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皇城有宝珠 > 第42节

第42节

作品:皇城有宝珠 作者:月下蝶影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早就对大伯好奇不已的玖珠,听到母亲的话,连忙跳下椅子,跟在明敬舟身后跑了出去。

    “哎,父女两个怎么都一个毛病,出门不穿大氅。”沈氏脸上带了些笑意,转头见郑夫人与郑望楠似乎在发抖,笑着问:“郑夫人,郑大公子,可是屋子里有些冷?”

    “不,不冷。”郑望楠面色苍白:“多谢夫人关心。”

    他们哪里是冷的,那是听到明敬海回来的消息,活生生吓的。

    朝中谁人不知,明敬海不仅是学识渊博的状元,还是个优秀的剑客。当年进京赶考,他能独自挑翻十余个山匪,带着山匪到衙门领赏钱。

    陛下登基后,他手持尚方宝剑,不知斩杀了多少个贪官污吏。百姓称他为青天大老爷,京城里的官员贵族却都很怵他,私底下称他为黑面煞。

    他们只是想上门请一下罪,并不想被明敬海一剑劈死。

    玖珠看到大伯的第一眼,就觉得他跟普通文官有很大的不同。他皮肤黝黑,粗眉大眼,下巴上留着浓密的胡须,腰间还挂着佩剑,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这就是……”明敬海看到玖珠白嫩嫩的脸蛋,把高嗓门硬生生压低:“这是我的乖侄女?”

    “大伯父。”玖珠给明敬海行礼,眼也不眨地看着他。

    “侄女模样生的真好。”明敬海在怀里摸了摸,发现没有适合送给小姑娘的见面礼,最后一把扯下腰间的荷包:“大伯父也不知道你们小姑娘喜欢什么,这些钱拿去花。”

    “父亲。”明存甫羡慕地看了眼玖珠手里的荷包,他爹对他从未这么大方过。

    原本还笑容满面的明敬海,看到小儿子的脸,瞬间板了起来:“我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书可读了?字可写了?有没有好好照顾你妹妹。”

    明存甫:“……”

    “大哥,存甫这段时间读书很是辛苦,从未懈怠。”明敬舟把住明敬海手臂:“走走走,你先跟我回府洗漱,中午我们边用饭边叙旧。”

    “那就有劳三弟。”明敬海也不跟自家弟弟客气,跟着明敬舟回了侍郎府,一路上稀罕地看了玖珠好多眼,玖珠注意到他的眼神,朝他眯眼一笑。

    明敬海被侄女笑得心口一软,把腰间的玉佩也扯了下来:“珠珠,这个玉佩成色不错,你拿去玩。”

    “大哥不可,这是陛下赏赐之物,怎么能给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

    “珠珠是陛下未来儿媳妇,这玉佩给她又怎么了?”明敬海单手摁住明敬舟,态度不容拒绝:“这是我给我侄女的,没你说话的份。”

    玖珠仰头看着明敬海,双眼亮闪闪,大伯父好霸气哦。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郑望楠的双腿哆嗦得像是中了风,脑门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滚。

    “夫人,天色不早,我与犬子也该告辞了。”郑夫人白着一张脸站起身:“不好打扰你们家人团聚,告辞,告辞。”

    “夫人,晚辈告辞。”郑望楠软着腿,伸手扶着几乎站不稳的郑夫人:“告辞。”

    “夫人与公子难得来访,怎么也要吃顿便饭再走。”沈氏起身挽留:“何必急着走?”

    “不了,不了。”

    郑夫人哀怨地看了沈氏一眼,我看你不是想留我们母子吃饭,是想我们死。

    沈氏微笑着目送郑家母子急匆匆离开,扭头对身边仆妇笑:“老爷与大老爷,是从正门进来吧?”

    “夫人,正是呢。”

    沈氏的笑容,变得更加温柔。

    郑家母子刚走出正堂,就跟满面胡须的明敬海迎面碰上。

    “什么,哪家不要命的臭小子,敢背后偷袭你?”明敬海听说有人要害自己侄女,粗眉紧皱:“简直不知天高地厚!”

    哐当一声,是人摔在地上的声音。

    明敬海循声看去,看到了摔在地上的郑望楠。

    “郑世子,你怎么连路都走不好?”他走到郑望楠面前,把人从地上拎了起来。

    “大伯父。”玖珠指了指他手里的郑望楠:“就是他弟弟,背后推的我。”

    明敬海手一松,把郑望楠扔到了地上,怒目圆瞪:“你们郑家,竟然欺负我侄女?”

    “不不不不,明大人,这一切都是误会,都是误会。”郑望楠颤抖着嗓音:“请您听晚辈辩解……不,解释,是解释。”

    “解释什么,难道我侄女还能骗我?”看到侄女的第一眼,他就知道,这是他们明家的小姑娘。他们三兄弟膝下就这么一个小姑娘,他们明家的小姑娘会撒谎吗?

    “我不听解释。”明敬海蒲扇大的巴掌在空中挥了挥,吓得郑望楠母子缩起脖子:“你们现在马上给我滚出明家,明日我再跟你们算账。”

    郑望楠连滚带爬地站起身,走了两步想起母亲被他落下了,赶紧回头扶着郑夫人,狼狈地“逃”出明家大门。

    “侄女莫怕。”明大伯想伸手拍玖珠的头,又怕自己手劲儿太大,把人拍坏了,又把手缩了回来:“有大伯在,郑家讨不了好处。”

    “谢谢大伯。”玖珠甜甜一笑:“不过贵妃娘娘与殿下已经帮我出了气,您刚回家,不要因为这些小事伤神。”

    “你说的是苏贵妃与宸王?”明大伯转头看明敬舟:“此事当真?”

    明敬舟点头:“玖珠说得没错,苏贵妃与宸王,确实帮她出了一口恶气。”

    他还没跟大哥说,苏贵妃与宸王隔三差五往他们家送东西的事。

    明大伯想了想,理解般地点头:“好歹是个宠妃,总要有点用处,若是任由你被其他人欺负,还当个什么劲儿的宠妃。”

    明存甫闻言默默扭头,父亲,您这话听起来,实在太像奸臣了。

    第37章 袖子 这就是差距啊。

    明敬海在三弟家用完饭食, 洗漱更衣后,宫里派来接他的马车,已经停在了明侍郎府大门外。

    路过礼部官署, 明敬海见礼部大门上了朱红油漆,门口两边的石狮子威风凛凛, 问赶车的马夫:“八个月前, 我离开京城时, 礼部好像不是这般模样?”

    “大人, 礼部近来正在修缮。”马夫解释:“门前石狮子跟地板,都是新换上的。”

    车轮碾过礼部官署门前的石板路,明敬海看了眼新砌的围墙, 沉默不语。

    “大人是在好奇,礼部为何改动这么大?”

    明敬海抬头看着这个皇家派来的马夫,笑问:“本官确实有些许好奇。”

    “前些日子, 宸王殿下被陛下派到礼部, 殿下见礼部残破不堪,不忍诸位大人在这种苦寒的环境当值, 便奏请陛下修缮礼部。”马夫手里的鞭子,轻轻拍打马背:“没多久, 礼部官署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多谢小哥告知。”明敬海放下帘子,摸着已经刮干净胡须的下巴。从三弟家进宫,一共有三条路,只有最远的那条路才会从礼部官署正门绕过, 最后由朱雀门进宫。

    这个马夫有意让他发现礼部的不同之处, 不知是自作主张,还是陛下的意思?

    见到隆丰帝后,明敬海把官员秘密考评名单交给他, 说起一路以来的见闻。

    “爱卿辛苦。”隆丰帝扶着明敬海坐下:“有爱卿这等肱骨之臣,朕才未做那龙椅上昏聩之君……”

    “陛下此言,折煞微臣。”明敬海眼眶微红:“能得陛下信任,微臣万死不辞。”

    隆丰帝动容地拍了拍明敬海的肩膀:“好,好,好。”

    连说三个好字,隆丰帝转而说起家常,问起明敬海身体如何,路上可遇到过什么难处:“朕知你与尊夫人夫妻情深,只是尊夫人仙去已久,爱卿后宅无人打理也是不妥,不若朕为你择一贤妻,照顾你饮食起居?”

    “陛下好意微臣心领,微臣如今已是知非之年,早过惯了一个人的日子,怎能耽搁别人家的好女子?”明敬海拱手拒绝:“女子如花如玉,嫁给我这种育有两子的半百男人已是委屈,怎还能让她为我打理后宅,照顾全家?”

    “爱卿文武双全,岂可妄自菲薄?”

    “陛下。”明敬海笑着摇头:“微臣与拙荆相识于年少,当初求娶她时,便立誓对她永不二心。她早早故去,微臣还苟活着便罢了,若是再违背当初的诺言,百年之后,有何颜面去见她?”

    知道明敬海不是托辞,隆丰帝不再劝:“你我君臣这么久不见,今夜你与朕把酒言欢,秉烛夜谈。”

    明敬海笑着起身拱手:“微臣领命。”

    “娘娘,陛下派人来说,今夜与明敬海大人秉烛夜谈,不能来见您。陛下还说,夜里凉,娘娘莫要踢被子,早些入睡。”香绢走到苏贵妃身边:“您有什么话想传给陛下?”

    “明敬海?”苏贵妃美目轻扫:“他回京了?”

    香绢点头:“刘公公说,明大人今日刚回的京。”

    “他是玖珠的大伯,也就是我儿的大伯。”苏贵妃想了想:“把小厨房新做的几样糕点送去太央宫,就说……就说让陛下与明大人尝尝鲜。”

    香绢诧异地看着苏贵妃,以往陛下宴待大臣时,娘娘从不会送吃食。

    “明家人与其他人不同。”苏贵妃笑:“你只管照着我的意思去做便是。”

    “好的,娘娘。”香绢亲自去小厨房取了点心,送到刘忠宝手里:“刘公公,有劳。”

    “姑姑客气。”刘忠宝接过食盒,看也不看里面装了什么:“老奴告辞。”

    “公公慢走。”送走刘忠宝,香绢回到内殿,见娘娘正对镜发呆,上前轻轻揉捏着她的肩膀:“娘娘,是想明姑娘了?”

    苏贵妃被她逗笑:“可别再逗我,我怕明家怀疑我抢他们女儿。”

    “今日天气阴沉得很,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苏贵妃取下鬓边的偏凤钗,往软榻上轻轻一靠:“你可还记得八年前,我陪渡卿乘坐画舫在陵州的河面上垂钓,渡卿救起了一个大约九岁大的小姑娘?”

    “娘娘怎么想起这事了?”香绢把偏凤钗装进首饰盒,小宫女端来绣凳,她顺势在软榻旁坐下:“您不是嘱咐过殿下,不可对外提及此事?”

    “我也不知怎么回事,近来总是想起那个救起来,默默流泪也不哭出声的小姑娘。”苏贵妃自嘲一笑:“难道是本宫老了?”

    “娘娘才不老,便是二八少女,也不及您半分。”香绢笑:“依奴婢看,是娘娘心肠软,同情那个小姑娘。”

    “我记得那日,原本是打算带渡卿去吃当地有名的一道烧鱼菜,因救下那个小姑娘,那道陵州烧鱼终究没吃进嘴里。”苏贵妃闭着眼睛笑:“不过,拿一道烧鱼救下小姑娘的性命,划算得很。”

    “好人有好报,娘娘心善,会有福报的。”香绢见娘娘困了,取了锦被给苏贵妃盖上,安静地陪坐在一旁。

    她当然记得那年发生的,陛下原本打算与娘娘带着殿下微服私访,去尝陵州有名的烧鱼,谁知京中传来急报,陛下不得不留在龙船上。

    娘娘不忍殿下失望,陪着殿下乘坐画舫赏景垂钓,谁知殿下鱼没钓上来,钓了一个四肢被缚的小女孩上来。

    小姑娘长得并不瘦弱,面白肉嫩,像是家里大人精心养大的。或许是因为小姑娘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绑着手脚无法挣扎,所以并未沉入河底。

    被捞起来时,她浑身被冻僵,嘴被破布堵得死死的,连声音都发不出来。直到殿下取下她嘴里的布,把自己的狐毛披风,披在她的身上,她才开始哆嗦着流泪。

    等换好干净衣服,殿下给小女孩喂了几颗糖,小姑娘才慢慢开口,就是怎么也不愿说出自己的身世。

    后来小姑娘说了什么,她已经记不太清,只记得小姑娘给娘娘与行了一个像是道家修行之人的礼,说日后会向娘娘与殿下报恩。说这句话时,她眼神清亮得惊人,仿佛要把娘娘与殿下记进心里。

    事后娘娘派人去陵州城暗中查探一番,得知陵州出了拐卖儿童案,当地官兵正在追踪拐子,一路上发现好几个被拐子情急之下扔下的孩子。

    想来那个小姑娘,也是被拐子抛下的。

    小姑娘哪里知道,天下之大,娘娘也不是普通贵夫人,恐怕她终其一生,都无缘再与娘娘相见。

    “早知小姑娘只是被拐子带走,我就不跟她说得那么严肃。”娘娘离开陵州前,还在担心小姑娘听了自己的话,当真什么都不跟家人说。

    想到这些往事,香绢摇了摇头,那时候的娘娘,刚经历皇子之间的斗争没几年,被各种暗杀暗算,阴谋诡计吓怕了,行事格外谨慎小心。

    若是现在的娘娘,肯定是当场派人彻查,顺便还要去找陛下告状诉苦。

    “唉。”她叹了口气,走出门看着精致华美的皇宫,这座宫廷之中,有多少人是皇权斗争下的牺牲品?

    陛下,娘娘,后宫里的其他妃嫔,看似斗争后的胜利者,然而当年那场血腥斗争留下的阴霾,却一直未从这座皇宫里散去。