    第二天其他人都起来得很早,有工作的去上班,没工作的自然是回家去。宁香一觉睡到日上三竿,起来拿起手表一看,都十点多钟了。

    她着急地刚要起来去洗漱,王丽珍恰好开了门从外面回来。宁香伸头看到她进房间,连忙就问:“阿婆,怎么不叫我呀?其他人呢?”

    王丽珍慢悠悠地进来,笑着道:“不用着急啦,其他人都被建东安排送走了。县长镇长什么的,还有建东他们那一家子,一早就都走了。”

    听到这话,宁香微微松了一口气,抬手把头发往后撩一下。她昨晚喝了不少些的酒,现在刚醒还是有些懵的,片刻又醒神一样,看着王丽珍问:“林建东呢?”

    王丽珍过来小桌子边坐下,“他一早就去店里了啊。”

    什么都妥当,这还真是没什么可急的,宁香因为睡懵了而微微绷紧的神经,一下子全松了下来,软了身子在床边坐下来说:“好久没睡得这么死过了。”

    王丽珍还是笑着,“一天天忙得停不下来,好容易好好睡上一回,看你睡得这样沉,所以就没叫你起来。赶紧去洗漱一把过来吃早饭吧,这是早上我去那个饭堂里吃饭,特意给你带了一些。我刚才出去转了一圈,这个饭店漂亮的嘞……”

    宁香听着王丽珍说饭店里漂亮的风景,自己起身去洗漱。洗漱好换好衣服扎好头发,她到桌子边坐下,一边吃饭一边又和王丽珍多聊了聊这个饭店。

    饭店不是家,吃完早饭当然没有再多留,宁香带着王丽珍坐车回家去。到家差不多已经是中午了,两人又淘米洗菜,开始聊着天做午饭。

    宁香因为刚吃过早饭不久,所以午饭就稍微吃了几口。做好饭以后她拿了一个饭盒,装了米饭和菜,让王丽珍在家休息,自己去了店里面。

    因为是刚开业,林建东早早就过来开门做生意了。有人进门的时候他就忙着招呼客人,跟人介绍他们店里的绣品,没人的时候他就看报纸研究杂志或者出画稿。

    如今社会环境千变万化,要想跟得上时代变化的每一个脚步,只能自己不断去研究。从各种国家领导人的行为,以及新出大小政策中,去预测未来的风向。

    宁香拎着饭盒进店的时候,林建东刚剪了报纸上的一篇新闻报道,正认真地往一本已经贴了很多报道的杂志上粘。看到宁香过来,他顺手把杂志给合起来。

    从柜台后站起来,看着宁香问了句:“酒醒了吗?”

    宁香把装饭盒的袋子放他面前,自己去一边的绷架边坐下来,“醒啦,我和丽珍阿婆在家吃过午饭了,给你带的饭,你赶紧吃吧。”

    本来林建东是打算拿饭盒去附近的小饭馆随便买点吃的的,能吃饱肚子就行。眼下他们正在起步期,以后还有很多要花钱的地方,自然能省就省。

    现在宁香给他带了饭,那他就不用再出去买了。

    林建东坐在柜台边拿出饭盒筷子吃饭,宁香则把绣布固定在绷架上,开始劈丝做绣活。布置店铺的时候她就在店里放了绷架和物料,打算没事过来做活。

    她这样在店里做绣活的话,也算是个吸引客人的手段,算是当众给大家表演绣技了。本来嘛,她自己就是个活招牌,这个店铺就是靠着她的影响力开起来的。

    而店铺正式开起来以后,每天的生活又慢慢进入另一种模式,原本绷着的神经也便完全放松了下来。不再需要上课学习,宁香日常大部分内容就是做刺绣。

    还是和以前一样,先和林建东一起找灵感出画稿,或者直接在林建东平时画的画稿中挑。林建东细化完画稿以后,宁香再拿去制作底稿做成绣品。

    林建东每天的日常就是看报纸看杂志,招待客人卖东西,偶尔接触一些外地的客商,便攀着人家聊很多大城市里面的事情,尤其工艺品方面。

    他沉得下心耐得住性子,打算先把店铺经营得稳定下来后,再出门去跑生意。因为跟宁香合作了好几年原创绣品,他对刺绣里的门门道道都了解,不必再学。

    开店的日子一天天平稳顺遂下来,天气渐暖,三月的风吹在脸上软得醉人。

    王丽珍每天也过得很充实,要么和邻里的老婆子们在一块,要么没事自己出去摆地摊,再要么也来店里看一看学一学,想着如果有需要自己也能顶上。

    再没事的时候呢,王丽珍就在家里做吃的。三月又到了吃青团的时候,她便和邻里的几个老伙伴去找了浆麦草,回来磨糯米粉煮红豆,哼着小曲蒸青团。

    晚上宁香和林建东关了店铺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了青团的清香。宁香看到餐桌上那么多青团,“哇”一声不多客气,直接先吃上两个。

    吃青团的时候三个人又坐着聊天,说起这青团都有什么馅的。像他们自己在家做青团,通常做的都是芝麻或者红豆的,其他莲蓉百心什么的复杂一些不大做。

    宁香笑着说:“咸蛋黄肉松馅还挺好吃的。”

    听到这话,王丽珍直接瞪起了眼睛来,“咸蛋黄肉松?这是什么馅?”

    宁香咬着红豆青团眉眼挂笑,“我也是无意中吃过一回。”

    王丽珍和林建东可没吃过这么稀奇古怪的青团,只当新鲜事听了。吃完青团吃完晚饭,三个人要么有事忙自己的事,要么还是会在一起聊一聊闲天。

    现在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挤时间赶时间,宁香白天在店铺里做一天刺绣,晚上回来会放松休息一下,不会再把自己逼得那么紧。

    因为市面上没有其他刺绣品牌店,而且宁香的名气不同一般,所以宁香阁开业到今天,生意一直都是不错的。尤其申海离得近,那边会有人一起结伴过来买绣品。

    眼下这个时代,就是不管做什么生意,只要敢想敢做抢在别人前头,那基本就能做起来,因为市场没有被开发,可以说谁做这块大饼的一大半就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